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2.
先天性冠状动脉-肺动脉瘘伴体循环-肺动脉瘘比较少见,其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双源cT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可对其无创性准确诊断并能清楚显示其复杂的血管解剖关系。  相似文献   

3.
性腺动脉的应用解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尸解观测性腺动脉的起始位置、支数、口径、与腹主动脉的夹角,与肠系膜下动脉起始处的距离、经行及其与肾蒂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左右两侧劝脉口径间存在显著线性关系,建立线性方程。结合观测结果讨论临床应用要点。  相似文献   

4.
颈总动脉及其分支类型的观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临床施行颈外动脉结扎术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解冲53具经体积分数为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暴露头颈部的血管,测量甲状腺上动脉起始部位距颈总动脉分叉及甲状腺上动脉和舌动脉的距离,并观察颈外动脉的分支形状,颈内动脉与颈外动脉的位置关系。结果和结论:甲状腺上动脉起始于颈外动脉、颈总动脉分叉水平、颈总动脉分叉水平以下者分别占44.34%,28.30%与27.36%;颈外动脉分支形状有树枝状和丛状,以树枝状为(94.34%);颈内动脉与颈外动脉的位置多为后外与前内的关系。但不能就此认为甲状腺上动脉起始处的动脉就是颈外动脉,也不能单凭颈内动脉与颈外动脉的位置关系来判断颈内与颈外动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2~5指掌指关节至近侧指间关节间动脉缺损的一种修复术式。方法 以掌心动脉为供血管,将指总动脉近端向远端翻转来修复该类动脉的缺损。结果 23例患者、68根缺损血管中,所有吻合血管的手指均血供良好,无1例发生血管危害,伤口一期愈合。结论 指总动脉及掌心动脉位置较恒定,变异少,孔径较大,且指总动脉位置浅,易于解剖,加上掌浅弓,有足够可利用的长度,用来修复掌指关节至近侧指间关节间动脉缺损,应是一种比较实用的术式。但其前提是掌心动脉必须正常。  相似文献   

6.
对53具成人尸体与"超选择性腹部动脉造影"有关的动脉进行测量:测量受腹主动脉、髂总动脉、髂外动脉的长度、管径及横截面积;自股动脉起点至腹主动脉各主要脏支起点的距离及各脏支起点间的距离;腹主动脉各主要脏支及其主要分支的长度、管径、横截面积;各主要脏支与腹主动脉纵轴的夹角。这些数据为"超选择性腹部动脉造影"导管的选择、导管插入的深度以及导管插入某动脉分支时动脉开口的寻找等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我科自1990年2月~1994年2月共行动脉穿刺千余例,现仅抽600例作一分析,以总结经验。在这600例动脉穿刺中,一次成功率为82.7%,极少有并发症发生。现将我们动脉采血的体会总结如下:1 穿刺技术1.1 穿刺前准备1.1.1 病人准备:抽血前病人处于安静状  相似文献   

8.
在102例教学用过的下肢标本上,对腘动脉及小腿动脉进行了观察: 1.成人腘动脉的平均长度为17.36±1.17cm。膝上内动脉和膝上外动脉分别起白有腘动脉中段上1/3和中段中1/3各有40.59%和46.53%。膝下内动脉和膝下外动脉起自下段上1/3各有32.35%和36.37%。膝中动脉起自膝上外动脉38.78%。 2.腘动脉均在腘肌下缘分为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胫后动脉在其始部的下方2.4±8.1cm处分出腓动脉,后者有3.92±1.92%特别发育,并代替胫后动脉分布。 3.测量小腿动脉的管径及与主干所呈角度。  相似文献   

9.
观察53具成人尸体腹主动脉主要的脏支及其分支:腹腔干均为单支,46例起于T12高度,全发自主动脉前壁,90%相当于12点钟位,47例腹腔干为典型的三主支型,变异的仅6例;肠系膜上动脉均为1支,其中36例起于L1高度,全起自主动脉前壁,行向右前下,分支变异很少;肠系膜下动脉亦为单支,44例在L3高度发自主动脉前壁,全部行向左下,分支极少变异,左、右肾动脉分别起于主动脉左右侧壁,全部位于L1~2高度,始段与主动脉呈近直角的方向行向外侧入肾,左侧50例右侧49例均为单支型,余为双支型,肾副动脉出现率33%,均发自主动脉或肾动脉;左侧51例右侧50例具肾上腺中动脉,全为1支,101支肾上腺中动脉中,95支起自主动脉。  相似文献   

10.
在46具成尸和12侧下肢铸型标本共104例下肢上,观测了上腿与足部动脉主干,从动脉分型角度,探讨了带腓动脉的组织瓣移植后供区肢体共问题。带腓动脉的组织瓣移植术,当腓动脉为Ⅳ型或Ⅴ型时,术后对小腿后区和足底供血会产生不利影响,若同时伴有Ⅲ型足背动脉时,术后可能对足背供血不利,若同时伴有Ⅱ型足背动脉和Ⅲ型胫前动脉对时,术后影响供血的范围将会更大。  相似文献   

11.
12.
我科首次开展冠心病的外科治疗,于1998年12月和1999年1月先后对2例左主动脉干重度狭窄的患者施行冠状动脉旁路移置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病例1,男性,54岁,反复心前区闷痛2月,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年,血压最高达22/14 kPa。心率68次/min,心音弱。 ECG示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 UCG示心尖、左室后壁运动减弱, EF 39%, CO 3.6 L/min,冠脉造影见左冠脉主干重度狭窄达90%以上.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左主动脉干重度狭窄,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心功能 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管重构性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检测1-2级高血压病患者主动脉、颈动脉、肱动脉及桡动脉管径,内膜中层百和动脉扩张性,管壁顺应性等指标;以协方差分析校正其他因素的混杂影响后,比较高血压组63例与正常对照组31例间动脉结构和功能指标的差异,并鸩元逐步回归分析,甄选影响血管重构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和结论:高血压组主动脉,颈动脉,肱动脉和桡动脉壁内膜中层厚度和面积及其与动脉内径和管腔面积的比值显著增大,主动脉,颈动脉,肱动脉扩张性和顺应性显著降低,校正Age,Sex,BMI,HR,MAR,PP,Smoke,FPG,LDL,TG等可能影响血管重构的因素影响后显著性依然存在,动脉平均压和脉压水平是血管重构的重要影响因素,血压水平越高,内膜中层厚度越大,脉压越大,动脉扩张性和顺应性越差,其他影响高血压病血管重构的因素,特别是体重指数,吸烟及血脂水平等,在高血压病心血管重构和器官损害的防治中应加强关注。  相似文献   

14.
心房纤颤(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形成的附壁血栓脱落导致动脉栓塞亦不少见,其中肠系膜动脉栓塞病死率高,更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以便及早预防。本文报告4例。  相似文献   

15.
肺癌的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6.
解剖成人上肢标本34例,观察、测量肱骨滋养动脉39支。结果表明,肱骨滋养动脉多起于肱动脉,占79.41%;起于肱深动脉者占8.82%;其它起于尺侧上副动脉和桡侧副动脉。肱骨滋养动脉起始端外口径1.16毫米,入滋养孔处外口径0.67毫米。滋养动脉主干平均长度为22.5毫米。另外发现,滋养动脉长度和入骨位置均与其起源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临床施行颈外动脉结扎术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解剖 5 3具经体积分数为 10 %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 ,暴露头颈部的血管 ,测量甲状腺上动脉起始部位距颈总动脉分叉及甲状腺上动脉和舌动脉的距离 ,并观察颈外动脉的分支形状 ,颈内动脉与颈外动脉的位置关系。结果和结论 :甲状腺上动脉起始于颈外动脉、颈总动脉分叉水平、颈总动脉分叉水平以下者分别占 44 .34 % ,2 8.30 %和 2 7.36 % ;颈外动脉分支形状有树枝状和丛状 ,以树枝状为主 (94.34 % ) ;颈内动脉与颈外动脉的位置多为后外与前内的关系。但不能就此认为甲状腺上动脉起始处的动脉就是颈外动脉 ,也不能单凭颈内动脉与颈外动脉的位置关系来判断颈内与颈外动脉。  相似文献   

18.
19.
作者在解剖中发现1例营养肝的动脉变异,报道如下。女尸,身高152cm,50 ̄60岁。该例来源于肝总动脉的肝固有动脉(直径0.55cm)管径比正常小(正常管径0.583cm±0.166cm)[1],并出现了起始于肠系膜上动脉的较粗的支配肝右叶的变异肝动脉,在此暂且将它称为副肝右动脉(见附图)。附图来自于肠系膜上动脉的副肝左动脉示意图肝固有动脉在行程过程中先后发出胃右动脉(直径0.25cm)和另外3个分支右支(直径0.20cm)、中支(直径0.25cm)、左支(直径0.40cm),经肝门左侧份入肝。其中左支还发出食管支。肠系膜上动脉于腹腔干下方0.50cm处起自的腹主动脉前壁,副肝…  相似文献   

20.
视网膜动脉阻塞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23例经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确诊为视网膜动脉塞病人。其发病原因以50岁以上、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及视网膜动脉硬化为多见,其次为眼挫伤,大量饮酒和球后注射强的松龙药物所少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