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观察芪苈强心胶囊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血管扩张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芪苈强心胶囊4粒口服,3次/d.均治疗12周后统计疗效.结果 二组经治疗后NT-proBNP、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Minnesota Living with Heart Failure Questionnaire,MLHFQ)计分、LVIDD明显下降,EF、SV、6min步行试验(6-minutes walking test,6MWT)明显上升,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安全,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芪苈强心胶囊辅治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辅治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41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芪苈强心胶囊治疗组(治疗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治疗6个月后心功能分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B型尿钠肽(BNP)、6min步行试验距离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LVEDd、LVEF、BNP、6min步行距离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辅治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参芪苈强心胶囊对接受标准西药抗心力衰竭治疗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6例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ICM)患者,根据治疗的不同阶段分组,进行自身对照;即标准对照组(A组)和中西药联合治疗组(B组).A组采用西药标准抗心力衰竭治疗4个月;B组为A组治疗基础上再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2个月.分别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6分钟步行试验(6-minutes walking test ,6MWT)和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Minnesota Living with Heart Failure Questionnaire,LHFQ)对患者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并自身对照比较.结果: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前后,ICM患者的运动能力具有显著差异(6min最大步行距离 342±113m vs 395±138m,P<0.05);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分53±8 vs 44±13,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能提高接受标准抗心力衰竭治疗ICM患者的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李涵  黄宇鹏  杨国康 《当代医学》2021,27(22):153-155
目的 观察芪苈强心胶囊联合伊伐布雷定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96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芪苈强心胶囊,n=48)与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伊伐布雷定,n=48).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功能指标、心率变异性指标、心肌酶水平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SDNN、rMSSD、PNN50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9.17%(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芪苈强心胶囊联合伊伐布雷定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效果显著,有助于促进患者心功能的恢复,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联合振源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就诊的11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3组。芪苈强心胶囊组38例给予常规西药及治疗;振源胶囊组38例给予常规西药及治疗;联合治疗组38例给予常规西药加芪苈强心及振源胶囊治疗,治疗6周后,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6min步行距离(6MWD)、血浆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以及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存质量量表评分(MLHF-Q)。对比3组患者治疗后药物不良反应和3个月内再住院率及病死率。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心功能、6MWD、NT-proBNP、LVEF、LVESD以及MLHF-Q等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联合治疗组较芪苈强心胶囊组及振源胶囊组改善均更明显(P0.05),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芪苈强心胶囊组及振源胶囊组(P0.05)。治疗期间3组患者均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均无患者退出研究,随访3个月,联合治疗组再住院率较芪苈强心胶囊组及振源胶囊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无患者死亡。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芪苈强心胶囊联合振源胶囊对慢性心衰治疗具有良好疗效,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围生期心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5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标准的西药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组在标准西药抗心力衰竭用药的基础上加芪苈强心胶囊。均治疗4周后统计疗效。结果二组经治疗后NT-proBNP、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积分(Min-nesota Living with Heart Failure Questionnaire,LHFQ)、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internal diastolic di-ameter,LVIDD)、心率(heart rate,HR)明显下降,6min步行试验(6-minutes walking test,6MWT)、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明显上升,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症状好转时间、住院日短于对照组。结论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围生期心肌病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肱动脉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120例CHF患者随机分2组,芪苈强心组(60例):患者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加口服芪苈强心胶囊2~4粒,每日3次。卡托普利组(60例):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加口服卡托普利12.5~25mg,每日3次。均治疗4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肱动脉血管舒张功能检测及运动耐量试验。健康对照组40例,不予任何药物及处理。结果CHF患者肱动脉流量介导性舒张(FMD)活性较对照组显著减弱(P<0.01)。芪苈强心组治疗后肱动脉FMD活性显著增强,与卡托普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芪苈强心组运动耐受时间(13±2)min较卡托普利组(7±3)min延长,6min最大步行距离(442±67)m较卡托普利组(385±69)m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HF患者存在明显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芪苈强心胶囊通过增强FMD活性,对该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6月河北以岭医院心内科诊治扩张型心肌病患者55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556例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78例。以标准化心力衰竭治疗为基础治疗,本基础治疗基础上试验组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安慰剂治疗,疗程均为12个月。比较2组受试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右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短轴缩短率(FS)、一氧化氮(NO)含量、内皮素-1(ET-1)含量、可溶性血管内皮黏附因子(SICAM-1)含量及反应性充血后内径变化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LVEF、FS明显提高[(45.52±9.64)%vs.(43.38±8.17)%),t=2.640,P=0.001;(26.34±3.95)vs.(23.06±4.24)%,t=8.811,P=0.000],LVEDD、LVESD明显降低[(68.12±9.06)mm vs.(69.89±8.06)mm,t=2.266,P=0.024;(38.12±2.95)mm vs.(41.35±3.32)mm,t=11.328,P=0.000];试验组NO含量明显升高[(46.86±13.56)μmol/L vs.(44.23±12.58)μmol/L,t=2.209,P=0.000),ET-1及SICAM-1含量明显降低[(37.03±15.39)ng/L vs.(40.25±16.89)ng/L,t=2.194,P=0.029,(238.96±68.93)ng/L vs.(258.13±69.15)ng/L,t=3.053,P=0.002],反应性充血后内径变化率变化值明显增大[(11.39±2.51)%vs.(10.53±2.05)%,t=4.115,P=0.000]。结论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安全有效,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血管活性物质含量从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芪苈强心胶囊合并心衰常规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LVEF和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慢性心力衰竭及合并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两组均进行心衰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LVEF、NTproBNP改善程度及预后各评分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NT-proBNP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预后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对患者的改善效果明显,预后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心脉隆注射液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106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53例,西医常规治疗+芪苈强心胶囊+心脉隆注射液,对照组53例,西医常规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血浆NT-proBNP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左室舒张末内径、心排出量、左室射血分数均较治疗前有改善,观察组改善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和心脉隆能显著改善难治性心力衰竭心脏舒缩功能,降低其血浆NT-proBNP,提高生活质量和降低住院率,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芪苈强心胶囊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脑钠肽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NT-proBNP,LVEDD、LVESD、LVEF,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NT-proBN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均比治疗前降低,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VEDD、LVESD、LVEF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LVEDD、LVESD均减小,LVEF均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的LVEDD、LVESD显著小于对照组,LVEF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6%,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芪苈强心胶囊可显著减低患者BNP水平,改善心功能,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临时心脏起搏器植入术(TPI)对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Ⅲ-DAB)患者的心功能及血浆脑钠肽(BNP)、血清心肌肌钙蛋白(cTnI)等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心内科接受TPI术式治疗的88例Ⅲ-DAB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在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85例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受检者的血浆BNP、血清cTnI,以及观察组TPI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分析观察组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及患者预后。结果观察组患者的BNP (112.24±17.33) pg/mL及cTnI水平(1.28±0.26) n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53±9.82) pg/mL及(0.03±0.02)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PI治疗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69.27±6.33)%及心脏指数(CI)(4.18±0.13) L/min·m2,均明显高于TPI治疗前的(51.39±3.17)%及(3.15±0.11) L/min·m2,左房内径(LAD)(31.19±3.06) mm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42.18±4.13) mm均明显低于TPI治疗前的(43.58±5.21) mm及(50.26±5.30)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TPI治疗后的BNP (41.83±9.87) pg/mL及cTnI水平(0.53±0.07) ng/mL均明显低于TPI治疗前的(112.24±17.33) pg/mL及(1.28±0.26)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Spearman法分析相关性可知,观察组患者的血浆BNP和血清cTnI均分别与LVEF及CI呈负相关(r=-5.394、-7.108、-6.024、-6.138),与LAD及LVEDD呈正相关(r=6.133、5.971、5.421、5.620);观察组患者均经TPI治疗后一次植入成功,成功率为100%,治疗后并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结论利用TPI术式治疗Ⅲ-DAB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且患者的血浆BNP和血清cTnI与LVEF及CI呈负相关,与LAD及LVEDD呈正相关,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分水岭脑梗死(CWI)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阐明丁苯酞对CWI患者的药理作用机制。方法选取78例CW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脑梗死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100 mL,bid静脉滴注,2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疗效评价、双侧大脑中动脉(MCA)的峰流速(Vp)、平均流速(Vm)及差值(DVp、DVm)等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为(4.12±1.23)分,对照组NIHSS评分为(6.36±2.0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痊愈率为34.2%,显效率为34.2%,好转率为26.3%,对照组患者治疗痊愈率为30.0%,显效率为27.5%,好转率为2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p为(71.93±6.02)cm/s,Vm为(36.72±2.86)cm/s,DVp为(17.92±2.41)cm/s,DVm为(9.01±1.78)cm/s,对照组患者治疗后Vp为(62.19±5.18)cm/s,Vm为(33.02±2.37)cm/s,DVp为(26.13±2.29)cm/s,DVm为(14.98±1.98)cm/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能够纠正CWI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异常,改善CWI患者症状,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卓加玉  许勇  聂谦  殷拥军 《西部医学》2013,25(3):392-394
目的探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房颤(AF)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9月-2012年1月确诊为心力衰竭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给抗·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及控制基础疾病,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芪苈强心胶囊4粒,每日3次,共4周。治疗后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6min步行实验均有显著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四周时有效率分别为88.2%和58.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治疗组患者超声心动图学指标: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0)、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EF)较治疗前均有提高,左房内径(LAD)较前有所减小,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NT—proBNP较之治疗前和对照组均有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组AF转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对房颤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对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和川崎病心力衰竭患儿的诊疗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1月至2016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和川崎病所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儿30例为观察组,以30例健康婴幼儿为对照组,均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并比较两组受检者的左心房内径(LA)、右心室内径(RV)、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EV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及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的LA、RV、LVDd、LVEF、LVFS及E/A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和对照组心脏结构参数LA [(20.1±2.8) mm vs (13.5±2.3) mm]、RV [(13.9±2.1) mm vs (10.3±1.8) mm]及LVDd [(41.2±5.4) mm vs (27.6±2.5) mm]比较,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功能指标LVEF [(45.4±6.5)%vs (70.3±8.7)%]、LVFS [(19.7±2.8)%vs (35.6±4.6)%]及E/A [1.36±0.29 vs 1.91±0.41]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心脏结构参数LA [(20.1±2.8) mm vs (16.6±2.5) mm]、RV [(13.9±2.1) mm vs (11.8±1.9) mm]及LVDd [(41.2±5.4) mm vs (33.8±3.6) mm]均显著降低,心功能指标LVEF [(45.4±6.5)%vs (59.6±7.5)%]、LVFS [(19.7±2.8)%vs (28.3±3.9)%]及E/A [1.36±0.29 vs 1.72±0.38]均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能够显示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川崎病心力衰竭患儿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变化,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改善糖尿病大鼠心功能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疗效。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7只,糖尿病组18只,芪苈强心组16只。糖尿病组和芪苈强心组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血糖〉16.7mmol/L)1天即开始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芪苈强心灌胃,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灌胃8周后测定各组大鼠体质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血流动力学检查测左室收缩峰压(LVE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dp/dtmax)与下降速率(-dp/dtmax),及心脏质量指数(心脏质量/体质量)。观察离体胸主动脉环对内皮依赖性扩血管物质乙酰胆碱的舒张反应。结果 1一般情况: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大鼠体质量明显减轻(P〈0.01),心脏质量指数明显增高(P〈0.01),心率变慢(P〈0.01)。与糖尿病组比较,芪苈强心组大鼠体质量、心脏质量指数、心率无改变。2心脏超声检测: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LVIDD明显减小(P〈0.05),EF、FS降低(P均〈0.01);与糖尿病组比较,芪苈强心组LVIDD无明显变化,但LVIDS明显减小(P〈0.05),EF、FS增高(P〈0.05,P〈0.01)。3血流动力学检测: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dp/dtmax明显下降(P〈0.01),LVSP、LVEDP、-dp/dt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糖尿病组比较,芪苈强心组+dp/dtmax明显增高(P〈0.01),LVSP、LVEDP、-dp/dt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胸主动脉环对乙酰胆碱反应性测定: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胸主动脉环对乙酰胆碱介导的舒张百分比降低(P〈0.05);芪苈强心组乙酰胆碱介导的舒张反应降低少于糖尿病组(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能改善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舒张功能,这可能是其改善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辅治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对心功能、血浆NT-proBNP水平的影响及临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64例老年CHF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2例)。2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体质量变化、Lee氏心力衰竭积分、6 min步行试验、血浆NT-proBNP水平,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等疗效指标,并检测肝肾功能、电解质等安全性指标。结果 (1)治疗组与对照组体质量较治疗前均有减轻,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Lee氏心力衰竭积分:治疗组总有效率90.6%,对照组总有效率7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6 min步行试验:治疗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血浆NT-proBNP水平比较:治疗4周后2组NT-proBNP水平均有所下降,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心功能超声变化:治疗4周后2组IVEDD较治疗前均有所缩小,LVEF、CO均有提高,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复查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常规未见异常。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西药治疗中重度老年CHF,可以更有效地改善患者心功能,缓解临床症状,且药物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伴频发室早高血压病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心功能的变化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1年3月间在我院就诊并行射频消融治疗的频发室早患者38例,其中21例特发性室早患者作为对照组,17例伴有频发室早高血压病患者列为病例组;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月、6月、12月采用二维心脏超声测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NT-proBNP)水平。结果:各组术后3月NT-proBNP值分别为:140.4pg/ml及153.1pg/ml,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但术后12月与3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术后3月LVEDD较术前无明显变化;术后6月两组LVEDD值分别为:(47.2±3.1)mm、(46.7±2.8)mm,各自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2月与6月比较LVEDD进一步缩小,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NT-proBNP及LVEDD各自同期比较差异不明显。结论:伴频发室早高血压病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心脏结构和心功能恢复较好,可尝试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芪苈强心胶囊辅治慢性肾功能不全(CRF)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CRF伴CHF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另加服芪苈强心胶囊,疗程12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24 h尿蛋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心输出量(CO)及中医症候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SCr、BUN、NT-proBNP、24 h尿蛋白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LVEF、CO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上升,LVEDD均下降(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67%,高于对照组的46.63%(P<0.05);地高辛使用量观察组平均(0.114±0.053)mg/d,少于对照组的(0.235±0.068)mg/d(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辅治CRF伴CHF,能明显改善患者肾功能及心功能,减少洋地黄制剂使用剂量,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芪苈强心胶囊联合渗附注射液对冠心病急性左心衰患者心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84例扩冠心病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2人,对照组患者给予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包括休息,限盐饮食,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螺内酯等常规规范化治疗,必要时选择洋地黄、多巴酚丁胺等正性肌力药物;芪苈强心胶囊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4粒/次,3次/d),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以及每日静脉滴注参附注射液50ml,疗程4周.观察三组治疗4周后心功能变化,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6min步行距离,左室舒张末内径(LVI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结果 治疗4周后,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参附注射液组患者心功能明显好转,血浆BNP水平以及LVIDd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1),LVEF明显提高(P〈0.01).结论 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参附注射液可明显改善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左室功能,提高运动耐量,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