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探讨粗叶悬钩子总生物碱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作用. 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多烯磷脂酰胆碱( PPC)对照组与粗叶悬钩子总生物碱(TARAP)低、中、高剂量组,以高脂饲料喂养12周制备实验性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连续给药4周后取材.观察肝组织粗脂肪含量和血清TG、TC、LDL -C、HDL -C...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粗叶悬钩子(rubus alceaefolius poir,RAP)中生物碱类化合物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肠吸收模型,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粗叶悬钩子总生物碱的含量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灌流前后化学成分差异,研究大鼠各肠段的吸收特性。[结果]粗叶悬钩子总生物碱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中药物的吸收百分率(%)分别为(3.02±0.25)、(3.42±0.62)、(3.22±0.91)和(2.91±0.92)。[结论]粗叶悬钩子在小肠上段吸收良好,总生物碱中多种成分在肠段可能发生代谢转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粗叶悬钩子根部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粗叶悬钩子根部总生物碱的含量. 结果 浓度在6.018~108.3μg时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A=1548.24X-1.0254,r=0.9995.测得粗叶悬钩子根部总生物碱含量为0.81%,平均回收率为97.82%.RSD为0.82%. 结论 本方法简便,可用于粗叶悬钩子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粗叶悬钩子粗多糖对模型大鼠急性肝损伤药物代谢酶的影响。方法用四氯化碳(CCl4)腹腔注射法造模。观察粗叶悬钩子粗多糖对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大鼠肝组织CYP450、CYP2E1、CYP3A1酶含量与活性变化。结果与CCl4模型组相比。粗叶悬钩子粗多糖治疗各组均不同程度地降低了CCl4所致大鼠ALT、AST的升高:不同程度地增高了肝药物代谢CYP450含量及活性。降低了CYP2E1含量及活性.对CYP3A1含量及活性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粗叶悬钩子粗多糖通过改变肝药物代谢酶保护CCl4所致的大鼠急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粗叶悬钩子总生物碱(TARAP)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脂代谢关键酶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东宝肝泰组、TARAP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以高脂饲料喂养12周制备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正常组、模型组予以生理盐水灌胃,东宝甘泰组予以东宝甘泰0.35 g·kg-1·d-1灌胃,TARAP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按0.72、1.44 g·kg-1·d-1灌胃,灌胃4周后取材。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酶(HSL)、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和脂肪酸合成酶(FAS)的表达。结果 TARAP能显著抑制ACC和FAS的表达,而对HSL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 TARAP通过调节脂代谢关键酶ACC、FAS的表达是其治疗NAFLD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粗叶悬钩子总生物碱(TARAP)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脂代谢及肝脏形态学的影响,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购入的SD大鼠适应性喂养7d,然后按照体重分层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东宝肝泰组、TARAP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正常组饲以基础饲料,饮用自来水,其余各组饲以高脂饲料,持续喂养12周。造模成功后各组予以相应药物灌胃4周后取材,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肉碱脂酰转移酶Ⅰ(carnitine palmityl transferaseⅠ,CPTⅠ)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TARAP低剂量组、高剂量组脂肪变细胞较模型组明显减少;RT-PCR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TARAP能显著提高CPTⅠ的表达。结论:TARAP能提高CPTⅠ的表达,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提示TARAP通过调节CPTⅠ的表达是其治疗NAFLD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夏天无总生物碱对东莨菪碱及 D-半乳糖致学习记忆障碍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 大鼠连续ig夏天无总生物碱 15 d后 ,对东莨菪碱造成记忆获得障碍大鼠进行“Y”型电迷宫和 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检测 ;D-半乳糖 sc 6周、夏天无总生物碱给药 5周后进行“Y”型电迷宫行为学检测。结果 在“Y”型电迷宫行为学检测中 ,夏天无总生物碱用药组〔0 .5~ 4mg/ ( kg· d)〕大鼠学习记忆成绩较模型组均有显著的提高 ( P<0 .0 5 ) ;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检测中 ,夏天无总生物碱用药组〔0 .2 5~ 1.0 mg/ ( kg· d)〕大鼠对撤去平台的记忆成绩较模型组大鼠有显著的提高 ( P<0 .0 5 )。结论 夏天无总生物碱对东莨菪碱及 D-半乳糖造成的两种学习记忆获得障碍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观察粗叶悬钩子根多糖对肝组织损伤过程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影响,采用液相竞争法测定大鼠血清中TNF-α的含量,结果显示粗叶悬钩子根多糖能明显降低TNF-α的含量,说明粗叶悬钩子根多糖有一定的抗肝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桑叶提取物改善L-谷氨酸钠诱导的MSG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选取桑叶中总多糖、总黄酮和总生物碱提取物作为受试药物。复制MSG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罗格列酮组、非诺贝特组、桑叶总多糖高、低剂量组,桑叶总黄酮高、低剂量组,桑叶总生物碱高、低剂量组;另选健康SD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连续给药8周,实验期间进行蔗糖耐量和胰岛素耐量实验。给药8周后腹主动脉取血,检测空腹葡萄糖和血清胰岛素含量,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 桑叶提取物各给药组对MSG大鼠空腹血糖和血清胰岛素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具有一定的改善糖耐量和胰岛素耐量,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的作用。[结论] 桑叶总多糖、总黄酮和总生物碱能够明显改善MSG大鼠胰岛素抵抗,为桑叶改善糖尿病前期糖脂代谢异常的药效基础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总生物碱和粗多糖对白内障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溶剂法分离提取金钗石斛总生物碱和粗多糖;体外培养大鼠晶状体,加入H2O2与总生物碱(或粗多糖)共培养24 h;分别在培养后6、12、18、24 h共4个时段于解剖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晶状体混浊度的改变;检测晶状体水溶性蛋白、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丙二醛(MDA)的活性.[结果]金钗石斛总生物碱和粗多糖均能减轻晶状体混浊度.并能显著升高晶状体水溶性蛋白、CSH含量及T-SOD活性,降低MDA的活性(均P<0.05),其中石斛总生物碱高剂量组效果最佳.[结论]金钗石斛总生物碱和粗多糖在体外均有一定的抗白内障作用,其机制与拮抗晶状体的氧化损伤有关,而总生物碱的效果优于粗多糖.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怡肾汤对5/6肾切除大鼠肾功能、残肾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8)、模型组(n=32)及怡肾汤治疗组(n=32),各组内再随机分为8周、7周、6周、5周4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行5/6肾切除术。术后1d即给于模型组大鼠予生理盐水灌胃,怡肾汤治疗组予以大鼠怡肾汤灌胃[0.3g/(100g·d)],每天1次,于术后第5、6、7、8周4个时间点分别分批处死大鼠;正常组予以自由饮食、饮水,于喂养5周、6周、7周、8周时分批处死。用PAS染色观察大鼠残肾肾组织形态学改变,并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结果细胞形态学观察示:模型组中肾小球内细胞数目增多明显,基质增多,有新月体形成。系膜区增宽染色深,毛细血管开放不良甚至闭塞,肾小囊囊壁增厚。治疗组细胞增生明显轻于模型组,毛细血管开放较好,肾小管结构基本正常。血液生化检查表明血清BUN、Cr明显上升,但治疗组升高程度不如模型组。结论怡肾汤可减轻肾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和细胞增生,达到延缓肾小球硬化进程和肾功能恶化的速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脑复灵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 电凝阻断大脑中动脉,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以观察脑复灵对大鼠神经行为障碍、脑梗死范围、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 脑复灵能不同程度地改善大脑中动脉阻断后而引起的神经行为障碍,减轻脑梗死组织重量,较明显地提高SOD活性(P<0.01),降低MDA含量(P<0.01)。结论: 脑复灵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β淀粉样蛋白42(Aβ42)和神经丝轻链蛋白(NFL)在老年患者脑脊液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患者发生术后神经认知功能障碍(PNCD)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解放军301医院麻醉科接受脊椎-硬膜外联合麻醉下行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术的9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 法检测脑脊液中Aβ42和NFL的浓度水平。于术前1 d和术后7 d采用简易认知状态评价量表(MMSE)对患者进行认知评估;采用相关神经认知功能测试后,以Z 值计分法判定患者是否发生PNCD。Spearman秩相关分析脑脊液Aβ42和NFL的表达与MMSE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脑脊液Aβ42和NFL水平对PNCD的预测价值。结果 90例老年患者中有38例术后发生PNCD,发生率为42.2%。PNCD组患者脑脊液Aβ42为1.96 ng/mL,明显低于非PNCD组的2.54 ng/mL(t=3.29,P<0.05);而PNCD组患者脑脊液浓度值为4.59 ng/mL,明显高于非PNCD组(3.16 ng/mL)(t=3.72,P<0.05)。患者脑脊液Aβ42与MMSE分值存在正相关(r=-0.659,P< 0.05);脑脊液NFL浓度水平与MMSE分值存在负相关(r=-0.626,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脑脊液Aβ42和NFL预测PNCD的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为0.744和0.768,而二者联合预的ROC曲线下AUC为0.847。结论 PNCD患者术前脑脊液Aβ42和NFL明显高于非PNCD患者。脑脊液中Aβ42和NFL浓度水平均可预测老年患者PNCD的发生,联合二者的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饮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IR)大鼠骨骼肌组织中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的表达变化状况,探讨GSK3在IR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饮食组和运动组,每组10只。模型组、饮食组和运动组均喂以高糖高脂饲料,4周后饮食组大鼠改以常规饲料喂养6周,运动组则继续在高糖高脂饲料基础上加以游泳运动6周。定期检测大鼠体质量(BW)、血甘油三脂(TG)和胆固醇(TC)、空腹血糖(FPG)和胰岛素水平(FINS),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并于11周后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骨骼肌中GSK3的含量。结果:高脂高糖饮食4周后,模型组、饮食组及运动组大鼠的FPG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但FINS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ISI均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饮食组与运动组分别经过6周的干预后,饮食组与模型组相比,FPG、FINS水平均明显降低,ISI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运动组与模型组相比,FPG、FINS水平也明显降低,ISI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Westernblot结果示模型组、饮食组及运动组大鼠骨骼肌中GSK3的含量均较正常组增高(P<0.05),且饮食组与运动组大鼠骨骼肌中GSK3的含量分别较模型组减少23.22%(P<0.01)及27.24%(P<0.01)。结论: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均可显著降低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其机制与细胞中GSK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高脂高胆固醇饮食诱导胰岛素抵抗SD大鼠模型,探讨三七总皂苷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Sprague-Dawley(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喂以普通饮食,模型组和治疗组以高脂高胆固醇灌胃加普通饮食喂养16周诱发胰岛素抵抗(IR)后,治疗组给予三七总皂苷治疗8周,2组大鼠继续高脂高胆固醇灌胃直到24周取材.用化学比色法检测3组大鼠肝组织氧化应激相关酶和产物: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还原酶(GR)、丙二醛(MDA)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3组大鼠肝组织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家族的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活性变化.结果模型组体重、Lee’s指数、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游离脂肪酸、血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内源性巯醇抗氧化剂(酶)GSH和GR含量减少,MDA的含量明显升高,JNK激酶磷酸化增高;三七总皂苷治疗8周后大鼠高脂血症和胰岛素抵抗明显改善;抑制JNK激酶磷酸化.但空腹血糖在3组间没有差异(P>0.05).结论三七总皂苷能减轻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高脂血症,上调大鼠肝组织中内源性巯醇抗氧化物(酶)GSH和GR含量,抑制应激蛋白激酶JNK活性,改善大鼠肝组织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利莫那班在大鼠颅脑外伤后不同时期对癫痫易感性的影响,探讨利莫那班能否干预外伤后癫痫的发生。方法: 105只大鼠分为模型处理组(45只)、模型组(45只)和空白对照组(15只)。模型处理组和模型组大鼠通过外侧液压打击法制备颅脑外伤模型,并在打击后2min分别腹腔注射利莫那班和生理盐水。上述2组大鼠继续均分为3个不同时间点(每个时间点15只),分别在液压打击后24h、1周和6周时腹腔注射戊四唑,空白对照组大鼠直接腹腔注射戊四唑。观察各组大鼠癫痫发生的潜伏期和出现全身强直阵挛性癫痫(GTCS)大鼠的数量。结果: 液压打击后6周时,模型组大鼠癫痫发生的潜伏期较打击后24h时和1周时缩短(F=12.93,P=0.023;F=11.80,P=0.016);模型处理组大鼠癫痫发生的潜伏期在打击后24h时较液压打击后1周时和6周时缩短(F=22.51,P=0.001;F=11.69,P=0.024)。空白对照组大鼠癫痫发生的潜伏期较模型组6周时(F=14.74,P=0.03)和模型处理组24h时(F=18.33,P=0.007)延长;打击后24h时,模型组大鼠癫痫发生的潜伏期较模型处理组延长(t=2.97,P=0.009);打击后6周时,模型组大鼠癫痫发生的潜伏期较模型处理组缩短(t=2.31,P=0.033)。在打击后6周时模型处理组发生GTCS大鼠的数量较模型组减少(χ2=6.67,P=0.033)。结论: 利莫那班在脑外伤后急性期时可增加癫痫易感性,而在慢性期时其可降低癫痫易感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丹皮酚(Pae)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室重构大鼠心肌组织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Pae组和卡托普利组。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建立AMI大鼠模型,Pae组大鼠腹腔注射Pae(16.0mg/kg),卡托普利组大鼠灌胃给予卡托普利(10.0mg/kg),连续给药4周。分别检测各组大鼠的左心指数(LVWI)、左室胶原容积分数(CVF),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TGF-β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大鼠比较,Pae组、卡托普利组大鼠的LVWI、CVF和心肌组织TGF-β1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Pae改善大鼠心室重构的机制可能与其下调TGF-β1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汉防己甲素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血尿酸(uricacid,UA)的影响。方法 将40只SPF级别雄性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空白对照组、高尿酸血症模型组、别嘌醇模型组、汉防己甲素低剂量模型组和汉防己甲素高剂量模型组,每组8只。用腺嘌呤(200mg/kg)与氧嗪酸钾(250mg/kg)联合饲喂酵母饲料(10g/kg)的方法构建高尿酸血症的大鼠模型,空白对照组喂普通饲料。造模成功后,从第8天起,每天下午给予别嘌呤模型组大鼠灌胃别嘌呤醇(40mg/kg),汉防己甲素低剂量模型组、汉防己甲素高剂量模型组分别灌胃16mg/kg和32mg/kg汉防己甲素,空白对照组与高尿酸血症模型组灌胃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给药后每周采集大鼠血液检测UA、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及血尿素氮(blood uric nitrogen,BUN)水平,处死后取肝脏检测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和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活性。结果 干预1周时,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UA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造模成功。与高尿酸血症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