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6层螺旋CT在闭合性肌腱(韧带)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在闭合性肌腱(韧带)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选择前臂闭合性肌腱损伤及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病例32例,进行16层螺旋CT扫描,获得容积数据,再进行图像后处理,分别使用MPR(多平面重建)、CMPR(曲面重建)、MIP(最大密度投影)、MinP(最小密度投影成像)及VR(容积成像)等多种方法 显示。全部病例经过临床手术证实。结果 在17例前臂肌腱损伤病人,12例诊断及定位正确;1例诊断正确但定位不良;4例肌腱撕裂未能显示,诊断的准确率为70.59%。在15例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病例中,8例交叉韧带损伤伴撕脱骨折诊断明确,6例单纯交叉韧带断裂诊断明确,1例韧带断裂未显示,诊断准确率为93.33%。16层螺旋CT可显示肌腱(韧带)的断裂、增粗、水肿和迂曲等。结论 应用16层螺旋CT检查前臂肌腱损伤及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其多种成像方法 能够清晰地显示各肌腱、肌腹与韧带的断裂、迂曲、增粗和水肿等病理改变与解剖关系,为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在肌健、韧带闭合性损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骨科收治的韧带损伤或(和)肌腱闭合性损伤患者共100例,作为观察组;另将100例健康者作为健康组。所有入选对象均接受16层螺旋CT扫描,并将观察组扫描结果与手术结果比较,对比损伤膝关节后交叉韧带与正常膝关节后交叉韧带的多层螺旋CT影像特征。结果与手术结果比较,多层螺旋CT诊断肌腱损伤正确率为71.15%,诊断韧带损伤正确率为93.75%。与健康组膝关节后交叉韧带多层螺旋CT影像特征相比,损伤的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角、厚度更小,长径更短,均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次CT检查显示肌腱损伤患者均存在肌腹肿胀、肌腱迂曲、肌腱增粗等表现,韧带损伤患者均存在韧带迂曲、边界模糊、增粗、关节腔积液等表现。结论多层螺旋CT为肌腱、韧带闭合性损伤的重要诊断手段,诊断正确率较高;通过淤血、水肿等情况显示损伤范围及程度,是否有关节腔积液,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有力依据,可作为该类损伤的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并对比多层螺旋CT (MSCT)和核磁共振(眦)在诊断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膝关节外科收治的膝关节闭合性损伤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16层螺旋CT (MSCT)和核磁共振(MR)扫描,并与关节镜检查结果比较,对比影像学表现.结果MSCT的MPR图像斜矢状位上患肢PCL角度、PCL的CT值、AT角、ACL的CT值均显著低于健肢(P<0.05);以关节镜诊断结果为“金标准”,MSCT诊断符合率为95.24%;MR诊断符合率为98.41%,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影像学表现交叉韧带明显增厚、肿胀,密度降低,周围脂肪间隙模糊,边缘清晰或无清晰边缘;撕脱骨折表现为高密度游离骨折片与韧带相连,部分出现韧带挛缩.MR影像学表现为韧带明显增厚,T1、T2表现为不规则高或稍高信号影,撕脱骨折表现为T1低信号,韧带松弛呈波浪状;T2表现为不规则高信号,部分存在明显骨组织分离征象.结论MSCT扫描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结果与MR基本相符,可作为临床诊断该类损伤的首选影像学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并对比多层螺旋CT(MSCT)和核磁共振(MR)在诊断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膝关节外科收治的膝关节闭合性损伤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16层螺旋CT(MSCT)和核磁共振(MR)扫描,并与关节镜检查结果比较,对比影像学表现。结果MSCT的MPR图像斜矢状位上患肢PCL角度、PCL的CT值、AT角、ACL的CT值均显著低于健肢(P<0.05);以关节镜诊断结果为"金标准",MSCT诊断符合率为95.24%;MR诊断符合率为98.41%,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影像学表现交叉韧带明显增厚、肿胀,密度降低,周围脂肪间隙模糊,边缘清晰或无清晰边缘;撕脱骨折表现为高密度游离骨折片与韧带相连,部分出现韧带挛缩。MR影像学表现为韧带明显增厚,T1、T2表现为不规则高或稍高信号影,撕脱骨折表现为T1低信号,韧带松弛呈波浪状;T2表现为不规则高信号,部分存在明显骨组织分离征象。结论MSCT扫描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结果与MR基本相符,可作为临床诊断该类损伤的首选影像学方式。  相似文献   

5.
李欢 《当代医学》2021,27(6):154-156
目的探究256层螺旋CT扫描对闭合性腹腔脏器损伤患者诊断准确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142例闭合性腹腔脏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给予256层螺旋CT扫描及超声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结果。结果以术后证实为金标准,142例闭合性腹腔脏器损伤患者包括脾脏损伤32例,肠系膜损伤25例,肾脏损伤23例,胃穿孔21例,胰腺损伤21例,肝脏损伤20例;256层螺旋CT扫描诊断肠系膜损伤、肾脏损伤准确率高于超声检查,漏诊率低于超声检查(P<0.05)。结论256层螺旋CT扫描应用于闭合性腹腔脏器损伤患者,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对临床诊断、治疗有指导性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胸部闭合性损伤中应用.方法: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和常规X线胸片检查.观察多层螺旋CT检查和常规X线胸片检查符合情况及常规X线胸片检查漏诊率.结果:肺挫伤124例,肺撕裂伤38例,气管支气管断裂6例,纵隔积气12例,胸腔积液79例,气胸52例,胸骨骨折29例,肩胛骨骨折86例,肋骨骨折201例;同时有两种以上损伤164例.结论:胸部闭合性损伤X线平片虽仍是首选的常规检查方法,但其敏感性、准确性较差,易造成漏诊、误诊;多层螺旋CT检查的敏感性、准确性较高,可明确损伤的性质、部位、形态、程度,快速明确诊断,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MSCT多模式重建技术在膝关节损伤所致的胫骨骨折术前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0例胫骨平台骨折,采用16层螺旋CT进行容积扫描,并应用高级工作站进行VR、MIP及MPR等重建技术进行观察。结果 40例胫骨平台骨折的病例中,胫骨平台粉碎并塌陷骨折37例;另有3例X线检查无阳性发现,MSCT确诊为胫骨髁间脊隐匿性骨折,其中伴有髌韧带断裂和内侧副韧带部分断裂各1例。结论 MSCT多模式成像可清晰显示骨折的部位,骨折线的走行方向,骨质碎裂程度和移位的距离,以及关节面塌陷情况等。其中,3D成像显示骨折区表面状态较好,多平面成像(MPR)可明确显示骨折处的内部状况细节,容积成像(VR)和最大密度投影(加P)可以显示骨折部位的立体透明外观和大韧带损伤的情况。在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前作为制定手术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比分析多层螺旋CT(MSCT)、磁共振成像(MRI)诊断膝关节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7例经手术或关节镜证实的膝关节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总结膝关节损伤的MRI及MSCT表现,并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67例患者,手术或关节镜证实半月板损伤35例(52.24%),韧带损伤37例(55.22%...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闭合性肠和肠系膜损伤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及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4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124例闭合性肠及肠系膜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2例,分别进行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与CT扫描,总结各种征象的临床意义,并对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率进行比较。结果该组病例中十二指肠损伤26例,空回肠及系膜损伤21例,结肠及系膜损伤9例,多处肠壁及系膜损伤6例。多层螺旋CT增强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100.0%,CT平扫的诊断符合率为90.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能对闭合性肠和肠系膜损伤的部位和病变类型作出快速、准确地判断,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的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宋莉 《河北医学》2014,(1):79-82
目的:对多层螺旋CT与X片在胸腹闭合性损伤诊断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98例胸腹闭合性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的检查方法,为CT组。一组患者采用X片的检查方法,为X片组;将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进行比较。结果:CT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93.6%,X片组患者的治疗准确率为51.4%。结论:多层螺旋CT与X片在胸腹闭合损伤的诊断中,均有着各自的作用,在临床诊断中,要将两者结合使用,增强诊断的准确性,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MRI检查对膝关节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并与关节镜检查结果对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或关节镜检查证实的膝关节韧带损伤的MRI资料,韧带损伤包括撕裂和完全断裂。结果:25条韧带损伤中,前交叉韧带损伤1l条,后交叉韧带损伤3条;内侧副韧带损伤9条,外侧副韧带损伤2条。韧带损伤MRI表现为韧带连续性中断,断端移位,边缘模糊,局灶性或弥漫性肿胀,信号增高。与关节镜诊断符合率为88‰。结论:MRI是诊断膝关节韧带损伤的理想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低场MRI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RI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MRI检查结果,并与关节镜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观察前交叉韧带损伤影像解剖特点和前交叉韧带损伤的MRI信号特点。MRI检查采用SE、FSE矢状位、冠状位及横断位T1WI、T2WI及STIR。结果:35例前交叉韧带损伤中,部分撕裂22例,完全性撕裂13例。MRI诊断前交叉韧带部分性和完全性撕裂的符合率分别为86.4%和100%。结论:MRI扫描是一种多平面、多序列的准确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无创伤检查方法,为临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在低场MRI中的表现。方法对经临床关节镜或手术证实的37例共38条损伤的侧副韧带进行回顾性MRI观察分析。结果38条侧副韧带损伤中,单纯胫侧副韧带28条,单纯腓侧副韧带8条,两侧侧副韧带同时损伤1例2条。I级侧副韧带损伤20条,其中胫侧副韧带15条,腓侧副韧带5条;II级侧副韧带损伤12条,其中胫侧副韧带10条,腓侧副韧带2条;Ill级侧副韧带损伤6条,其中胫侧副韧带3条,腓侧副韧带1条,双侧副韧带1例2条。并发关节积液21例,前交叉韧带损伤6条,后交叉韧带损伤4条,半月板损伤5个,骨挫伤及骨折2例。韧带损伤MRI表现为连续性中断,断端移位、模糊,局限性或弥漫性肿胀、信号增高。结论低场MRI能清晰显示膝关节侧副韧带解剖结构、准确诊断侧副韧带损伤及损伤程度、发现多种并发症,是诊断膝关节损伤的理想的非创性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MRI表现及分级。方法采用Marconi eclipse 1.5T超导磁共振,分析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56例64条侧副韧带损伤的MRI表现。结果56例膝关节64条侧副韧带损伤,单纯胫侧副韧带损伤32条,单纯腓侧副韧带16条,双侧同时损伤8例16条。Ⅰ级损伤30条,Ⅱ级损伤22条,Ⅲ级损伤12条。42例(75%)出现并发症,其中前交叉韧带损伤16条,后交叉韧带损伤10条,半月板损伤25个,骨挫伤和骨折16例,关节腔积液32例。结论MRI能准确判断侧副韧带损伤的程度,是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最佳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膝关节非骨折性损伤磁共振成像分析及其临床康复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磁共振成像分析探讨膝关节骨挫伤与交叉韧带损伤的相关性及其临床康复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急性或亚急性膝关节非骨折性损伤患者MRI检查影像学资料,探讨其与交叉韧带损伤的相关性及其临床康复价值。结果 43例膝关节骨挫伤患者中,34例伴有交叉韧带损伤,9例不伴有交叉韧带损伤。股骨、胫骨前部挫伤数目93处,占总挫伤数目的59.62%,前交叉韧带损伤46处,占交叉韧带损伤总数的68.66%。MRI检查结果均表现为长T2信号。结论 膝关节急性损伤患者如果临床表现肿胀、疼痛和活动受限,且X线检查为非骨折性损伤时,应行MRI检查以免漏诊骨挫伤及交叉韧带损伤而延误临床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6.
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MRI)对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误诊的原因,探讨提高诊断正确率的方法及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经手术证实的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MRI资料。结果:43例患者中,单纯前交叉韧带(ACL)损伤21例(占48.84%),单纯后交叉韧带(PCL)损伤11例(占25.58%),前、后交叉韧带同时损伤11例(占25.58%);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15例,半月板损伤15例。MRI表现与手术结果的对照分析显示:完全撕裂11例,符合率100%。32例部分撕裂患者中有4例前交叉韧带损伤与术前MRI诊断存在差异,诊断符合率为87.50%。MRI对交叉韧带损伤诊断的整体符合率为90.70%。结论:MRI常规检查对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和前交叉韧带的完全断裂能准确诊断,但对前交叉韧带部分撕裂的诊断尚存在误诊,MRI斜冠位及轴位薄层扫描结合常规扫描的继发征象,能有效提高前交叉韧带部分撕裂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低场MR对膝关节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0例膝关节损伤MR检查结果,观察其损伤的形态及MR信号特点,并与关节镜下手术或开放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60例膝关节损伤MR检查的患者中,有79例行手术及或关节镜检查。MR检出:前交叉韧带撕裂54例,符合率85.71%(54/63);后交叉韧带23例,符合率92.00%(23/25);半月板122例,符合率86.52%(122/141);内侧副韧带34例,符合率89.47%(34/38);外侧副韧带4例、符合率100%(4/4)。结论MR扫描是一种能够准确诊断膝关节损伤的无创检查方法,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低场强MRI在膝关节外伤手术中的指导作用。方法:对63例经临床手术或关节镜病理证实的膝关节外伤患者的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半月板不同程度损伤48例,MRI表现为半月板内出现线状、椭圆形、星型的高信号。前交叉韧带损伤21例,后交叉韧带损伤8例,侧副韧带损伤9例,表现为韧带的连续性中断、部分撕裂,内部出现线条样或片状异常信号。关节腔积液49例,MRI表现为关节腔内高T2加权像(T2WI)低T1加权像信号影。隐匿性骨折及骨挫伤19例,表现为骨质内条片状或大片状高T2WI信号。结论:低场强MRI在膝关节损伤的影像表现对临床手术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梁红艳 《当代医学》2011,17(3):73-74
目的探讨膝关节外伤后低场磁共振成像(MR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临床及手术证实X线和CT检查未见异常的62例膝关节外伤患者的低场MRI的各种影像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半月板撕裂22例。前交叉韧带撕裂16例,后交叉韧带撕裂8例,前交叉韧带和后交叉韧带同时撕裂3例;胫侧副韧带损伤14例,腓侧副韧带损伤7例,同时损伤2例;髌上囊、关节腔积液(血)60例;隐匿性骨折4例;骨挫伤14例。结论低场MRI能准确显示膝关节外伤的部位、性质、严重程度,从而做出全面准确的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MRI是膝关节外伤后的最佳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