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目前国内外关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预测模型,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Sciencedirect、Scopus、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中关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预测模型的文献,并进行分析与汇总,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6月。结果最终检索并总结9个预测模型,其中国外有iScore模型、SEDAN模型、THRIVE模型、SITS模型、STARTING-SICH模型、SICH SCORE模型共6种,国内有THRIVE-c模型、Xu团队的模型、常红团队的模型共3种。结论国内外目前关于急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后发生出血转化的预测模型各有优缺点,国内应在学习国外风险预测模型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我国急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后发生出血的风险因素并构建模型,从而为高危人群筛查和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脂水平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中医药大学东 方医院脑病科2015年至2018年期间住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96例,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 评估其认知功能,MoCA评分<26分为认知障碍,分析比较认知障碍患者和认知正常患者临床资料,并分别 按照血脂四分位数和年龄进行分层,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性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方 法分析年龄、血脂水平与认知功能的关系。结果: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与认知正常患者比较,年 龄较大(P<0.05),卒中病史比例较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为老年(≥65岁)、有卒中史、低密度 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与有认知障碍呈正相关性(P<0.05)。二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是急 性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OR 1.075,95%CI 1.018 ~ 1.135,P=0.01)。老年患者MoCA评 分在最高水平LDL-C分组低于非老年患者(P< 0.05)。老年患者h-LDL-C分组MoCA评分低于n-LDL-C 分组(P<0.05)。老年患者的MoCA评分和LDL-C 水平呈负相关性(P<0.05),非老年患者的MoCA评分和 LDL-C 水平无相关性。结论:高龄是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LDL-C水平与老年患者 的认知功能关系密切,对老年LDL-C升高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应进行认知障碍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的研究现状和热点, 为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提供依据。方法系统检索2011年11月1日—2021年11月1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与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相关的文献, 从年份、期刊及国家等方面进行文献计量分析, 同时采用狄利克雷分配(LDA)主题模型挖掘潜在主题, 并确定主题关键词。结果共纳入1 815篇文献, 文献数量整体呈稳步增长趋势, 来源出版物共计394种, 载文量最大的期刊是Stroke(61篇), 美国是该领域研究的主要国家, 发文量占34.93%(634/1 815)。通过LDA主题模型识别6个研究主题, 分别为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各领域功能缺损及心理健康、神经心理筛查及评估工具、康复干预训练及效果评价、家庭照顾者的支持与健康促进、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相关危险因素。结论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的研究总体呈上升趋势, 通过对相关研究的主题挖掘与分析, 有利于进一步为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的开展提供发展方向和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365例,根据是否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将其分为END组65例和非END组300例。比较两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该模型预测效能。[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糖、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颈动脉中重度狭窄、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是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独立危险因素。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79,特异度为84.38%,敏感度为81.67%,准确度为83.91%,预测效果较好。[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早期神经功能恶化风险预测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早期神经功能恶化风险,为医护人员实施前瞻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系统评价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出血转化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决策工具的选择及护理风险评估工具的开发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PubMed、Embase等数据库中AIS出血转化预测模型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12月。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依据数据提取清单提取资料。结果 共纳入27篇文献,包括30项出血转化风险预测模型,C统计量0.682~0.956,25项进行了内部验证,18项进行了外部验证。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 NIHSS)、发病到开始治疗时间、年龄、血糖、收缩压是多变量风险预测模型中占比较高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已开发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但模型偏倚风险较高。NIHSS评分、发病到治疗时间、血糖、年龄、血压是AIS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助于高危患者识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于芬兰老年认知障碍预防模式的多因素干预对首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 为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设计。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空港医院住院的首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入院时间进行分组, 2022年1—6月入院患者50例为对照组, 2022年7—12月入院患者50例为干预组, 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及健康教育, 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出院前接受基于芬兰老年认知障碍预防模式的多因素干预。应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依从性评估量表评价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第3、6个月的总体认知功能及康复依从性变化情况。结果最终对照组纳入49例, 其中男35例, 女14例, 年龄(64.67 ± 7.47)岁;干预组纳入50例, 其中男32例, 女18例, 年龄(66.68 ± 8.75)岁。干预前2组的总体认知功能和康复依从性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干预后第3、6个月干预组的总体认知功能得分、康复依从性总分、饮食依从性、康复锻炼依从性及健康行为依从性得分分别为(26.36 ±...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脑血管储备功能在伴大脑中动脉狭窄的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动态变化。方法对正常对照组及伴大脑中动脉狭窄的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进行MMSE量表评分,应用经颅多普勒进行脑血管储备功能检测,3个月后复查上述指标。结果急性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MCASCI组)屏气指数(BHI)及Vm上升率(%)明显降低(P0.01),3个月后MCASCI组患者MMSE、屏气指数(BHI)及Vm上升率有所好转,较正常对照组仍有明显降低(P0.01),但与0个月时相比有所改善(P0.01)。结论伴大脑中动脉狭窄的急性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在3个月后认知功能及脑血管储备能力均有所好转,脑血管储备功能恢复与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特征分析及护理进展,主要从危险因素、临床特征表现、国内外护理现状、护理干预、预防措施及健康教育等方面阐述,认为护理干预对改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健康状况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癌症患者化疗相关认知障碍风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选择2021年12月-2022年11月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区城住院的336例肿瘤化疗患者,按是否发生化疗相关认知障碍分组。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化疗相关认知障碍危险因素,并建立化疗相关认知障碍列线图。采用ROC曲线、校准图评价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乳腺癌、肿瘤分期、化疗周期是化疗相关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4个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下曲线面积(AUC)为0.796(95%CI:0.749~0.842),校准图中曲线重合度较好。结论 年龄≥60岁、诊断、肿瘤分期、化疗周期是化疗相关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构建的化疗相关认知障碍列线图具有较好的鉴别和预测能力,能为化疗相关认知障碍的预测和干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国内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静脉血栓栓塞预防的相关临床实践指南进行质量评价和内容分析,为制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循证护理实践方案提供一定依据。[方法]检索相关数据库及指南网站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的相关临床实践指南,采用AGREEⅡ工具对纳入指南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9个指南,质量等级评价结果为5个A级、4个B级;纳入指南共综合了推荐意见12条,包括风险筛查、预防措施、知识培训与健康教育3个方面。[结论]纳入指南总体质量较高,但亟须构建以护理手段为主导的关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的循证护理实践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急诊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14 d不良预后的预测模型, 并评价其预测效能。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 入选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就诊北京博爱医院急诊科发病72 h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曲线确定连续型变量的截断值并参考临床进行离散化, 根据各变量的β回归系数设立相应分值, 建立急性脑梗死短期预后的临床量表预测模型。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本院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内部验证集, 对构建的预测评分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共321例患者纳入研究, 其中223例为训练集, 98例为内部训练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年龄、超敏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prealbumin, PA)、梗死体积、衰弱筛查问卷(Frailty Screening Questionnaire, FSQ)、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我国核心期刊刊载的卒中后失眠护理的相关文献进行筛选、分析,以了解该领域大体的研究现状与热点趋势。 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药数据库中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和(或)北大核心期刊收录的卒中后失眠护理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12月31日。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文献数量、期刊、基金、作者、机构、地区、关键词、研究类型及内容进行分析。 结果 纳入文献111篇,年发文量呈上升趋势,《护理研究》刊载量最多,以随机对照研究为主。对卒中后失眠的影响因素和护理干预开展了研究,现研究热点是对卒中患者行中医护理、正念疗法干预失眠。 结论 我国正处在卒中后失眠护理的初始阶段,早期较多开展了卒中后失眠影响因素的研究,现今中医护理、正念疗法为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病人血液透析后发生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160例慢性肾衰竭病人作为建模组。根据病人是否发生认知障碍分为认知障碍组和无认知障碍对照组,分析影响病人发生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并据此建立Nomogram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以及内部数据验证预测模型的效能。此外,另选取80例慢性肾衰竭病人为验证组,对建立的慢性肾衰竭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建模组160例病人中发生认知障碍105例,发生率为65.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4岁)、病程(>4年)、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焦虑(是)、抑郁(是)、血红蛋白(>102.74 g/L)、透析时间(>31个月)、护理方法(常规护理)为病人发生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内部验证结果显示,Nomogram模型预测病人血液透析后发生认知障碍的风险C-index为0.745[95%CI(0.647,0.811)];H-L拟合优度检验显示,χ2=7.793,P=0.351...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护理干预方法,以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保证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346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护理干预方法。结果 346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好转342例,好转率为98.8%,病死4例,病死率为1.2%。结论对时间窗(发病时间4.5h)内的患者,缩短入院至溶栓的时间、尽早溶栓治疗,是AIS治疗的关键。在急性期,护理上要注意维持患者病情的稳定,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糖代谢异常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现状,为日后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EBSCO、Ovid、ProQuest、Elsevier ClinicalKey全医学平台、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有关构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糖代谢异常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12月。结果 共纳入14个预测模型,模型的预测时长从产后6周至产后15年不等,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Logistic回归法,Cox回归法和机器学习。纳入模型均未进行外部验证。结论 现有妊娠期糖尿病产后糖代谢异常预测模型预测效能较好,但存在预测因子不全面、缺少外部验证等问题。建议未来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构建预测模型,充分挖掘可干预预测因子,重视模型外部验证,以促进模型在临床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陈莉  沙菲  李婷 《护理学报》2021,28(15):30-34
目的 总结目前国内外关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风险预测模型,为未来开展相关模型探索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电子数据库中关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风险预测模型的文献,从源模型、发展与应用、特点与用途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与述评,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1月。结果 最终共计检索并汇总6个预测模型,其中国外有LIPS评分模型、N-gram模型、Hiroki Iriyama团队的模型共3种,国内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预警体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风险预测模型、Zhang团队的模型共3种。结论 现今国内外关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风险预测模型各有优点与局限,适用人群与疾病迥异,今后在建立模型时建议以国内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风险评估模型为依托指引,进一步探索符合我国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特征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建构风险预测模型,从而为高危人群及早筛查提供可靠的预估检测工具,以期为临床医护人员及时采取预防性干预措施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系统评价酒精干预对大(小)鼠缺血性卒中结局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BIOSIS、CNKI、WanFangData和VIP数据库中关于酒精干预用于缺血性卒中动物模型的研究,检索时间截至2012年6月。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酒精干预组对缺血性卒中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MD=-6.98%,95%CI(-20.38%,6.43%),P=0.31],但低剂量急性酒精干预(≤2g/kgy可改善缺血性卒中预后[MD=-22.83%,95%CI(-38.77%,-6.89%),P=0.005],而高浓度慢性酒精干预会加重缺血性卒中脑缺血损伤[MD=24.06%,95%CI(10.54%。37.58%),P=0.000510结论低剂量酒精干预对大(小)鼠具有潜在的神经保护作用,高剂量酒精干预则可能加重其脑损伤程度。但应注意,受纳入研究发表偏倚等因素的影响,酒精干预对大(小)鼠卒中结局的影响程度可能被高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NSE、CRP水平与脑卒中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为疾病早期预测和干预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我院依据MMSE量表评定为卒中后认知障碍组80例和卒中后无认知障碍组70例,在本院体检的健康对象50例作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分析检测血清中NSE、CRP的水平,分析血清NSE、CRP水平与脑卒中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结果卒中后认知障碍组和卒中后无认知障碍组患者血清NSE和CRP浓度均高于正常组(P0.05);卒中后认知障碍组患者血清NSE和CRP浓度均高于卒中后无认知障碍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SE和CRP浓度与认知障碍程度、病变范围有关(P0.05);卒中后MMSE评分与NSE、CRP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NSE和CRP浓度与卒中后认知障碍关系密切,可反映脑卒中患者的认知障碍程度,因此血清NSE和CRP可作为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生物学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临床护理》2008,(1):49-51
卒中后便秘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终池闭式引流置换脑脊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难治性癫痫患儿生酮饮食治疗的护理;早期综合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预后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陈燕平 《全科护理》2023,(29):4068-4071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发生出血转化(HT)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其预测模型构建。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1月收治的187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病人为研究对象,病人均接受静脉溶栓治疗,依据病人治疗后是否发生HT将其分为对照组(未发生HT)146例与观察组(发生HT)41例。整理两组病人临床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判定病人溶栓后发生HT的危险因素,并根据统计学分析结果构建预测模型。结果:两组病人年龄、糖尿病病史、脑梗死病史、心房颤动病史、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多中心卒中调查(MSS)评分、血小板计数(NLR)、空腹静脉血糖(FP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房颤动病史、NIHSS评分、NLR、FPG为急性缺血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发生HT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获得回归方程为Logit(P)=-4.056+1.258×有心房颤动病史+0.085×NIHSS评分+0.159×NLR+0.125×FPG。结论:急性缺血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发生HT的危险因素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