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在1913年,H·Jackson首先提出了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一词,前者指异常功能的存在,症状以幻觉、妄想为主。后者指正常功能的缺乏,如情感迟钝、思维贫乏等。Ey首先将这一概念应用到精神分裂症的划分。80年代初,Grow明确指出阳性和阴性症状代表精神分裂症的两个亚型,并把阳性症状群称精神分裂症Ⅰ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不同症状和不同亚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障碍分布情况,为后期的针对性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19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主要临床症状不同分为阴性症状、阳性症状、阴阳性症状共存3组,按照ICD-10分为偏执型、青春型、紧张型、单纯型、未分化型5个亚型.用威斯康星卡片测验(WCST)和韦克斯勒智力测定(WAIS-R)对认知缺陷进行测评,用自编认知自评量表(WCSS)对认知歪曲进行评定.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障碍分布在不同亚型之间、不同症状亚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P<0.01).阴性症状亚组的认知缺陷评分显著高于阳性症状亚组和阴阳性症状共存亚组(P <0.05,P<0.01);单纯型和青春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缺陷评分显著高于偏执型、紧张型和未分化型(P<0.01).认知歪曲评分在阳性症状、阴阳性症状共存亚组显著高于阴性症状亚组,在偏执型、紧张型、未分化型患者中显著高于青春型和单纯型(P<0.01).结论 不同症状和不同亚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障碍各异.  相似文献   

3.
精神分裂症不同亚型患者的血液流 变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不同亚型血液流变学特点及差异。方法对1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与60例健康人对照,并按阴阳性症状分型相互比较。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全血粘度、刚性指数、低切还原粘度、纤维蛋白原、电泳率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红细胞电泳时间、脑血流量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为主型全血粘度、低切还原粘度显著高于混合型,混合型显著高于阴性症状为主型。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阳性症状为主型和混合型显著高于阴性症状为主型,但阳性症状为主型与混合型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血液流变学性质作为精神分裂症的生物学指标,其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与阴阳性症状分型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亚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与精神症状及血清白介素-2(IL-2)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9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测验,评定其认知功能,即采用PANSS量表评定阴、阳性症状及分型,以数字划销测验(CT)、修订韦氏成人记忆量表(WMS-RC)、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IL-2水平,比较认知功能损害与精神症状和血清IL-2水平之间的差异。结果 阴性亚型、混合型的认知损害程度较阳性亚型重;各亚型中认知损害主要与阴性症状相关,与阳性症状无关;各亚型间血清IL-2水平差异不显著;血清IL-2水平与认知损害有关,但各亚型不同。结论 认知损害与精神症状及血清IL-2水平之间的关系各亚型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精神分裂症缺陷型、非缺陷型与阴、阳性分型两种诊断分型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SANS、SAPS量表对175的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评定、依评分结果按阴、阳性分型标准将其划分为Ⅰ型、Ⅱ型、Ⅲ型,对Ⅲ型进一步划分为Ⅲ_①型、Ⅲ_②型、Ⅲ_③型、Ⅲ_④型。采用Car—penter关于缺陷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将以上病例再诊断为缺陷型、非缺陷型。对两种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Ⅰ型、Ⅲ_①型均为非缺陷型,Ⅱ型、Ⅲ_④型多数为缺陷型。Ⅲ_②、Ⅲ_③型均半数为缺陷型。结论 缺陷,非缺陷型的诊断虽克服了阴、阳性分型中不能区分两类不同性质阴性症状的矛盾,但缺乏严重程度标准,没有考虑阳性症状的存在。两种诊断方法的同时使用,更有利于精神分裂症亚型的划分,对临床及研究有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方法 对23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30例取阳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和28名正常人进行了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结果 显示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总测验次数、持错误数和非持错误数明显高于以阳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人,差异有显著性。同时发现,WCST的以城两组患者之间显著性。相关分析显示,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Andreas  相似文献   

7.
80年代初 ,英国学者T .Crow根据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症状、对神经阻滞剂的不同治疗反应和预后等将精神分裂症分为Ⅰ型和Ⅱ型。即Ⅰ型临床表现以阳性症状为主 ,Ⅱ型临床表现以阴性症状为主[1] 。近年来 ,人们对这两个亚型的临床相和精神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较多 ,但对其个性差异研究不多。本文应用EPQ为研究工具 ,对Ⅰ型与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个性特征做了对比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65例全部为 1997年 7月至 1998年 7月间济南市精神病防治中心及济南铁路局中心医院门诊病人。均符合CCMD— 2—R中精神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方法对23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30例以阳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和28名正常人进行了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结果显示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和非持续错误数明显高于以阳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人,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时发现,WCST的以上测验指标在两组患者之间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相关分析显示,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Andreasen阴性症状量表总分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的迟滞因子分和持续错误数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4372和0.4551)。结论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执行功能障碍,其中阴性症状可能与额叶功能缺陷有关。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偏执型精神分裂症血浆高香草酸(pHVA)与氟哌啶醇临床疗效的关系,对35例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病人以氟哌啶醇治疗6周,测定pHVA含量和药物浓度,并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阳性症状评定量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进行临床评定。结果显示,与38名正常对照者比较,全组病人及有效者的pHVA基础水平显著增高,治疗后pHVA逐步下降,阳性、阴性症状显著改善。无效者的pHVA基础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不下降,症状轻微改善。有效者与无效者在年龄、病期、症状严重程度及血药浓度方面无显著性差异。提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可能存在两种多巴胺功能亚型  相似文献   

10.
为比较阴性型及阳性型精神分裂症患的认知功能,我们对阴性型组(19例)及阳性型组(25例)患进行了简式韦氏成人智力测验(WAIS-RC)、记忆功能测验(WMS)及色、数、形判断能力测定。结果两组患WAIS测验结果无显差异;WMS测验阴性型组显低于阳性型组,色、数、形判断能力测验阴性型组比阳性型组明显差,两组阴性症状评分与WMS中的再生、联想、记忆商数呈负相关,与瓣色错误、瓣形时间、瓣形错误呈正相关,说明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比阳性症状为主认知功能损害更明显,似可提示阴性症状为主可能有额叶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记忆特点及与阳性、阴性症状的关系。方法采用修正的加工分离记忆实验程序测试精神分裂症患者记忆变化情况,用PANSS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阴性症状分。结果精神分裂症外显记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受损(P0.05),其文字概念和图像概念实验类型驱动的内隐记忆成绩与对照组比较也受损(P0.05);阳性症状为主的患者外显记忆成绩均高于阴性症状为主的患者组(P0.05);阳性症状为主的患者内隐记忆成绩与以阴性症状为主的患者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症状与外显记忆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阴性症状与外显记忆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与内隐记忆均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外显记忆严重受损,而内隐记忆不同程度的受损;外显记忆与阳性症状无相关性,与阴性症状有显著相关;内隐记忆与阳性、阴性症状均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氯氮平与氟哌啶醇对血清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氯氮平与氟哌啶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对12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氯氮平组和氟哌啶醇组,并分别再分为阳性症状为主(阳性组)和阴性症状为主(阴性组)。分别用氯氮平或氟哌啶醇治疗8周。治疗前和治疗第2、4、8周末分别检测血清NO含量,并观察各组之间NO动态变化。选择30名健康者为对照组。结果:治疗前血清NO含量两阳性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两阴性组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两阳性组之间和两阴性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治疗后两阳性组血清NO含量均逐渐下降,到第8周末接近正常水平,与对照组相仿。而氯氮平组的阴性组逐渐上升,与治疗前比较,第4、8周末差异显著,第8周末与对照组相仿;氟哌啶醇组的阴性组逐渐上升,但与治疗前比较,到第8周末差异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仍显著。治疗后两阳性组差异无显著性;两阴性组,第2、4周末差异无显著性,第8周末有显著差异。结论:氯氮平和氟哌啶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NO含量有影响,阳性症状为主患者的血清NO含量降低,阴性症状为主患者血清NO含量升高,且氯氮平升高以阴性症状为主患者血清NO含量的作用较氟哌啶醇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对经典的抗精神病药物不敏感。作者对36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银杏叶提取物-舒血宁合并氯氮平及单用氯氮平治疗12周,经阴性症状量表(SAN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发现舒血宁合并氯氮平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疗效优于单用氯氮平。认为舒血宁合并氯氮平是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60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了对照观察。将入选病人随机分为舒必利合并氯丙嗪组(合用组)及舒必利、氯丙嗪两个对照组。用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和BPRS、SANS量表评定疗效。结果合用组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治疗效果比单一用药更好。  相似文献   

15.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主要症状有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改变。通常把以阳性症状为主的患者定义为Ⅰ型精神分裂症,把以阴性症状为主的患者定义为Ⅱ型精神分裂症,目前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有诸多研究表明外周血中蛋白因子的差异性表达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存在很大的关联性。有研究证实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是血脑屏障损害的可靠指标之一,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外周血中浓度显著增高,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血脑屏障损害。  相似文献   

16.
精神分裂症的亚型中有一种称为"残留型",一般指精神分裂症的急性阳性症状已经消失,而某些阴性症状却长期存在,请问抑郁症有没有这种亚型呢?应该怎样防治?  相似文献   

17.
自知力评估量表(SAUMD)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将自知力评估量表(SAUMD)应用于精神分裂症病人。方法对111例住院的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治疗前后自知力评估。结果 1.SAUMD评分在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主要表现为症状分的差异,尤其以目前症状分的变化比较显著,而归因分治疗前后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2.SAUMD与临床医师对自知力的判断与阳性症状分评定相关性较高,而与阴性症状分评定相关性较差。3.在不同亚型精神分裂症病人之间,自知力评分对治疗的反应有显著差异。结论 精神病人的认知归因可能与预后有关。临床医师在治疗过程中,除了重视病人阳性症状的改善外,还需注意阴性症状及认知归因方面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阴性和阳性症状为主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前额叶和丘脑质子波谱及其与临床症状、执行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对61例阴性症状为主型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组)和53例阳性症状为主型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组),在入组时应用抗精神病药治疗前与治疗后8周末,采用多体素磁共振质子波谱(1H-MRS)检测前额叶和丘脑N-乙酰基天门冬氨酸(NAA)与肌酸复合物(Cr),计算NAA/Cr值;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定临床症状和执行功能;进行两组1H-MRS、PANSS、WCST的比较与相关分析。结果:治疗前阴性组右侧丘脑NAA/Cr值(1.43±0.33)低于阳性组(1.58±0.35),(t=2.35,P〈0.05);治疗前阴性组分类数(1.68±0.54)低于阳性组(2.06±0.66),(t=3.38,P〈0.01),持续错误数(43.3±11.2)高于阳性组(31.8±9.22),(t=5.95,P〈0.01);治疗前阴性组左侧前额叶NAA/Cr值与阴性症状分、持续错误数呈负相关(r=-0.35,P〈0.05);(r=-0.36,P〈0.01)。治疗前后阴性组左侧前额叶NAA/Cr值变化与阴性症状分变化、持续错误数变化呈负相关(r=-0.30,P〈0.05);(r=-0.29,P〈0.05),与分类数变化呈正相关(r=0.31,P〈0.05)。结论:不同亚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存在不同的神经生物学基础,阴性症状为主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左侧前额叶神经元的损害可能是引起阴性症状、执行功能障碍的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19.
音乐疗法对阴性精神症状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用音乐疗法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结果。 一般资料 选择确诊为精神分裂症以阴性精神症状为主的患者26例,均为女性,年龄24~49岁,平均31.6±4.5岁,病程2~21年,平均6±2.9年。临床分型:单纯型4例、青春型6例、偏执型4例、未定型  相似文献   

20.
偏执型和非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神经心理学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所有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神经心理学研究中都显示各亚型之间的认知功能如注意缺损存在差异。这使研究者认为,精神分裂症的每一亚型都存在独特的神经心理学损害模式。事实上,偏执型病人的精神功能比非偏执型病人较少衰退,这已被临床广泛接受。Seidman等复习了有关精神分裂症神经生理学和神经心理学的研究发现,提出了精神分裂症各亚型之间认知功能的一些有意义的差异,但至今尚未弄清偏执型和非偏执型之间神经心理学的真正差异。对各亚型认知功能特征的识别,有助于提炼出精神分裂症多种病因途径的理论。例如精神分裂症的大量异源性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