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上消化道出血的老年人与中青年人急诊内镜检查的结果进行比较。从老年人内镜检查的结果发现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近年来明显上升,且以胃溃疡及肿瘤为多见。临床表现为呕血伴黑粪。由于老年人出血前无任何症状,出血后又不易止血,故出血源的及时诊断对于治疗及预后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对20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了急诊内镜检查,结果表明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的病因有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肿瘤、食管贲门撕裂症、息肉、憩室等。急诊胃镜检查对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诊断,尤其对急性胃粘膜病变和食管贲门撕裂症的及时确诊有特殊意义。分析了青年和老年两个年龄组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发现60岁以上患者肿瘤致出血明显增多,与报导相符。  相似文献   

3.
对20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了急诊内镜检查,结果表明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的病因有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肿瘤,食管贲门撕裂症,息肉,憩室等。急诊胃镜检查对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诊断,尤其对急性胃粘膜病变和食管贲门撕裂症的及时确诊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4.
127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急诊内镜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急诊内镜检查对上消化道大出血病因、部位的诊断价值,以及急诊内镜下止血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27例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急诊内镜检查及止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急诊内镜检查98.43%明确了出血原因及部位,对125例上消化道出血进行了急诊内镜下止血治疗,止血成功率94.40%,一次性止血成功率92%,再出血率和外科手术率为2.36%,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是急诊内镜下止血失败和死亡的常见原因。结论急诊内镜诊疗对于明确上消化道大出血病因、部位具有重要价值,急诊内镜下止血是安全、有效的,操作者应迅速、轻柔、准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诊胃镜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对2008~2010年在我院住院的13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急诊胃镜检查,并行内镜下治疗.结果 ①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主要依次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胃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癌.②经内镜及内科综合治疗总止血率为98.1%.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尽早行急诊胃镜检查以明确病因,对有活动性出血者采用内镜下止血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6.
126 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出血后24 ~48h 内行急诊内镜检查。结果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78 例,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 例,非曲张静脉破裂出血46 例。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21 例经三腔管压迫治疗,10 例有效,65 例(含三腔管压迫无效8 例) 经急诊内镜硬化治疗出血停止。表明急诊内镜检查是明确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原因的首选诊断措施,急诊内镜硬化治疗是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急救措施  相似文献   

7.
龙梅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9):4123-4125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临床特点,以采取相应的诊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153例临床资料,并与非老年组115例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黏膜病变、糜烂性胃炎、食管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癌;而非老年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十二指溃疡、糜烂性胃炎、胃黏膜病变、胃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恶性肿瘤。结论:胃镜检查对下消化道出血的老年人是相对安全有效的检查治疗手段,对老年人上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上消化道内镜对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疾病的诊治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进行食管、胃以及十二指肠内镜检查的62例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经上消化道内镜检查,62例患者中有炎症性疾病26例、吻合口溃肠18例、残胃肿瘤8例、吻合口残留异物10例.结论使用上消化道内镜诊断食管、胃以及十二指肠疾病,具有快速直观、定位精确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假设在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内镜检查之前进行胃灌洗可提高内镜检查质量。背景:胃中残留的血可能会影响食管胃十二指肠镜检的效果。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行内镜检查时,胃底有血残留的患者的检查效果较无胃底血残留的患者差。迄今为止尚无试验评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行内镜检查前进行胃灌洗能否改善显像效果。方法: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被随机分入仅行食管胃十二指肠内镜检查组,或在行食管胃十二指肠内镜检查前先用大量自来水进行胃灌洗的洗胃组。使用1个5点的标度来评估内窥镜成像的质量。比较洗胃者与未洗胃者的临床结果。结果:共39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病因、临床治疗及转归,总结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治经验。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3年间太原市中心医院消化科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205例,进行资料回顾性分析病因、内镜下治疗方法、疗效、转归等。结果上消化道大出血病因主要为:食管黏膜剥脱2例;消化性溃疡92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62例、食管贲门黏膜撕裂12例;胃间质瘤12例;急性胃黏膜病变11例、胃癌10例;Diuelofy溃疡3例、主动脉瘤破裂入十二指肠1例。急诊胃镜检查179例,内镜下治疗156例,急诊止血率98.0%,其中近期再出血10例,内镜下治疗156例;全部205例患者生存199例,死亡6例。结论消化道大出血大部分需要急诊内镜检查及内镜下止血治疗,预后较好。但是高龄、合并严重疾病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