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正>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是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AL-4)之后的又一免疫检查点,免疫检查点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调节点,可调控T细胞的相关应答使其维持相应稳定,防止T细胞过度活化。由于免疫检查点亦可表达于肿瘤细胞中,故肿瘤细胞可通过表达过度免疫检查点分子来抑制相关免疫反应,逃避机体免疫监视和清除而促进更多的肿瘤细胞生成。在病理状态下,T细胞表面的PD-1受体与其配体  相似文献   

2.
肿瘤细胞可以通过过度表达肿瘤细胞或相邻细胞上的检查点受体的配体来逃避免疫监视,导致T细胞无能或疲惫。大量研究表明,淋巴瘤细胞高表达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且淋巴瘤的浸润淋巴细胞中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高表达,提示PD-1可能成为淋巴瘤治疗的重要靶点。通过靶向抑制PD-1蛋白,T细胞的细胞活性可显着增强,抑制肿瘤生长。目前,针对PD-1的抗体在淋巴瘤的临床研究中显示出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望成为淋巴瘤的靶向治疗药物。为深入了解PD-1抗体在淋巴瘤治疗中的应用,本文主要从淋巴瘤研究现状、PD-1抗体作用机制、制备方法及其在淋巴瘤临床治疗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表达在免疫细胞上的Toll样受体(TLRs)通过识别已知的病原体相关的分子模式(PAMPs)在宿主防御入侵的病原体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针对病原体和肿瘤细胞的固有免疫应答的感受器.Toll样受体不仅在激活天然免疫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且还调节获得性免疫,是连接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桥梁.Toll样受体也表达在非免疫细胞上,如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等.细菌感染可能通过Toll样受体影响这些细胞的功能,从而导致局部感染或炎症进程并因此来促进肿瘤发生;而且表达在肿瘤细胞上的Toll样受体被认为可以通过TLRs信号传导引起肿瘤细胞增殖、转移和抵抗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复发性自然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患者T细胞中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T cell immunoglobulin and 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inhibitory motif domain,TIGIT)的表达情况,为其可能作为治疗靶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21例正常早孕者及23例RSA患者的抗凝外周血,分别检测其CD3~+T细胞表面分子TIGIT的百分比及细胞因子IL-10和IFN-γ的表达情况。结果:RSA组患者TIGIT+细胞所占CD3~+T细胞的百分比为(41.52±7.17)%,高于早孕组中的该百分比[(36.09±4.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A组TIGIT+CD3~+T细胞中IL-10阳性细胞所占百分比分别为(11.68±5.90)%,低于早孕组TIGIT+CD3~+T细胞中IL-10阳性细胞所占百分比[(16.33±6.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3~+T细胞中IFN-γ的表达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负性共刺激分子TIGIT在RSA患者中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母胎免疫的调控,与RSA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5.
肿瘤微环境(TME)由肿瘤细胞、免疫细胞和基质细胞共同构成, 每个细胞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肿瘤发生发展起着关键影响。TME中免疫细胞和基质细胞通过引起细胞毒性或炎症反应来对抗肿瘤细胞, 但它们也通过一系列免疫调节机制参与肿瘤逃逸。既往抗淋巴瘤的治疗主要靶向恶性细胞本身, 但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双特异性抗体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等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 消除TME对肿瘤细胞的保护作用也越发得到重视。借助质谱流式分析仪(CyTOF)和成像质谱流式细胞术(IMC)高通量和高维数据的解析能力, 大样本量解析淋巴瘤TME构成已经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6.
杀伤性细胞抑制性受体(KIRs)表达在NK细胞和部分T细胞表面,特异性识别MHC-Ⅰ类分子。KIRs具有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可传导免疫受体抑制性信号,与感染、肿瘤免疫和移植免疫有密切关系,在移植排斥特别是骨髓移植排斥中起重要作用。近年研究发现,这些KIRs~+细胞参与移植物抗宿主病及移植物抗肿瘤免疫。本文就杀伤性细胞抑制性受体与移植免疫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对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患者,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继发性耐药是不可避免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是目前癌症治疗的主要手段,包括抗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的单克隆抗体,可显著改善非小细...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inoma)组织中跨膜和免疫球蛋白结构域2(transmembrane and immunoglobulin domain containing 2,TMIGD2),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结构域(T cell immunoglobulin and 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inhibitory motif domain,TIGIT)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16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术中切除的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MIGD2和TIGIT表达;对子宫内膜癌组织TMIGD2与TIGIT表达的相关性进行Spearman法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子宫内膜癌组织TMIGD2,TIGIT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因素采用COX回归分析。结果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TMIGD2和TIGIT高表达率分别为67.50%,72.50%,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2...  相似文献   

9.
1磷酸鞘氨醇(sphingosine—l—phosphate,S1P)是一种具有重要生物学活性的溶血磷脂,它作为第一信使与各种免疫细胞膜上相应的G蛋白偶联受体相互作用发挥不同的免疫调节功能。S1P可抑制T细胞的增殖,并抑制活化的CD4^+ T细胞分泌IFN-γ和IL-4。SIP对T细胞、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NK细胞都具有趋化性,其主要效应是通过其受体SIP1介导调节淋巴细胞再循环和组织分布。S1P对调节性T细胞趋化性弱,是调节性T细胞发挥最佳活性所必需的。新型免疫抑制剂FFY720进入人体后快速磷酸化,形成具有生物学活性的FFY720-P,与SIP相似,是其受体S1P1、S1P3、S1P。和S1P,的真正激动剂,可影响成熟T细胞、B细胞、树突状细胞及调节性T细胞的组织分布与功能活性,具有低毒高效可逆的免疫抑制效应,能够预防异体移植物排斥及治疗自身免疫病。本文就S1P的合成、代谢及其G蛋白偶联受体在免疫细胞的表达、对各种免疫细胞的影响、以S1PGPCRs为靶点的药物及其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是骨髓来源的大颗粒淋巴细胞,NK细胞不同于T、B淋巴细胞,它不表达抗原特异性受体,其功能的发挥主要依赖于NK细胞能够表达多种能与MHC或非MHC配体结合的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llerim 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s,KIRs)KIRs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表达于NK细胞和某些T细胞亚群.KIRs包括抑制型和激活型受体,其通过识别表达于靶细胞上的人类白细胞抗原1(MHC-1)类分子,调节NK细胞的杀伤活性,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妊娠、移植、肿瘤免疫等生理病理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张青青  许莲蓉 《新医学》2021,52(3):165-169
近年来,新的生物技术不断被应用于临床,其中的肿瘤免疫治疗就是一种新型的抗肿瘤疗法。免疫治疗指在肿瘤微环境中,通过刺激免疫功能,增强抗肿瘤免疫,进而直接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目前被应用于临床的肿瘤免疫治疗方法有免疫检查点治疗、细胞因子、肿瘤疫苗、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ACI)等。ACI是重要的肿瘤免疫治疗方法,由于ACI可以在不损害免疫系统及其功能的情况下杀死肿瘤细胞,而且能够避免肿瘤免疫逃逸,所以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经基因修饰改造T 淋巴细胞是ACI临床应用研究最深入的领域。经基因修饰改造的T淋巴细胞可分为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及T细胞受体改造的T细胞(TCR-T),该文就CAR-T及TCR-T疗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正>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典型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疾病主要特点为持续性的慢性滑膜炎症、关节软骨和骨损伤~[1]。尽管RA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可以确定自身反应性T细胞(Th1细胞、Th17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Tregs)异常,以及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失衡是造成RA发病致残的重要原因~[2]。芳香烃受体(Ahr)是一种配体依赖性的胞内受体蛋白,存在于人体多种组织细胞。既往30多年对Ahr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介导环境中化学物质的毒性作用。近年来,关于Ahr的研究更多地从毒理学领域转向其在免疫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认为肿瘤免疫抑制最为重要的原因,是免疫细胞异常表达一些T细胞免疫抑制受体所介导的T细胞功能耗竭,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阻断这些免疫负调控受体通路可以使T细胞部分或全部恢复功能。本文就近年来新近发现的T细胞免疫抑制受体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和B和T淋巴细胞弱化子(BTLA)在血液肿瘤介导T细胞免疫耐受中的作用及其靶向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血液肿瘤的免疫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自然杀伤T细胞(NKT)是具有NK受体和T细胞受体且显示NK细胞和T细胞两方面性质的一类功能独特的免疫细胞群。因其可产生大量特异性的细胞因子,NKT细胞在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中发挥着重要的免疫调节和免疫稳定作用。本文就近年来有关NKT细胞的特性、鉴别、体外扩增、功能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治疗癌症有各种各样的方法,但癌症仍是目前全世界的主要死因之一。针对这种快速分裂细胞的非手术治疗如放疗、化疗等,仍然会作用于正常细胞而导致不良反应,使治疗效果受限。随着人们对免疫系统及其调节方式认识的深入,用免疫手段来控制和清除肿瘤成为了一个热点。微生物和肿瘤细胞作为一个免疫靶点时,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肿瘤细胞是起源于宿主的,其表面的大多数分子是正常的自身抗原,在正常细胞中也存在。为使肿瘤分子具有免疫的特异性,必须找到能区分肿瘤细胞与宿主细胞的肿瘤抗原[1]。1肿瘤细胞的抗原性与肿瘤疫苗肿瘤细胞的抗原性和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免疫的关系是复杂的,并不是所有具有免疫原性的肿瘤细胞均可被机体的免疫系统识别和杀灭。肿瘤可能通过几个途径逃避免疫监视,如:①肿瘤细胞MHC分子表达下调或丢失,从而抑制了T细胞的识别;②肿瘤细胞上共刺激分子的缺乏,阻止了T细胞的激活,导致癌症患者T细胞无反应;③肿瘤细胞可能不能提供可激活免疫功能的“危险信号”;④生长中的肿瘤在局部释放的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抑制了树突状细胞(DC)迁移,使DC发育成有功能的抗原递呈细胞(APC)的能力减弱;⑤肿瘤细胞表达FasL分子与Fas受体相互作用导致T细...  相似文献   

16.
正机体免疫系统具有识别和清除突变细胞的机制,可通过激活对肿瘤抗原的免疫应答来防止肿瘤进展,但多种因素可使免疫细胞失去对肿瘤细胞的控制,从而导致肿瘤的持续生长。这些因素包括:(1)肿瘤细胞抗原性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分子的改变;(2)肿瘤细胞释放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前列腺素等炎症介质和外泌体;(3)肿瘤细胞代谢方式改变,导致对T细胞的免疫抑制;(4)肿瘤细胞表面抑制性配体的表达;(5)肿瘤细胞及微环境中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免疫抑制因子的分泌;(6)肿瘤微环境中  相似文献   

17.
Toll样受体(Toll likereceptors,TLRs)是机体感知微生物病原体并激活细胞直接产生免疫防御的天然免疫受体。TLRs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中的表达及树突状细胞的分化和信号转导,具有激活初始型T细胞,分泌各种免疫调节细胞因子,从而启动免疫应答的功能。不同的TLRs在同种  相似文献   

18.
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是对免疫细胞发育、移动和功能有不利影响的免疫调节剂。GC通过与细胞内糖皮质激素受体(GCR)相互作用。GCR几乎存在于所有有核细胞,其细胞水平通过负反馈机制控制。在长期激素治疗或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ypothalmo-pituitary-adrenocortical,HPA)功能紊乱时测定细胞内GCR水平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阿片生长因子作为一种内源性阿片肽,不仅可调节细胞更新、伤口愈合、血管形成及发育等活性和功能,而且因其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可产生的抗肿瘤作用,所以其抗肿瘤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它具有持续表达、自分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功能。其抑制细胞生长具有立体定向、无细胞毒性、诱导非凋亡、非固着依赖、依赖RNA和蛋白合成等特点,在生理浓度发挥生物学活性。阿片生长因子及其受体抗肿瘤分子机制多种多样,例如它可抑制肿瘤细胞DNA合成,通过多种通路产生抗肿瘤作用,并在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既可以作为一种主要疗法单独治疗肿瘤,又可以联合其他药物治疗肿瘤,临床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是目前已知的受维生素D活性形式——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调节的唯一受体,其主要分布在参与钙磷调节的组织中,如肠、骨、肾、甲状旁腺。近期有研究显示,VDR亦可以表达于免疫细胞及其他细胞类型,通过基因及非基因调控途径参与炎症及免疫相关信号通路的转录调控,这也提示维生素D除了调节钙磷吸收、参与骨形成、吸收、矿化的经典作用外,还参与调节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抑制肿瘤等非经典作用。本文就近年来有关VDR的新发现及临床转化潜在靶点做相关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