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晓峰  王青 《陕西中医》2014,(3):338-340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病因病机等,从而发掘治疗本病的新思路。方法:通过本病的病理特征结合现代医学全面认识到"瘀、湿、浊、毒"的概念及致病特点。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结其病位在络,本质属于络病。  相似文献   

2.
杨峰 《西部中医药》2007,20(9):35-37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分析、总结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文献,从子宫内膜异位症产生的病因病机、治疗方法及中医药的作用机理等方面进行阐述.结论:中医药治疗本病可明显改善症状,提高受孕率,但尚缺乏对其机理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辽宁中医杂志》2013,(8):1526-1527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病机转化规律。方法:基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结合《内经》病传理论,分析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病机相关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深入探讨其病机发展规律。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由肾虚而导致血瘀的本虚而标实之证,随着疾病的发展,逐渐转化为肝肾同病证、脾肾同病证。  相似文献   

4.
肖新春  刘霞 《陕西中医》2013,(10):1378-1378,138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病机。方法:基于"血不利则为水"的传统理论,根据中医学及西医学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认识。结论:血水同病乃子宫内膜异位症病机关键。  相似文献   

5.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一种令人困惑的妇科常见病.近年来,随着对该病基础与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尤其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于整体的、宏观的,具有可靠疗效,无明显毒副作用,本文就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药治疗结合病机做如下总结.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妇科常见病、难治病。血瘀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理基础,而"瘀阻络脉"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基本病机。"瘀阻络脉"理论由"久病伤络"、"盖久痛必入于络"和"阴络伤,血内溢"组成,可以说明子宫内膜异位症缠绵难愈、术后容易复发的特点。所以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法应以化瘀通络为主。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侵袭、转移和复发性是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由此被认为是类肿瘤性疾病和子宫内膜性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因病机纷繁复杂,绝非单一因素所致,探寻本病的理论来源,必将为本病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有效途径。结合女性特殊的生理特点及中年女性的特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与"中年治肝"理论有密切关系,热、瘀、毒、郁等多种复杂病理因素之间相互滋生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根本,而清热解毒,化瘀消瘕兼益气固本是本病的治则。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学说众多,迄今仍无一种学说可以完全解释本病的发展,而且本病发生的源头学说并不明确,疾病发生的源头何在,如何有效预防,如何解决本病引起的逐渐加重的难以忍受的疼痛、不孕以及手术后极易复发等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希望能引起医患共同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正>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呈上升趋势,临床常以进行性痛经加重以及不孕症而发现本病。西医治疗本病,大多采用激素疗法,造成假孕,假绝经等,这些办法对于青年妇女和生育年龄的妇女都不是理想的办法。近几十年来,笔者探索运用中医药治疗本病,大部分病人收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1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理及临床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由于子宫内膜组织于子宫腔以外部位生长所引起的病变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于子宫肌层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腺肌症;异位于子宫肌层以外部位称  相似文献   

9.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黏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所引起的病变,常见有三大临床症状:盆腔痛、月经不调、不孕。历代医家对痛经、不孕、瘸瘕等的病因病机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这些病症论述,从多角度、多层次方面反映了本病的病因病机特点,对后世临证多有启迪。  相似文献   

10.
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D),又称内在性子官内膜异位症,为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壁层,属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特殊型.  相似文献   

11.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面以外的部位而引起的病症。本病呈现动态发展过程,其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且缺乏有效的根治方法,而中医药治疗具有相当的优势,在缓解疼痛、延缓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展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依据中医理论和临床辨治体会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思路与方法进行探讨,以期对临床辨证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类雌激素依赖炎症性疾病,西医采用对症治疗,无根治之法,且手术治疗复发率高,究其主要原因为对该病的病因病机未能完全探明,因此,对于本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结合临床治疗发现,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有其独特的优势,且针对不同的证型予以专方专药,才能取得良好疗效。因此,构建病证结合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不仅可以帮助明确本病的中医病因病机,而且可对该病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理论支持。本文对构建病证结合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进行综述,以期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方法进行总结,并对造模方法的选择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缺乏有效治疗手段。文章结合古今文献对COPD的中医学发病机制及其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研究,归纳出本虚标实是COPD的根本病机,瘀阻肺络、痰阻气机肺气不宣是导致COPD病势深伏并呈进行性发展的关键环节。临床辨治中,在整体辨证的基础上,应重视化痰消瘀,并提出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合理采用通利大肠之法,将有助于改善COPD患者痰阻络瘀、肺气不宣的病理状态,减少CPOD反复急性发作、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黏膜以外的部位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症状,发病率逐年上升,临床诊治较为棘手。王建玲主任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本病病机关键为血瘀痰阻,治疗当分行经期与非经期不同而有所侧重。临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运用中药周期疗法。同时,需兼顾患者气滞、寒凝、肾虚致瘀之不同,审证求因,用药随证加减。临床配合中药灌肠,内外合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亚急性甲状腺炎西医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史,甲状腺肿大、疼痛与压痛,伴全身症状,血沉增快等方面,西医使用非甾体抗炎等药物治疗。中医病因病机归为外感风热、肝郁化火,中医治疗多采用疏风解表、疏肝泻火等进行辨证论治,也可使用内服,外敷相结合,以清热解毒,疏肝泻火,软坚散结为主。  相似文献   

16.
笔者根据现代临床子宫内膜的病理演变过程结合中医“异病同治”理念,提出“子宫内膜功能亢进性疾病”概念,涵盖5种常见的子宫内膜疾病: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 Ovulatory dysfunction,AUB-O),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EP),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基于文献的汇总,分析得到此类疾病的子宫内膜病理演变与中医病因病机的关联性,为寻找关键通路、创新性治疗此类疾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方向,对深化中医妇科学常见疾病的共性病因病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探索思路。  相似文献   

17.
阿尔茨海默病发现至今超过1个世纪,患病人数逐年增加,然而在临床尚无明确有效的治愈药物,西医对其发病机制和原因的认识仍停留在假说阶段。中医认为阿尔茨海默病属于“痴呆”“呆病”范畴,历代医家对其发病及治疗均有论述。整体观念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用于分析疾病有其独特的优势。文章将基于中医整体观念,从“先天之本”-肾、“后天之本”-脾胃及气、血的角度分析阿尔茨海默病的中医病因病机,为指导临床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os,EMs)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以外。为育龄期妇女常见病和多发病。通过分析相关文献从病因病机、临床研究等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作一总结。结果表明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受孕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功能性腹泻是下消化道的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不明确,现代医学治疗功能性腹泻主要以对症止泻治疗为主,中医药治疗功能性腹泻有明显的优势,文章从功能性腹泻的发病机制、现代医学治疗、中医药治疗的疗效、药理学研究以及机制探讨方面综合论述了功能性腹泻目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浅议中医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疗效,且近年来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单味药、复方、辨证论治都有了长足发展,本文就近来复方中药干预CHD患者CRP的进展情况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