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情感性精神障碍发病与季节关系的圆形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情感性精神障碍发病与季节的关系 ,为此病防治措施的制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圆形统计法 ,对 1996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六年间首次发病住院的 175 2例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发病高峰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发病高峰时间具有显著性差异 (r =0 115 2 ,P <0 0 1) ,发病高峰时间约为 2月 2 3日 ,按季节推算应为冬末春初。结论 :此季节加强精神疾病的防治工作是降低情感性精神障碍发病的主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情感性精神障碍发病与季节的关系。方法:采用圆形统计法对1991年1月-2005年12月15年时间门诊就诊及住院患者1102例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发病时间及发病高峰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情感性精神障碍发病高峰时间具有显著性差异(r=0.825,P〈0.01),发病高峰时间约为1月15日左右,按季节应为冬末春初。结论:情感性精神障碍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倾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情感性精神障碍发病与季节的关系.方法采用圆形统计法对1991年1月-2005年12月15年时间门诊就诊及住院患者1 102例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发病时间及发病高峰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情感性精神障碍发病高峰时间具有显著性差异(r=0.825,P<0.01),发病高峰时间约为1月15日左右,按季节应为冬末春初.结论情感性精神障碍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倾向.  相似文献   

4.
镇郁琼  孙思 《医学与社会》2002,15(1):50-50,57
心脏神经症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心身疾病 ,这类病人常有明显的性格缺陷和致病心理及社会因素。在临床上常需与其他心血管疾病鉴别。本文就1 994年 1 2月至 1 999年 1 1月心内科收治的 1 32例心脏神经症患者情况分析报道如下 :1 一般情况   1 32例心脏神经症患者 ,均为住院患者 ,其中男性 61例 ,女性 71例 ,年龄 1 5~ 5 6岁 ,平均年龄35 .47岁。职业 :工人 5 5例 ;农民 2例 ;行政干部48例 ;教师 6例 ;会计 5例 ;营业员 4例 ;学生 1 0例 ;医师 2例。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之比为1 .32∶ 1。体型 :正力体型 75例 ,无力体型 5 7例。2 发病…  相似文献   

5.
对住院治疗的605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发病季节及具体时间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1月份、11月份、12月份为急性心肌梗塞发病高峰,占总发病人数的34.71%。每周一、周六、周日为急性心肌梗塞发病高峰,占总发病人数的53.22%。上午8~10时,下午13~14时,晚19~20时为高峰期占总发病人数的51.23%。  相似文献   

6.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2271例发病高峰时间的圆形统计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精神分裂症病的发病高峰时间,为精神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对1993年-1997年五年间首次发病入院的精神分裂症病2271人做发病高峰时间的圆形统计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发病高峰时间具有显性。发病高峰时间为2月26日,按季节应为冬末春初。结论此季节应特别注意加强精神疾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时间的日、周和季节律特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病时间规律及其机制,为AMI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856例ST段抬高型AMI患者,以胸痛出现的时间为发病时间,统计其发病的日、周和季时间分布,计算相应时段发病数及其占总发病数百分比,用X2检验对组间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日发病高峰出现在6:01~12:00,周发病高峰出现在周一,季发病高峰出现在冬季,并与各自相应的其他时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AMI发病具有日、周和季节律特征,应依据其时间节律特征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山东省临沂市急性脑卒中病人的发病规律及其与气温、气压、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的相关分析 ,探讨本地区气象因素对急性脑卒中发病的影响 ,从而更好地预防本病的发病。方法 :分析自 2 0 0 2年 1月至 2 0 0 3年 12月临沂市人民医院和临沂市中医医院的脑卒中病人共 5 4 6例的发病季节分布及病人的发病情况。结果 :急性脑卒中的发病率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冬季是其高发季节 ,夏季其次。结论 :本病发病因素与性别、年龄和家族遗传基因等有关 ,季节的变化与本病的发病有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神经症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常伴有躯体化症状 ,发病后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 ,以及人们对精神疾病的偏见 ,常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 ,为了解这方面的情况 ,我们对此进行临床回顾性调查 ,结果如下。1 对象与方法病例均为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10月期间首次住院患者。均符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发病高峰时间,为精神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对1993 年~1997 年五年间首次发病入院的精神分裂症病人2271 人做发病高峰时间的圆形统计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发病高峰时间差异具有显著性(r= 0.0693,P< 0.05),发病高峰时间约为2 月26 日,按季节应为冬末春初。结论:此季节应特别注意加强精神疾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家庭内部矛盾冲突与抑郁性神经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阐明家庭内部矛盾对抑郁性神经症发病的影响以及家庭矛盾与抑郁性神经症的相互关系。方法:用直接询问或问卷的对部分抑郁性神经症患者的家庭背景进行调查,特别对他们家庭内部矛盾冲突进行了调查。结果:夫妻间情感不相呼应,缺乏高层次相到理解,家庭地位过于倾斜或不平等,规律性生活不和谐,家庭其他成员关系冲突以及在某些特殊家庭内部存在的虐待等都与某些抑郁性神经症有重要关联。结论:家庭内部矛盾冲突是部分抑郁性神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舒肝解郁胶囊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心血管神经症患者132例,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65例,口服谷维素、佐匹克隆平)和观察组(67例,口服舒肝解郁胶囊),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6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62%,组间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生物反馈疗法对神经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59例神经症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和实验组,对照组(32例)仅用常规神经症药物治疗,实验组(27例)加用生物反馈法治疗,两组在治疗前作Hamiltom焦虑量表(HAMA)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治疗1个月的再次评定HAMA和SCL-90,并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焦虑状态明显下降,对照组下降不明显。结论:生物反馈疗法能减轻焦虑情绪,对神经症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张蓉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12):1684-1686
目的:探讨寓言和东方故事配合常规药物在神经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神经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给予单纯的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用寓言和东方故事,疗程为10周.2组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测定和比较.结果:治疗10周后2组患者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评分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SCL-90其余各项因子评分降低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每天使用抗焦虑、抗抑郁药物剂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6.67%(P<0.01).结论:寓言和东方故事配合药物治疗神经症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神经症患者主客观生活事件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压力反应等与应激有关因素对神经症患者主观、客观生活事件的影响。方法应用自编生活事件量表、压力反应问卷、特质应对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及一般情况调查表对88例神经症患者和88名健康对照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神经症组主观事件得分[(13.295±11.845)分]高于健康组[(7.261±10.873)分](P<0.01),而神经症组客观事件得分[(10.239±9.105)分]与健康组得分[(8.376±11.213)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神经症组主观事件与压力反应正相关,与家庭内支持和年龄负相关(P<0.01),客观生活事件与应激其他因素均无关;健康对照组主观事件与压力反应正相关,客观生活事件与压力反应和消极应对正相关(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影响神经症组主观事件的因素依次有客观事件、年龄、压力反应和家庭内支持,预测力为47.7%;但影响神经症组客观事件、健康组主观事件和客观事件的仅有相对应的主观或客观事件。结论神经症患者主观事件报告明显多于健康人群,且神经症患者主观事件受其他压力有关因素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直立倾斜试验(HUTT)对心脏神经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9例心脏神经症患者,在排除器质性心脏病后行HUTT。结果:43例呈阳性,阳性发生率为72.9%。不同性别间反应类型有显著差异(P<0.05),女性多见血管抑制型(占76.9%)。不同反应类型间终末血压、心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HUTT可作为心脏神经症有效的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 <72 h、8~ 14 d)脑梗塞患者梗死侧病变FA值及对应正常脑组织FA值,旨在分析FA值性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2年1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明确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患者34例,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35~73岁,平均年龄58±2.4岁.对所有患者在急性期(发病时间<72 h)行1.5T常规头颅MRI检查DTI及DTT检查,测量梗死灶和对侧相应正常脑组织的部分各向异性值(FA值)、表面扩散系数(ADC值),皮质脊髓束( corticospinal tract,CST)与梗死灶的关系分为相邻、部分穿过及完全穿过三组,来分析FA的变化及其与病程时间的关系.结果:分析不同病程中脑梗死侧与相对应健侧的FA值及ADC值,结果显示急性期梗死灶白质的FA值及ADC值均比对侧正常白质的FA值和ADC值降低;同时,梗死灶FA值下降率与发病时间存在相关关系,即急性期梗死灶FA值的下降率与发病时间呈正相关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期梗死灶白质FA值及ADC值均比对侧正常白质的FA值和ADC值降低;同时,梗死灶FA值下降率与病程时间存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神经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与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对52例神经症、55例健康被试者进行调查,同时测定其血清hs-CRP。结果神经症患者出现的躯体症状较多,主要表现为失眠、头昏、头痛、胃肠道不适、四肢乏力、心慌、胸闷等症状。神经症患者各因子分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主要集中在焦虑、抑郁、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敌对等因子上。神经症组hs-CRP浓度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神经症组SCL-90各因子分值与hs-CRP指标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神经症患者有较多的躯体化症状,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hs-CRP改变可能与其心理健康水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