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阿司匹林抵抗患者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每日服用阿司匹林100mg,连服14天;治疗组每日服用阿司匹林100mg加波立维(氯吡格雷)75mg,连服14天。结果氯吡格雷可以有效地降低阿司匹林抵抗患者的血小板平均聚集率(P<0.05),阿司匹林抵抗和半抵抗总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较少发生缺血性脑卒中(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阿司匹林抵抗患者预防缺血性脑卒中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西洛他唑在高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预防复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自2011年1月至2014年11月沈阳军区总医院干部病房收治的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143例,给予西洛他唑每次100 mg,每日2次;常规组130例,给予阿司匹林每次100 mg,每日1次。随访1~4年。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终点事件复发率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主要终点事件复发率(3.18%)明显低于常规组(10.86%),观察组次要终点事件复发率(5.13%)低于常规组(1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梗死亚型比较,观察组腔隙性梗死及混合性梗死复发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皮下出血、胃肠道出血、降低血浆甘油三酯、增加血浆高密度脂蛋白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阿司匹林比较,西洛他唑用于高龄老年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中可更有效地降低卒中复发、胃肠道出血等事件的发生率,同时可改善血脂水平。因此,西洛他唑是高龄老年脑卒中二级预防的优选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8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观察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单用阿司匹林治疗,疗程均为15 d。治疗前后检测临床神经缺损程度及血清hs-CRP水平,并观察治疗后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血清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血清hs-CRP水平有影响(P<0.05),治疗方法与时间之间无明显交互作用(P>0.05);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及疗效均优于单用阿司匹林,且血清hs-CRP水平也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安敏胶囊治疗部队官兵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北部战区总医院和平院区收治的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入A组和B组,每组各40例。A组患者口服依巴斯汀10.0 mg/次,每天1次;维生素C片0.2 g/次,每天3次。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联合安敏胶囊1.2 g/次,每天3次。两组疗程均为6周。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6周后,A组痊愈14例、有效11例、无效15例,B组痊愈24例、有效9例、无效7例。B组有效率为82.5%(33/40),明显高于A组的62.5%(2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痊愈的14例患者中有5例复发,复发率为35.7%(5/14);B组痊愈的24例患者中有2例复发,复发率为8.3%(2/24)。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3例患者出现困倦、轻微头晕、口干等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3/40);B组中有4例患者出现上述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4/4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敏胶囊治疗部队官兵慢性荨麻疹安全有效,可有效控制症状,改善患者预后,保证部队官兵生活和训练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辅助性T细胞(Th17)/调节性T细胞(Treg)轴功能平衡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扬州大学医学院收治的8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9例患者初次发作(初发组)、38例患者为脑卒中复发(复发组),并随机选取5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各组研究对象的Th17、Treg细胞百分率,血清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mRNA、抗人叉头状转录因子(Foxp3)mRNA、血浆ox-LDL水平,以及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转化生长因子(TGF-β)等Th17/Treg轴相关效应分子水平。结果初发组、复发组外周血中Th17细胞百分率、Th17/Treg比值、RORγt mRNA、血浆ox-LDL、IL-6、IL-17、IL-23水平高于对照组,Treg细胞百分率、Foxp3 mRNA、IL-10、TGF-β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复发组外周血中Th17细胞百分率、Th17/Treg比值、RORγt mRNA、血浆ox-LDL、IL-6、IL-17、IL-23水平高于初发组,Treg细胞百分率、Foxp3 mRNA、IL-10、TGF-β水平低于初发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ox-LDL与Th17细胞百分率、Th17/Treg比值、RORγt mRNA、IL-6、IL-17、IL-23呈正相关(P<0.05),与Treg细胞百分率、Foxp3 mRNA、IL-10、TGF-β呈负相关(P<0.05)。结论 ox-LDL水平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中显著升高,且预后越差的患者,ox-LDL水平越高,其可能通过诱导Th17/Treg的轴功能失衡而参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率和影响因素,以及对药物洗脱支架(DES)置入后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168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置入DES的患者,常规检测患者服用氯吡格雷前后的血小板功能。氯吡格雷抵抗定义为用氯吡格雷后血小板聚集率较用药前下降≤10%。将患者分为氯吡格雷抵抗组(CR组)和氯吡格雷敏感组(CS组),比较两组患者随访9个月的临床终点指标(死亡、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及造影结果。结果共45例(26.8%)患者存在氯吡格雷抵抗。CR组中女性和肥胖患者的比例高于CS组,两组患者其他基线临床特征和造影结果无显著性差异。9个月随访期间,CR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CS组(26.7%vs11.4%,P=0.03),CR组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显著高于CS组(13.3%vs4.1%,P=0.02),CR组心血管事件住院率也显著高于CS组(48.8%vs12.2%,P=0.02)。90例(53.6%)完成9个月冠状动脉造影随访,CR组和CS组各有1例患者出现亚急性支架血栓(P>0.05)。两组再狭窄率无显著性差异(12.5%vs12.1%,P>0.05)。结论氯吡格雷抵抗与DES置入后的长期预后密切相关,是心血管缺血事件复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PIS)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发病72 h内入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71例,将患者分为进展组和非进展组。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空腹同型半胱氨酸(HCY)、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4项生化指标,并对各组进行既往病史采集,记录病灶部位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析HCY水平与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TC、TG、LDL、梗死部位及NIHSS评分的关系,比较进展组和非进展组中HCY等观察指标的差异。结果高HCY组(HCY>10.3μmol/L)患者男性比例、LDL水平、NIHSS评分均显著高于正常HCY组(HCY≤10.3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组患者与非进展组比较,男性比例、TG、HCY水平、NIHSS评分均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HCY水平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减低HCY水平可预防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辽宁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急诊自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收治的39例重症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血管内治疗组(n=24)与标准药物治疗组(n=15)。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血管内治疗组的血管再通率为91.7%(22/24),显著高于标准药物治疗组的26.7%(4/1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内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58.3%(14/24),显著高于标准药物治疗组的26.7%(4/1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标准药物治疗比较,血管内治疗急性重症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更为显著,可降低患者严重致残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ICBN)的可行性。方法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134例,其中70例行保留ICBN的乳腺癌根治术(保留组),64例行切除ICBN的乳腺癌根治术(切除组),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的局部复发及感觉障碍情况。结果保留组术后1~24个月局部感觉障碍发生率为12.85%(9/70)~2.85%(2/7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0.31%(45/64)~50.00%(32/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局部复发率分别为0%~2.85%(2/70)和0%~3.13%(2/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ICBN的乳腺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抗蝮蛇毒血清治疗丹东地区蝮蛇咬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解放军966医院收治的蝮蛇咬伤患者41例为A组,选取自2017年5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蝮蛇咬伤患者62例为B组。A组患者仅采取综合治疗,B组患者在A组治疗基础上应用抗蝮蛇毒血清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器官功能损害情况、平均住院时间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B组患者器官功能损害发生率为24.2%(15/62),低于A组的65.9%(2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4.76±1.92)d,短于A组的(6.12±2.4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治疗有效率为100.0%(62/62),高于A组的85.4%(3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蝮蛇毒血清治疗丹东地区蝮蛇咬伤疗效显著,建议尽早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缺铁性贫血(IDA)对老年冠心病(CHD)患者血清指标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自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5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有无贫血情况将合并贫血的60例患者纳入A组,无贫血患者96例纳入B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指标水平、CHD发生类型、病变支数情况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级。结果两组患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前白蛋白(PA)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稳定性心绞痛发生率为39.6%(38/96),显著高于A组的16.7%(10/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不稳定性心绞痛发生率为49.0%(47/96),高于A组的45.0%(27/6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为11.5%(11/96),显著低于A组的38.3%(23/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单支病变比例显著高于A组,双支、三支病变比例显著低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轻度、中度、完全闭塞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DA可导致老年CHD患者血清指标恶化,心脏病变严重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内镜下注射高渗盐水肾上腺素液(HSE液)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对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影响。方法:对73例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治疗)和治疗组(内镜下注射HSE液),观察24个月,了解治疗后12个月、24个月患者溃疡复发情况,比较两组复发率。结果:12个月内,治疗组36例患者中有6例复发,复发率为16.67%;对照组37例患者中有19例复发,复发率为51.3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个月内治疗组36例患者中有8例复发,复发率为22.22%;对照组37例患者中有30例复发,复发率为81.0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溃疡复发率显著降低。结论:内窥镜下注射高渗盐水肾上腺素液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可明显降低溃疡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高分辨率MRI探讨大脑中动脉(MCA)粥样硬化斑块特征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因单侧MCA M1段粥样硬化狭窄而行高分辨率MRI检查的患者。依据DWI表现,将59例患者分为缺血性脑卒中组33例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26例;对比2组患者的斑块面积、标准化管壁指数、管腔狭窄率、重构指数、斑块表面是否规则及斑块强化程度。结果:59例患者中,缺血性脑卒中组的斑块面积大于TIA组(6.46 mm2vs.5.03 mm2,P=0.018),且缺血性脑卒中组的管腔狭窄率(82.16%vs.76.47%,P=0.030)及斑块明显强化所占比例(63.6%vs.26.9%,P=0.016)均高于TI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CA粥样硬化斑块特征与缺血性脑卒中存在一定关系,高分辨率MRI能够用于MCA斑块稳定性的评估。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FOLFOX4(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脲嘧啶)方案化疗联合槐耳颗粒对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转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56例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的患者随机分为化疗组与联合组,每组各28例,化疗组按照FOLFOX4方案进行化疗,联合组在化疗组基础上给予槐耳颗粒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有效率、疾病稳定率、甲胎蛋白水平、临床症状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2个周期后,化疗组与联合组的有效率分别为39.2%(11/28)与42.9%(12/28),疾病稳定率分别为75.0%(21/28)与82.1%(23/28),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组与联合组的甲胎蛋白降低率分别为39.2%(11/28)与50.0%(14/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率分别为42.9%(12/28)与35.8%(10/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升高率分别为17.9%(5/28)与14.2%(4/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化疗组患者的肝区疼痛发生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乏力、消瘦、食欲减退发生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肝区疼痛、乏力、消瘦、食欲减退发生率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化疗组与联合组的生活质量降低率分别为25.0%(7/28)与10.7%(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率分别为46.4%(13/28)与35.8%(10/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高率分别为28.6%(8/28)与53.5%(1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OLFOX4方案化疗联合槐耳颗粒治疗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转移患者安全有效,可降低甲胎蛋白水平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王岚  赵扬辉  苏静  田媛媛  张懿芳  李霞  张莉芸 《武警医学》2012,23(8):662-663,667
目的探讨氟骨症与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分析我省某氟骨症专科医院提供的62例氟骨症与同期就诊我院54例AS的临床资料。结果氟骨症患者发病平均年龄(42.9±6.66)岁,明显大于AS患者[(18±7.57)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周关节疼痛数目≥3者所占比例明显大于AS组(74.2%vs 3.7%,P<0.01),活动后加重所占比例明显高于AS组(83.9%vs 5.56%,P<0.01),HLA-B27阳性所占比例明显低于AS组(3.2%vs 90.7%,P<0.01),四肢骨病变、外周关节病变及骨间膜钙化比例均明显高于AS组(P<0.01),脊柱竹节样变比例高于AS组(61.3%vs 22.2%,P<0.05),骨质破坏比例明显低于AS组(P<0.01)。结论氟骨症与强直性脊柱炎的鉴别,应从流行病学、临床表现、HLA-B27检测及影像学检查等综合考虑,以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12个月以上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中国冠心病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现状调查研究(OPT-CAD)中接受12个月DAPT且随访时无临床不良事件的6 314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出院12个月后是否继续应用DAPT分为12个月后DAPT组(n=4 771)与未超过12个月DAPT的单抗血小板药物(SAPT)组(n=1 543)。比较接受和未接受延长DAPT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主要观察终点为12~24个月缺血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卒中),次要终点为全部出血事件。结果 SAPT组患者既往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既往卒中史及高血压病史比例明显高于DAPT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APT组患者吸烟比例高于SAPT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T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SAPT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APT组12~24个月MACCE事件发生率为1.55%(74/4 771),低于SAPT组的2.33%(36/1 5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全部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长DAPT可以降低ACS患者12~24个月缺血事件的发生率,其主要得益于降低心源性死亡和卒中事件发生率,同时未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特点及奥扎格雷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1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年龄层次分为青年、中年、老年3组,对比3组临床特点;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奥扎格雷钠组(A组,n=109)和阿司匹林组(B组,n=109),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差异、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218例中,老年患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青、中年患者;3组在性别分布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青年组TOAST病因分型以LAA、UND为主,脑血管检查表现为单支血管狭窄或未见明显异常;中、老年组则以LAA、SAO为主,脑血管检查多表现为多支血管狭窄(P<0.05);(2)治疗2、8 w后,两组NF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其中A组降幅大于B组(P<0.05);(3)治疗2、8 w后,A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0.6%和73.4%,均显著高于B组的56.9%和60.6%(P<0.05);(4)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不同年龄段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特点存在差异;奥扎格雷钠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近远期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受损神经修复再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同机制的质子泵抑制剂对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10月-2009年9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实施PCI术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氯吡格雷75mg/d+阿司匹林100mg/d)的患者40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奥美拉唑组(40mg/d,146例)、泮托拉唑组(40mg/d,140例)和对照组(未服用质子泵抑制剂,120例),连续用药30d.观察比较各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紧急靶血管血运重建、亚急性支架内血栓、脑卒中)发生率和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三组的临床基本资料、冠脉造影及PCI结果无统计学差异.奥美拉唑组的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紧急靶血管血运重建、亚急性支架内血栓、脑卒中的发生率分别为0.70%、2.11%、3.52%、1.41%、0.70%;泮托拉唑组分别为0.72%、2.90%、2.90%、0.72%、0.72%,对照组分别为0.83%、1.66%、3.33%、1.66%、0.83%,三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10.83%)比较,奥美拉唑组和泮托拉唑组出血发生率(分别为6.33%、6.52%)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之间的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作用相近,不降低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氯吡格雷联合抗血小板治疗对心血管事件的预防效果,同时可明显降低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比两种国产经导管自膨式主动脉瓣膜置换系统Venus-A、VitaFlow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性顾分析2018年3月至2021年7月华中阜外医院采用一代Venus-A瓣膜/VitaFlow瓣膜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治疗的79例重度AS患者临床资料,其中Venus-A组54例,VitaFlow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结果和1年随访结果。结果 Venus-A组、VitaFlow组瓣膜植入成功率分别为100%、9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6)。VitaFlow组与Venus-A组相比球囊预扩张比例较低(88%比100%)、后扩张比例较高(12%比0)(均P<0.05)。两组患者TAVR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与术前相比显著改善,术后1年Venus-A组中量及以上瓣周漏发生较VitaFlow组少(5.8%比4.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脑卒中、严重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及永久起搏器植入率低(P>0.05)。Venus-A组、VitaFlow组术后30 d无死亡病例,术后1年全因死亡率分别为3.7%、0(P>0.05)。结论 虽然两种自膨胀瓣膜在TAVR治疗重度AS患者术中行球囊预扩张和后扩张比例有差异,但术后近期效果均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阿司匹林二级预防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颅内出血发生的影响及停用时机.方法 选择2013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阿替普酶,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内出血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1周观察组NIHSS评分下降幅度和SSS评分上升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内观察组颅内出血发生率26.67%显著高于对照组3.33%(P<0.05).结论 阿司匹林二级预防在溶栓早期进行会加重颅内出血发生率,建议溶栓24 h后再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阿司匹林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