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 探讨硬膜外麻醉联合多模式镇痛对全身麻醉(以下简称全麻)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免疫功能及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月南通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2例拟行全麻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6例。研究组给予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联合多模式镇痛,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联合多模式镇痛。分析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HMGB1、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情况,统计两组患者围术期麻醉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气腹建立后5 min、放气后5 min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的心率、MAP有差异(P <0.05);②两组患者心率、MAP有差异(P <0.05),研究组较对照组低,相对血流动力学较稳定;③两组患者心率、MAP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 h、术后48 h的HMGB1水平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的HMGB1水平有差异(P <0.05);②两组患者HMGB1水平有差异(P <0.05),研究组术后较对照组低,炎症反应较轻;③两组患者HMGB1水平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 h、术后48 h的肾上腺素(Adr)、皮质醇(Cor)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间的Adr、Cor有差异(P <0.05);②两组患者Adr、Cor有差异(P <0.05),研究组治疗后较对照组低,围术期应激反应轻较;③两组患者Adr、Cor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 h、术后48 h的CD4+/CD8+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的CD4+/CD8+有差异(P <0.05);②两组患者CD4+/CD8+有差异(P <0.05),研究组较对照组高,免疫抑制较轻;③两组患者CD4+/CD8+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联合多模式镇痛用于全麻腹腔镜妇科手术可稳定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术后疼痛,抑制炎症因子HMGB1分泌,减轻免疫抑制及应激反应,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硬膜外腔麻醉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近远期认知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21年5月于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17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麻醉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85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研究组实施硬膜外腔麻醉。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血流动力学、认知功能、应激反应、术后不良反应及术后近远期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结果 两组麻醉时间、出血量、输液量、输血、低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T0~T3时MAP、HR、SpO2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间的MAP、HR、SpO2有差异(P <0.05);②各组的MAP、HR、SpO2比较有差异(P <0.05);③各组MAP、HR、SpO2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两组T4~T6时MMSE评分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MMSE有差异(P <0.05);②各组MMSE有差异(P <0.05);③各组MMSE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两组T0、T3~T5时血清AD、NE、ET、Cor水平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间的AD、NE、ET、Cor水平有差异(P <0.05);②各组AD、NE、ET、Cor水平有差异(P <0.05);③各组AD、NE、ET、Cor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研究组T6时POC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T7时POCD发生率、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与全身麻醉相比,硬膜外腔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可保障老年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机体应激反应,有助于患者近期认知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艾司氯氨酮复合丙泊酚在小儿肠套叠复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拟行肠套叠复位术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患儿均行水压灌肠复位,对照组术中采用丙泊酚(2.5 mg/kg)进行静脉麻醉;观察组术中采用艾司氯氨酮(0.5~1.0 mg/kg)联合丙泊酚(2.0 mg/kg)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儿的复位情况、住院时间、Ramsay镇静评分、苏醒时间及与麻醉相关的不良反应;比较手术前后两组疼痛行为量表(FLACC)评分差值;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的复位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P >0.05);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Ramsay镇静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手术前后FLACC评分差值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与麻醉相关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艾司氯氨酮复合丙泊酚应用于小儿肠套叠复位术中,具有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和较高的复位成功率,可缩短苏醒时间,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环泊酚对老年患者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血流动力学和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2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胸科院区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108例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给予环泊酚麻醉,对照组给予丙泊酚麻醉,观察两组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5 min(T1)、拔管即刻(T2)和拔管后5 min(T3)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以及术后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不良反应等,同时分析手术前后应激、炎症因子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T0、T1、T2、T3的HR、MAP、SBP、DBP比较,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的HR、MAP、SBP、DB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4.412、4.603、5.003和4.954,均P <0.05);②两组患者HR、MAP、SBP、DB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5.154、4.102、4.987和5.884,均P <0.05);③两组患者HR、MAP、SBP、DBP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4.412、4.603、5.003和4.954,均P <0.05)。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手术前后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的差值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心动过缓、呛咳、体动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环泊酚在老年患者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有较好的麻醉效果,与丙泊酚比较,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具有术后苏醒质量好、应激炎症水平低、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肺部手术患者术后谵妄(POD)发生率、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22年3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接受肺部手术的120例老年患者。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麻醉诱导前泵注0.5 μg/kg右美托咪定,对照组麻醉诱导前泵注等剂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对比两组麻醉相关药物用量、苏醒质量及POD发生率、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观察入室后5 min(T0)、切皮时(T1)、手术结束即刻(T2)、术后12 h(T3)时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aO2)]、脑氧代谢指标[左、右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2)]变化。结果 两组舒芬太尼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丙泊酚用量、瑞芬太尼用量比对照组少,拔管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比对照组短(P <0.05)。两组不同时间点的MAP、SaO2、HR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的MAP、HR比较有差异(F =43.624和39.652,均P <0.05),SaO2比较无差异(F =2.653,P >0.05);②两组MAP、HR比较有差异(F =85.694和93.624,均P <0.05),SaO2比较无差异(F =4.623,P >0.05);③两组MAP、HR变化趋势比较有差异(F =113.622和82.154,均P <0.05),SaO2比较无差异(F =3.654,P >0.05)。两组不同时间点的左、右rScO2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的左、右rScO2比较有差异(F =54.626和53.958,均P <0.05);②两组左、右rScO2比较有差异(F =69.874和101.698,均P <0.05);③两组左、右rScO2变化趋势比较有差异(F =103.652和124.698,均P <0.05)。研究组POD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 <0.05)。两组麻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肺部手术中可降低麻醉药物用量,提升苏醒质量,改善脑氧代谢,稳定血流动力学,减少术后POD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小儿肝母细胞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1年5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三亚市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106例肝母细胞瘤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分别给予TACE联合手术治疗和单纯手术治疗。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生化指标(ALT、AST),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创伤应激指标[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血清炎症因子[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 <0.05),切除肝脏组织重量小于对照组(P <0.05)。两组术前、术后3 d、术后7 d的血清ALT和AST水平比较:①不同时间点的血清ALT和AST水平有差异(P <0.05);②两组的血清ALT和AST水平有差异(P <0.05);③两组的血清ALT和AST水平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两组术前、术后3 d、术后7 d的Cor、ACTH、AngⅡ水平比较:①不同时间点的Cor、ACTH、AngⅡ水平有差异(P <0.05);②两组的Cor、ACTH、AngⅡ水平有差异(P <0.05);③两组的Cor、ACTH、AngⅡ水平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两组术前、术后3 d、术后7 d的PCT、CRP水平比较:①不同时间点的PCT、CRP水平有差异(P <0.05);②两组的PCT、CRP水平有差异(P <0.05);③两组的PCT、CRP水平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相较于单纯手术治疗,TACE联合手术治疗对肝母细胞瘤患儿造成的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较轻,且对肝功能的影响较小,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且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咪达唑仑对术前中重度焦虑的结直肠癌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择期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80例老年患者,术前评估为中重度焦虑,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和不同剂量咪达唑仑组(M1组、M2组、M3组),每组20例。患者麻醉诱导时,C组不注射咪达唑仑,M1组、M2组、M3组分别静脉注射0.05 mg/kg、0.10 mg/kg、0.15 mg/kg咪达唑仑。观察并记录4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Riker镇静-躁动评分(SAS)、苏醒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和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4组患者术前1 d、术后第1天、术后第7天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检测并记录4组患者于麻醉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7天的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及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水平。结果 4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有差异(P <0.05),4组的MAP、HR无差异(P >0.05),4组的MAP、HR变化趋势无差异(P >0.05)。M3组患者苏醒时间长于其他组(P <0.05),M1和M2组患者的拔管时间短于C组和M3组(P <0.05),C组患者VAS评分高于其他组(P <0.05),躁动发生率亦高于其他组(P <0.05)。4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MMSE评分有差异(P <0.05),4组的MMSE评分有差异(P <0.05),4组MMSE评分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根据MMSE评估结果,术后第1天C组和M1组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高于M2组和M3组(P <0.05)。术后第7天,C组仍有25%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高于其他组(P <0.05)。4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IL-1β水平无差异(P >0.05),4组的IL-1β水平无差异(P >0.05),4组IL-1β水平变化趋势无差异(P >0.05)。4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IL-6、S-100β水平有差异(P <0.05),4组的IL-6、S-100β水平有差异(P <0.05),4组的IL-6、S-100β水平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结论 术前中重度焦虑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使用0.10 mg/kg咪达唑仑进行麻醉诱导,安全可靠,苏醒质量好,炎症反应减轻,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隙与硬脊膜外联合阻滞麻醉(以下简称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认知功能及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在淮北矿工总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60例接受全身麻醉,B组60例接受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镇痛药物剂量、镇痛持续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两组不同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血氧饱和度(SaO2)、CD4+、CD8+、CD4+/CD8+及认知功能。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镇痛药物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B组的镇痛持续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均短于A组(P <0.05)。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30 min、术后30 min的HR、MAP、SaO2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的HR、MAP有差异(P <0.05),SaO2无差异(P >0.05);②两组的HR、MAP有差异(P <0.05),SaO2无差异(P >0.05);③两组的HR、MAP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SaO2变化趋势无差别(P >0.05)。两组患者麻醉前、手术结束时、术后24 h、术后48 h的CD4+、CD8+及CD4+/CD8+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的CD4+、CD8+及CD4+/CD8+有差异(P <0.05);②两组的CD4+、CD8+及CD4+/CD8+有差异(P <0.05);③两组的CD4+、CD8+及CD4+/CD8+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B组术后24 h、48 h的MMSE评分均高于A组(P <0.05)。结论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应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效果较好,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对免疫细胞影响较小,利于术后认知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复合不同剂量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的有效剂量和安全性。方法:88例拟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18~40周岁年轻女性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丙泊酚Ⅰ、Ⅱ、Ⅲ组,使用丙泊酚的剂量分别为1.5、2.0、2.5 mg/kg,每组再根据Dixon序贯法依次给予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统计并测算半数有效量(median effective dose,ED50),即50%患者对手术刺激产生体动反应时所需的艾司氯胺酮剂量,麻醉中连续监测患者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和脉搏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以及麻醉、苏醒时间和围术期不良反应等资料。结果:①3组艾司氯胺酮的ED50依次减少,分别为0.320、0.244、0.167 mg/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②丙泊酚Ⅲ组手术开始时(T1)的HR较麻醉前(T0)明显下降(P < 0.05),其余两组则无明显差异;丙泊酚Ⅱ组和Ⅲ组T1的MAP较T0明显下降(P < 0.05),丙泊酚Ⅲ组T1的 MAP显著低于Ⅰ组(P < 0.05);③各组有效病例恢复室滞留时间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 < 0.05);④丙泊酚Ⅲ组低血压、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 < 0.05),丙泊酚Ⅰ组术中呛咳、苏醒后头痛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 < 0.05)。结论: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 2.0 mg/kg 丙泊酚复合艾司氯胺酮的麻醉方案综合效果最适宜,其中艾司氯胺酮的 ED50、ED95分别为 0.214、0.334 mg/kg。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低温等离子消融术联合鼓膜CO2激光打孔、低温等离子消融术联合鼓膜置管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伴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21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收治的102例OSAHS伴分泌性中耳炎患儿(152耳)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74耳)和研究组(51例,78耳)。对照组给予低温等离子消融术联合鼓膜置管治疗,研究组给予低温等离子消融术联合鼓膜CO2激光打孔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效果。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咽鼓管功能,评价两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呼吸、炎症因子变化,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及复发情况。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咽鼓管功能障碍问卷-7(ETDQ-7)评分比较,不同时间点的ETDQ-7评分有差异(P <0.05),两组的ETDQ-7评分无差异(P >0.05),两组的ETDQ-7评分变化趋势无差异(P >0.05)。两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术前、术后3个月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人表皮生长因子(hEGF)、内皮素-1(ET-1)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联合鼓膜CO2激光打孔与低温等离子消融术联合鼓膜置管治疗儿童OSAHS伴分泌性中耳炎近期疗效相当,但低温等离子消融术联合鼓膜CO2激光打孔治疗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瑞马唑仑对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的麻醉效果,以及对患者认知功能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南通市妇幼保健院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的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和瑞马唑仑组,各51例。丙泊酚组采用丙泊酚麻醉诱导,静脉滴注瑞芬太尼、丙泊酚进行麻醉维持;瑞马唑仑组采用瑞马唑仑麻醉诱导,静脉滴注瑞芬太尼、瑞马唑仑进行麻醉维持。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麻醉效果;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应激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镇静成功率均为100%。丙泊酚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麻醉趋势指数(NI)降至D0(D0为麻醉深度较浅,患者对外界刺激有反应,但无意识)的时间均短于瑞马唑仑组(P<0.05),苏醒时间长于瑞马唑仑组(P<0.05)。两组麻醉诱导后5 min、手术开始后30 min、手术结束时、拔管后5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氧饱和度(SaO2)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1)不同时间点的M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区域神经阻滞联合尼莫地平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7月德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48例拟行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超声引导下区域神经阻滞,74例)、联合组(给予超声引导下区域神经阻滞+尼莫地平泵注,74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和不同时刻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异常和药物使用情况。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刻疼痛评分、应激反应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比两组患者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睁眼时间和拔除喉罩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使用量少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T0、T1、T2及T3时SBP、DBP、HR、MAP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的SBP、DBP、HR、MA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0.038、8.416、8.035和7.549,均P <0.05);(2)两组患者SBP、DBP、HR、MA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艾司氯胺酮联合舒芬太尼对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后镇痛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1月在三亚中心医院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10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2例。对照组术后镇痛给予舒芬太尼,研究组术后镇痛给予艾司氯胺酮联合舒芬太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镇痛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流动力学指标、疼痛应激指标及理查兹-坎贝尔睡眠量表(RCSQ)评分的变化。比较两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舒芬太尼用量、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研究组T1、T2、T3、T4、T5时VAS评分、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1)不同时间点VAS评分、SBP、DBP、HR及MAP有差异(F=8.257、6.814、8.679、7.035和6.548,均P=0.000);(2)两组VAS评分、SBP、DBP...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低二氧化碳CO2气腹压力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全身麻醉下卵巢囊肿切除术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三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T2DM合并卵巢囊肿患者,根据CO2气腹压力不同分为高压组与低压组,高压组CO2气腹压力为14 mmHg,低压组CO2气腹压力为11 mmHg,每组52例。两组患者均行全身麻醉下卵巢囊肿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术后即时血糖指数、术后需用胰岛素控制病情率、血流动力学指标、卵巢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压组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高压组(P <0.05);低压组术后即时血糖指数、需用胰岛素控制病情率、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均低于高压组(P <0.05)。两组不同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比较:(1)不同时间点间的HR、MAP均有差异(P <0.05);(2)高压组与低压组的HR、MAP有差异(P...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异丙酚联合氯胺酮用于小儿腹腔镜疝的效果。方法 选取笔者医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需要进行腹腔镜疝治疗的患儿68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复合全身麻醉,研究组采用异丙酚联合氯胺酮。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插入喉罩时间、恢复呼吸时间、拔除喉罩时间和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发生苏醒延迟、躁动、呼吸抑制和分泌物过多的比例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气腹5min、10min和术后放气后10min时SpO2、MAP和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腹腔镜疝中应用异丙酮联合氯胺酮,麻醉效果较高,缩短患儿恢复呼吸时间和苏醒时间,降低并发症风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rs66593747位点基因型对矮小症患儿血清皮质醇(Co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及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2月至2020年7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和郑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93例矮小症患儿以及同期体检的35例健康儿童作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测定并比较两组对象rs66593747位点基因型(AA、AT、TT型)以及血清Cor、IGF-1水平;依据rhGH疗效将研究组患儿分为有效组与无效组,比较两组rs66593747位点基因型(AA、AT、TT型)、Cor、IGF-1水平,分析rs66593747位点基因型与血清Cor、IGF -1水平及rhGH疗效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AT频率、IGF-1水平低于对照组,TT频率、Cor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T型基因患儿Cor水平低于TT型与AA型,IGF-1水平高于TT型与AA型(P<0.05)。有效组AT频率、IGF-1水平高于无效组,Cor水平低于无效组(P<0.05);rs66593747位点基因型与血清Cor、IGF-1、rhGH治疗疗效分别呈负相关、正相关以及无相关性(r=-0.354,P<0.05;0.312,P<0.05;0.062,P>0.05)。结论 rs66593747位点基因型会影响矮小症患儿血清Cor、IGF-1水平,但不会影响rhGH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