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病例资料 女性,28岁,主因“神志不清5d”入院.入院前5年余,开始出现夜间睡眠打鼾,鼾声中等,较规则,无呼吸暂停事件,无夜间憋醒.入院前2年,体重明显增加,并开始出现家人目击的睡眠呼吸暂停,鼾声及胸腹运动均停止,持续几秒至几十秒,伴夜间憋醒,反应迟钝;入院前8d,无明显诱因出现憋气,全身青紫以颜面为著,伴全身水肿,尚能平卧,少量咳嗽咳痰,不易咳出,无发热,胸痛,无喘息;入院前5d,症状进一步加重,并出现嗜睡,神志不清,尿潴留,手足抽搐,就诊于当地医院,治疗后无明显改善,就诊于我院急症科,查血气分析示PaCO2 99 mmHg,予抗感染,化痰,兴奋呼吸中枢等治疗后仍神志不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HS)的诊断及自动调节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auto-CPAP)对SAHS的治疗价值。方法82例SAHS患者,均行整夜的多导睡眠仪监测,并对18例中重度患者进行auto-CPAP治疗。结果SAHS患者随病情加重Epworth评分、呼吸紊乱程度、最长呼吸暂停时间、鼾声指数、氧减指数等参数明显增加,最低氧饱和度明显降低。Auto-CPAP治疗后呼吸紊乱和低氧血症的程度显著减轻,中枢性呼吸暂停的次数及所占时间没有明显改变。Epworth评分与呼吸紊乱、低氧血症以及打鼾的的时间和次数有明显的相关关系。结论Auto-CPAP可有效的治疗中重度SAHS患者,消除阻塞性及混合性呼吸暂停,减轻低氧血症,明显改善症状,并具有良好的接受性。夜间频繁出现的低氧血症是导致日间过度嗜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是一种发病率高、具有潜在危险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睡眠时打鼾并伴有呼吸暂停和呼吸表浅,夜间反复发生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睡眠结构紊乱,导致白天嗜睡、心脑血管并发症乃至多脏器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有资料显示广西地区14岁以上人群  相似文献   

4.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筛查与确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综合征,人群患病率较高,在成年男性中其患病率约为2%~4%[1]。OSAHS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多导睡眠图(PSG)监测,不仅可帮助我们诊断OSAHS,还可用于判断病情的程度和指导治疗。但PSG所需的仪器设备昂贵,且需专门的睡眠监测场所和技术人员,基层医院不易普及,因此也使OSAHS的诊治受到了限制。现对各种可以用于诊断OSAHS的方法和技术进行综述,并对其临床价值进行评价。OSAHS的临床表现OSAHS患者典型者多表现有肥胖、颈部粗短,夜间睡眠时习惯性打鼾、且鼾声响亮不均匀,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吸烟与打鼾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关系。方法于2010年3—5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择我市10个社区25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入户调查,共调查3 624名,打鼾者1469名,从基线人群中随机选取打鼾2级且经多导睡眠图检查确诊为OSAHS的患者100例,根据其是否吸烟分为吸烟组(56例)和不吸烟组(44例)。采用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信息、吸烟行为、打鼾分级等。OSAHS患者采用美国ALICE3型多导睡眠仪进行整夜睡眠呼吸监测,记录两组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SaO2。结果打鼾人群吸烟率为40.64%(597/1 406),高于非打鼾人群的33.17%(715/2 155)(P0.05);打鼾随着吸烟量的增加打鼾程度加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SAHS患者吸烟组AHI高于不吸烟组,平均SaO2低于不吸烟组(P0.05)。结论吸烟与打鼾及OSAHS的关系密切,吸烟量越大打鼾程度越严重。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对睡眠呼吸相关疾病的逐渐认识,越来越多的患者因鼾声就诊,而对鼾声发生机制的了解则成为临床医生迫切面对的问题,因此区分单纯打鼾者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鼾声来源及特征则有助于临床诊疗,本  相似文献   

7.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作为内科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主要方法已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通过nCPAP治疗,可以显著减少以至消除患者睡眠时打鼾、睡眠时呼吸暂停和(或)低通气、纠正夜间低氧血症,提高睡眠质量、显著改善白天过度嗜睡状态。nCPAP治  相似文献   

8.
饶明聪  王玲 《中国临床新医学》2020,13(11):1170-1174
[摘要]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以睡眠打鼾伴呼吸暂停和日间思睡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睡眠呼吸疾病,该疾病病因复杂,危害极大。该文对影响OSAHS患者睡眠质量因素研究概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美国医学会的专家委员定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为睡眠期间上气道塌陷阻塞,多导睡眠图呼吸暂停时间超过10秒,每小时发作5次以上,伴有严重鼾声,低氧血症和睡眠片段唤醒,临床可出现一系列并发症综合征。临床特点:发病率高,有报道我国部分省市OSAHS发病率3.60~4.62%[1],如此评估,我国30岁以上人群中OSAHS患者至少2000万人,实际患者人数可能不低于这个数,此外OS-AHS并全身器官损害面广,包括因睡眠不足车祸致伤致残死亡外,还有内分泌,泌尿系、呼吸系、心脑血管系统病变受累,更为突出是高血压病。目前已确定,OSAHS是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打鼾患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患病率,探讨打鼾与夜间低氧的关系。方法采用流行病调查的方法对克拉玛依市天山社区1121例35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人户睡眠问卷调查及夜间呼吸血氧监测。结果鼾症高危组与鼾症低危组在颈围、腹围、氧减指数、夜间最低氧饱和度、呼吸暂停指数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鼾症组与非鼾症组在体重指数、颈围、腹围、氧减指数、夜间最低氧饱和度、呼吸暂停指数、低通气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鼾症高危组与低危组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打鼾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夜间低氧相关,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鼾症分级有关,颈围和腹围是打鼾和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脑血管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睡眠呼吸障碍包括习惯性打鼾、上气道阻力增加综合征、中枢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以及慢性肺部疾病和神经肌肉疾患等引起的有关睡眠呼吸障碍 ,其中临床上最常见、与内科各系统密切相关的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OSAHS病情轻重和临床表现 ,随个体差异变化较大 ,常常有不规则打鼾、白天嗜睡、乏力、记忆力下降等症状 ,严重者可出现心血管、神经系统等多器官功能损害[1] 。脑血管病 (CVD)是一组急性发病 ,可造成患者死亡或症状持续 2 4h的局部脑血管病变 ,又称卒中 ,根据病理过程导致局部脑血流不足以维持脑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提高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的认识,减少误诊和漏诊.方法 选择我院心内科收治的胸痛、胸闷的打鼾患者45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排除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后,通过睡眠呼吸监测确诊为OSAHS,结合临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45例OSAHS患者经睡眠监测诊断,轻度OSAHS 17例,中度OSAHS 8例,重度OSAHS 20例.结论 OSAHS患者并不少见.对于夜间憋醒后的胸痛、胸闷、肥胖患者,如存在习惯性打鼾、白天嗜睡应考虑到OSAHS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58岁,因反复头昏头痛5年,突发神智不清4h入院.5年前出现轻微头昏头痛,为额、枕部阵发性胀痛,持续1 ~3h自行消失.测血压180/110 mmHg,间断服用降压药,血压时高时低.3个月前曾因左侧肢体无力,神智恍惚,Ⅱ型呼吸衰竭行气管切开,呼吸机支持,扩血管药改善微循环,抗感染治疗.当时颅脑CT示:脑干低密度影,考虑腔隙性脑梗死,后纵裂池密度增高,脑萎缩.住院40 d后,神智恢复清楚,呼吸平稳,拔除气管导管,切口愈合出院.4h前突然发现患者神智不清,呼之不应,鼾声呼吸,颜面及口唇青紫,急诊以"脑血管病"收入我院.吸烟40年,50支/d,饮酒30年,150~200 g/d,已戒酒7年,父亲死于"脑溢血".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分类号:R767.13 文献标识码:D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初步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的患病情况。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00例进行初步筛查,对配合的40例经知情同意后进行多导睡眠呼吸监测(PSG)检查,并随机抽取40例同期收治的EWW嗜睡自评不符合SAHS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做对照,比较患者年龄、体重指数(BMI)、睡眠打鼾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AHI、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及梗死部位与症状。结果急性脑梗死合并SAHS者占急性脑梗死患者的20%,其中以阻塞型及混合型睡眠呼吸暂停居多;45~60岁组患病率最高,占60%;AHI〉20者占70%,病变累及脑干或出现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等球麻痹症状者SASH较严重。结论急性脑梗死出现球麻痹者常合并较严重的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睡眠呼吸暂停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BMI及上气道周围组织功能异常是引起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治指南(草案)   总被引:121,自引:7,他引:121  
成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包括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睡眠低通气综合征等。临床上以OSAHS最为常见,故本指南重点介绍OSAHS。OSAHS主要表现为睡眠时打鼾并伴有呼吸暂停和呼吸表浅,夜间反复发生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睡眠结构紊乱,导致白天嗜睡、心脑肺血管并发症乃至多脏器损  相似文献   

16.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症 ,主要表现为睡眠中出现反复上气道阻塞 ,导致反复的呼吸停止和低通气 ,可以造成夜间反复胸内负压增大、CO2 潴留、酸中毒和低氧血症等病理生理改变 ,从而引起夜间反复觉醒。本症可以表现为多个脏器系统损害 ,引发重要器官出现功能和器质性改变 ,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对本病的识别和病情的判定不单纯在于呼吸暂停相关的临床表现 ,还在于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多系统表现。一、OSAHS的夜间临床表现OSAHS最常见的症状是打鼾。与良性打鼾不同 ,OSAHS患者的打鼾主要合并有呼吸暂停…  相似文献   

17.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中最常见的类型,是以睡眠中反复发生上气道阻塞为特征的呼吸障碍。表现为睡眠时打鼾、憋气,白天嗜睡,记忆力减退,高血压,肺心病,甚至睡眠时出现心率失常及突然死亡。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寻求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已成为临床医生关注和研究的重点,为此我们分析了42例OSAS患者用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性,73岁。因受凉后咳嗽、咳黄痰、胸闷、憋气4d,嗜睡ld入院。既往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分别于1991年行双鼻甲切除术,1992年行悬雍垂软腭咽成形术(UPPP)。术后打鼾停止,但疲劳、嗜睡、记忆力减退等症状无改善。入院查体:T36℃,P46次/min,R12次/min,BPl20/60mmHg(1mmHg=0.133kPa)。嗜睡,能唤醒,紫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0SAHS)的人群患病率,为制定该病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卢湾区、徐汇区、杨浦区、浦东新区4区6个街道常住30岁以上居民9600人,进行问卷调查;根据打鼾程度,从中、重度组随机抽样150例,行整夜便携式多导睡眠检测仪监测,保守估计人群0SAHS的患病率。结果 实际调查人数8081人(应答率为84.18%),其中有效问卷6826份(有效率为84.47%)。其中打鼾占57.11%,中、重度打鼾占23.73%。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打鼾比例逐渐增加,70岁后呈下降趋势。男性高于女性,尤见于中、重度。吸烟和饮酒与打鼾程度相关。绝经和月经不规律打鼾的发生率及程度均较规律为高。不同程度打鼾患,日间的嗜唾评分有明显差异。按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h为标准,人群0SAHS的发生率为20.39%。结合日间Epworth嗜唾量表(ESS)评分≥9分为标准,保守估计人群0SAHS的患病率为3.62%。结论 我国大陆30岁以上人群0SAHS患病率保守估计为3.62%,是影响公众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克拉玛依市区35岁以上习惯性打鼾患者中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患病率,比较汉、维族及不同性别间的差异.方法 采用流行病调查的方法对克拉玛依市天山社区2 353例居民进行入户睡眠问卷调查 问卷内容包括打鼾情况、测量身高、体质量、颈围、腹围 对1 120例鼾症人群进行夜间睡眠呼吸监测 其中汉族609例,维族5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