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目的探索贺州市老年HIV/AIDS患者使用替诺福韦、拉米夫定和依非韦伦三药联合抗病毒治疗方案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贺州市人民医院关爱门诊中抗病毒治疗,初始方案为替诺福韦+拉米夫定+依非韦伦的HIV/AIDS患者,收集其治疗1年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抗病毒治疗开始前、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主要临床指标,CD4+淋巴细胞计数、病毒载量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入选100例病例,使用期间替诺福韦+拉米夫定+依非韦伦组合抗病毒治疗方案后发生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共有68例,老年组和非老年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治疗后CD4+细胞计数较治疗前升高(P<0.05),病毒载量下降,胆固醇较治疗前升高(P<0.05),转氨酶、血肌酐和甘油三酯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老年人使用替诺福韦+拉米夫定+依非韦伦组合抗病毒治疗方案安全性有效性可靠,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分散片(ETV)治疗对高病毒载量慢性乙肝患者的T细胞亚群及血清脂联素(ADP)、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的影响。方法从本院于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慢性乙肝患者中筛选经荧光定量PCR法测定HBV-DNA>2×105 IU/mL为高病毒载量86例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予以对照组常规减黄、保肝及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予以ETV治疗,均持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T细胞亚群、病毒载量指标及Th1/Th2型与相关炎性因子水平。结果经治疗,两组CD3+、CD4+水平均见提升,CD8+水平有一定下降,观察组CD3+、CD4+水平较对照组更高,CD8+水平则更低(P<0.05);两组HBsAg、HBeAg及HBV-DNA载量水平均见相应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ADP水平呈上升趋势,IFN-γ及IL-2水平均呈下降趋势,观察组ADP水平高于对照组,IFN-γ及IL-2水平均更低(P<0.05)。结论高病毒载量慢性乙肝患者应用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有助于T细胞亚群改善,且较大程度降低了病毒载量水平,并增强了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自拟黄贼附板汤联合激光治疗尖锐湿疣(CA)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160例CA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应用激光治疗,研究组应用自拟黄贼附板汤联合激光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人类乳头瘤病毒(HPV)载量、CD4阳性T淋巴细胞(CD4+)比例、CD8阳性T淋巴细胞(CD8+)比例、CD4+/CD8+值、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HPV载量较治疗前下降,研究组HPV载量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CD4+比例、CD4+/CD8+值较治疗前升高,CD8+比例较治疗前下降,研究组CD4+比例、CD4+/CD8+值高于对照组,CD8+比例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升高,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P<0...  相似文献   

4.
赵晓迎  臧珂 《河南医学研究》2022,31(8):1497-1500
目的 探讨替诺福韦、拉米夫定、依非韦伦联合治疗对乙型肝炎病毒(HB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肝功能和HBV病毒特征的影响.方法 选取洛阳市中心医院2019年8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60例HBV/HIV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接受替诺福韦、拉米夫定、依非韦伦联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替诺福韦片结合营养支持对艾滋病患者D-二聚体(D-D)、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水平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艾滋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2组均采用齐多夫定片、拉米夫定片、依非韦伦片进行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营养支持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替诺福韦片治疗,2组均治疗1...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以不同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方案疗效及对CD4+T细胞和病毒载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6月—2020年6月广安市人民医院收治150例HIV/AIDS为研究对象,依据HAART方案分为替诺福韦(TDF)组和齐多夫定(AZT)组各75例。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后不同时间血浆病毒载量和CD4+T细胞变化,采用WHO生存质量艾滋病专用量表简表(WHOQOL-HIV BREF)测试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的生存质量,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DF组总有效率为93.33%(70/75),AZT组总有效率为89.33%(67/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DF和AZT组治疗前HIV病毒载量<40 copies/mL分别为4例(占5.33%)和5例(占6.67%),经治疗12个月 HAART,患者 HIV病毒载量明显下降,<40 copies/mL分别为65例(占86.67%)和60例(占80.00%),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81,99.866,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12个月HIV病毒载量在<40、40~<200和≥200 copies/mL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DF和AZT组治疗前、治疗12个月CD4+T细胞分别为(250.22±88.12)个/μL和(244.89±83.97)个/μL、(394.44±155.28)个/μL和(373.17±146.61)个/μL,TDF和AZT组治疗12个月CD4+T细胞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63,9.636, P<0.05),两组治疗前、治疗3、6和12个月CD4+T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DF和AZT组分别治疗12个月,WHOQOL-HIV BREF 8个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两组白细胞下降、肝功能异常、疲倦乏力、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腹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诺福韦(TDF)+拉米夫定(3TC)+依非韦伦(EFV)、齐多夫定(AZT)+拉米夫定(3TC)+依非韦伦(EFV)两种不同HAART方案治疗HIV/AIDS均具有良好疗效,能够降低血浆HIV病毒载量,提升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调强适形放疗联合替吉奥对无法手术的老年胃癌患者免疫学指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台州市肿瘤医院住院的老年胃癌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进行替吉奥单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调强适形放疗。比较两组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以及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学指标CD3+、CD4+、CD8+、CD4+/CD8+的变化,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DC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8+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CD3+、CD4+、CD4+/CD8+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D3+、CD...  相似文献   

8.
《右江医学》2017,(3):334-336
目的观察拉替拉韦钾片治疗艾滋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艾滋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拉替拉韦钾片+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拉米夫定片治疗,对照组给予依非韦伦片+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拉米夫定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CD4+细胞计数、病毒载荷量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的CD4+细胞计数均高于治疗前,而病毒载荷量则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CD4+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病毒载荷量则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拉替拉韦钾片治疗艾滋病免疫学和病毒学疗效显著,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9.
徐艳秋 《吉林医学》2023,(6):1577-1579
目的:探究替普瑞酮治疗萎缩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效果及对患者胃黏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2021年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00例萎缩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替普瑞酮治疗)和对照组(枸橼酸铋钾治疗)各50例。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高于对照组的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动素、胃泌素各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胃黏膜病变程度积分、生活质量改善比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普瑞酮治疗萎缩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效果及对患者胃黏膜的影响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干扰素λ4(IFNL4)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替诺福韦(TDF)+拉米夫定(3TC)+依非韦伦(EFV)抗病毒治疗应答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20年1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门诊及住院确诊的HIV感染患者共137例,并予TDF+3TC+EFV抗病毒方案治疗12个月以上,定期门诊随访。对IFNL4的2个SNP位点进行基因分型,比较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12个月后基因分型之间的免疫应答和病毒应答情况。结果 位点rs4803221-GC基因型占8.8%,CC基因型占91.2%,rs12971396-GC和CC基因型分别为97.8%和2.2%。IFNL4-rs4803221、rs12971396不同基因型的患者相比较,基线CD4+、CD8+T细胞计数、CD4+/CD8+T细胞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rs4803221=0.074、-0.612、0.701,trs12971396=1.896、1.682、-0.568,P均>0...  相似文献   

11.
梁高飞  刘观斌  闫春平 《中外医疗》2023,(8):103-106+111
目的 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患者采用环孢素A进行治疗对临床疗效、血常规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滨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AA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摸球法分成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环孢素A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常规指标、免疫功能、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7,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水平明显增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水平明显增高,CD8+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CD3+、CD4+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柴胡清肝汤联合泼尼松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GLM)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108例GL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泼尼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柴胡清肝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乳房肿块大小、疼痛模拟评分法(VAS)、CD3+、CD4+、CD8+、免疫球蛋白G(IgG)、IgA、IgM、补体CD3水平及疾病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乳房肿块大小、V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乳房肿块大小、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CD3+、CD4+、补体CD3显著高于治疗前,CD8+、IgG、IgA、IgM显著低于治疗前,观察组CD3+、CD4+、补体CD3显著高于对照组,CD8+、IgG、IgA、IgM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复发率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维奈克拉联合胞嘧啶核苷类药物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CD206+)、免疫调节指标(CD4+/CD8+)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5月至2021年3月收拾的86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3例)和对照组(n=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扎胞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维奈克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IP-1α、CD206+、CD4+/CD8+指标水平的变化、缓解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MIP-1α、CD206+、CD4+/CD8+表达水平分别为(161.62±40.43)pg/ml、(2.35±0.98)%、(1.21±0.15)%,对照组治疗后MIP-1α、CD206+、CD4+/CD8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应用卡培他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奥沙利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9-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抑制肿瘤进展,调节免疫,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中医药方剂(免疫Ⅰ号)联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HAART)治疗艾滋病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HAART治疗(TDF+3TC+EFV,既替诺福韦300 mg+拉米夫定300 mg+依非韦伦400 mg,每日一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免疫Ⅰ号方剂,早晚服用。两组治疗30 d为1个疗程,均治疗6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采用流式细胞计数测定CD4+计数,以及用药后对不良反应症状的影响,采用RT-PCR检测病毒载量。结果 治疗组皮肤瘙痒、失眠、头痛等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CD4+绝对计数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CD4+绝对计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病毒载量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补肺益肾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COPD)患者免疫水平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4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剔除脱落病例后观察组68例,对照组67例。对照组采用氨茶碱、沙美特罗替卡松等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补肺益肾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分析治疗前后两组肺功能1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免疫球蛋白A、M、G(IgA、IgM、IgG)、CD4+、CD8+、炎性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FEV1、FVC、IgA、IgM、IgG、CD4+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FEV1、FVC、IgA、IgM、IgG、CD4+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CD8+、PCT、hs-CR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CD8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唑来膦酸联合依西美坦治疗激素受体阳性老年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21年4月海口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激素受体阳性老年乳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接受单纯依西美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统计两组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4+/CD8+)、性激素[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骨标志物[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 Laps)、总骨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ⅠNP)]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CD8+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E2、P、T水平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辅助化疗治疗子宫内膜癌(EC)的疗效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将我院72例E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紫杉醇+顺铂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黄芪注射液辅助紫杉醇+顺铂化疗方案治疗。比较两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 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CD4+/CD8+)、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客观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A19-9、CA125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CA19-9、CA125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CD3+、CD4+百分比和CD4+/CD8+均高于治疗前,CD8+百分比低于治疗前,观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者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 ART)中达到病毒学抑制后(病毒载量<50cp/ml)的外周血总HIV DNA水平,初步探索总HIV DNA水平及相关因素。方法 纳入2019—2020年成都市在治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感染者,收集人口学和ART信息,采集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 EDTA)抗凝全血,检测外周血总HIV DNA、病毒载量(viral load, VL)和部分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38+CD4+、CD38+CD8+),以总HIV DNA分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109人HIV-1感染者符合标准,其外周血总HIV DNA有65人低于定量下限(10cp/106细胞),44人介于10.63~223.77c...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SOX方案(奥沙利铂+替吉奥)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高中晚期胃癌治疗效果提供经验。方法 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100例中晚期胃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SOX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卡瑞利珠单抗,均治疗6个周期。评价并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及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血清糖类抗原724(CA724)]变化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治疗期间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00例患者中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有3例因死亡或放弃治疗剔除,共94例完成6个周期治疗,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CD3+、CD4+、CD4+/CD8+治疗后均降低,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