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谭艳武  罗伟陵 《医学临床研究》2013,(11):2160-2162,2165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患者的冠状动脉侧支循环(CCC )形成与血小板源性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D-ECGF)浓度的关系。[方法]入选冠状动脉造影术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中至少1支狭窄≥90%的患者55例,按照Rentrop分级方法,对CCC进行分级:0级16例,1级14例,2级15例,3级1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 PD-ECGF浓度;应用Gensini积分系统评价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结果]0和1级组血清PD-ECGF水平明显低于2和3级组。CCC分级与血清PD-ECGF浓度水平呈正相关(r=0.86, P<0.01)。血清PD-ECGF浓度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93,P<0.01)。[结论]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患者,随着血清PD-ECGF浓度增加,其侧支循环越发达,因此PD-ECGF可能促进了CCC的生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中青年急性心肌梗(acute myocaldial infaration AMI)的心电图(electrocardlogram ECG)和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以利于临床防治?方法:收集AMI病人76例?老年组43例(年龄〉60岁)?中青年组33例(年龄〈45岁)?比较两组间ECG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部位。结果:中青年组AMI病人以单支病变为主,其中以左前降支多见。梗死部位以前(间)壁为主。老年组AMI以冠脉多支病变多见,梗死部位以广泛前壁多见。结论:中青年组和老年组AMI病人在冠脉病变和心肌梗死部位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miR-423-5p表达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筛选110例不同亚型的冠心病患者及相对健康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组血浆及PBMCs中miR-423-5p的表达水平。结果 :冠心病患者血浆及PBMCs中miR-423-5p的表达较非冠心病患者明显升高;在血浆及PBMCs中,SAP、UAP、AMI组miR-423-5p的表达较CON组明显升高,且随着疾病的进展,miR-423-5p的表达逐渐升高,然而SAP与CON组无明显差异;血浆中miR-243-5p的表达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iR-423-5p的表达呈正相关;冠心病患者PBMCs中miR-423-5p水平多支冠脉病变组高于单支冠脉病变组,双支冠脉病变组高于单支冠脉病变组。结论 :miR-423-5p的表达上调,该指标有望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一种新的标记物或治疗靶点及间接评估冠脉病变范围。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时间的日、周和季节律特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病时间规律及其机制,为AMI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856例ST段抬高型AMI患者,以胸痛出现的时间为发病时间,统计其发病的日、周和季时间分布,计算相应时段发病数及其占总发病数百分比,用X2检验对组间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日发病高峰出现在6:01~12:00,周发病高峰出现在周一,季发病高峰出现在冬季,并与各自相应的其他时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AMI发病具有日、周和季节律特征,应依据其时间节律特征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P2Y12受体基因多态性对氯吡格雷抑制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筛选255名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检测P2Y12外显子C34T和G52T多态性。测定服氯吡格雷前及服该药300mg后6 h血小板聚集率。结果:P2Y12外显子C34T、G52T的位点基因突变频率分别为16.01%和25.00%,其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在5μmol/LADP诱导血小板聚集实验中,34T突变型组血小板聚集率降低的程度显著大于34C野生型组;52T突变型组血小板聚集率降低的程度显著小于52G野生型组。结论: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存在P2Y12受体基因多态性,P2Y12受体外显子C34T突变增强氯吡格雷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G52T突变减弱氯吡格雷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相似文献   
6.
不同年龄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的差异。方法随机入选13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比较中青年(〈60岁)、老年(≥60岁)两组患者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1)两组组间吸烟、饮酒、阳性家族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差异有显著性(P〈0.05)。(2)中青年组甘油三酯(TG)水平明显高于老年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1)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男性多发,吸烟、饮酒、家族史、高TG为区别于老年组的特征。(2)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女性比例显著增加,高血压、糖尿病史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3)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和遗传因素促使冠心病提早发生。  相似文献   
7.
不同年龄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的差异。方法随机入选13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比较中青年(〈60岁)、老年(≥60岁)两组患者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1)两组组间吸烟、饮酒、阳性家族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差异有显著性(P〈0.05)。(2)中青年组甘油三酯(TG)水平明显高于老年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1)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男性多发,吸烟、饮酒、家族史、高TG为区别于老年组的特征。(2)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女性比例显著增加,高血压、糖尿病史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3)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和遗传因素促使冠心病提早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