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形态学及免疫学分型的应用及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FAB形态学分型及免疫组化染色技术(APAAP法)免疫学分型方法.结果 8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其中M02例、M1 10例、M2 33例、M3 9例、M4 5例、M5 18例、M6 2例、M7 1例、混合型1例;在形态学与免疫学分型中不符合的3例,为M0 1例、M7 1例、M1 1例.结论 急性白血病免疫学分型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形态学分型的不足,是对形态学分型的补充和修正;对白血病的诊断和分型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特别对形态学可能误诊的M0、M7、M1、HAL等诊断中免疫分型不可缺少,对其诊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存香  王鹏  李伟  李振军 《疾病监测》2016,31(5):422-426
噬菌体是细菌(包括放线菌、蓝绿藻、螺旋体和支原体等)的寄生病毒,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基于细菌噬菌体核酸或蛋白的分子分型研究对认识噬菌体多态性及种群结构,推论宿主菌和噬菌体系统进化,明晰噬菌体和宿主菌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介绍了噬菌体分子分型技术和应用的研究进展,重点从噬菌体全基因组测序、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保守基因多位点序列分型等方面阐述新近分子分型技术在噬菌体分型和种群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孙培玉 《实验与检验医学》2008,26(5):511-512,492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形态学及免疫学分型的应用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FAB形态学分型及免疫学分型方法。结果117例急性白血病中诊断AML78例,ALL33例,其中33例ALL中形态学与免疫学不符合的6例,78例AML中不符合的3例,6例CML-BP慢粒急变病例1例不符合。结论急性白血病免疫学分型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形态学分型的不足,是对形态学分型的补充和修正;对白血病的诊断和分型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特别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可确定细胞类型(B淋巴细胞或T淋巴细胞),对MO、M7、HAL等免疫分型不可缺少,对其诊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形态学及免疫学分型的应用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FAB形态学分型及免疫学分型方法。结果117例急性白血病中诊断AML78例,ALL33例,其中33例ALL中形态学与免疫学不符合的6例,78例AML中不符合的3例,6例CML-BP慢粒急变病例1例不符合。结论急性白血病免疫学分型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形态学分型的不足,是对形态学分型的补充和修正;对白血病的诊断和分型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特别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可确定细胞类型(B淋巴细胞或T淋巴细胞),对MO、M7、HAL等免疫分型不可缺少,对其诊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慢性鼻窦炎螺旋CT扫描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对慢性鼻窦炎分型和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小林春美分型标准、Friedman分期标准和Lund得分对195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螺旋CT扫描结果进行评价.结果通过对螺旋CT扫描结果术前分期、分型及结果定量分析表明,Friedman分期与Lund评分有良好一致性.结论应用螺旋CT扫描对慢性鼻窦炎患者术前分期、分型及定量分析,有利于选择术式及彻底清除病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Hp)抗体分型和糖类抗原(CA)125、CA724水平与胃癌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将2017年12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9例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组,50例胃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患者Hp分型,采用Cobas e601型电化学发光仪检测患者血中CA125、CA724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p分型,CA125、CA724水平与胃癌严重程度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p分型、CA125、CA724单独及联合应用在预测患者预后中的价值。结果观察组Hp分型阳性率,CA125、CA72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440,P0.001;t=45.201,P0.001;t=9.080,P0.001);高分化组、中分化组及低分化组Hp分型,CA125、CA724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化组Hp分型阳性率、CA125及CA724水平最高。Hp分型、CA125及CA724是患者胃癌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复发或死亡组患者Hp分型阳性率明显高于稳定组,且血中CA125及CA724水平明显高于稳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60,P=0.049;t=5.897,P0.001;t=11.576,P0.001);除与Hp分型灵敏度相当,Hp分型、CA125及CA724联合应用在判断患者预后时的灵敏度、特异度及ROC曲线下面积均明显高于各项指标单独应用(P0.05)。结论 Hp分型,CA125、CA724水平是胃癌严重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且Hp分型、CA125及CA724的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判断预后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牛津郡社区卒中计划(OCSP)分型与磁共振时间飞跃法血管成像(TOF-MRA)的对比分析,探讨其在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中的应用.方法:对30例临床诊断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OCSP分型及扩散加权戍像、头部3D-TOF-MRA影像学检查,分析MRA的影像学表现并与OCSP分型进行对比.结果:在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中的应用,OCSP分型结果与MRA有较好的一致性,其中各型符合率分别为TACI 91.7%,PACI 66.7%,POCI 100%.结论:OCSP分型与TOF-MRA相互独立、相互补充,两者联合可及时指导临床对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同时可显示血管的狭窄位置及狭窄程度,及时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成像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取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40例,分别采取数字X线摄片检查、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成像。比较患者骨折诊断、分型准确率。结果:和A组相比,B组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准确率、各分型诊断准确率均高于前者,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成像联合检查方式,具有骨折诊断和分型准确率高的优势,可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在不同病理分型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该院收治的阑尾炎患者35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确诊为阑尾炎,在术前用CT进行检查,并进行分型。结果在CT诊断中,阑尾炎共分为4种分型,分别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型、坏疽及穿孔性阑尾炎,CT诊断分型和病理分型符合率分别为87.5%、100.0%、88.9%、100.0%;不同病理分型的阑尾炎CT特征也不同;依据CT诊断对患者实行相应的手术,所有患者在术后24h均排气,且没有出现显著伤口感染,经过CT复查,均未出现腹膜炎、弥漫性脓肿、局限性脓肿,预后理想。结论在阑尾炎的相关临床应用中,CT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检查方式,诊断分型与病理分型符合率比较高,阑尾炎临床特征显示明显,能够为准确诊断和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提供参考依据,最大程度减少或避免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实现良好的预后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宋娟  华川 《临床检验杂志》2011,29(4):290-291
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已成为医院感染最重要的病原菌之一,对AB菌所致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细菌流行病学分型方法由于分辨率低、影响因素多、重复性较差,在医院感染监测与预防控制中的应用日益减少,而基因分型技术则逐渐成为临床上监测和鉴定细菌的主要手段。本文对国内AB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常用的基因分型技术及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冠状动脉CTA技术分析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及左心室功能及二者相关性,探讨Revolution 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优势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05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患者资料,统计测量患者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分布及分型、心肌桥厚度、壁冠状动脉长度,并按不同分型、有无合并壁冠状动脉近端斑块分组,与左心室功能相关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聚合酶链式反应-特异性序列引物(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primer,PCR-SSP)基因分型技术在Rh血型鉴定中的应用。方法收集广东省肇庆市无偿捐血者RhD阴性血型样本2例、RhD阳性样本1例,采用盐水法进行C、c、D、E、e抗原分型,对D抗原阴性的样本采用抗人球蛋白法进行确认。提取样本基因组DNA,并应用PCR-SSP基因分型技术特异性扩增RhD以及RhCE基因片段,并对D外显子进行检测。根据有无PCR产物以及产物长度,判断样本的基因型。结果1例RhD阳性样本以及ccdee样本的血清学分型与基因分型结果相符合,1例Ccdee样本的血清学分型与基因分型结果不相符。结论PCR—SSP基因分型技术在RhD血型鉴定中能识别血清意义上的假阴型,在临床输血实践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细菌分型研究在医院感染的监测及控制方面占有重要地位,传统方法均是依赖细菌生物表现性不同面进行分型,应用中存在分辨力低、费时、重复性差等特点,而依据细菌DNA和RNA的不同而进行基因分型则是在分子水平上揭示其遗传内在关系,具有简便、快速、分辨力高、特异性强等特点,是医院感染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4.
RAPD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细菌基因分型技术不断发展,以及在细菌鉴定和检测方面的广泛应用,细菌鉴定、耐药基因检测、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变得更加准确、简捷和快速。细菌的基因分型方法很多,其中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分型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医院感染的应用较为广泛,并应用于食源性疾病研究中,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基因分型、耐药机制、流行特点和传播机制等提供依据。本文就RAPD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型中的应用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基于STR基因分型的分子病理诊断在水泡状胎块病理诊断和分型中的实际临床应用价值,并对临床病理应用中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方法总结分析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病理科在临床病理诊断工作中用STR基因分型方法检测的90例水泡状胎块及相关绒毛病变病例,并对STR基因分型检测结果与常规形态学观察结合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STR基因分型检测在水泡状胎块病理诊断中的实际应用价值。结果 90例行STR基因分型检测,其中88例成功鉴定分型,获得准确诊断,包括完全性水泡状胎块45例,部分性水泡状胎块12例,水肿流产29例,16三体1例,胎盘间叶发育不良1例。结论基于STR基因分型的分子病理诊断在水泡状胎块的病理诊断和分型、以及异常(非水泡状胎块)绒毛病变的病理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综合应用常规病理形态学、免疫组化染色和分子病理检测技术,能更精确地对绒毛病变进行诊断和分类,从而指导患者的治疗和随访管理,并能为临床针对患者的遗传咨询工作提供相应的遗传学信息。组织标本的取材、固定等前期处理是保证检测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白色念珠菌形态学分型的实验室方法建立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激素、免疫抑制剂及大量新的广谱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导致酵母样真菌的感染逐年增加,已成为院内感染的常见菌。白色念珠菌是临床分离出酵母样真菌中最多的一种,占念珠菌感染的44.2%~67.2%。对常见菌进行分型,是医院感染及流行病学监控的重要内容。为此我们建立并应用简便的形态学分型方法对临床分离的162株白色念珠菌进行了分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平面波超敏感血流显像(AP)、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及二者联合诊断乳腺癌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101个常规超声BI-RADS分类3~5类的乳腺结节,对结节进行AP显像,根据血流特征进行半定量血流分级与微血管构筑分型。切换至SWE模式,获取稳定的弹性图像后分析得到SWE色彩分型并进行定量分析,获得杨氏模量值 Emax、Emean。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相关参数ROC曲线,分析并比较AP、SWE单独及联合应用诊断乳腺癌的效能差异。结果 乳腺恶性病灶的 Emax、 Emean、 SWE分型、 AP分型、AP分级均显著高于良性病灶(P均<0.001);AP半定量血流分级良性肿瘤以乏血供为主,恶性肿瘤以富血供为主;微血管构筑分型中良性肿瘤以为无血管型、线型、树枝型血流为主,恶性肿瘤以残根型和蟹足型为主;AP微血管构筑分型法优于血流半定量分级法(P<0.05);SWE定量分析Emax的诊断效能高于Emean(P<0.05);SWE色彩分型良性肿瘤以均匀蓝色或大部分显示蓝色为主,恶性肿瘤以边缘局限性彩色改变或内部及周边不均匀彩色改变为主;AP分型、Emax及二者联合诊断乳腺癌的AUC分别为0.898、0.918、0.945。结论 AP和SWE对乳腺肿瘤均具有较好的鉴别诊断能力,二者联合应用能显著提升乳腺癌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分型技术,对肠球菌进行基因分型,探讨其在肠球菌基因分型及耐药性中的应用.方法 对医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64株肠球菌进行RAPD基因分型,并分析基因型与耐药性的关系,同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 RAPD分型技术能有效地对肠球菌进行基因分型,分型率为100%.64株肠球菌根据扩增片段的差异分为8种基因型,均有共同的697bp扩增片段.结论 RAPD分型技术可有效地对肠球菌进行基因分型,并且肠球菌的RAPD分型与其耐药性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在儿童髓母细胞瘤分子分型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分子分型相关蛋白的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β-catenin,Gli-1,NPR3及KCNA1在40例儿童髓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分析根据表达结果行分子分型的可行性及蛋白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病理分型及预后的关系。结果:40例肿瘤组织中β-catenin,Gli-1,NPR3及KCNA1的阳性率分别为10%,55%,50%及30%,Gli-1阳性表达与患儿年龄及病理类型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3岁年龄组及Gli-1阳性组患儿预后较差(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患儿年龄、病理分型、Gli-1蛋白及NPR3蛋白表达是儿童髓母细胞瘤的独立预后因子(P0.05)。22例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MB)行分子分型,其中WNT型4例,SHH型10例,3型6例,4型2例,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分子分型与预后无关(P0.05)。结论:β-catenin核阳或核浆阳可作为WNT型髓母细胞瘤的蛋白标志物,Gli-1表达与患儿年龄及病理学类型密切相关,阳性表达提示患儿预后较差,是独立的预后因子之一,但其表达与NPR3及KCNA1的表达有部分重叠,因此尚需结合SHH型、3型及4型髓母细胞瘤的其它分子检测方法进行准确的分子分型。  相似文献   

20.
胸腺瘤病理与重症肌无力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行胸腺瘤分类标准的临床研究,以探讨胸腺瘤最新 WHO病理分型与重症肌无力( MG)发生率、 Osserman分型及手术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 1974/2000 105例因胸腺瘤行胸腺切除的患者,分别应用胸腺瘤的传统病理分类法、 Levine Rosai分类法及最新 WHO分型标准对胸腺瘤分类,并在 MG发生率、 Osserman分型及手术预后等方面统计比较.结果 ( 1) A型+ AB型良性例数较多, B型恶性例数较多,体现出 A型及 AB型胸腺瘤良性的特点.( 2) B3型较 A型及 AB型易合并 MG(χ 2 = 3.294 8, P= 0.07), C型 13例均未合并 MG. B3型胸腺瘤合并 MG的手术危象发生率比 A型+ AB型、 B1+ B2型高,但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 3)手术危象与 Masaoka分期的良、恶性程度明显相关(χ 2= 4.218 8, P= 0.04) ,主要集中在 Osserman改良分型Ⅱ b型及Ⅲ型(χ 2= 13.099 4, P< 0.001).结论胸腺瘤最新 WHO病理分型对于区别良恶性肿瘤有指导意义;不同类型的胸腺瘤 MG易患性不同,并且结合 Osserman临床分型、 Masaoka病理分期对提示术后危象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