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索一种基于手机微信小程序的膳食记录工具——“知食AI营养师”应用于膳食记录的准确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浙江大学全日制本科生109人,受调查者完成1轮非连续3天“知食AI营养师”的膳食记录和1轮非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法记录,两种方法必须要有1天重合。整理“知食AI营养师”调查所得的能量、营养素和各类食物摄入量数据,与24小时膳食回顾法的相应调查结果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或Spearman相关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组内相关系数进行信度分析,Bland-Atlman散点图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 信度方面,两种方法评估各类食物、能量及营养素的摄入量具有一定的信度,能量校正后,营养素摄入量信度增强。相关性方面,食物组相关系数范围为0.34~0.79(均值0.60),能量及营养素相关系数范围为0.34~0.72(均值0.55)。一致性方面,95%一致性区间范围外的研究对象比例均小于10%,表明两者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 “知食AI营养师”应用于大学生膳食记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糖尿病病人饮食行为,分析饮食行为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提出改变不良饮食行为对策。方法采用询问法对糖尿病病人进行膳食调查、饮食行为以及并发症调查。结果697例糖尿病病人超重和肥胖者占66.14%,并发有高血压、高血脂、神经病变、脂肪肝的病人分别为48.64%、42.90%、38.31%、36.44%。年龄、病史、BMI为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膳食因素中奶类为保护因素,饮食行为中每习增加餐次可以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危险。结论糖尿病病人饮食行为影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应倡导控制体重,科学、合理、健康的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营养状况和营养需求,为进一步干预研究收集基线资料.[方法]于2005年底~2006年初对阜阳市某村选定的研究对象进行基线调查,采用问卷法对病人的家庭经济状况、人口数、基本健康状况等进行调查,并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研究对象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进行了调查;采用询问和记录法,以户为单位,进行连续3 d的入户膳食回顾问卷调查;按常规方法分别测量身高、体重.[结果]HIV感染者/AIDS病人饮食基本有规律,素食为主、品种单一,动物性食物摄入较少.宏量营养素基本满足,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营养缺乏病相关症状检出率较高,牙龈出血44.1%、夜盲49.1%,皮肤炎症27.3%.营养知识得分不高,满分10分,最高分8分,最低0分,6分以下的调查对象占68.6%.[结论]研究对象宏量营养素营养状况无明显不足,微量营养素缺乏较常见,营养知识水平低下.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2,250名2~6岁儿童为对象,用综合评价法对离差法筛查营养不良的实用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离差法按年龄别体重(W/A)诊断营养不良误诊率高达63.3%,漏诊率为38.1%。不利于早防早治,离差法按身离别体重(W/H)评价,营养不良误诊率为36.1%。离差法对个体指导有一定的意义,但不宜作群体评价。群体评价应采用综合法比较实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莆田市荔城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探讨其防治对策。[方法]采用身高标准体重法对2所监测校学生进行营养状况评价。[结果]本区学生营养不良率为38.5%,超重率为5.2%,肥胖率为3.3%。同1996和1999年相比,学生营养不良率明显下降,超重与肥胖率呈上升趋势;农村学生营养不良率高于城市,超重与肥胖率低于城市;女生营养不良率高于男生,男生超重与肥胖率高于女生;初中阶段营养不良率最高,小学阶段最低;重点校学生营养不良率、超重与肥胖率均高于普通校。[结论]不良饮食方式和缺乏运动是影响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饮食蛋白摄入和营养状态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饮食蛋白摄入和营养状态的关系。方法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蛋白摄入和营养状态进行评估,资料收集包括饮食记录和分析、生化学指标、主观综合营养评估(SGA)及体测量指标四个方面。结果98例临床稳定的血液透析患者,平均标化饮食蛋白质摄入(NDPI)为0.96±0.25g/kg·d,平均标化饮食能量摄入(NDEI)为120.50±31.59kJ/kg·d。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9%,根据NDPI将病人分为4组。组间各营养参数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大部分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实际饮食蛋白摄入低于KDOQI推荐值,而且这种略低的饮食蛋白摄入没有造成病人营养不良发生率的增加。在我国现有的透析条件下需要针对氮平衡的前瞻对照研究确定合理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饮食蛋白摄入。  相似文献   

7.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营养不良的干预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营养不良的营养支持模式及有效方式,改善疾病预后。方法:选择我院158例评定为营养不良的老年COPD病人,在抗炎、止咳、祛痰、扩张支气管和吸氧等常规治疗的同时,由营养师和主管医师共同制订营养支持方案,给予专业的营养咨询和营养教育,比较病人治疗前后的饮食模式、进食量、体重、血清清蛋白和气道通气改善等状况。结果:经过专业的营养教育和合理的营养支持,病人的营养状况明显改善。病人饮食模式改善、进食量增加、体重增加、血清清蛋白升高、气道通气状况改善。结论:合理的营养支持模式能及时发现并干预老年COPD病人的营养不良,明显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住院病人的营养不良一直是医学界探讨的一个普遍问题。国外在20世纪70年代的研究数据表明,在发达国家里,40%以上的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多种营养不良,死亡人数中约40%是由于营养不良造成的。现在尽管已进入21世纪,但我国的情况还是如此,营养问题严重影响着病人的康复。 营养“自理”不能满足治病要求 按以往规定,住院病人要按营养师的要求吃医院的伙食,可现在对这点要求却不严格了。现在的病人住院,往往是住一陪二,病人的饮食大多是由家属管。病人的陪客率日益增高,而医院食堂的就餐率却越来越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山东省三城市1个月~19岁的人群中营养不良和肥胖症的检出情况,为提倡科学饮食,减少城市该年龄段人群营养不良和肥胖症的发生,提高群体身体素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被查人群是按整群抽样方法进行随机抽样检查的。专业人员统一检查标准,标准依据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15项形态指标的测量方法、《儿童保健学》为准。并根据WHO推荐的年龄、体重、身高三结合进行个体评价。被检查人群按年龄进行分组。【结果】各年龄组营养不良和肥胖症的检出率分别为:1个月~1周岁为21.27%、6,2%,1~3周岁为9.93%、10,99%;3~7周岁为8.86%、10.13%;7~14周岁为9,97%、8,11%;14~19周岁为13,54%、13,69%。这一结果显示城市该组人群营养不良和肥胖症的检出率较高。【结论】营养不良和肥胖症的发生率在城市仍较高,应大力提倡科学饮食,以提高该组人群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0.
攀枝花学院学生体质与饮食行为习惯关系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学生体质与饮食行为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305名学生测量体重、身高.计算BMI(体质指数)来判断学生体质。用询问调查学生的饮食行为习惯。结果:学生营养不足低体重率为25.9%,营养过剩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7.9%和4.9%,三者均为营养不良的总发生率为38.7%。经常不吃早餐或早餐质量差,喜吃肉类、喜喝饮料,常吃零食、偏食、挑食、睡前进食、课外活动少等不良饮食行为生活习惯与学生营养不良的体质——低体重、超重和肥胖有密切关系。结论:健康教育、均衡膳食、合理营养并适当运动是预防学生营养不良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