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IgA肾病属肾小球系膜病变的一个特殊类型,是IgA或以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沉积在肾小球系膜区引起的一系列临床及病理改变,在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中占39.7%左右[1],是我国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常见病理类型.有文献报道,部分IgA肾病与咽部症状关系密切.因此,对于这类IgA肾病不应仅定位于肾脏,还应结合咽部的病变特点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2.
IgA肾病中医药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相军  马红珍 《光明中医》2008,23(1):126-127
IgA肾病发病原因和病理机制尚有许多未明之处,本文就近年关于本病的中医药治疗的文献资料予以综述。 IgA肾病(IgAN)是以肾小球系膜区IgA(主要为lgAI)、补体C3呈颗粒样沉积的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进行性发展、预后不良的肾小球疾病,最终可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由于本病发病原因和病理机制至今尚有许多末明之处,目前现代医学仍缺乏有效的治疗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IgA肾病,又称Berger病、IgA系膜性肾炎等,是一组不伴有系统性疾病,肾活检免疫病理检查在肾小球系膜区有以IgA免疫复合物为主的颗粒状沉积,同时有系膜细胞增生,基质增多,系膜区电子致密物沉积,以血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1]1968年法国学者Berger首次报道IgA肾病以来,世界各地已普遍报道了IgA肾病的存在.  相似文献   

4.
<正>IgA肾病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一种以肾小球系膜区IgA沉积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免疫复合物肾小球肾炎[1]。经肾活检确诊后10~20年,约有15%~40%的IgA肾病患者逐渐发展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因此其预后不容乐观[2]。由于IgA肾病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5.
<正>IgA肾病是一组以系膜区IgA沉淀为特征的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它是发生于全球范围内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同时也是我国肾内科常见疾病之一。自IgA肾病被报道以来,结合中医药研究IgA肾病的文献报道越来越多,学者纷纷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对IgA肾病的研究成果。本文先对IgA肾病中医辨证分型评定体系进行历史回顾,之后从多角度分析IgA肾病中医辨证分型特点。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IgA肾病是以肾小球系膜区存在着IgA或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为特征的肾小球疾病。本文作者对IgA肾病临床病理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作了研究,现报导研究结果,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3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IgA肾病是以肾小球系膜细胞、基质增生或系膜区IgA沉积为主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32%,其临床表现以血尿居多,可伴蛋白尿,该病是终末期肾衰的主要病因之一,比例达20%~30%。现代医学对以血尿为主IgA肾病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笔者近年来用扶正祛邪汤治疗IgA肾病36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1999年1月~2005年12月共治疗IgA肾病36例,均经肾活检确诊。男21例,女15例;6~16岁17例,17~52岁19例。病情概况:①肾脏组织病理改变情况:36例病理检查均有系膜及基质增生,伴有间质损害者3例,肾小球硬化者2例;②临床表现以单纯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临床表现与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及其预后。方法对116例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访患者各种治疗方案的疗效及预后。结果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以血尿合并蛋白尿最为常见,治疗方案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及肾脏病理改变的特点进行选择,疗效较好,患者预后与临床表现、病理改变程度及药物疗效密切相关。结论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总的预后较好,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的轻重决定了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IgA肾病是在肾小球系膜区IgA或以lgA为主沉积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以肾小球系膜增生为典型病理改变,60%-70%临床表现以持续性或间断性的血尿为主,或伴有轻度蛋白尿,10%-15%患者并且伴有高  相似文献   

10.
IgA肾病(IgA nephroathy,IgAN)是一组在系膜区存在 IgA或以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的临床综合征,在我国 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32%。其病理类型变化多样,预后差 异很大。有关毛细血管内增生性IgAN的治疗方法、病理变 化和预后在国内报道较少。2000-2005年,经本院肾活检的 患者中,IgAN有62例,占原发肾小球疾病的28%,其中毛细血 管内增生性IgAN仅5例,治疗效果良好。2例患者治疗后行 重复肾活检,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IgA肾病是以系膜区IgA沉积为特征的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由法国病理学家Berger和Hinglais于1968年最早报道,目前为全球公认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之一。迄今为止,IgA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了,现已确定该病呈进展性,最终发展至终末期肾脏病(ESRD),相关文献报道,约15%~20%的IgA肾病患者在10年后进展为ESRD,  相似文献   

12.
活血化瘀治疗系膜增生性肾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是慢性肾小球肾炎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其病理改变为系膜细胞增生及系膜基质聚积和扩张,而系膜基质的过度聚积最终导致肾小球硬化和肾功能衰竭。根据其免疫病理可将其分为IgA肾病及非IgA肾病两型,其中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成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肾活检病例的24.7%~30.3%。大多数患者最终发展至终末期肾病。对于该病现代医学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临床仍以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对症治疗为主,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及毒性和不良反应,而中医药对于MsPGN的治疗则具有一定的疗效且毒性和不良反应小。近年来,活血化瘀法灵活的运用于MsPGN的实验与临床之中,现将近年来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IgA肾病是以肾小球系膜区IgA免疫复合物沉积为特征的一类肾小球疾患,以中西医结合诊治不仅能使患者病情稳定,而且能延缓其进入肾功能衰竭的时间,肾穿刺是IgA肾病诊断和判断病情预后的重要手段,及时治疗、合理用药能有效控制病情,IgA肾病的研究必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许陵冬  陶兴  周栋 《辽宁中医杂志》2008,35(9):1353-1355
系膜增生性肾炎(简称MsPGN)是肾小球肾炎中最常见的一种病理类型,其病变主要是以弥漫性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机/或系膜基质增宽为特征。按免疫病理可分为IgA MsPGN和非IgA MsPGN两大类。非IgA MsPGN在我国发病率较高,据北京、上海、南京及广州较大系列肾穿病理报告,非IgA MsPGN约占成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活检病例的1/4~1/3,占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1/2左右。  相似文献   

15.
正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esangi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MsPGN)病理上表现以光镜下肾小球呈弥漫性系膜细胞增生和(或)系膜基质增多为特征的肾小球疾病[1],约占成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肾穿刺病例24.7%~30.3%[2]。根据免疫病理分为IgA肾病及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两种类型。现将中医治疗系膜增生  相似文献   

16.
肾炎康配合西医常规用药治疗IgA肾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gA肾病以复发性血尿/蛋白尿为临床特点,以肾小球系膜区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为病理特征.临床资料显示,IgA肾病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20%~40%,10年内约10%~20% IgA肾病患者进入尿毒症期,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最主要原因之一[1].  相似文献   

17.
<正>原发性IgA肾病(primary IgA nephropathy,IgAN)是以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系膜区或(和)毛细血管襻沉积为主要特征的一组临床病理综合征。IgA肾病于1968年被首次提出,现全球范围内,属于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在亚洲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30%。IgA肾病是一种进展性肾病,肾活检病理诊断约10年后有15%~20%的患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ESRD),30%~40%的患者在20年内达到ESRD~([2])。IgA肾病在临床、病理形态上  相似文献   

18.
王彩霞  张志忠 《中医杂志》2007,48(12):1072-1072
IgA肾病是临床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以肾小球系膜区IgA显著沉积为特征,临床表现主要为血尿和/或蛋白尿,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IgA肾病44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中医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gA肾病是一组不伴有系统性疾病,肾活检免疫病理检查在肾小球系膜区有以IgA肾病为主的颗粒样沉积,临床上以血尿为主要表现的肾小球肾炎。IgA肾病是一病理诊断,临床上可能诊断为“单纯性血尿”“隐匿性肾炎”或“慢性肾炎”等,它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是一组治疗难度较大的肾小球疾病,在病理类型上可表现所有。肾小球疾病的病理类型,例如:微小病变肾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包括IgA肾病)、局灶性肾小球硬化、膜性肾小球。肾炎、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我科于2000年~2003年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临床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