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调查宁夏地区妇产科医护人员对快速康复外科知信行(KAP)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宁夏地区318名妇产科医护人员作为调查对象,使用“外科医护人员ERAS知信行现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采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妇产科医护人员知信行3个方面得分由高到低分别为态度维度(63.77±9.40)分、行为维度(53.58±12.63)分、知识维度(42.99±3.12)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专业、职称、学历、ERAS知识了解程度、是否接受过ERAS相关培训的妇产科医护人员知识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专业、ERAS知识了解程度、是否接受过ERAS相关培训的妇产科医护人员态度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称、ERAS知识了解程度、是否接受过ERAS相关培训的妇产科医护人员行为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医护人员ERAS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医院管理者应针对影响因素制定干预措施,增强医护人员ERAS相关知识培训,使医护人员将ERA...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多学科团队在临床工作中对预防患者压疮的发生,提高临床护士压疮宣教能力及提升专科护士综合素质的效果。方法运用压疮相关知识自设问卷对15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专科护士得分显著高于临床护士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加压疮知识培训的护士得分显著高于没有参加压疮知识培训的护士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科及以上学历护士得分显著高于大专及以下学历护士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科护士紧跟压疮指南,及时更新压疮知识,预防压疮宣教知识全面,充分发挥专科护士多学科团队的作用,提高临床护士预防压疮宣教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3.
薛静 《南京护理》2020,(6):47-52
目的 探讨案例教学法在呼吸科护理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构建呼吸科规范化培训护理教学案例库,2018年7月-12月在我科规范化培训的16名护士设为对照组,2019年1月-6月在我科规范化培训的16名护士设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教学法,实验组实施案例教学,采用临床工作能力实境考核、专科理论与专科护理操作考核、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对两组护士进行评价。结果 构建了16个呼吸科规范培训护理教学案例,内容包括疾病相关知识、案例摘要、护理风险评估、护理问题与措施、案例相关知识、参考文献6部分。临床工作能力实境考核中专业知识、病情评估、护理程序、应变处理等指标在两组存在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专科理论考核得分、专科护理操作考核得分在两组间存在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总分、健康教育得分、出院指导得分在两组间存在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构建的呼吸科规范化培训护理教学案例库专科性强、针对性强,通过案例教学法能够提高新入职护士临床工作能力,提高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ICU医护人员对ICU谵妄认知现状及应对态度,为制定谵妄规范化培训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ICU谵妄认知问卷,对59所三级医院的883名ICU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ICU医护人员对ICU谵妄认知现状得分为(33.90±6.50)分、应对态度为(23.78±2.47)分,得分均偏低。不同学历、ICU工作年限、职称和职业的ICU医护人员ICU谵妄认知现状、行为态度得分的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不同科室类别,医院类别的ICU行为态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医护人员对ICU谵妄认知现状和应对态度水平均不理想,应促进ICU医护人员谵妄知识和相关技能的规范化培训,端正其ICU谵妄应对态度,提高其谵妄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5.
史宏睿  程金莲 《护理研究》2012,26(13):1185-1187
[目的]了解不同背景护理人员科研成果应用阻碍因素的差异。[方法]采用成果应用障碍量表对山西省8所三级甲等医院613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背景护理人员护士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研究维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习过科研课程与否组、不同成果应用态度组环境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学习过科研课程与否组呈现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背景因素对护士维度均有影响,对研究维度均无影响,对环境维度和呈现维度的影响各不相同;建议根据护理人员的不同情况,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加强交流等可能会更好地减少科研成果应用的阻碍。  相似文献   

6.
贺润莲  余红梅  景彩丽  孙丽  高莉 《护理研究》2012,26(22):2045-2048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对阿尔茨海默病(AD)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随机抽取各大医院医生和护士共200名,采用阿尔茨海默病知识量表对其进行AD知识的测评。[结果]医护人员AD知识总分为60.20分±11.94分,7个方面得分各有不同但都不高,经单因素分析不同学历和科室的医护人员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过AD知识培训的医护人员量表得分明显高于未受过培训者。[结论]医护人员对AD知识了解较少,应加强医护人员AD相关知识培训,以提高医护人员对AD病人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PBL)教学法联合导师制在中医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我院中医外科接受培训的36名住院医师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名。对照组给予常规教学培训,观察组采用PBL教学联合导师制培训,持续3个月后评价效果。对比两组考试成绩(理论成绩、技能操作成绩)、培训效果及教学方式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培训结束后理论成绩中选择题、简答题、病例分析题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培训结束后技能操作成绩中体格检查、病历书写、问诊、CT阅片、换药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培训结束后培训效果中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临床操作技能、文献查阅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医患沟通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培训结束后教学方式满意度中课程设计合理性、教学技能、教学态度与责任心、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知识掌握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教学法联合导师制在中医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住院医师操作技能与理论成绩,改善教学方式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新入职护士跌倒预防管理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7月新入职规范化培训护士143名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2017年7月新入职规范化培训护士127名为观察组,采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的培训模式;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护士跌倒预防知识、态度、行为维度得分;比较两组护士对教学满意度评价得分。结果两组跌倒预防知识、态度、行为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后,规培护士对教学满意度评价得分均有提高,两组护士活跃课堂气氛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在激发学习兴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创新意识、提高自学能力、提高沟通能力、培养团队精神方面及总体满意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的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随机进入教学方法有利于规培护士掌握跌倒预防知识,提高跌倒预防工作态度的积极性,规范工作行为,实现了真正的意义建构,同时提高了规培护士对教学的满意度,为临床护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魏黎华  郑莉兰  苏继亮  李蕾  连泽荣 《全科护理》2021,19(23):3254-3260
目的:了解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后核心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完善新入职护士培训方案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对南昌市属三级甲等医院161名新入职护士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两独立样本t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析影响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的因素.结果:南昌市属三级甲等医院的161名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总分为(126.60±36.66)分,教育与咨询能力得分最高,为(2.41±0.65)分,领导能力得分最低为(2.21±0.71)分.不同婚姻状态护士临床护理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批次进行规范化培训护士核心能力总分及多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每月不同夜班数量、所在科室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总分及多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规范化培训时间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总分和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入了核心能力得分的回归方程,解释核心能力得分总变异量达到78.6%.结论:针对影响因素分层设计规范化培训方案和考核指标,进一步提升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住院患者对患者安全的认知现状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以自行设计的患者安全认知调查表对上海市某二级甲等医院822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住院患者的安全认知总得分为63~116分,平均为(93.97±7.99)分;知识、态度及行为维度得分分别为(4.35±0.58)、(3.62±0.51)及(3.76±0.45)分,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教育背景、家庭人均收入、医疗保障方式、科室及健康状况患者的安全认知总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教育背景、家庭人均收入及信仰患者安全认知的知识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健康和感觉状况及科室患者安全认知的态度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手术或造影及不同医疗保障方式、科室和健康状况患者安全认知的行为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住院患者对患者安全认知的态度和行为水平低于其知识水平,因此有必要采取操作性更强的措施和方法深入开展患者安全教育,改善其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从而实现患者安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西医院校毕业护士中医药知识与技能规范化培训方案。方法通过文献回顾、专家访谈、小组讨论初拟西医院校毕业护士中医药知识与技能规范化培训方案,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对15名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函询,进一步确定培训方案。结果构建的西医院校毕业护士中医药知识与技能系统化培训方案包括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17项,三级指标83项。两轮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84,协调系数分别为0.193、0.354。结论西医院校毕业护士中医药知识与技能规范化培训方案具有较好的可靠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中医医院开展西医院校毕业护士中医护理培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成都市肿瘤科医护人员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认知现状,为今后开展PICC相关知识培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9年12月-2010年1月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成都市5家三甲医院的肿瘤科医护人员309名(医生134名,护士175名)进行PICC认知态度现状调查。结果成都市三甲医院肿瘤科医护人员PICC认知呈中等偏低的水平,护士PICC知识的掌握高于医生(P<0.05),护士PICC态度得分优于医生(P<0.05)。94.84%的医护人员知道PICC技术;只有8.38%的肿瘤科医护人员接受过PICC专业培训。不同文化程度、年龄、工龄、职业与PICC认知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甲医院肿瘤科医护人员对PICC技术有一定的了解,但总体认知仍有待提高,需加强PICC相关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PICC认知水平,以利于肿瘤专科开展PICC技术,促进肿瘤护理的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中西医结合护理岗位人才需求状况与大专中西医结合护理岗位人才培养规格。方法横断面调查法,使用自行设计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岗位人才需求状况调查问卷对224名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质性访谈,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提纲进行大专中西医结合护理岗位人才培养规格的访谈。结果78.6%医院设置了中西医结合护理岗位,近3年内需求趋势上升,100%医院认为中西医结合护理岗位学生就业有优势;学生应具备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岗位能力有:运用中医护理知识与技术进行辨证施护、饮食与服药调护、生活起居及康复养生指导的能力;对应的课程有中医护理基本知识与技能等。结论在学校开展中西医结合护理岗位人才培养符合临床护理工作发展需要,具必要性。护理行业对中西医结合护理岗位学生的重点能力和课程知识要求明确、具体,能指导中西医结合岗位课程设置与学生岗位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社区医务人员对老年综合评估(CGA)的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在社区开展及推广老年综合评估提供依据。方法于2020年5—7月,采用自行设计的CGA知信行问卷对北京市6个区县的215名社区医务人员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15份,回收有效问卷215份,有效回收率为100%。结果215名社区医务人员的CGA知识、态度、行为问卷得分分别为87.50(75.00,93.75)、3.91(3.64,4.18)、1.89(1.33,2.89)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职业类型、职称、学历的社区医务人员CGA知识问卷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值分别为10.492、6.513、18.138、6.394;P<0.05);不同行政职务和是否接受过CGA培训的社区医务人员CGA态度问卷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Z值分别为12.063、-2.036;P<0.05);不同年龄、职业类型、职称、工作年限、是否为家庭医生团队成员、是否听说过CGA、是否接受过CGA培训、是否学会任职的社区医务人员CGA行为问卷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Z值分别为13.181、10.770、11.830、9.198、-2.014、3.167、3.614、4.297;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家庭医生团队成员、接受过评估培训、学会任职、态度是社区医务人员CGA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社区医务人员具有较高的CGA知识和态度水平,但行为水平较低,仍需要进一步采取行动,完善体系建设,促进CGA在社区的开展与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风险因素的识别,探讨干预措施规避中药注射剂使用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发生的70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患者的情况。结果:患者年龄大、药物配置时间长、给药30 min内、溶酶使用不当、配置药物操作方法不当、输液器的选择是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主要风险因素。结论:应提高护理人员在中药注射剂使用过程中对于ADR风险的防范意识,加强护理人员使用药物知识的培训,制定监管措施及标准化药物配置流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报道一产褥期急性乳腺炎患者的多学科协作模式下的中西医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制定相关护理常规。方法从疾病知识、病情汇报、护理诊断、护理措施、护理重点与难点、个案经验与教训、多学科协作讨论的步骤进行案例分析,探讨多学科协作模式的护理方案,探讨中西医护理对于急性乳腺脓肿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各学科护理专家共同实践多学科协作工作模式;制定急性乳腺脓肿护理常规,完善标准化沟通话术,展望中西医结合的多学科协作模式在产褥期乳腺炎护理中的实践。结论急性乳腺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在产褥期护理中需大力推广应用。多学科协作模式是医学发展、护理学进步的必由之路,也是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服务路径。同时能培养护理人员规范的护理思路,制定专业的护理计划,有利于提高整个专科护理团队的水平。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成人护理学》课程中融合中西医护理教育的可行性、必要性及教学的内容,为构建《成人护理学》中西医融合教材体系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8月14-16日,对在杭州参加全国中医药护理类教材编写会议的主编、副主编和编者160人,采用自编问卷针对《成人护理学》课程中融合中西医护理教育的可行性、必要性及教学的内容进行调查。结果160名专家中认为中国护士均应接受中医护理教育的占80%;认为在临床上有必要开展中西医结合护理的占93.1%;认为西医护理课程中应融入中医护理知识占73.8%;认为临床护理课程中应融入中医养生和预防保健知识占88.7%。内外科常见疾病中,认为适合融入中医护理知识占50%以上的疾病为44种。结论《成人护理学》教材中融入中医护理知识是可行的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疗法对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脑瘫患儿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对照组(35例,西医疗法)和观察组(35例,中西医疗法)。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ACA、MCA、PCA平均血流速度大于对照组,Ashworth、S-S、FMA及CP QOL-Child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的综合疗法能改善患儿的脑血流量、肌张力、语言及运动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临床医务人员家属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心理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有效的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便利抽样选取某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临床医务人员家属525名,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 90,SCL-90)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医务人员家属中有93人(17.71%)出现心理问题,平均SCL-90得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家人(医务人员)是否在疫区工作、是否患有基础疾病为临床医务人员家属心理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部分临床医务人员家属会产生心理应激反应,应加强此类人群的心理预防工作,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对感染手术终末消毒知识、信念、行为表现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职的手术室护士88名,采用自制“感染手术终末消毒知信行调查问卷”,了解护士的知识、信念及行为表现,分析筛选其独立影响因素。结果知识影响因素包括工作年限、职称级别、系统化培训(P<0.05);信念影响因素包括系统化培训、职称级别(P<0.05);行为影响因素包括系统化培训、管理层督促强调(P<0.05)。结论明确手术室护士对感染手术终末消毒知信行影响因素,干预措施更具针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