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大肠癌中医辨证文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寻求大肠癌中医辨证施治规律、便于规范大肠癌的中医治疗;方法:本文就近30年来国内公开发表的中医药治疗大肠癌的相关文献进行筛选、整理、统计和分析;结果:病因中正虚是以脾虚、肾虚为主,邪实以热毒、瘀血、湿热为主;辨证分型主要为脾肾阳虚证、气血两虚证、肝肾阴虚证、湿热证、瘀毒证;结论:大肠癌的中医辨证施治是有规律可循,但目前的文献报道难以反应中医辨证治疗的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大肠癌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进一步探讨大肠癌的内在规律,为中医辨证治疗提供循证学依据。方法:对各数据库内收录的从中医角度研究大肠癌的文献进行梳理,统计明确提出大肠癌中医辨证分型文献的各证型病例数和频率。结果:大肠癌的辨证分型(无明确指出手术前后或化疗前后)为实证以湿热、瘀毒为主,虚证以气血和脾肾肝三脏虚衰为主;比较大肠癌手术前后辨证分型,发现术后的证型变化总体上实证例数减少,虚证例数增加,疾病后期大多演变为气血两虚证和肝脾肾虚衰证;而大肠癌化疗前后的辨证分型显示,患者多次化疗以后,湿热瘀毒等实证减少,脾肾肝胃等脏器虚衰之虚证增加;分析百余名医家对大肠癌证型的认识,发现实证以湿热、瘀毒为主,虚证以气血和脾肾肝三脏虚衰为主。结论:大肠癌的中医辨证分型特点为实证以湿热、瘀毒为主,虚证以气血和脾肾肝三脏虚衰为主;手术及化疗后实证比例减少、虚证比例增加,尤以气血和脾肾肝三脏虚衰为常见。  相似文献   

3.
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复发转移是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中医药在大肠癌各期治疗中均占有重要地位。结直肠癌术后正气亏虚,瘀毒残留,导致肠癌易复发及转移。因此气虚瘀毒是大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基本病机。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中医辨证论治以及中药灌肠可有效降低大肠癌术后的复发转移率。文章论述近年来大肠癌复发转移的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临床、实验研究概况,指出中医药在大肠癌综合治疗中日益突出的地位,以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生存期的延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目前对大肠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化疗、放疗等,存在一定局限性.而中医药治疗大肠癌具有独特优势.中医认为大肠癌的病因病机主要为湿热郁毒、瘀毒内阻、脾肾双亏、气血亏虚等.国内学者针对其病因病机,从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益肾健脾、补益气血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中医药治疗癌病是中医的特色,应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肺癌因虚而得,因虚致实,是一种全身属虚,局部属实,本虚标实之病。虚以肺气虚、阴虚为主,实则为癌毒、痰毒、瘀毒互结,治疗以益气养阴、解毒散结、化痰消瘀为基本大法,但需正确处理益气养阴与解毒散结、化痰消瘀之间的关系,做到标本兼顾,不可偏废。同时治疗应辨病辨证相结合,配合手术、放疗、化疗等多种手段。肺癌早期,邪实而正未虚,可首选手术切除,配合中医药治疗,以祛邪为主,扶正为辅;中期则邪衰正气渐复,则应祛邪与扶正兼顾,且攻且补;晚期患者正虚邪实或正虚邪衰,脏腑功能低下,应以中医药治疗为主,益气养阴兼顾五脏,时时注意顾护胃气,以期减少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6.
肺癌因虚而得,因虚致实,是一种全身属虚,局部属实,本虚标实之病。虚以肺气虚、阴虚为主,实则为癌毒、痰毒、瘀毒互结,治疗以益气养阴、解毒散结、化痰消瘀为基本大法,但需正确处理益气养阴与解毒散结、化痰消瘀之间的关系,做到标本兼顾,不可偏废。同时治疗应辨病辨证相结合,配合手术、放疗、化疗等多种手段。肺癌早期,邪实而正未虚,可首选手术切除,配合中医药治疗,以祛邪为主,扶正为辅;中期则邪衰正气渐复,则应祛邪与扶正兼顾,且攻且补;晚期患者正虚邪实或正虚邪衰,脏腑功能低下,应以中医药治疗为主,益气养阴兼顾五脏,时时注意顾护胃气,以期减少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7.
张明主任认为,在疾病治疗的过程中应当遵循天人相应、四时合参理念,辨病结合辨证,注意扶正结合祛邪。他认为脾胃虚弱、阴津耗伤、肠络瘀阻、毒邪内蕴是大肠癌前病变的病机;而大肠癌的辨病特征多以湿热瘀毒为主,虽病在大肠,但与脾胃肾的虚弱有关,为邪实正虚之病。因此,在大肠癌的中医药治疗中要以六腑以通为用,清热利湿为主,同时把健脾贯穿始终,兼以利胆。肿瘤疾病对患者的心理影响比较大,所以予以药物治疗的同时要重视心理疏导,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相似文献   

8.
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临床上大肠癌的治疗方法多样。其中,化疗是西医治疗大肠癌的主要方法之一,具有抑制病情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期等作用。但同时也会引起恶心呕吐、手足麻木、血细胞减少、器官损害等毒副反应。中医药治疗是肠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相关研究表明,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大肠癌可起到增强抗肿瘤疗效,减轻化疗毒副反应,降低耐药性等作用。今后应重视中医药联合化疗在肠癌治疗方面的作用,设计更加严谨可信的对照实验及进行更深入的药物机理的研究,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膜性肾病的病因病机进行系统考证,认为古代中医文献中没有"膜性肾病"病名记载,按其泡沫尿、四肢浮肿、腰酸、乏力等临床症状,可归属于"尿浊""水肿""腰痛""虚劳"等病范畴。病因方面研究认为,内因多由禀赋不足、年老体弱、饮食不节或情志内伤等致正气亏虚;外因多由湿热之邪侵袭人体,内外合邪致病。该病的病因病机核心是脾肾两虚,本虚标实,以虚为主。盖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前者运化水湿,后者蒸腾气化,标实则以湿热(毒)为主。机体脾肾虚弱,则蒸腾运化不利,从而湿热(毒)之症状愈发加重,法当清热解毒、化湿治疗。治疗方面总结现代医家的治疗方法,采用单味药、中成药和专方治疗等方法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大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临床治疗以手术为主,联合放疗、化疗,但预后不理想。中医药疗法在大肠癌多学科综合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其中益气扶正法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配合放、化疗增效减毒,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在大肠癌治疗的各个阶段均被广泛应用。为此,就益气扶正类中医药在大肠癌术后、放化疗期间、晚期抗转移的临床应用,以及在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调控肿瘤相关信号通路及基因、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抑制肿瘤细胞转移等方面的基础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外泌体lncRNAs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可通过诱导免疫逃逸、驱动上皮间充质转化、增加化疗及靶向治疗抗性、促进血管新生等影响结直肠癌的进程。古今医家认为结直肠癌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 本虚为正气亏虚, 标实为痰、湿、热、毒、瘀等病理因素交互为患, 外泌体lncRNAs通过多种途径影响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 与中医学对结直肠癌“正虚邪实”病机的认识高度契合。通过梳理近年来外泌体lncRNAs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及中医药干预研究, 为未来中西医结合防治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辛香中药临床应用广泛,在结肠病证的干预治疗中疗效明确,与其辛窜通络、芳香悦脾、激阳祛湿的功效特性有关,肠道菌是其效应的关键环节。研究证实,辛香中药及其他芳香物质干预炎症性肠病可有效延缓结肠炎癌演化进程,其机制与嗅觉受体在结肠上皮细胞内高表达密切相关。除中药口服与肠道直接接触外,"鼻-脑-肠"轴可能是辛香中药发挥效应的另一重要路径。鼻腔菌群、口腔菌群、肠道菌群间相互的微生物纠缠,应当是辛香中药干预结肠炎癌转化的共同效应部位。  相似文献   

13.
中药联合化疗治疗大肠癌临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我国第四大常见肿瘤,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大肠癌的治疗首选根治性手术切除,但对晚期不能手术和手术后出现复发转移的大肠癌患者,化疗是大肠癌的重要治疗手段[1],文章回顾近几年来临床有关中药联合化疗治疗大肠癌的相关报道,资料显示中医药对化疗具有减轻其毒副作用、增强疗效、提高缓解率、改善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的作用,文章将临床有关中药联合化疗治疗大肠癌的报道,根据常用给药方式,分内服中药联合化疗和静脉中药制剂联合化疗两类,进行临床进展情况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分析大肠癌术后治疗的相关医案,挖掘其中医证治规律。方法 筛选中医治疗大肠癌术后的医案,辨证与用药逐一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对筛选出的医案进行辨证与用药规律分析。结果 通过对105个医案进行分析,确定了医案中常见中医证型、疾病的主要治法、常用中药出现频次以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统计出大肠癌术后常见证型主要为脾胃气虚证、肠道积滞证、脾肾两虚证,常用健脾益气、活血化瘀、补肾等功效的中药,挖掘出47个核心配伍和9个新处方。结论 中医对于大肠癌术后的证治存在一定的规律性,从中医临床医案挖掘出的大肠癌术后中医证治规律对临床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属于传统医学“肠覃”、“积聚”、“脏毒”、“锁肛痔”等范畴。现代临床研究提出,痰湿内阻是肿瘤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从痰致病的特点入手,探究大肠癌的病因病机、发生转归与痰的关系,以期为中医药论治大肠癌提供理论依据和临床指导。  相似文献   

16.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全球第三大常见癌症[1].根据2018中国癌症统计报告,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死亡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分别居于第3位和第5位,其中新发病例37.6万,死亡病例19.1万[2].我国人群癌症5年相对生存率40.5%,远低于发达国家,预后相对较差[3].近年研究表明,肠道...  相似文献   

17.
尤建良教授为江苏省重点中医专科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无锡市中医医院肿瘤科主任、硕士生导师,师出名门,得著名中医临床学家赵景芳教授的真传,学验俱丰,擅长运用中医理论及中西医结合方法控制癌症。尤建良教授在诊治晚期大肠癌合并肠梗阻方面有独到经验,提倡辨“通”与“不通”;“和解”与“通降”并举;“疏”“利”之活用;“上下”分治,“内外”兼顾。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延长老年Ⅲ、Ⅳ期大肠癌患者生存期的作用,筛选影响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方法:对近5年我院肿瘤科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65例老年III、IV期大肠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以广州武警医院肿瘤科西医治疗病例为对照组。选取治疗组别、性别、肿瘤部位、病理分期、肠梗阻、肝转移、远处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化疗方案、靶向药物、治疗前症状总分、治疗前CEA、治疗前KPS评分、化疗期间HGB均值、生存期共14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引入Cox风险比例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中西医组中位生存期(1000 d)长于西医组(755d)。中位疾病无进展时间:中西医组(225 d),较西医组(173 d)长,差异有显著性。共6个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入Cox模型,分别为:治疗组别、治疗前症状总分、手术、化疗药物、远处淋巴结转移、化疗期间HGB均值。结论:中西医治疗、根治术、应用希罗达、伊立替康、奥沙利铂化疗、化疗期间HGB均值是影响生存的保护因素;治疗前症状总分、远处淋巴结转移是危险因素。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延长III、IV期老年CRC生存期,提高生存率,在延长肿瘤无进展生存期方面具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近年来,肠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笔者有幸跟随郭勇教授,将其诊治肠癌经验与临床文献研究进展结合作一个总结探讨。方法:将郭勇教授多年来诊治的肠癌患者病例收集、整理,剖析并归纳其遣方用药特点,并与郭师探讨交流其辨病辨证思想,将其首创的肿瘤中医治疗应遵循“四阶段、一盲区、二弱点”理念深入解析并与肠癌的治疗融合。将中医与西医在肠癌治疗过程中的角色比重与转变作一个深入且系统的归纳。结果:肿瘤从发生、发展、演变直至归宿存在围手术期、辅助治疗期、随访期和姑息治疗期4个不同的阶段。通过对四个阶段疾病侧重的把握,灵活转换中西医治疗的角色比重,从而使肠癌患者阴平阳秘,达到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的最终目的。结论:中医与西医绝不是一个相互对立的关系,而是应该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在肠癌的治疗中,郭师中西医配合四阶段治疗肠癌的观点取得了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中医中药在大肠癌治疗中的作用。大肠癌是肠道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早期治疗仍以手术为主,中、晚期的治疗以放、化疗为主。近年来研究发现,外科治疗手段配合中医中药治疗,对于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减轻放、化疗副反应以及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