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黄蜀葵花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赖先银  赵玉英  梁鸿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9):1597-1600
目的:研究黄蜀葵花的化学成分。方法:用色谱法分离,用波谱方法鉴定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杨梅素(myricetin,1),cannabiscitrin(2),杨梅素-3-O-β-D<1i>-葡萄糖苷(myricetin-3-O-β-D<1i>-glucopyranoside,3),1-O-十六烷酸甘油酯(glycerolmonopalmitate,4),2,4-二羟基苯甲酸(2,4-dihydroxy benzoic acid,5),鸟苷(guanosine,6),腺苷(adenosine,7),顺丁烯二酸(maleic acid,8),正三十七烷酸(heptatriacontanoic acid,9),正三十烷醇(1-triacontanol,10),正二十四烷(tetracosane,11),β-谷甾醇(12),β-谷甾醇-3-O-β-D-葡萄糖苷(13)。结论:化合物2~11为首次从秋葵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蜀葵花为锦葵科蜀葵属植物蜀葵Althaea rosea的干燥花,据记载不仅可以外敷消肿,还有润肺止咳、发汗平喘、消肿透疹、安神益心等功效,是维药中常用药材之一.目前针对蜀葵花有效成分研究甚少,尚无其挥发油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的文献报道.该文采用化学蒸馏萃取的方法,提取了蜀葵花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其对自由基的抗氧化活性,并通过滤纸扩散法检测了该挥发油的抑菌活性.实验结果显示,蜀葵花挥发油中含有近70种化合物,其化学成分较为复杂,且每种物质的含量均较低,主要为一些芳香族和脂肪族化合物及其衍生物.蜀葵花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对常见的菌种也具有很明显的抑菌效果,具有较广的抗菌谱.结果表明天然维药蜀葵花挥发油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等工业上将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并为开发天然维药蜀葵花资源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胭脂花化学成分的研究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报春花科报春花属植物胭脂花(Primula maximowiczii Regel的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多种色谱方法,从胭脂花全草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结构为:2-樱草糖基-5-甲氧基-苯乙酮(1,芍药交酯(2,4-羟基-苯乙酮(3,云杉素(4,2-O-β-D-葡萄糖基-4-甲氧基-苯甲酸甲酯(5,4-樱草糖基-苯乙酮(6,山柰酚3-O-(2-O-α-L-鼠李糖基-6-O-β-D-木糖基-β-D-葡萄糖苷(7,山柰酚3-O-新橘皮糖苷(8,槲皮素3-O-龙胆双糖苷(9。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6、9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7、8为首次从胭脂花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胭脂花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报春花科报春花属植物胭脂花(Primula maximowiczii Regel)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多种色谱方法,从胭脂花全草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结构为:山柰酚3-O-β-D-葡萄糖基(1→2)-β-D-葡萄糖基(1→6)-β-D-葡萄糖苷(1),山柰酚3-O-(2″,6″-二-O-α-L-鼠李糖基)-β-D-半乳糖苷(2),槲皮素3-O-(2″,6″-二-O-α-L-鼠李糖基)-β-D-半乳糖苷(3),山柰酚3-O-β-D-半乳糖苷(4),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5),杨梅素3-O-β-D-半乳糖苷(6),山柰酚3-O-(2″,6″-二-O-α-L-鼠李糖基)-β-D-葡萄糖苷(7),槲皮素3-O-(2″,6″-二-O-α-L-鼠李糖基)-β-D-葡萄糖苷(8),樱草苷(9)。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8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9为首次从胭脂花中分离得到,同时本实验将化合物9的13C-NMR数据补充完整。  相似文献   

5.
海南狗牙花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海南狗牙花根茎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及结构鉴定。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伏康京碱(voacangine,1),伊波加因(ibogaine,2),伊波加明(ibogamine,3),冠狗牙花碱(coronaridine,4),19-海尼山辣椒碱(19-heyneanine,5),19-表-海尼山辣椒碱(9-epi-heyneanine,6),3-羟基冠狗牙花碱(3-hydroxyl coronaridine,7),冠狗牙花羟基伪吲哚碱(coronaridine hydroxyindolenine,8),3-(2-羰丙基)-冠狗牙花碱[3-(2-oxopropyl)coronaridine,9],老刺母碱(vobasine,10),α-香树醇(α-amyrin,11),α-香树酯醇乙酸酯(α-amyrin acetate,12)。结论:化合物1,2,6,11,12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蒙药玉簪花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玉簪[Hosta plantaginea(Lam.)Aschers]花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进行系统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体积分数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正二十烷酸(Ⅰ),棕榈酸-α-单甘油酯(Ⅱ),山柰酚(Ⅲ),槲皮素(Ⅳ),山柰酚-3-O-芸香糖苷(Ⅴ),山柰酚-7-O-β-D-葡萄糖苷(Ⅵ)。结论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化合物Ⅰ,Ⅱ,Ⅲ,Ⅳ,Ⅵ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7.
天山岩黄芪异黄酮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对天山岩黄芪化学成分进行研究。 方法 采用多种色谱技术对天山岩黄芪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利用理化性质和现代波谱技术确定化合物的结构。 结果 从天山岩黄芪中分离鉴定了 6 个异黄酮类化合物,其结构分别为毛蕊异黄酮 - 7-<>O-<>β-<>D- 葡萄糖苷( I )、阿佛洛莫生 -7-<>O-<>β-<>D- 葡萄糖苷( II )、阿佛洛莫生( III )、芒柄花素( IV )、毛蕊异黄酮( V )和芒柄花苷( VI )。 结论 以上 6 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 I , II 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黄蜀葵花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熟英  李振麟  赵艳敏  左其艳  吕旭辉  王新婕  钱士辉 《中草药》2017,48(14):2827-2831,2842
目的研究黄蜀葵Abelmoschus manihot花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色谱方法分离纯化,并经过波谱方法和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黄蜀葵花的90%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鉴定出黄酮及黄酮苷类化合物11个:槲皮素(1)、金丝桃苷(2)、杨梅素-3′-O-β-D-葡萄糖苷(3)、槲皮素-3′-葡萄糖苷(4)、8-(2″-pyrrolidinone-5-yl)-quercetin(5)、杨梅素(6)、floramanoside F(7)、isomyricitrin(8)、dihydromyricetin(9)、芦丁(10)、3-O-kaempferol-3-O-acetyl-6-O-(p-coumaroyl)-α-D-glucopyranoside(11);核苷类化合物4个:腺嘌呤核苷(12)、5′-deoxy-5′-methylsulphinyl adenosine(13)、尿嘧啶(14)、烟酰胺(15);及有机酸类2个(E)-9-octadecenoic acid(16)、没食子酸(17)。结论化合物5、9、11~14为首次从锦葵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5、16首次从黄蜀葵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咸虾花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离鉴定斑鸠菊属植物咸虾花中的化学成分 ,为PC-12细胞生长促进剂的筛选提供样品。方法 :90%乙醇提取 ,硅胶柱色谱分离 ,用IR ,NMR和MS等方法确定结构。结果 :分得并鉴定了 4个三萜化合物 ,分别为降香萜醇乙酸酯 (bauerenylacetate,I) ,无羁萜酮 (friedelin ,Ⅱ ) ,表无羁萜醇 (epifriedelanol,Ⅲ ) ,20(30) 蒲公英烯-3β ,21α-二醇 [20(30) taraxastene-3β ,21α diol,Ⅳ ]。结论 :化合物I和Ⅳ为首次从斑鸠菊属植物中分得 ,化合物Ⅱ和Ⅲ为首次从咸虾花中分离得到。活性测试表明 ,这 4个化合物对PC-12细胞的生长都无作用。  相似文献   

10.
海南狗牙花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研究海南狗牙花根皮的化学成分。方法 :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 ,NMR等波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与结论 :分离得到 5个化合物 ,(+)异落叶松脂醇 9-O-β-D-葡萄糖苷、环阿廷醇、β-香树脂醇乙酸酯、β-谷甾醇、胡萝卜苷 ,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11.
毛冬青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冯锋  朱明晓  谢宁 《中国药学杂志》2008,43(10):732-736
 目的研究江西产毛冬青根的化学成分,阐明其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方法通过反复的硅胶、反相硅胶以及SephadexLH-20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利用核磁共振等现代波谱技术解析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毛冬青根中分得14个化合物,并鉴定结构为3-O-β-D-吡喃木糖-3β,19α,24-三羟基取代齐墩果酸-28-β-D-吡喃葡萄糖酯苷(3-O-β-D-xylopyranosylspathod-icacid28-β-D-glucopyranosylester,1),丁香脂素-4-O-β-D-葡萄糖苷(syringaresinolmono-β-D-glucoside,2),广玉兰赖宁苷C(magnoleninC,3),丁香脂素-4,4′-O-β-D-双葡萄苷(liriodendrin,4)、ilexsaponin A1(5)、ilexsaponin B1(6)、ilexsaponinB2(7)、ilexosideA(8)、ilexoside O(9)、ilexgenin A(10)、ilexgenin B 3-O-β-D-xylopyranoside(11)、肌醇(myoinositol,12)、β-谷甾醇(β-sitosterol,13)和胡萝卜苷(daucosterol,14)。结论化合物1为首次发现的新化合物,2为首次从冬青属植物中分离得到,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哥兰叶(Celastrus gemmatus Loes.)中的化学成分。方法用色谱方法并结合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用波谱学方法鉴定其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为5,4′-二羟基-3′-甲氧基黄酮-7-O-β-D-半乳糖醛酸苷(1),槲皮素-3-O-新橙皮糖苷(2),木犀草素(3),芹菜素-8-C-β-D吡喃葡萄糖苷(4),山柰酚-3,7-二-O-β-D-吡喃葡萄糖苷(5)。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其他均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鉴定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SBGC)在Beagle犬体内的代谢行为。方法选择健康Beagle犬3只单剂量0.4g·kg-1灌胃SBGC,于给药后60min后肢静脉取血,3000r·min-1离心10min,分取血浆,将血浆经SPE-C18固相柱纯化后,采用LC/MSn方法对血浆中的待测的代谢产物进行总离子监测(TIM)和多级全扫描质谱分析(MSn)。结果在Beagle犬血浆中检测到母体成分SBGC和4种代谢产物。结论SBGC在Beagle犬体内主要与葡萄糖醛酸相结合形成II相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Beagle犬血浆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SBGC)的RP-HPLC含量测定方法,研究Bea-gle犬灌胃何首乌二苯乙烯苷有效部位后体内药动学。方法色谱条件:Agilent Zorbax Extend-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15:85);检测波长:320nm;柱温:30℃;流速:1.0mL·min-1。Beagle犬灌胃何首乌二苯乙烯苷有效部位后定时取血,测定血浆药物浓度,采用DAS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SBGC在0.2064~8.256mg·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4);Beagle犬灌胃何首乌二苯乙烯苷有效部位1.0,1.5,2.0g·kg-1后符合二室开放式模型,t1/2α分别为0.20,0.10和0.14h;t1/2β分别为0.56,0.60和0.64h;V/F分别为0.08,0.15和0.08L·kg-1;CL/F分别为0.11,0.20和0.16L·h-1。结论该法快速、简便、准确,可满足药动学研究需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液相色谱/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质谱(HPLC/DAD/MS)联用技术鉴定何首乌中同时存在顺式和反式-二苯乙烯苷,并分别测定其含量,同时考察二苯乙烯苷对光的稳定性。方法采用反相UltimateXB-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甲醇-10mmol·L-1醋酸铵水溶液二元线性梯度洗脱,流速为1mL·min-1,离子阱质谱(IT-MS)鉴定出何首乌中同时存在顺式和反式-二苯乙烯苷,DAD检测器做定量分析,检测波长为280nm。结果首次证实何首乌中不仅存在反式-二苯乙烯苷,还存在顺式-二苯乙烯苷。顺式和反式-二苯乙烯苷分别在0.252~4.022μg(r=0.9999)和2.14~34.36μg(r=0.9993)内线性关系良好,测得顺式、反式二苯乙烯苷在生首乌和制首乌中的含量分别为0.058%,1.56%和0.027%,0.84%。光照条件下何首乌中的反式-二苯乙烯苷部分转化成顺式结构,但总含量不变。结论此方法可以很好地将何首乌中的顺式和反式-二苯乙烯苷分离并准确测定其含量,灵敏度高,光照条件下何首乌中的反式-二苯乙烯苷会部分转化成顺式结构。  相似文献   

16.
镰形棘豆的化学成分研究(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藏药镰形棘豆的石油醚和氯仿萃取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使用硅胶柱色谱对这两个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理化方法、MS和NMR对化合物进行鉴定。结果从镰形棘豆的石油醚部分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正二十九烷(n-nonacosane,Ⅰ)、花生酸(eicosanoic acid,Ⅱ)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Ⅲ);从氯仿部分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5-羟基-7-甲氧基二氢黄酮(pinostrobin,Ⅳ)、2′,4′-二羟基二氢查尔酮(2′,4′-dihydroxy dihydroch- alcone,Ⅴ)、2′,4′-二羟基查尔酮(2′,4′-dihydroxy chalcone,Ⅵ)、5,7-二羟基二氢黄酮(pinocembrin,Ⅶ)、豆甾醇(stigmasterol,Ⅷ)和2′-羟基-4′-甲氧基查尔酮(2′-hydroxy-4′-methoxy chalcone,Ⅸ)。结论化合物Ⅰ,Ⅷ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Ⅱ,Ⅳ,Ⅶ为首次从棘豆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露水草中的植物甾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谭成玉a  李铣  刘宇a  b  肖皖  李宁  李伟b 《中国药学杂志》2009,44(13):979-981
 目的研究植物露水草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多种柱色谱进行分离提纯,通过理化常数和光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得到2个植物甾醇类化合物;分别为5α-胆甾-7-烯-3β,22ξ-二醇(Ⅰ),5α-胆甾-7-烯-22ξ-醇-3-棕榈酸酯(Ⅱ)。结论化合物Ⅰ为一新天然产物,Ⅱ为一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8.
蒲圻贝母中核苷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蒲圻贝母(Fritillaria puqiensis G.D.Yu et.G.Y.Chen)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化合物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3个核苷类化合物和3个碱基,分别鉴定为2′-O-甲基腺嘌呤核糖核苷(Ⅰ),尿嘧啶核糖核苷(Ⅱ),腺嘌呤核糖核苷(Ⅲ),尿嘧啶(Ⅳ),胸腺嘧啶(Ⅴ),腺嘌呤(Ⅵ)。结论首次对蒲圻贝母的核苷类成分进行了报道,化合物Ⅰ,Ⅱ,Ⅳ~Ⅵ系首次从贝母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Ⅰ为稀有甲基修饰核苷,其13C-NMR数据为首次报道,并首次对其碳氢信号进行了全归属。  相似文献   

19.
内生真菌对福建金线莲栽培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在野外盆栽条件下内生真菌AR-18对福建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福建金线莲组培苗接菌移栽于草炭土或蛭石基质中,1年后收获,观察苗的生长势,统计成活率,称鲜重和干重,同时测定β-1,3-葡聚糖酶、几丁质酶、多酚氧化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结果在草炭土和蛭石基质上,接菌的福建金线莲苗成活率均达100%;真菌对福建金线莲鲜重的增加有极显著促进作用(P<0.01),分别为对照组的1.77和1.83倍;真菌对福建金线莲干重的增加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分别为对照组的1.13和1.28倍。接菌后4种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在福建金线莲的家栽过程中可利用内生真菌提高成活率和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