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夹竹桃科(Apocynaceae)山橙属(Melodinus)植物在我国民间应用的历史悠久,其生物碱类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生育等生物活性。该文对夹竹桃科山橙属植物景东山橙(Melodinus khasianus)中生物碱类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方法:运用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及高效液相制备色谱对景东山橙中生物碱类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并通过其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确证生物碱类化合物的结构。通过噻唑蓝(MTT)比色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前列腺癌细胞(PC-3),肺癌细胞(A549),胃癌细胞(HGC-27)和人白血病细胞(HL-60)的细胞增殖抑制筛选。结果:从景东山橙乙醇提取物的三氯甲烷部位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epi-16α-hydro-14,15vincamine(1),16β,21β-epoxy-vincadine(2),melodinines G(3),melodinines P(4),melodinines N(5),16β-hydroxy-19S-vindolinine(6),16β-hydroxy-19R-vindolinine(7),15α-hydroxy-14,15-dihydrovindolinine(8),melodinines T(9),19-epimeloscandonine(10),门洛斯坎刀尼(11),攀援山橙碱(12)。结论:其中化合物1~10为首次从景东山橙中分离得到的生物碱。采用MTT比色法对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发现化合物4,5对前列腺癌细胞(PC-3),肺癌细胞(A549),胃癌细胞(HGC-27)和人白血病细胞(HL-60)等肿瘤细胞具有一定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薛俊娟  叶国华  魏国栋  王雷清  杨丹  李波 《中草药》2024,55(8):2524-2532
目的 研究芫花Daphne genkwa枝叶中三萜类成分及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方法 运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及重结晶等多种分离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以及波谱数据对分离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对获得的化合物测定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结果 从芫花95%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20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楂酸(1)、常春藤皂苷元(2)、齐墩果酸(3)、3β,13β-dihydroxyolean-11-en-28-oic acid(4)、11-oxoerythrodiol(5)、3β-hydroxy-11-oxo-olean-12-en-28-oic acid(6)、坡模酸(7)、3β-hydroxyolean-12-en-28-aldehyde(8)、3β-hydroxyolean-12-en-11-one(9)、3-羰基齐墩果酸(10)、古柯二醇(11)、oleanolic acid 2-oxopropyl ester(12)、熊果酸(13)、ilelatifol A(14)、3β-hydroxy-11-oxours-1...  相似文献   

3.
山橙茎中非生物碱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夹竹桃科山橙属植物山橙Melodinussuaveolens茎中的非生物碱类化学成分。方法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色谱学方法进行系统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其波谱学数据,并通过与文献中报道的波谱数据进行对照,鉴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结果从山橙茎的90%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了18个非生物碱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lyoniresinol(1)、4-epi-larreatricin(2)、curcasinlignan B(3)、pinnatifidanin C I(4)、threo-guaiacylglycerol-8-O-4′-(coniferyl alcohol) ether(5)、cephafortin B(6)、vladinolD(7)、tripterygiol(8)、蔷薇酸(9)、30-醛基羽扇豆醇(10)、古柯二醇(11)、β-香树酯酮(12)、豆甾-7-烯-3β-醇(13)、豆甾-3,6-二酮(14)、α-波菜甾酮(15)、blumenol A(16)、4,5-dihydroblumenol(17)和去氢催吐萝芙木醇(18)。其中化合物1~8为木脂素类化合物,化合物9~12为三萜类化合物,化合物13~15为甾体类化合物,16~18为倍半萜类化合物。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山橙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尖山橙中生物碱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尖山橙中的生物碱类成分.方法 干燥粉碎尖山橙全草用盐酸冷浸,浸液通过强酸型离子树脂后,用氨水碱化,晾干,再用95%乙醇洗脱浓缩得浸膏.应用硅胶、Sephadex LH-20、Rp-18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尖山橙中分离鉴定了9个生物碱类成分,分别为tabersonine(Ⅰ),11-hydroxytabersonine(Ⅱ),venalstonidine(Ⅲ),pachysiphine(Ⅳ),venalstonine (Ⅴ),scandine(Ⅵ),10-hydroxyscandine (Ⅶ),scandine Nb-oxide(Ⅷ)和5-methoxystrictamine(Ⅸ).结论 化合物Ⅲ、Ⅳ、Ⅸ为首次从尖山橙中分离鉴定,其中化合物Ⅸ是首次从山橙属植物中分离鉴定.  相似文献   

5.
黄连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峰  王琦  冯育林  饶毅  杨世林  裴月湖 《中草药》2012,43(7):1273-1275
目的研究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对黄连95%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与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黄连95%乙醇提取物的氯仿萃取部分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N-顺式阿魏酰基酪胺(1)、唐松草林碱(2)、(S)-2-吡咯烷酸-5-甲酸乙酯(3)、5-羟基吡啶-2-甲酸甲酯(4)、3-吲哚甲醛(5)、环-(苯丙-亮)二肽(6)、环-(苯丙-缬)二肽(7)、开环异落叶松脂醇(8)、n-butyl 3-O-feruloylquinate(9)、methyl 3-O-feruloylquinate(10)。结论化合物1~8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痛安注射液中的抗炎活性成分。方法:采用LPS诱导的RAW 264.7巨噬细胞炎症模型检测化合物对PGE2抑制活性,综合应用HP-20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制备及半制备HPLC等色谱方法对活性部位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痛安注射液中经HP-20大孔吸附树脂,95%乙醇洗脱部位为抗PGE2释放活性部位,从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丁香脂素(1)、N-反式阿魏酰酪胺(2)、白屈菜红碱(3)、青藤碱(4)、黄连碱(5)、血根碱(6)、白屈菜碱(7)、木兰花碱(8)、别隐品碱(9)、原阿片碱(10)、杜鹃素(11)、二氢血根碱(12)、Heptadec-(9Z)-enoic acid(13)、绿原酸(14)、隐绿原酸(15)、3,5-O-二咖啡酰奎宁酸(16)、4,5-O-二咖啡酰奎宁酸(17);通过PGE2抑制活性检测,6个化合物对PGE2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结论:化合物1-17均为首次从痛安注射液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5、9、10、11、12对PGE2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金线吊乌龟茎叶中的生物碱类成分。方法:金线吊乌龟干燥茎叶粉末用95%乙醇溶液渗滤提取,减压回收乙醇,依次用石油醚和氯仿萃取,所得氯仿层浸膏利用微孔吸附树脂、正相、反相硅胶、葡聚糖凝胶、聚酰胺等柱色谱方法分离和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光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金线吊乌龟茎叶中分离得到11个生物碱类成分,分别鉴定为观音莲明(1),四氢巴马亭(2),巴马亭(3),isocorydione(4),紫堇单酚碱(5),紫堇根碱(6),sinoracutine(7),青风藤碱(8),顶花防己胺(9),异紫堇定(10)和紫堇定(11)。结论:化合物2~7为首次从金线吊乌龟中分离得到,且化合物7为首次从千金藤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为首次从防己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其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并通过MTT法测试各化合物抗人宫颈癌He La细胞的活性。结果 从骆驼刺乙醇提取物二氯甲烷部位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S,3S)-methylhexahydro-3H-pyrrolo[NH,2-a]imidazol-1-one(1)、5,6-二羟基-7-甲氧基黄酮(2)、汉黄芩素(3)、2-亚乙基-3-甲基琥珀酸(4)、3,4′-二羟基-3′-甲氧基苯丙酮(5)、calendin(6)、N-苯乙基乙酰胺(7)、对甲氧基苯甲酸(8)、黄芩新素Ⅱ(9)、4-羟基苯乙醇(10)、3′-甲氧基大豆苷元(11)、松脂素(12)。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骆驼刺碱;且化合物2~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9、11具有宫颈癌HeLa细胞毒活性,半数抑制浓度(median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IC50)分别为20.20、35.25、49.11、48.73μmol/L。  相似文献   

9.
陈烨琪  潘亚茹  卓越  张一帆  顾继洪 《中草药》2024,55(5):1460-1465
目的 研究藤石松Lycopodiastrum casuarinoides的生物碱类成分。方法 利用多种色谱方法对藤石松总生物碱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多种波谱技术以及单晶X-射线衍射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藤石松全株植物中分离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羟基-β-玉柏碱(1)、去-N-甲基-β-玉柏碱(2)、casuarine B(3)、石杉碱乙(4)、casuarinine B(5)、β-玉柏碱(6)、蛇足石杉碱(7)、N-demethylhuperzinine(8)、石杉碱丙(9)、8,15-dihydrohuperzinine(10)、casuarinine I(11)。结论 化合物1为新的石松碱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海南粗榧总碱中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淼  黄圣卓  张宇  王昊  梅文莉  曲有乐  戴好富 《中草药》2019,50(7):1541-1545
目的研究海南粗榧Cephalotaxus hainanensis的生物碱类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和ODS等多种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海南粗榧总碱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三尖杉碱(1)、异三尖杉酮碱(2)、三尖杉酮碱(3)、三尖杉胺G(4)、(2R,3S,4S,5S)-2,3-二羟基三尖杉碱(5)、乙酰三尖杉碱(6)、脱氧三尖杉酯碱(7)、(R)-丽江三尖杉碱(8)、(S)-丽江三尖杉碱(9)、3-表里哈灭里辛碱异构体(10)、1,4-N-二异丙胺蒽醌(11)、苯甲酸(2-乙基)-正己酯(12)和β-谷甾醇(13)。结论化合物3~6和10~13为首次从海南粗榧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金效华  黄璐琦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13):2475-2479
该文简述了中国石斛类药材原植物的名实考证结果,并重点阐述了细茎类石斛植物的分类处理结果。梵净山石斛Dendrobium fanjingshanense、曲茎石斛D. flexicaule、河南石斛D. henanense、霍山石斛D. huoshanense、广东石斛D. kwangtungense、细茎石斛D. moniliforme、铁皮石斛D. officinale、琉球石斛D. okinawense、滇桂石斛D. scoriarum、始兴石斛D. shixingense、大花石斛D. wilsonii等11种石斛属植物得到确认,建议铁皮石斛使用名称Dendrobium officinale。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结合化学计量学实现獐牙菜属植物快速、准确鉴别。方法:采集川东獐牙菜、青叶胆、紫红獐牙菜、狭叶獐牙菜和西南獐牙菜不同部位(根、茎、叶) 543份样品红外光谱信息,原始数据经标准正态变量(SNV),多元散射校正(MSC),平滑(SG),一阶导数(1D),二阶导数(2D),三阶导数(3D)等处理后删减4 000~3 700,2 799~1 800 cm~(-1)和682~653 cm~(-1)波段,建立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和支持向量机(SVM)模型。结果:5种獐牙菜属植物相同部位平均光谱较为相似,无法区分,同一物种不同部位光谱特征峰有差异,复杂程度为叶茎根;根、茎和叶3个部位PLS-DA和SVM模型均能准确鉴别5种獐牙菜属植物,且MSC+SG+2D预处理效果最佳。PLS-DA模型R~2Y 0. 8,RMSEP RMSECV,所建模型稳定,效果好,Q~2超过0. 6,预测集正确率达到100%,所有预测集样品分类正确,模型预测能力强。根、茎和叶SVM模型最优惩罚参数c分别为22. 627 4,2和1. 414 2,均在正常范围内,预测集正确率均为100%,分类准确率高。结论:FTIR结合PLS-DA和SVM模型能准确区分不同獐牙菜属植物,模型预测效果好,为其他植物鉴别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6种不同基源钩藤药材的显微特征,对钩藤药材进行分种鉴别。方法:研究光镜下6种钩藤属植物的茎、钩、叶横切面特征和粉末显微特征。结果:不同种的钩藤在组织构造方面有基本相同之处,由外到内均由表皮、皮层、韧皮部、木质部及髓部组成。大多数钩藤的皮层、韧皮部及髓部薄壁细胞中均含棕色内含物。但各种之间又有不同特征,如主脉在叶的腹背面突出的形状、栅栏组织的列数、维管束的个数以及薄壁细胞中可见的草酸钙晶体类型。6种钩藤药材的显微特征比较研究表明,茎的横切面观轮廓、表皮毛的有无、韧皮部与木质部比例、形成层是否明显成环、射线宽窄和导管散在或径向相连以及髓部所占比例;叶主脉在叶的腹、背面凸出的形状、栅栏组织的列数和薄壁细胞中所含晶体种类;钩的形状等可作为钩藤属分种鉴别依据。粉末鉴定主要依据表皮细胞的形状、表皮细胞内是否存在油滴状物以及有无梯纹、环纹和网纹导管加以区别。结论:以上特征可以作为不同基源钩藤药材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刘畅  曾宪法  杨小英  赵宇  张涛  周思旋 《中草药》2023,54(8):2558-2565
目的 研究勾儿茶属药用植物多叶勾儿茶Berchemia polyphylla及变种光枝勾儿茶B. polyphylla var. leioclada叶绿体基因组成及结构特征,同时为勾儿茶属系统发育及进化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Illumina平台对勾儿茶属药用植物多叶勾儿茶及变种光枝勾儿茶进行叶绿体基因组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对其序列进行组装、注释和特征分析,与同科小勾儿茶属、枣属、枳椇属、鼠李属、冀核果属等的叶绿体全基因组进行比较分析,确定其在鼠李科植物中系统发育位置。结果 多叶勾儿茶和光枝勾儿茶叶绿体基因组具有典型环状四分体结构,全长分别为161 185、161 210 bp,注释得到131个基因,其中蛋白质编码基因86个,37个tRNA基因和8个rRNA基因。勾儿茶属与鼠李科其它药用植物比较基因组学分析表明,勾儿茶属叶绿体基因组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叶绿体基因组之间没有重排或倒置,IR区序列变异最低,LSC区的变异程度最高,其中ndhA、ycf1、ycf3、rpl16、clpP以及atpF等基因的编码区存在差异,这些位点为勾儿茶分子鉴定提供新位点。系统发育树表明勾儿茶属与鼠李属及翼核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选大孔树脂纯化4种新疆山楂果实总黄酮的工艺条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方法:以总黄酮纯度为评价指标,比较13种大孔树脂对4种山楂果实总黄酮的吸附分离效果,考察上样流速、洗脱剂浓度对4种山楂总黄酮大孔树脂纯化工艺的影响。以清除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和二苯代苦味酰基(DPPH)自由基的方法测定样品的抗氧化活性,利用HPLC测定样品芦丁和金丝桃苷的含量,流动相乙睛-0.4%甲酸溶液(16:84),检测波长360 nm。结果:选择HPD722型大孔树脂纯化总黄酮,最佳纯化工艺条件为上样流速0.84 mL·min-1,总黄酮经树脂充分吸附后,加40%乙醇动态洗脱。经HPD722型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后,4种山楂的总黄酮、芦丁、金丝桃苷质量分数和抗氧化活性分别提高了1.9~3.3,2.4~5.1,2.6~3.7,2.0~4.6倍。结论:HPD722型大孔树脂可有效地对4种新疆山楂果实总黄酮进行富集纯化,为这4种药材资源的充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常晶茹  姚萱航  张雪薇  周仪  刘翠晶  刘霞 《中草药》2022,53(22):7201-7206
目的 通过分析吉林产10种黄芪属植物的ITS2、matk、rbcL、psbA条形码序列,为黄芪属植物的物种分类鉴定及其亲缘关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共收集30份样品,以ITS2、matk、rbcL和psbA作为条形码序列,对黄芪属10种植物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并进行双向测序。所得序列结果经校正处理后,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ITS2、matk、rbcL和psbA4种片段,单独的每一种片段并不能将10种植物全部鉴别出来,只能鉴别出部分植物,即蒙古黄芪A.membranceus var.mongholicus、扁茎黄芪A.complanatus、糙叶黄芪A.scaberrimus、华黄芪A.chinensis、草木樨黄芪A.melilotoides、细叶黄芪A.angustissimus、兴安黄芪A.dahuricus、新巴黄芪A.hsinbaticus;由聚类分析结果可知,以锦鸡儿Caragana sinica为外类群,10种植物中,华黄芪为单独1支,细叶黄芪与扁茎黄芪聚为1支,糙叶黄芪、斜茎黄芪与新巴黄芪聚为1支,膜荚黄芪A.membranceu、蒙古黄芪与草木樨黄芪聚为1支,并且这3者与兴安黄芪关系较近。结论 ITS2+rbcL+psbA组合可以将8种黄芪属植物鉴别出来。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0种黄芪属植物被划分为5支,该聚类分析结果与《中国植物志》中10种黄芪属植物的传统分类相一致。  相似文献   

17.
我国枣属可供药用的植物主要包括枣、酸枣及滇刺枣。枣属药用植物所含资源化学成分类型较为复杂,主要包括三萜类、黄酮类、生物碱类、核苷类及神经酰胺类等。各类成分在不同植物及同种植物不同组织器官的组成及含量存在差异。不同栽培品种及产地样品的资源化学成分含量差异显著。不同成熟期样品的资源化学成分含量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乌天麻Gastrodia elata f. glauca、绿天麻G. elata f. viridis、红天麻G. elata f. elata和黄天麻G. elata f. flavida4种药用天麻变型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和遗传信息差异,为天麻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 从不同产地收集了40份不同天麻变型的花茎。应用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分子标记与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igh-resolution melting,HRM)相结合技术,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从80对引物中筛选出15对多态性高的SSR引物。对这些天麻花茎样品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统计遗传多样性参数,分析群体遗传结构,结合40份天麻的HRM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从15对SSR引物检测到114个等位基因,平均每对引物7.6个。天麻样品的观测杂合度(observed heterozygosity,Ho)、期望杂合度(expected heterozygosity,He)、和Nei’s多样性指数(Nei’s diversity index,Nei)的平均值分别为0...  相似文献   

19.
代江鹏  蔡一鸣  刘巧珍  高晓霞  朱爽 《中草药》2023,54(9):2907-2916
目的 探究甘草属7种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模式及影响因素。方法 从NCBI获取国内已有的7种甘草属植物叶绿体全基因组,筛选得到49条共有蛋白编码序列,使用codon W1.44、EMBOSS、SPSS26.0等分析密码子偏好性相关参数。结果 7种甘草属物种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不同位置的GC含量均小于50%,共得到了29个高频密码子,其中有28个密码子第3位碱基为A/U,筛选得到的17个最优密码子第3位碱基均为A/U。7种甘草属植物叶绿体蛋白编码基因的ENC值均大于35,密码子偏好性较弱。PR2-plot分析、ENC-plot分析和中性绘图分析结果显示突变压力和自然选择均为这7种甘草属物种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但自然选择对密码子偏好性形成的贡献更大。基于叶绿体编码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与基于RSCU的聚类分析结果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与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存在一定的联系。结论 7种甘草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第3位倾向于使用A/U碱基,自然选择是密码子偏好性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ITS2、rbcL序列在牛奶菜属植物及其近缘植物间的鉴别能力,并对牛奶菜属植物及其近缘植物的系统进化进行初步分析.方法 采用直接测序法测定所分析样品的ITS2、rbcL序列,获得的序列采用软件CodonCode Aligner人工校正,Contig软件拼接,用MEGA 4.0软件分析比对并进行遗传距离等分析,用NJ法对比对的序列构建系统分支树.结果 ITS2、rbcL序列对牛奶菜属植物及其他所分析样品有较好的鉴别能力,且鉴别能力ITS2优于rbcL;南山藤属、匙羹藤属植物与牛奶菜属植物间的亲缘关系非常相近.结论 条形码ITS2、rbcL序列能很好地区分牛奶菜属植物,且鉴别能力ITS2优于rbcL;建议将南山藤属、匙羹藤属等小属植物归入牛奶菜属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