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的家属对营养支持治疗的认知程度.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住院的366例恶性肿瘤患者的家属进行关于营养支持治疗认知度的调查.采用SSPS 16.0专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住院肿瘤患者的家属对营养支持治疗的认知度与个体受教育程度有关,χ^2=27.372a,P<0.05,r=0.264.不同受教育程度住院肿瘤患者的家属对营养支持治疗认知情况不同,受教育程度对认知度的影响从高到低依次是研究生(83.3%),专、本科学历(48.1%),高中学历(36.3%),初中、小学学历(23%),文盲(10%).结论 住院肿瘤患者的家属对营养支持治疗认知度较低,受教育程度与营养支持治疗认知度呈正比关系.因此,医院医护人员进行营养学教育时,家属与患者同样重要,讲解力度随知识结构下降而相应加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分析北京市医护人员对阿尔茨海默病知识认知情况,进而提高临床护理及治疗患者的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北京市2所三甲医院的医护人员,阿尔茨海默病知识认知情况使用阿尔兹海默病知识中文测评量表(ADKS)进行调查.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580名医护人员.工作年限、年龄、学历、职称及科室不同的医护人员ADKS评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徐州农村地区居民对糖尿病的认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健康教育策略的制定与糖尿病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对徐州农村地区1028位居民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采用x^2分析、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糖尿病的认知率、认知度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被调查居民对糖尿病的总体认知率为36.8%,对糖尿病概念、症状、并发症、危险因素和预防方法的认知率分别为37.8%、34.4%、28.5%、48.1%和38.1%.单因素分析显示,居民对糖尿病的认知度与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人均月收入和健康教育程度(P<0.01)有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居民对糖尿病的认知度与文化程度(OR=1.947)、健康教育程度(OR=1.778)和年龄(OR =0.653)有关.结论 徐州市农村地区居民对糖尿病的认知不足,加强健康宣传教育可有效提高居民特别是中老年居民对糖尿病的认知度;宣传内容应注重疾病知识与健康行为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认知能力状况及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对社区≥60岁的无语言障碍老年人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量表)评定,经过测试筛选。结果有102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老年人,通过对这些老人的分析显示认知功能随年龄增加而递减的趋势明显,受教育程度对认知功能的有正面影响,男性认知健全比例高于女性。结论老年人认知能力随年龄增加而递减、随教育程度增高而增加、其中男性认知能力障碍比女性较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特点及心理行为干预的疗效。方法对某社区随机取样抽取65岁以上老人进行研究,采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表(MMSE)对其认知功能进行测试;并对轻度认知障碍组进行心理行为学干预。结果完成认知功能评估1089人,认知损害245人(22.50%),其中轻度认知功能损害195人(17.90%),中重度认知功能损害50人(4.59%)。老年人存在多领域认知功能障碍,其中以记忆损害最为显著;老年人认知功能损害程度随年龄增加而加重,随受教育程度降低而降低,且男性多于女性(P0.05)。对轻度认知障碍者经过为期半年的干预治疗后,其认知功能有明显改善,尤其是记忆功能(P0.05)。结论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损害与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相关,同时存在多领域认知功能障碍,并以记忆衰退最为显著。通过对其积极的干预治疗,能有效改善和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减缓痴呆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张标 《中国卫生产业》2013,(10):128-129
目的调查分析公众对艾滋病预防干预措施的认知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方法 2010年9—12月对我市火车站、汽车站以及大型娱乐场所共800人进行对艾滋病预防干预措施的认知情况的随机抽样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被调查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身份等,相关内容涉及的主要是公众对艾滋病预防干预措施的认知情况。结果发放问卷800份,收回有效问卷725份,回收合格率为90.63%。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在娱乐厅、歌舞厅等娱乐型场所发放安全套、鼓励同伴进行教育和对注射吸毒者采用药物治疗和清洁针具交换的知晓率分别为75%、52%、66%;此外,公众对艾滋病预防干措施的认知情况,由于学历、年龄之间的差异,也有明显的差别,16~32岁的知晓率要高于33~55岁的;大专及以上学历的知晓率高于中小学的;而社会上不同身份的人群对艾滋病预防干预措施的认知情况没有显著差异。结论采取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能够减少艾滋病的发病率,防止艾滋病的进一步传播[1]。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公众对艾滋病预防干预措施的认知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方法 2012年9~12月对吕梁市离石区火车站、汽车站以及大型娱乐场所共1 200人进行对艾滋病预防干预措施的认知情况的随机抽样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身份等,相关内容涉及的主要是公众对艾滋病预防干预措施的认知情况。结果 发放问卷1 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 091份,回收合格率为90.92%。调查1 200人,公众对在娱乐厅、歌舞厅等娱乐型场所发放安全套、鼓励同伴进行教育和对注射吸毒者采用药物治疗和清洁针具交换的知晓率分别为73.24%、53.90%、66.91%。公众对艾滋病预防干措施的认知情况,不同学历、年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32岁的知晓率要高于33~55岁(P〈0.01);大专及以上学历的知晓率高于中小学(P〈0.01);而社会上不同身份的人群对艾滋病预防干预措施的认知情况无差异。结论 采取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能够减少艾滋病的发病率,防止艾滋病的进一步传播[1]。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苍南县居民防灾意识及灾害认知水平,为开展有效的减灾教育,提高公众灾害风险意识和抗灾技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578名居民进行调查。结果居民防灾意识平均得分率为68.40%,防灾意识农村高于城镇,已婚者高于未婚者;文化程度越高,防灾意识越强;不同经济收入居民以平均月收入2000~4999元组防灾意识最强,5000元以上组最低。居民灾害认知水平平均总得分率为76.74%,其中农村高于城镇;年龄小者、文化程度和平均月收入高者,灾害认知水平也高;不同职业居民以医务人员灾害认知水平最高,国家机关、企事业人员次之,商业和服务业人员最低。结论苍南县居民防灾意识和认知水平较低,存在着城乡、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状态和不同经济收入水平的差异,应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重点教育内容,进一步加强灾害风险意识和防灾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宫颈癌筛查高危妇女对宫颈癌病变认知程度及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对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妇科就诊收治的400例妇女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根据年龄、文化程度、社会支持程度、收入、职业、户籍地、女性生殖健康知识干预史及宫颈癌筛查史的评估情况进行比较,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上述影响因素与就诊妇女宫颈癌病变认知度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00例妇科就诊女性对宫颈癌病变的整体认知度低,不同年龄、户籍、文化程度、收入、社会支持程度及是否有女性生殖健康知识干预史及宫颈癌筛查史组间宫颈癌筛查知识认知程度比较有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病变认知程度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年龄≥45岁、户籍地在农村、文化程度低、人均年收入1万、低社会支持程度、无女性生殖健康知识干预史、无宫颈癌筛查史是影响妇科就诊女性宫颈癌病变知识认知程度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年龄≥45岁、户籍地在农村、文化程度低、人均年收入1万、低社会支持程度、无女性生殖健康知识干预史、无宫颈癌筛查史的女性,应对其加强健康教育从而减少宫颈癌的发生率及增强宫颈癌的认知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上海市静安区女性对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认知情况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分层抽样方法选取来静安区妇幼保健所普查的30~65岁女性1 0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对普查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不进行教育,两组人群均采用自拟问卷调查对于高危型HPV的认知度。结果本调查共发放问卷1 000份,回收问卷1 000份,经质控后无效问卷8份,有效问卷992份。对照组对HPV不认知有455例,对高危型HPV认知42例,干预组对高危HPV认知395例,不认知100例,两组对高危HPV的认知存在统计学差异(χ~2=512.22,P0.05)。不同年龄的高危型HPV认知度无统计学差异(χ~2=5.250,P0.05),而不同户籍、不同教育程度、不同医疗保险形式、不同家庭人均收入的认知度有统计学差异(χ~2=37.340、39.440、36.100、36.480,均P0.05)。通过健康教育后,对照组和干预组对于高危型HPV及疫苗的认知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女性对于疾病成因的认知度,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杭州市女性对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疫苗的认知度以及接受度,为HPV疫苗的推广提供一定的基础。方法以问卷的形式对500名在杭女性进行HPV疫苗认知度以及接受度的调查,将数据结果统计分析。结果 500名调查对象中只有28.83%知道HPV疫苗相关知识,在杭女性HPV疫苗的认知度与年龄和教育程度有关,不同年龄女性认知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历女性认知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认知度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增加。受调查者中,有47.85%的女性愿意接受HPV疫苗。结论在杭女性对HPV疫苗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均不高,因此应加强这方面的教育,有利于促进宫颈癌综合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北京市某妇幼保健院体检成年女性对宫颈癌认知度及影响因素。方法 以2021年1—10月在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体检的成年女性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对研究对象基本情况及宫颈癌认知度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该人群宫颈癌认知度进行分析,并对认知度影响因素进行单、多因素分析。结果 对3 150名北京地区健康体检成年女性进行研究,年龄20~79岁,年龄以40~59岁最多,占55.62%,婚姻以已婚最多,占44.10%,对宫颈癌认知度得分平均为(6.82±0.68),平均得分率为56.8%。得分最高的方面为宫颈癌与感染相关性(1.32±0.31)分,得分最低的为宫颈癌防治措施(0.89±0.38)分。多元线性分析显示,年龄越大(β'=-0.216)的健康体检成年女性对宫颈癌认知度得分越低,受教育程度越高(β'=0.432)、分娩次数越多(β'=0.164)、居住地为城市(β'=0.132)的成年女性宫颈癌认知度得分越高。结论 北京通州区成年女性宫颈癌认知程度仍有提升空间,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均可影响认知程度,因此仍需加强社会宣传、监护、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已婚妇女宫颈癌认知程度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宫颈癌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区、近郊8个区、远郊4个区县6339例已婚妇女,对其宫颈癌的认知程度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问卷式调查。结果知道宫颈癌能够早期筛查诊断的为52.5%;认知度与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户籍及经济条件有关,并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知道宫颈癌能够早期筛查诊断的妇女中,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了解的最多,占69.7%,通过医生咨询了解的占12.0%;宫颈癌发生的高危因素中,认为是宫颈糜烂引起的最多,为59.1%,认为是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仅为26.9%;知道和不知道宫颈癌能够早期筛查诊断的妇女宫颈病变的发病率间无统计学差异(χ^2=3.97,P=0.41),认知度不同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发生率也无统计学差异(χ^2=1.66,P=0.20)。结论北京地区已婚妇女对宫颈癌的认知程度偏低,其中对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认识尤为不足。文化程度、经济条件影响妇女对宫颈癌的认知程度,应根据人员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形式与渠道进行宫颈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4.
秦山核电站周围居民核能认知度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调查核电站周围居民对核能的认知和态度,探讨影响公众对核电站认知和态度的因素。方法按居住地距秦山核电站核岛的不同距离分6层,选取海盐县、海宁市常住居民男性759人和女性780人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中,支持当地建核电站的占21.9%,认可核电站是安全的占42.3%,认为我国对核辐射知识宣传不充分的占93.3%;男性、受教育程度较低,认为核电站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小、认为中央政府和当地政府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强和认为核电站对家庭影响小的居民更倾向于支持核电站建设;男性、受教育程度较高、认为核电站对周围居民健康和环境的影响小、认为当地政府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强、认为建设核电站对家庭影响小和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居民更倾向于认可核电站安全性。结论性别、教育程度、核电站对周围环境和家庭的影响、当地政府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是影响公众对核电站认知和态度的主要因素;目前居民对核辐射危险认知度不高,应有针对性地对目标人群开展核辐射知识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广州市民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认知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
计的《广州市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公众心理调查》,在广州市随机抽取年龄在#" ) "& 岁的市民,,&
名进行调查。结果$ 应付方式、受教育程度、年龄、专业不同的公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认
知是有差异的,且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公众,对风险的认知越高;有相关专业知识的公众在对事件的
起因、可控性及防范措施等方面比没有相关知识的公众了解的要多,心理承受力更强。结论$ 发生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关部门广泛宣传有关疾病的预防知识和相关知识,及时公布事件进展的最
新、准确情况,可有效对抗负面信息的影响,避免市民出现不必要的恐慌。  相似文献   

16.
杭州市女性市民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配合“关注妇女,抗击艾滋”的宣传主题,了解城市女性市民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预防的健康教育。方法设计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表,随机抽取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及不同文化程度的女性市民进行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接受调查的女性市民对艾滋病相关知识均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其中年龄、职业及受教育程度在知识的掌握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随着艾滋病预防知识的普及,女性市民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总体情况不容乐观。今后需加强对青少年、服务行业及低学历女性市民开展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做好“母婴阻断”,减少“AIDS婴儿”的发病率;加强健康教育,消除公众对艾滋病病人的歧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患者的认知、行为功能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护士制定早期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5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AL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统一的临床资料调查表、汉化版爱丁堡ALS认知和行为检查量表(Edinburgh cognitive and behavioural ALS screen,ECAS)实施调查。ALS患者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影响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调查ALS患者73例,认知能力平均得分(85.70±26.88)分,认知正常46例(63.01%),认知异常27例(36.9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认知功能异常在不同受教育程度、发病年龄、病程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性别、发病部位患者中认知异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和病程是认知能力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行为能力中位得分为0(0,1)分,行为正常45例(61.64%),行为异常28例(38.3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行为异常在不同病程患者中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为异常在不同性别、受教育程度、发病年龄、发病部位患者中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程是行为能力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ALS患者认知和行为功能异常发生率较高,ALS患者的认知异常与受教育程度、病程有关,行为异常与病程有关,故应重视对疾病的早期发现,采取早期干预,以减轻患者的认知行为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杭州市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的认知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更好的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提供建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杭州市下城区、江干区和拱墅区三个行政区,每个行政区抽样选取6个社区,每个社区随机入户调查50户家庭。调查数据使用Epidata 3.0软件录入。运用描述性分析、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杭州市签约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的知晓率为44.9%,不同年龄、职业类型、文化程度、医保类型、个人健康水平的认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服务内容最了解的一项是门诊医保起付标准降低300元;了解签约服务政策的途径主要是社区宣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职业类型、是否具有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个人健康水平对认知度有影响。居民签约与否对慢病长处方政策的认知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杭州市社区居民,尤其是年轻群体,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的认知度有待提高;签约居民的认知度高于未签约居民。建议应提高宣传效果,发挥签约人群的"口碑"带动作用,加大对政策内容的解释力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深圳市罗湖社区人群对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疫苗的认知度以及接受度,为HPV疫苗的推广提供依据。方法以问卷的形式在深圳罗湖社区进行HPV疫苗认知度以及接受度的调查,将数据结果统计分析。结果 378名调查对象中女性有31.05%知道HPV疫苗的相关知识,而男性只有12.77%的认知率。深圳罗湖社区人群对HPV疫苗的认知度与年龄、受教育程度和性别有关。不同年龄的人群认知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历人群认知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度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增加。受调查者中有52%的女性愿意接受HPV疫苗,但却只有15%的男性愿意接受HPV疫苗。结论深圳罗湖社区人群对HPV疫苗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均不高,因此应加强这方面的宣传教育,特别是针对社区低学历者、低收入人群及年轻男性的宣讲,有利于促进宫颈癌综合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医院》2016,(7):1091-1092
目的调查妊娠期妇女关于儿童龋齿发生的因素及防治的认知程度,针对性进行口腔宣教。方法对2012-2013年在某妇幼保健院接受妊娠期教育的1354名妊娠期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认知程度评分,最后对妊娠妇女认知程度与不同背景因素相关性进行评价。结果妊娠妇女对儿童龋齿的认知程度与年龄有关(P<0.001),但与孕周无关(P>0.05)。通过对各背景因素的分析显示,不同年龄妊娠妇女的认知程度没有差异(P>0.05);不同孕周、经济收入、文化程度的妊娠妇女认知程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孕周越晚认知度越高,经济收入与文化程度越高,其对儿童龋齿的认知度越高。结论对孕周早期阶段和经济收入低及文化程度低的妊娠妇女应加强关于儿童龋齿发生因素及预防的防治宣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