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川续断中三萜皂甙的研究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川续断Dipsacus asperoides C.Y.Cheng et T.M.Ai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得两个三萜皂甙(Ⅶ和Ⅷ),根据光谱分析和化学反应,其结构分别鉴定为3-O-[β-D-吡喃木糖(1→4)-β-D-吡喃葡萄糖(1→4)][α-L-吡喃鼠李糖(1→3)]-β-D-吡喃葡萄糖(1→3)-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甙元(Ⅶ)及其28-O-β-D-吡喃葡萄糖酯甙(Ⅷ),Ⅷ为一新三萜皂甙。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毛茛科白头翁属植物朝鲜白头翁Pulsatilla koreana根茎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柱、反相硅胶柱,葡聚糖凝胶LH-20、大孔树脂柱、制备高效液相分离纯化,并通过波谱解析和化学方法 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朝鲜白头翁根茎中得到11种化合物,分别为3-O-β-D-吡喃葡萄糖-(1→3)-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葡萄糖(1→4)]-α-L-吡喃阿拉伯糖齐墩果酸-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1)、3-O-β-D-吡喃葡萄糖-(1→3)-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葡萄糖(1→4)]-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Ⅱ)、3-O-β-D-吡喃葡萄糖-(1→3)-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齐墩果酸-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Ⅲ)、3-O-β-D-吡喃葡萄糖-(1→3)-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Ⅳ)、3-O-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葡萄糖(1→4)]-α-L-吡喃阿拉伯糖齐墩果酸-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Ⅴ)、3-O-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葡萄糖(1→4)]-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Ⅵ)、3-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齐墩果酸-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Ⅶ)、3-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Ⅷ)、齐墩果酸-3-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苷(Ⅸ)、常春藤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苷(Ⅹ)、常春藤皂苷元-3-O-α-L-吡喃阿拉伯糖苷(Ⅺ).结论 化合物Ⅲ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Ⅺ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毛莨科兴安白头翁Pulsatilla dahurica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高效液相制备色谱对兴安白头翁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兴安白头翁根茎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是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苷(Ⅰ)、3-O-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苷(Ⅱ)、ciwujianoside C3(Ⅲ)、3-O-β-D-吡喃葡萄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苷(Ⅳ)、3-O-β-D-吡喃葡萄糖(1→4)-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苷(Ⅴ)、3-O-β-D-吡喃葡萄糖(1→2)[β-D-吡喃葡萄糖(1→4)]-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苷(Ⅵ)、6,7-二甲氧基香豆素(Ⅶ)、5,6,7-三甲氧基香豆素(Ⅷ)、4,7-二甲氧基-5-甲基香豆素(Ⅸ)、5,7-二甲氧基-6-羟基香豆素(Ⅹ)、(4S,5R)-4-羟基-5-羟甲基-呋喃-2-酮(Ⅺ).结论 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中药白头翁的甙类成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中药白头翁的根中,分得5个甙类成分。根据化学反应和光谱分析,其中的4个分别被鉴定为:胡萝卜甙(Ⅰ),白头翁皂苷A_3(Ⅱ),3-O-α-L-吡喃阿拉伯糖-3β,23-二羟基-Δ~(20(29))-羽扇豆烯-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甙(Ⅲ)和白头翁皂苷B_4。其中Ⅲ是一个新的三萜皂甙,命名为白头翁皂甙B(Pulchinenoside B)。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灰毡毛忍冬Lonicera macranthoides花蕾的化学成分。方法灰毡毛忍冬药材90%乙醇提取液依次用石油醚和醋酸乙酯萃取,醋酸乙酯萃取部分反复柱色谱得到化合物。结果从灰毡毛忍冬花蕾中分离鉴定了6个皂苷类化合物:3-O-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基(1-3)-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常春藤皂苷元-28-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酯苷(Ⅰ)、3-O-β-D-吡喃葡萄糖基(1-3)-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常春藤皂苷元-28-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酯苷(Ⅱ)、3-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常春藤皂苷元-28-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酯苷(Ⅲ)、3-O-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基(1-3)-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常春藤皂苷元(Ⅳ)、3-O-β-D-吡喃葡萄糖基(1-3)-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常春藤皂苷元(Ⅴ)、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酯苷(Ⅵ)。结论化合物Ⅲ为首次从忍冬属植物中分得,Ⅳ、Ⅴ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Ⅵ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的齐墩果酸型皂苷。  相似文献   

6.
从木通科木通属植物白木通Akebiatrifoliata(Thuub.)Koidz.var.australis(Diels)Rehd.种子抗肿瘤活性的乙醇提取物中又分得一种三萜皂甙。经波谱分析及其酸碱水解确定了其化学结构,命名为:3-O-β-D-吡喃木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甙元-28-O-βD-吡喃萄葡糖-(1→6)-吡喃葡萄糖酯甙(即saponinE),并证明系首次自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7.
从辽东木Aratiaelata叶中分得6个化合物,经理化鉴别和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为:Ⅰ:常春藤皂甙元-3-O-β-D-吡喃葡萄糖-(1→3)-β-D-吡喃半乳糖甙;Ⅱ:常春藤皂甙元-3-O-β-D-吡喃葡萄糖-(1→3)-α-L-吡喃阿拉伯糖-28-O-β-D-吡喃葡萄糖酯甙;Ⅲ: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28-O-β-D-吡喃葡萄糖酯甙;Ⅳ:槲皮素-3-O-β-L-吡喃鼠李糖甙;Ⅴ:齐墩果酸-3-O-β-D-吡喃半乳糖-28-O-β-D-吡喃葡萄糖酯甙:Ⅵ: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1→3)-β-D-吡喃葡萄糖甙,其中Ⅰ,Ⅵ为首次从该植物叶中得到。  相似文献   

8.
蓣知子为木通科木通属植物木通、三叶木通、白木通的种子。自白木通Akebiatrifoliata(Thunb.)Koidz.var.austrais(Diels)Rehd.的种子中首次分出2种3位单糖链皂甙化合物,经1HNMR、13CNMR、2DNMR、结合水解等方法鉴定了它们的结构。Ⅰ为常春藤皂甙元3-O-β--D-吡喃木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甙(即saponinB);Ⅱ为常寿藤皂甙元-3-O-β-D-吡喃葡萄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甙(即saponinC)。  相似文献   

9.
从湖北山麦冬(Liriope spicata Lour(Thunb).var·prolifera Y·T·Ma)的块根的醇提物中分得4种甾体甙类单体化合物,根据化学性质和光谱(IR ~1H-NMR,~(13)C-NMR,EI-MS,FAB-MS)分析,确定s-A为β-谷甾醇-β-D-吡喃葡萄糖甙;S-B为25(s)-鲁斯可皂甙元1-O-β-D-吡喃夫糖-3-O-α-L-吡喃鼠李糖甙;S-C为25(s)-鲁斯可皂甙元1-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木糖甙;S-D为25(s)-鲁斯可皂甙元1-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木糖基(1→3)]-β-D-吡喃夫糖甙,其中S-C和S-D为新的甾体皂甙。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朝鲜白头翁[Pulsatilla cernua](Thunb.)Bercht. et Opiz.]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朝鲜白头翁根茎的乙醇提取物经大孔树脂、硅胶、ODS柱以及 HPLC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通过波谱(1H,13CNMR,FAB-MS等)分析和化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6个化合物分别被鉴定为 pulsatilla saponin A(1),常春藤皂苷元3-O-β-D-吡喃葡糖(1→3)-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苷(2),pulsatilla saponin D(3),dipsacoside B(4),3-O-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葡糖(1→4)]-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  相似文献   

11.
川续断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川续断(Dipsacus asperoides)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溶剂提取、重结晶和硅胶色谱方法分离纯化,根据氢谱、碳谱以及与对照品共薄层色谱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川续断的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β-谷甾醇(1),蔗糖(2),胡萝卜苷(3),乙二醇(4),3-O-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5),3-O-α-L-吡喃阿拉伯糖-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6),木通皂苷D(7),3-O-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β-D-吡喃葡萄糖苷(8),马钱子苷(9),TriplostosideA(10)。[结论]化合物(4)为首次在川续断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黄花败酱Patrinia scabiosaefolia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和ODS柱色谱进行分离,Sephadex LH-20及制备液相进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学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2α-羟基乌苏酸(1)、2α,3β-23-trihydroxyolean-12-en-28-oicacid(2)、2α,3β,19α,23-tetrahydroxyolean-12-en-28-oic acid(3)、齐墩果酸3-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苷(4)、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1→3)-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苷(5)、3-O-β-D-吡喃葡萄糖(1→3)-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6)、咖啡酸(7)、3,4-二羟基苯甲酸(8)、东莨菪内酯(9)、β-谷甾醇(10)。结论 化合物2、3、7为首次从败酱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安徽银莲花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安徽银莲花的根茎中提取、分离出9个化合物,经化学方法和光谱分析,鉴定了4个化合物,化合物Ⅰ为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化合物Ⅱ为胡萝卜甙(daucosterol),化合物Ⅲ为齐墩果酸-3-O-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木糖甙,化合物Ⅳ为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1→2)-β-D-吡喃木糖甙。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苜蓿全草经提取、柱层析得皂甙M_1,通过化学反应、物理常数测定和波谱分析,确定结构为常春藤甙元-3-O-[α-L-阿拉伯吡喃糖(1→2)-β-D-葡萄吡喃糖-(1→2)α-L-阿拉伯吡喃糖]-28-O-β-D-葡萄吡喃糖甙。以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毛重楼根茎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溶剂法提取,利用正相硅胶色谱、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反相制备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1H-NMR、13C-NMR等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醋酸乙酯层和正丁醇层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Ⅰ)、豆甾醇(Ⅱ)、邻苯二酸二正丁基酯(Ⅲ)、β-蜕皮激素(Ⅳ)、偏诺皂苷元-3-O-α-L-呋喃阿拉伯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Ⅴ)、薯蓣皂苷元-3-O-α-L-呋喃阿拉伯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Ⅵ)、偏诺皂苷元-3-O-α-L-呋喃阿拉伯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苷(Ⅶ)、薯蓣皂苷元-3-O-α-L-呋喃阿拉伯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苷(Ⅷ)、偏诺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 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Ⅸ)、槲皮素(Ⅹ)和山柰酚(Ⅺ)。结论化合物Ⅰ~Ⅺ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Ⅲ、Ⅹ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从辽东Cong木Aralia elata叶中分得6个化合物,经理化鉴别和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为:Ⅰ:常春藤皂甙元-3-O-β-D-吡喃葡萄糖-(1→3)-β-D-吡喃半乳糖甙Ⅱ:常春藤皂甙元-3-O-β-D-吡喃葡萄糖-(1→3-)-a-L吡喃阿拉伯糖-28-O-β-D-吡喃葡萄糖酯甙;Ⅲ: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28-O-β-D-吡喃葡萄糖酯甙;Ⅳ:槲皮素-3-O-β-L-吡喃鼠李  相似文献   

17.
安徽银莲花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安徽银莲花的根茎中提取、分离出9个化合物,经化学方法和光谱分析,鉴定了4个化合物,化合物Ⅰ为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化合物Ⅱ为胡萝卜甙(daucosterol),化合物Ⅲ为齐墩果酸-3-O-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木糖甙,化合物Ⅳ为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1→2)-β-D-吡喃木糖甙。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金银花的水溶性部位经大孔树脂柱层析,Rp-18HPLC柱层桥分得4个化合物,经FABMS,IDNMR和2DNMR谱的测定,确定3个三萜皂甙的结构为: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hederagenin-28-O-β-D-吡喃木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酯(I),3-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hederagenin-28-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木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酯(Ⅱ)和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hederagenin-28-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木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酯(Ⅲ)。另一化合物确定为绿原酸四乙酰化物(Ⅳ)。药理实验表明以上化合物对CCl4。引起的小鼠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药白头翁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从中药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Bunge)Regel)的根茎中分离出一种三萜皂甙成分,经化学和光谱法确定为3-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哺阿拉伯糖-3β,23-二羟基-△~(20(29))-羽扇豆烯-28-酸,为一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合欢皮的化学成分.方法:用色谱法分离合欢皂苷及皂苷元,用化学和波谱法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一个三萜皂苷(1)和四个三萜皂苷元(2~5),化合物1的结构为3-0-[β-D-吡喃木糖(1→2)-β-D-吡喃呋糖(1→6)-β-D-葡萄糖]-21-0[(6S)-2-反式-2羟甲基-6-甲基-6-O-β-D-吡喃鸡纳糖-2,7-辛二烯酸]-金合欢酸-28-β-D-吡喃葡萄糖(1→3)-[o-L-呋喃阿拉伯糖(1→4)]-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葡萄糖酯,化合物2,3,4,5的结构分别为金合欢苷元B,合欢三萜内酯甲,剑叶沙酸内酯,金合欢酸甲酯.结论:化合物1为首次从合欢皮中分离得到,即合欢皂苷Prosapogenin-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