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了解我院护理人员评判性思维能力现况,探讨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人员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文版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测量我院195名护士评判性思维技能和评判性思维精神。结果69.7%的护士有正性评判性思维能力,29.2%的护士有中等水平的评判性思维倾向。职称、年龄、是否自学护理知识、是否接受过评判性思维教育、是否阅读护理杂志等与评判性思维能力大小具有相关性。结论对肿瘤专科护士专业能力的培养不但应重视三基知识训练、专科护理理论传授,更应重视培养护士有效合作的能力、独立获得信息的能力、自学的能力以及评判性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评判性思维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教改实践及其效果。[方法]采用多种评判性思维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应用评判性思维能力(中文版)测量表(CTDI—CV)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教学前后CTDI—CV测量总分、分析能力、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求知欲方面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础医学课中对护生进行评判性思维训练可为后期临床课学习及今后的护理实践工作中运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以问题为基础的临床实习教学对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0名护理本科实习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6名护生,采用传统的带教模式;实验组54名护生,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临床教学。评判性思维测验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测评总分与7项特质单项得分比较都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结论PBL临床教学能有效培养护理本科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医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状况,探讨影响医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相关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或教学措施。方法运用中文版本的加利福尼亚评判性思维情感倾向问卷(CTDI—CV)和一般资料编制成的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1186名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本科医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均分为(270.84±22.42)分,未达到正性评判性思维。评判性思维能力与是否参加过评判性思维课程、性格、阅读写作习惯、参加社团活动、担任学生干部、年级、阅读科学知识等因素相关。47.5%听说过评判性思维,仅16.1%参加过评判性思维课程。结论医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参加评判性思维训练课程、学校社团活动、培养阅读写作习惯等方法提高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和分析急诊科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现状,为急诊科护士评判性思维的培养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和中文版评判性思维倾向调查量表(CTDI—CV)对北京市4家三级甲等医院160名急诊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CTDI-CV总分为(236.72±33.34)分,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各特质均为中等水平。不同年龄中,30~39岁与≥40岁两组年龄段的“开放思想”特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过与未接受过评判性思维培训的急诊科护士“开放思想”“自信心”和“分析能力”3个特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护士评判性思维处于中等偏低水平,有待提高;急诊科管理者须加强相关方面培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模式(PBL)应用于护理查房对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及其效果评价。方法 将外科全体护士,以抽签的方式,以病区为单位随机分为实验组86名和对照组85名。实验组采用PBL护理查房模式每2周1次,持续8个月,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查房模式。在教育方案实施前、后,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对外科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进行测量。观察不同护理查房模式对2组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结果 教学方案实施后实验组外科护士的总体评判性思维能力均提高,差异明显;实验组护士各评判思维特质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运用PBL护理查房模式,对提高外科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是可行并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PBL护理查房对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PBL护理查房对外科不同层次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以外科13个病区的全体注册护士为对象,以病区为单位,用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PBL护理查房模式每2周1次,持续8个月,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查房模式。观察两组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并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对外科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进行测量。结果:教学方案实施后实验组外科不同层次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PBL护理查房模式,对外科不同层次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在本科课程中加入病例教学的方式,探讨和摸索检验专业学生评判性思维培养的方法以及效果评价。方法在《临床检验基础》课程中施行病例教学,通过由学生共同讨论、分工协作完成PPT制作及病例汇报演讲,由教师进行引导和总结的方式进行评判性思维培养,教学前后均使用评判性思维测量表(CTDI—CV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评价评判性思维能力。结果经过1学期病例教学,学生在评判性思维7个方面的特质分数均有所提高,尤其是总分得到显著提高,体现出正性评判性思维的特质。结论短期病例教学已使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有一定提高,通过更长时间、更进一步的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定会有质的提高和飞跃。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系统化评估与风险预判为主导的临床护理专业能力培训提高临床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效果。 方法 邀请美国危重症专科护士与资深护理教育专家作为培训教师。 培训共 3 次,每次 3 个学时。 3 次培训内容分别为:理论讲授、情景模拟与小组讨论。 对 32 名临床护士进行专业能力培训。 在培训前后,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 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Imventory Chinese Version , CTDI鄄CV )对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行评价;并采取反思日记评价护士培训后的感受与反馈。 结果 培训后,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寻求真相、开放思想、系统化能力、思维自信心、求知欲等 5 个维度得分有提高,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反思日记提取出对现有临床思维模式的重新思索、对护士现有专业角色与价值的反思与对护理专业未来发展的思考 3 个主题。 结论 临床专业能力培训可以有效提升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增强了护士主动、评判、循证的思维意识,有利于护士专业角色与地位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地首门“临床推理与决策”课程对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前后对照设计。在“临床推理与决策”课程开设前后,组织选修该门课程的38名护生填写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量表一中文版(CTDI—CV),进行前后对照分析。结果教学后护理本科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为(318.05±24.87)分,高于教学前的(308.49±22.96)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无统计学意义(t=-1.839,P=0.074)。7个评判性思维维度中,寻找真相、系统化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的自信心得分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727,~2.622,-2.417;P〈0.05)。结论在护理本科生中推行临床推理与决策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