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目前广泛使用于脊柱融合手术中以提高融合率。BMP只被批准用于腰椎前路手术,而实际临床中超范围使用。BMP的使用带来很多并发症,因此需要审视BMP在脊柱融合手术的价值以及安全性。认清BMP在脊柱融合手术中的并发症。同时展望未来,新的载体或者材料技术可能促进BMP在脊柱融合手术发挥优势,减少不良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为避免脊柱融合植骨对植骨供区的伤害 ,人们实验探索应用骨移植替代物进行脊柱融合的途径和可能性 ,发现rhBMP 2和载体复合物能有效促进骨形成 ,提高颈椎、胸椎和腰椎的脊柱融合率 ,其效能与载体的种类、用药的剂量有关 ,但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3.
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载体材料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骨形态发生蛋白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我们知道其具有较强的骨诱导能力 ,寻找充足的 BMP来源及适宜的 BMP载体是使其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关键。 BMP扩散能力强 ,易于被组织酶类降解 ,直接将其植入体内 ,会迅速弥散、转运、降解而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因此 ,BMP载体材料的研究几乎伴随 BMP应用研究的全过程。作为 BMP载体应具备以下条件 :(1)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2 )无或低免疫原性 ;(3)能随植入部位的成骨而同步降解的性能 ,且不影响新骨形成 :(4 )有一定机械强度和三维结构 ;(5 )与 BMP复合方…  相似文献   

4.
在脊柱手术中.因脊柱退变、不稳或脊柱滑脱需行脊柱融合的情况逐渐增多.而常规的脊柱融合术据报道发生不融合率高达45%;同时自体取髂骨植骨发生并发症的机会也近30%。为了减少并发症和增加骨融合率,人们做了广泛的研究。现在人们已经能够应用新型的病毒或非病毒载体。借助于直接或体外基因治疗的方法获得长期稳定、高浓度的基因表达。从而获得骨形成蛋白。本文综述了在骨形成诱导中基因治疗的新进展.及其在脊柱融合术中应用的广泛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利用人工骨做脊柱后外侧融合时局部BMP的表达情况,探讨人工骨在此过程中是否具备骨诱导作用。方法选用36只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白兔,制作L4、L5双侧横突间植骨融合模型,一侧采用磷酸钙人工骨(CPC),另一侧采用自体骨作为对照。按术后动物不同处死时间(0、2、4d、1、2、3、4、5、6、10周、6、10个月)随机平分为12组。采用RTPCR法检测融合组织BMP2mRNA、BMP4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CPC材料内部在融合的各个时间段均未检测到BMP2mRNA和BMP4mRNA的表达。与紧密结合的植骨床及融合交界面中BMP2mRNA和BMP4mRNA的表达水平随时间变化均没有明显的增高,与自体骨相比,CPC融合过程中不同时间段内BMP2mRNA、BMP4mRN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自体骨(P<0.05)。结论单纯利用CPC做脊柱融合时,局部缺乏BMP的有效表达,可能导致融合失败率的增加。  相似文献   

6.
可吸收椎间融合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滕海军  周跃  周渝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5,13(24):1890-1891,1904
脊柱外科各种内固定系统只是脊柱稳定的必要手段,对脊柱只起到暂时的固定作用,因此必须进行植骨融合,才能使脊柱获得恒久的稳定。植骨融合的方法包括附件间和椎间融合,附件间融合范围包括上下关节突的外侧、峡部及椎体的横突。椎间融合是在椎体间隙切除椎间盘结构,切除上下椎体的软骨终板,显露骨质,在两椎体间负重力线前方加入各种融合材料,从而减少内固定螺钉松动、折断、拔出等并发症。自体骨移植是脊柱融合的金标准,但由于来源有限,  相似文献   

7.
脊柱胸腰段因其独特的解剖位置及受力特点成为脊柱骨折的多发部位.对于不稳定骨折,解除椎管压迫、恢复脊柱稳定性是手术的最终目的.内固定仅能提供脊柱暂时稳定性,只有骨性融合才能使其长期稳定.随着植骨技术应用研究的日益深入,对植骨融合的必要性、植骨类型及存在问题也有了更深的认识.然而是否植骨,如何植骨一直存有争议,本文就此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14):1288-1292
脊柱融合是脊柱外科中最常用的手术方式之一,在术中选择合适的植骨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种良好的骨移植材料需同时具备骨传导性、骨诱导性和成骨性三大特性。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骨移植材料为同种异体骨,包括新鲜冰冻骨、冻干骨和脱钙骨基质(demineralized bone matrix, DBM)三类,新鲜冰冻骨具有最高的机械稳定性,但存在免疫反应和疾病传播的危险性;冻干骨在其制备过程中,水分的丢失和辐照的电离破坏了其力学性能;DBM是一种由胶原蛋白(主要为Ⅰ型、Ⅳ型)、非胶原蛋白、生长因子、少量磷酸钙和细胞碎片等组成的天然骨移植材料,具有良好的骨诱导性及一定的骨传导性。目前,随着骨移植替代材料研究深入,DBM显示出了相当大的优势,同时在脊柱融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骨形态形成蛋白(bonemorphogeneticprotein,BMP)是由Urist在1965年对脱钙骨基质的成骨研究中发现的一种小分子量可溶性透膜糖蛋白,属于轻型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成员。研究证实,BMP对骨骼发育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其在不同种属动物体内都有骨诱导活性,重组的BMP亦可在原位和异位诱导骨、软骨、肌腱和韧带的形成等。BMP的生物活性已得到各研究领域的关注,本文着重BMP在脊柱外科的应用作一综述。1BMP与脊柱融合许多动物实验证实BMP可促进脊柱融合。BMP首先和Ⅱ型受体结合并使其活化,然后再结合并激活Ⅰ型受体,激活的Ⅰ型受体迅…  相似文献   

10.
脊柱融合的植骨替代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脊柱融合手术在骨科中实施的频率越来越多,据报道美国目前每年有超过20万例此类手术,而相应地对于植骨材料的需求亦越来越多。由于自体骨来源有限,且取自体骨常会带来额外的并发症,因此它的应用受到限制。为了在保持可以接受的融合率的基础上增加可用于植骨的骨量以及减少并发症,开发了多种植骨替代材料。理想的植骨替代材料不但应该象自体骨那样具备成骨活性、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Anaesthesia》1984,39(1):80-80
The Faculty of Anaesthetists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of England, 35–43 Lincoln's Inn Fields, London WC2A 3PN. Telephone: 01-405 3474.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某两所小学发生的流行性腮腺炎突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差异性进行分析,为制定科学、高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5~7月深圳市大鹏新区某两所小学爆发流行性腮腺炎,以学校为整体研究对象,分别标记为学校A(24个班,学生1210例)和学校B(27个班,学生1274例),对比两所小学的疫情流行病学差异性。结果分析发现,学校A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为4.30%,发病班级所占比54.17%,均较学校B1.73%和29.63%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显示学校A学生出现疫病平均年龄为(11.2±1.1)岁,较学校B(9.34±1.0)岁,对比差异明显(P<0.05);且两组疫病患儿在接种疫苗率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疫情发生时,学校B疫苗紧急接种率明显高于学校A,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学作为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主要场所之一,疫病爆发高峰季节前,针对易感染人群给予相应的疫苗接种等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对于降低感染人群数量,减轻、遏制疫情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相关防控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