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脑外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有报道表明神经干细胞移植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受损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1,2],其治疗机制是通过移植入宿主体内的神经干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部位定居、增殖并分化成具有修复神经损伤功能的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等,同时这些分化的神经元应能与周围神经系统建立起正确的突触联系[3]。  相似文献   

2.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新方法,为治疗脊髓功能障碍性疾病打下基础,方法:制作脊髓横断大鼠模型,造成大鼠下肢瘫痪,分别在损伤急性期和损伤3周后移植胎鼠组织神经干细胞,观察移植后的动物行为变化,脊髓神经电生理变化和脊髓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细胞移植后第8d即可见瘫痪大鼠的后肢肌力开始恢复,2-3周后可出现爬行,4周后后肢活动沃跃;对照组瘫痪的肢体无任何恢复。脊髓诱发电位部分出现,动作电位波幅较高,对照组未出现诱发电位,且动作电位波幅明显减低,脊髓移植肉眼可见有增生的组织充填,镜下有大量新生的细胞,表现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阳性染色,结论:神经干细胞移植可使脊髓横断大鼠运动功能恢复,有望成为治疗脊髓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神经干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等特性,可在细胞因子等各种信号调节下最终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神经干细胞特性已经显示了它在临床上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或其它疾病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目前对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来源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临床上应用还处于摸索阶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脑创伤后胚胎神经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平均分成4组:对照组、脑创伤组、脑创伤神经干细胞移植组和脑创伤PBS移植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观察伤后移植细胞在体内的分布和迁移,同时检测海马局部脑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的表达;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大鼠伤后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结果 神经干细胞移植后7、14、21和28 d,移植区可检测到BrdU标记的阳性细胞。移植后7、14 d时神经干细胞移植组伤后海马及周边局部脑组织中NGF的光密度(IOD)值分别为0.495 4±0.013 4、0.576 7±0.021 1,BDNF的IOD值分别为0.474 5±0.042 5、0.556 3±0.032 1,较其他组增高(P<0.05);神经干细胞移植组各时间点搜索安全岛逃避潜伏期较脑创伤组和PBS移植组有改善 (P<0.05)。 结论 胚胎神经干细胞移植后海马局部脑组织中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发生改变,对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恢复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6.
李力  万琪  刘勇红  张瑞国 《医学争鸣》2003,24(7):603-606
目的:研究类缺血损伤的皮质神经元对外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作用.方法:类缺血处理后的小鼠皮质神经细胞与同种异体神经干细胞共培养,通过MTT法观察干细胞增殖情况.结果:经与类缺血处理的神经细胞共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在2—3wk内的增殖速度明显高于各对照组.结论:类缺血处理后的皮质神经元对外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有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神经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腓肠肌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对脊髓损伤后腓肠肌的影响。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损伤组(B组)和NSCs移植组(C组),每组10只;将培养的大鼠神经干细胞悬液注入C组切断脊髓处,B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术后2个月,进行腓肠肌肌电位、肌湿重测定,观察腓肠肌运动终板的变化。结果:①与A组比较,B组和C组腓肠肌肌电位的峰值下降,时限延长(P<0.01),C组电位有所恢复。②与A组比较,B组的腓肠肌肉湿重下降近70%,C组肌肉湿重有所恢复,但仍未达到正常水平(P<0.01)。③B组和C组的运动终板形状变得单一,运动终板的总数量减少,其中C组比B组减少数目为主。结论:神经干细胞移植入脊髓损伤的横断处,能延缓肌肉的萎缩,有助于其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陈盛  何念海 《重庆医学》2003,32(4):450-452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hypoxicischemicbraindamage ,HIBD)是新生儿常见疾病 ,目前对其治疗均立足于抑制其脑细胞死亡 ,并应用多种脑细胞活性药物促进其功能恢复 ,但对已死亡的细胞则显得力所难及。干细胞移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干细胞能根据周围微环境诱导而增殖、分化成形态、功能与附近的宿主细胞非常类似的细胞类型 ,因而能部分补偿损伤和死亡脑细胞的功能[1] ,近年来随着对神经干细胞 (neuralstemcell,NSC)研究不断深入 ,发现NSC移植后不仅能增殖、分化为神经元、星型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 ,且易于基因操作 ,可作为载体转染神经营养…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神经干细胞脑内移植对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2VO)所致血管性痴呆(VD)大鼠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以2VO法来制备大鼠VD模型,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来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差异;取VD组大鼠给予神经干细胞脑内移植,观察移植后VD大鼠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神经干细胞脑内移植后,可在大鼠脑内分化为神经元,Morris水迷宫测试表明,VD治疗组大鼠的潜伏期缩短,平均速度明显加快。结论神经干细胞脑内移植后可以改善由VD引起的大鼠认知功能的减退。  相似文献   

10.
神经干细胞移植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瑞玲 《吉林医学》2011,(7):1425-1425
<正>干细胞技术是近年现代生物科技继克隆技术、基因工程之后的第三大科学成就,他不仅促使人们重新认识细胞生长与分化的基本生命原理,也为多种难治性疾病的治疗带来了划时代的革命。2006年我科开展了神经干细胞移植技术,至今已达50例,治疗了十余种疾病,如脑出血、脑梗死、CO中毒性脑病、运动神经元病、帕金森病、多系统萎缩、脑瘫等均收到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对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中枢系统疾病的研究成为热点,神经干细胞作为具有自我增殖及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能力,因此应用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神经变性、脊髓损伤和神经脱髓鞘等疾病具有广阔的临床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本文就神经干细胞的概述、移植的方法和意义、临床应用、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应用前景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移植到大鼠脊髓损伤处后的基因表达变化,为脊髓损伤修复提供基础研究资料。方法: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手术对照组,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移植组,BDNF-NSCs移植组,各组分4个时相点(7d、1个月、2个月、3个月),利用细胞移植、X-gal组化、免疫组化、原位杂交等方法,观察了移植处细胞的标记基因(LacZ)表达和BD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丝-200(NF-200)的表达。结果:大鼠脊髓损伤移植处细胞中,有标记基因阳性细胞,BDNF强烈表达,尤其是BDNF-NSCs移植组的移植后1周和1个月时。各组各时相点均有GFAP和NF-200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和纤维。结论:BDNF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能在脊髓损伤移植处存活,强烈表达BDNF,BDNF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可以作为脊髓损伤修复的移植材料。  相似文献   

13.
大鼠脊髓损伤BDNF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移植后HRP逆行示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检测大鼠脊髓损伤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移植后,神经纤维的再通及后肢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大鼠L4脊髓全横断后,在横断处立即移植BDNF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分四个时相点(1周,1、2、3个月)进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示踪,并观察损伤移植处的形态学变化及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损伤移植处脊髓的形态学明显好转;损伤移植处上段脊髓中,移植1个月组有HRP阳性细胞,以后两组逐渐增多;移植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明显恢复。结论:大鼠脊髓损伤BDNF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移植后,在损伤移植处有HRP阳性神经元和神经纤维,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明显恢复,提示BDNF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有修复大鼠脊髓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移植诱导中脑神经干细胞分化出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对PD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利用纹状体提取液诱导大鼠胚胎中脑神经干细胞,使其部分分化为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继而把分化后的细胞移植到PD大鼠的纹状体内,免疫组化法证实移植细胞的存活并以诱发旋转行为的改善来观察其治疗作用.结果纹状体提取液能够诱导中脑神经干细胞分化出多巴胺能神经元而且这种经诱导后产生的细胞能够在PD大鼠体内长期存活并改善阿卟吗啡诱导的旋转行为.结论诱导中脑神经干细胞分化出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对PD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60Co辐射异种神经移植后皮肤感觉神经末梢的再形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梨状肌下缘10mm处切除成年Wistar大白鼠右侧的坐骨神经5mm,移植入8mm长、经2×10^6rad^60Co辐射的成年日本大耳兔胫神经。异种神经移植术后8、12、16、20、32周,取出鼠手术侧的爪皮入10%福尔马林固定、冰冻切片,按Gross-Schultze改良的Bielschowsky法染色显示皮肤感觉神经末稍,术后8周的爪皮皮下组织出现少量再生神经束,12周后的各存活期真皮层内部分再生神经纤维可能与Meissner小体和Merkel触盘的形成有关,32周的部分再生神经纤维穿行于表皮细胞之间形成游离感觉神经末稍。随着存活期的延长,皮肤感觉神经末稍的数量和种类逐渐增多。^60Co辐射的异种神经移植后,宿主的再生神经纤维能向远段生长重新支配靶器官。  相似文献   

16.
神经干细胞移植对损伤脊髓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珂恩  李超  何永峰  布林 《海南医学》2005,16(7):134-135
目的 观察神经干细胞移植对损伤脊髓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脊髓半横断伤S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神经干细胞移植组(A组)、损伤对照组(B组)和正常组(C组),24小时每组12只动物取伤段标本测水离子含量。其余动物第6周、第12周每组8只动物爬坡试验,评价下肢运动功能及运动诱发电位(MEP)检测。结果 脊髓损伤(SCI)后组织水肿,Na^ 、Ca^ 离子浓度升高,K^ 、Mg^2 离子浓度降低。神经干细胞脊髓内移植后显著改善这些变化,使损伤神经功能有显著恢复。结论 神经干细胞脊髓内移植对SCI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神经细胞离子失衡、改善细胞内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NOV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对损伤大鼠脊髓功能的治疗作用。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损伤组(B组)、NSCs组(C组)和NOV/NSCs组(D组),每组10只;将NSCs悬液注入C组切断脊髓处,D组注入等量的NOV基因修饰NSCs悬液,B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术后2个月,采用BBB评分和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观察大鼠脊髓功能的恢复程度。结果:①术后2月BBB评分B、C、D组大鼠有所恢复,但都未达到正常水平;C组和D组的大鼠恢复较好,评分较高,与B组有显著性差异;其中D组比C组恢复要好。②脊髓损伤后,各组的CSEP波均消失,术后2月除B组外C组和D组的波形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但潜伏期延长,其中C组比D组更长,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NOV基因修饰NSCs脊髓内移植比单纯NSCs移植能较好地促进损伤脊髓运动和传导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19.
Study on the migration of nerve stem cell in vitro Induced by glioma cell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bjective: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glioma cells induced the migration of nerve stem cells (NSCs) in vivo. This study was exploring whether this situation could happen in vitro. Methods: Supematant from 05 glioma cell lines or astrocytes cultured in serum-free medium growing in logarithmic phase were separately placed in lower chambers and NSCs were placed in the upper chambers of Trans-well culture system. After 36 h co-incubation, these NSCs spheres occurred on the middle membrane were counted. Results: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supematant from 05 glioma cell culture, not from the astrocytes, enhanced the migration of NSCs ( P 〈0.01). Conclusion: Some components in 05 glioma cell culture can attract the migration of NSCs.  相似文献   

20.
多发性骨髓瘤 (MM )为一种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 ,目前仍为无法治愈的疾病[1,2 ] ,常规化疗疗效差 ,其 3年DFS(Progreesion -FreeSurvival)低于 30 %。Atexamian[2 ] 总结MDAnderson癌症中心 1965— 1991年计 10 0 0多例MM患者的生存情况 ,发现在 1965— 1974、1974— 1983及 1983—1991年度 3个阶段的生存曲线几乎没有差别 ,5年生存率 <15 % ,Barlogie等[3 ,4 ] 报道美国西南部肿瘤协作组 (SWOG)2 30 0余例患者的结果与上相似 ,该协作组所设计的 5种治疗方案的中位生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