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摘要目的比较内外斜位(MLO)数字乳腺融合体层摄影(DBT)加头足位(CC)数字化钼靶(DM)和双视图DM的平均腺体剂量(AGD)及诊断准确性,评估AGD与乳腺的厚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分析乳腺数字体层摄影及全数字乳腺摄影(DBT/FFDM)模式平均腺体剂量(AGD)与乳房密度、压迫厚度的关系,探讨不同类型(厚度和密度)乳房在具体情况下摄影方式的优化选择与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29例乳房Combo (DBT+FFDM)临床资料,分别收集记录双乳正位(CC)及内外斜位(MLO)压迫厚度、AGD、kVp和乳房量化密度(Q_abd)类型,分析DBT/FFDM模式下压迫厚度、密度与AGD之间的关系。结果 DBT/FFDM模式AGD与压迫厚度(CC位:r=0.55、0.53,P<0.001;MLO位:r=0.62、0.48,P<0.001)、乳房密度(CC位:r=0.36、0.39,P<0.001;MLO位:r=0.16、0.30,P<0.001)正相关;DBT模式AGD组间差异小,FFDM模式AGD组间差异大(厚度分组CC位:F=35.29、31.32,P<0.005;MLO位:F=44.83、27.02,P<0.005;Q_abd分类CC位:F=18.68、19.76,P<0.005;MLO位:F=4.58、10.52,P<0.005);Q_abd分类高的乳房平均压迫厚度较低(CC位:F=16.28,P<0.005;MLO位:F=17.81,P<0.005);同时考虑压迫厚度与乳房密度交互作用影响,仅在MLO位DM模式对AGD有交互作用(F=3.16,P=0.005)。结论 DBT/FFDM两种模式剂量累积可能增加辐射风险;乳腺摄影优先采用单视图CC/MLO-DBT或CC/MLO-(DBT+FFDM)+单视图MLO/CC-FFDM模式,在减低辐射剂量风险方面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单视图数字乳腺融合体层摄影(DBT)加单视图数字化钼靶(DM)和双视图DM对平均腺体剂量和乳腺癌检测的对比评估:与乳腺厚度和密度的相关性 目的 比较内外斜位(MLO)数字乳腺融合体层摄影(DBT)加头足位(CC)数字化钼靶(DM)和双视图DM的平均腺体剂量(AGD)及诊断准确性,评估AGD与乳腺的厚度,密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钼铑双靶剂量优先模式在乳腺低辐射剂量检查中的价值。方法利用钼铑双靶乳腺机,对40例乳腺癌患者双侧乳腺分别进行头尾位(CC)和内外斜位(MLO)位标准模式和剂量优先模式摄影,对比分析160幅乳腺图像质量,分别记录平均腺体剂量(AGD)值和皮肤入射剂量(ESE)值。结果2种乳腺摄影模式均获得良好的图像质量,经检验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χ2=0.427,P >0.05)。与标准模式相比,剂量优先模式摄影 CC 位 AGD 值降低约28.63%,ESE 值降低约28.28%,两者间具有显著性差异(t AGD =12.928,P <0.05,t ESE =8.850,P <0.05);MLO 位 AGD 值降低约26.33%,ESE 值降低约29.43%,两者间具有显著性差异(t AGD =11.006,P <0.05,t ESE =8.400,P <0.05)。结论在获取同等乳腺图像质量的情况下,钼铑双靶乳腺 X 射线摄影检查中剂量优先模式较标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对比增强能谱X线摄影(CESM)强化参数对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以及基于CESM的BI-RADS再分类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乳腺肿块样病变的女性病人152例,平均年龄(49.42±10.06)岁。根据CESM减影图及伪彩图进行强化程度定性评分和强化参数测量。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乳腺良恶性病变及其早期和晚期的强化参数差异。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强化参数对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采用Z检验比较曲线下面积(AUC)并筛选出最优强化参数。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低能图BI-RADS分类、经强化评分调整后BI-RADS再分类、经最优强化参数调整后BI-RADS再分类对乳腺肿块的诊断效能。结果 乳腺良恶性肿瘤间内外斜(MLO)位最小强化灰度值(EMLO-min)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各强化参数均显示乳腺恶性肿瘤高于良性肿瘤(均P<0.05)。ROC分析显示,头尾(CC)位强化评分的AUC值高于MLO位(P<0.05),CC位相对强化灰度差值(ECC-ds)...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分析数字乳腺X射线断层融合成像和全数字化乳腺X射线摄影两种模式下乳腺X射线摄影剂量比较,以及平均腺体剂量与乳腺密度、压迫厚度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0月至2022年5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数字乳腺X射线断层融合成像(DBT)的乳腺疾病患者以及同时期在本院行全数字化乳腺X射线摄影(FFDM)的体检人群的乳腺X射线摄影资料,记录压迫厚度、压迫力度及平均腺体剂量(AGD),由两名从事乳腺影像诊断的高年资医师依照2013年ACR BI-RADS MAMMOGRAPHY对乳腺腺体密度进行分型,分为a (腺体组织<25%)、b (腺体组织约25%~50%)、c (腺体组织约50%~75%)、d (腺体组织>75%)4型,分析在FFDM、DBT模式下,不同腺体密度、不同压迫厚度与AGD的关系。结果 无论是FFDM还是DBT模式,随着乳腺腺体密度增加AGD逐渐增加,AGDabc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61.63、617.83、330.33、451.45、290.47,P<0.001)。行FFDM的c、d型乳腺,压迫厚度为31~40 mm时AGD较低。在相同压迫厚度下,a、b、c、d型乳腺AGDDBT均高于AGDFFD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型:t=-17.88、-42.19、-29.90、-28.14、-24.95,P<0.001;b型:t=-49.18、-35.94、-27.25、-28.37、-24.10,P<0.001;c型:t=-11.78、-32.90、-23.13、-20.51、-18.24,P<0.001;d型:t=-7.94、-26.24、-17.24、-15.44、-13.81,P<0.001),乳腺厚度为61~70 mm的d型乳腺AGD两者差异最大,为1.07 mGy (95%CI:0.92~1.22)。AGD与乳腺密度、压迫厚度正相关,且FFDM的相关性强于DBT。结论 乳腺X射线摄影AGD与乳腺密度、压迫厚度正相关,与FFDM相比,DBT会增加AGD,但AGD增幅在安全范围内,临床工作中行DBT检查对乳腺疾病患者有益。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数字化乳腺普查摄影剂量最优化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查50例健康体检妇女连续3年的CR钼靶检查资料,常规摄取双侧乳腺轴位(CC)及外斜位(MLO),技术参数:双侧乳房的压力、压迫厚度、角度、kV值、密度均相同,分别采用3种自动曝光控制模式(QUICK与AEC 或AEC与ACO或QUICK与ACO)进行曝光,对图像质量及入射剂量进行对比评价.结果 图像质量以退化型、腺体型的乳房腺体结构对比度较好,分辨率高,甲级片在76.8%以上.不同的自动曝光模式,曝光指数在正常的1800~2500范围内,用QUICK制式明显地降低入射体表剂量.结论 乳腺钼靶摄影要充分利用自动曝光控制模式,在保证照片质量同时,剂量优先是乳腺普查摄影中最重要的辐射防护要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研究计算机乳腺X线摄影单面阅读系统和双面阅读系统影像质量和辐射剂量。资料与方法在相同的辐射剂量下用计算机乳腺X线摄影单面阅读系统和双面阅读系统对ALVIM统计学乳腺摄影模体TRM进行曝光,记录摄影条件为26 kV、55 mAs,模体表面入射剂量(ESD)和腺体平均剂量(AGD)分别为2.18 mGy和0.65mGy,然后固定此摄影条件kV值,选用不同mAs值(60 mAs、50 mAs、45 mAs、40 mAs、35 mAs)用计算机乳腺X线摄影双面阅读系统对模体进行曝光,记录ESD和AGD,并将所获取的影像在图像诊断工作站显示器上由三名放射学专家进行视读打分,按照5值判断法评判,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出每种信号的判断概率值Pdet,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ESD和AGD分别为2.18 mGy和0.65 mGy时,双面阅读系统所摄取模体影像内容物中不同直径钙化点和肿块灶的Pdet值分别是0.731~0.924和0.671~0.945,单面阅读系统所摄取模体影像内容物中不同直径钙化点和肿块灶的Pdet值分别是0.530~0.561和0.476~0.581。在相同的判断概率值Pdet下,计算机乳腺X线摄影单面阅读系统所用ESD和AGD分别为2.18 mGy和0.65 mGy,计算机乳腺X线摄影双面阅读系统所用的ESD和AGD分别为1.75 mGy和0.53 mGy,双面阅读系统较单面阅读系统ESD减少了19.6%,AGD减少18.4%。结论在相同曝光条件下,计算机乳腺X线摄影双面阅读系统对模体内容物的检出率高于计算机乳腺X线摄影单面阅读系统;在获得相似图像质量时,计算机乳腺X线摄影双面阅读系统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计算机乳腺X线摄影单面阅读系统。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研究计算机乳腺X线摄影单面阅读系统和双面阅读系统影像质量和辐射剂量.资料与方法 在相同的辐射剂量下用计算机乳腺X线摄影单面阅读系统和双面阅读系统对ALVIM统计学乳腺摄影模体TRM进行曝光,记录摄影条件为26 kV、55 mAs,模体表面入射剂量(ESD)和腺体平均剂量(AGD)分别为2.18 mGy和0.65mGy,然后固定此摄影条件kV值,选用不同mAs值(60 mAs、50 mAs、45 mAs、40 mAs、35 mAs)用计算机乳腺X线摄影双面阅读系统对模体进行曝光,记录ESD和AGD,并将所获取的影像在图像诊断工作站显示器上由三名放射学专家进行视读打分,按照5值判断法评判,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出每种信号的判断概率值Pdet,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ESD和AGD分别为2.18 mGy和0.65 mGy时,双面阅读系统所摄取模体影像内容物中不同直径钙化点和肿块灶的Pdet值分别是0.731~0.924和0.671 ~0.945,单面阅读系统所摄取模体影像内容物中不同直径钙化点和肿块灶的Pdet值分别是0.530~0.561和0.476 ~ 0.581.在相同的判断概率值Pdet下,计算机乳腺X线摄影单面阅读系统所用ESD和AGD分别为2.18 mGy和0.65 mGy,计算机乳腺X线摄影双面阅读系统所用的ESD和AGD分别为1.75 mGy和0.53 mGy,双面阅读系统较单面阅读系统ESD减少了19.6%,AGD减少18.4%.结论 在相同曝光条件下,计算机乳腺X线摄影双面阅读系统对模体内容物的检出率高于计算机乳腺X线摄影单面阅读系统;在获得相似图像质量时,计算机乳腺X线摄影双面阅读系统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计算机乳腺X线摄影单面阅读系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3套数字乳腺摄影系统进行质量控制检测与评价。方法 应用欧洲乳腺癌普查和诊断质量控制导则中推荐的方法,结合国内乳腺摄影评价标准,对3套数字乳腺摄影系统进行X线发生器性能质量控制检测与评价;分别应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DR)、相位对比乳腺摄影(PCM)和计算机X线摄影技术(CR)系统在4个厚度下(30、40、50及60mm)对乳腺专用对比度细节检测模体(CDMAM3.4)进行AEC曝光成像,计算与评价每一厚度下的平均腺体剂量(AGD)和影像质量因子(IQF)。结果 DR和CR的X线机性能检测符合现有标准;等效PMMA厚度分别为30、40、50、60mm时,DR系统的AGD分别为1.20、1.42、1.75、2.20mGy;PCM系统AGD分别是0.82、1.19、1.33、1.70mGy;CR系统AGD为0.59、0.88、1.47、2.19mGy。在相应的模体厚度下,DR系统的IQF值为21.36、21.57、27.25和30.58;PCM和CR系统的IQF值分别为28.02、29.10、35.90、41.24和39.78、39.30、43.85、48.08。结论 GBZ186-2007标准不适用于PCM系统X线机性能部分性能的评价。本研究的3套系统自动曝光下平均腺体剂量均符合欧洲标准。在国内检测规范欠缺的情况下,可参考国际标准或指南对数字乳腺系统进行常规监测。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探讨数字乳腺断层融合X线成像(DBT)中平均腺体剂量(AGD)与乳腺密度、压迫厚度的关系。方法:搜集在DBT Combo模式[即DBT和全视野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分别在同一乳腺、在同一压迫厚度下进行摄影]下行双侧乳腺摄影的女性患者271例。分析共542幅DBT和542幅FFDM的单侧乳腺头尾位图像。结果:①压迫厚度与AGDDBT呈正向较强相关(r=0.920,P<0.001),乳腺密度与AGDDBT呈正向较弱相关(r=0.263,P<0.001)。压迫厚度和乳腺密度分别是AGDDBT的独立影响因素(B压迫厚度=0.046,B乳腺密度=0.084,P<0.001)。压迫厚度对AGDDBT的影响较乳腺密度大(压迫厚度、乳腺密度的标准化系数分别为0.940、0.143)。②压迫厚度与△AGD(AGDDBT减去AGDFFDM)呈负向较弱相关(r=-0.287,P<0.001),乳腺密度与△AGD呈负向中等相关(r=-0.616,P<0.001);乳腺密度和压迫厚度分别是△AGD的独立影响因素(B压迫厚度=-0.012,B乳腺密度=-0.219,P<0.001);乳腺密度对△AGD的影响较压迫厚度大(压迫厚度、乳腺密度的标准化系数分别为-0.580、-0.366)。③在乳腺密度>75%且压迫厚度为56~75mm和76~95mm时,AGDDBT均值低于AGDFFD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乳腺密度为25%~50%且压迫厚度为76~95mm时,AGDDBT均值与AGDFFDM相仿(P>0.05)。在乳腺密度为51%~75%且压迫厚度为56~75mm时,AGDDBT均值与AGDFFDM相仿(P>0.05)。在其他乳腺密度和压迫厚度分层中(压迫厚度均≤95mm),AGDDBT均值高于AGDFFD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GDDBT与乳腺密度、压迫厚度呈正相关,压迫厚度对AGDDBT的影响更大。△AGD与乳腺密度、压迫厚度呈负相关;乳腺密度对△AGD的影响更大。在乳腺密度>75%且压迫厚度为56~95mm时,AGDDBT均值低于AGDFFDM;在其他乳腺密度及压迫厚度分层(压迫厚度均≤95mm)中,AGDDBT均值高于或等于AGDFFDM。  相似文献   

12.
乳腺疾病的检查方法中,乳腺钼靶X线摄影术因其简便快捷、准确率高而被作为首选检查方法[1],广泛应用于临床。乳腺钼靶X线摄影通过应用自行设计的椭圆形局部压迫板,在局部点压摄影中可改善腺体重叠所造成的影响,使病变区域组织得到充分压迫,图像达到最优化,提高局部乳腺组织结构的清晰度。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局部点压摄影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搜集我院2005年8月~2007年2月间的门诊病例,在常规行乳腺头尾位(CC)和内外侧斜位(MLO)摄影后,针对其中80例乳腺显像中的可疑病变区采用无放大局部点压摄影,其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全数字乳腺X线摄影(FFDM)不同摄影模式影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的比较研究.方法 用全数字乳腺X线摄影的对比度优先模式(CNT)、标准模式(STD)及辐射剂量优先模式(DOSE)对FLUKE NA 18-220乳腺模体进行摄影,摄影采用自动曝光模式(AEC),记录摄影条件和辐射剂量.由4位影像学医师在相同条件下进行软阅读,并按照美国放射学会(ACR)的评分标准对模体中的钙化点、尼龙纤维、肿块灶进行评分.结果 标准模式、辐射剂量优先模式及对比度优先模式的模体影像评分值分别是11.5、11.0和14.5,标准模式及辐射剂量优先模式与对比度优先模式的影像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321,P<0.05).标准模式与辐射剂量优先模式之间影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种模式的辐射剂量却不相同,其表面入射剂量分别是4.5和3.15 mGy,腺体平均剂量(AGD)分别是1.18和0.78 mGy.结论 全数字乳腺摄影的辐射剂量优先模式和标准模式适合大多数被检者,特别是辐射剂量优先模式.对比度优先模式应严格控制使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difference of image quality and radiation dose between different exposure modes with full-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 (FFDM).Methods The Fluke18-220mammographic phantom was exposed by FFDM system with different exposure modes at automatic exposure control ( AEC ) ,including contrast mode,standard mode and dose mode,and the exposure factors and radiation dose were recorded.The images on monitor with the best window width and window level were read by four independent radiologists.The images of specks groups,nylon fibers and masses was assessed by the four experienced readers at the criterion of 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Results The detection of specks groups,nylon fibers and masses were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at the contrast mode and standard mode (F =41.321,P < 0.05),further at the contrast mode and dose mode.The detection of specks groups、nylon fibers and masse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P > 0.05 ) at standard mode and dose mode,but the radiation doses were different.The ESD at standard mode and dose mode was 4.5 and 3.15 mGy,respectively.The AGD of standard mode and dose mode was 1.18 mGy and 0.78 mGy,respectively.Conclusions The standard mode and dose mode of FFDM might be fit for most patients,especially at the dose mode.Contrast mode of FFDM should be strictly controled in use.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基于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的影像组学方法在预测浸润性乳腺癌分子分型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浸润性乳腺癌患者217例的标准DBT影像及临床病理资料,其中luminal型167例,非luminal型50例,按7∶3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手动勾画感兴趣区域(ROI),提取和筛选头尾位(CC位)及内外侧斜位(MLO位)影像组学特征,采用逻辑回归(LR)算法建立CC位、MLO位、CC+MLO位模型。分析临床病理特征,得到独立预测因子后建立联合临床模型,并绘制诺模图。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 CC位、MLO位图像各筛选出7个关键组学特征,将Ki-67状态和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BI-RADS)分型作为临床独立预测因子。CC位、MLO位、CC+MLO位及联合临床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AUC值分别为0.800、0.789、0.853、0.873和0.753、0.715、0.846、0.865。结论 基于DBT的影像组学可在术前较精确地预测乳腺癌分子分型,建立的诺模图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可为临床提供治疗方案及评估预后等额外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对比增强乳腺X线摄影(CESM)中减影图像灰度值(GV)测量对乳腺钙化病变良性与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2017年3月至2021年7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因乳腺X线摄影检出以钙化为唯一可疑征象而接受CESM检查的连续性病例95例, 均为女性, 年龄34~76(48±7)岁。患者均接受头尾(CC)位及内外斜(MLO)位CESM。2名医师根据目标钙化剪影图像上有无强化作出良、恶性主观判断。另由2名医师在减影图像上分别测量MLO及CC位的钙化病变区GV, 并以乳腺腺体、胸大肌、皮下脂肪等区域作为背景实质测量GV, 计算病灶/背景灰度差值(DGV)及病灶/背景灰度差值比(DRGV)。以变异系数评价GV稳定性, 以Kappa检验分析2名医师测量的一致性;以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U检验比较良性与恶性钙化不同区域GV值的差异;以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GV鉴别钙化良性与恶性效能。诊断效能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纳入的95例患者中共97个钙化, 其中良性62个, 恶性35个。2名医师测量MLO及CC位钙化病变区GV值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均较高。恶性钙...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不同的参数自动优化(AOP)曝光模式对乳腺数字化放射成像(DR)图像质量和平均腺体剂量的影响,为乳腺DR摄影的质量及剂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选用AOP提供的剂量(DOSE)模式、标准(STD)模式和对比度(CNT)模式三种曝光模式对乳腺模体进行曝光,每种曝光模式重复4次,记录每次曝光的平均腺体剂量(AGD).然后由两位资深的乳腺影像诊断医师分别在同一乳腺图像工作站的5MP显示器上观察,独立对所获得的12幅乳腺模体图像按美国放射学会(ACR)推荐方法评分.所有曝光数据和评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相同压力和乳腺厚度条件下,DOSE曝光模式的AGD最低,STD、CNT曝光模式下的AGD较之分别增加了21.9%、146.2%;3组12幅图像质量均通过ACR评分,3组图像数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DR的AOP曝光模式选择中,CNT模式的AGD明显增高.应警慎使用,DOSE模式能有效降低AGD,并且对图像质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由于近年来乳腺摄影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改进,使乳腺X线图像具有良好对比度和清晰度,其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正确率达85%-90%。乳腺X线钼靶摄影已成为目前诊断乳腺疾病和健康人群乳腺疾病普查的首选检查方法。下面是乳腺钼靶摄影常用的两种摄影体位,内外侧斜位(MLO)和头尾位(CC)。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系统与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系统在诊断乳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2006-01~2007-06 CR检查300例和2007-07~12 FFDM检查300例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分析图像质量,统计受检者的照射剂量,比较技术操作、图像质量控制与后处理技术、工作效率等方面的优势.结果: CR和FFDM同时清楚显示皮肤、皮下组织、血管及腺体和导管等结构分别为45.5%(300例)和99.2%(300例);检查时间(包括图像采集及后处理时间),FFDM为5~10min/人,CR为15~20min/人;摄影条件,FFDM为26~30kV,26~60mAs,CR为30~45kV,36~100mAs;FFDM照射剂量(乳房压迫厚度5cm,有滤线栅)为0.5~2.0mGy,CR照射剂量(乳房压迫厚度5cm,有滤线栅)1.0~2.5mGy.FFDM对乳腺癌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3.3%、75%、80%,与CR差异非常显著(P<0.05).结论: FFDM的图像质量、后处理功能、工作流程能力、患者吸收剂量及FFDM对乳腺癌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明显优于CR,更有利于乳腺检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乳腺筛查X射线摄影参数对辐射剂量与影像质量的影响,以获取辐射剂量与影像质量的最佳匹配。 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数字乳腺X射线筛查摄影的507例受检者的曝光参数与平均腺体剂量的相关性。对不同厚度的亚克力板进行曝光,获取乳腺压迫厚度对辐射剂量的影响。通过对比度细节测试模体(CDMAM3.4)与不同厚度亚克力板的组合测试,分析其与影像质量的相关性。 结果 在507例受检者中,30~49岁为乳腺筛查影像受检者的主体人群,占67.06%。3种曝光模式下,平均腺体剂量(AGD)的均值以对比度优先模式最高,为标准模式的137.5%。 标准模式靶物质/滤过板组合是Mo/Mo、Mo/Rh、Rh/Rh共3种,各占1/3;剂量优先模式选择的是Mo/Rh、Rh/Rh 2种组合,各占50%;对比度优先模式则以选择Mo/Mo组合为主,占52%。乳腺压迫厚度与平均腺体剂量之间均呈正相关。3种曝光模式的逆影像质量指数(IQFinv)分别为98.32、95.41和107.02,其中对比度优先模式的IQFinv值最高;但当亚克力板增加到≥5 cm时,3种曝光模式下的IQFinv值很接近。结论 当受检者乳腺属于致密型乳腺且压迫厚度<4 cm时,应选择剂量优先曝光模式;>4 cm而<6 cm时,选择标准曝光模式;>6 cm选择手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调节乳腺X线摄影的曝光剂量,评价乳腺X线摄影中平均腺体剂量(average glandular dose,AGD)对图像质量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应用数字化全景乳腺机系统和PASMAM模体,手动控制条件(kV、mAs),对不同厚度的PASMAM模体在不同AGD条件下进行摄影。采用非参数统计分析不同AGD相同厚度以及相同AGD组不同厚度模体钙化和肿块的显示程度差异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并分析图像信号噪声比(SNR)随剂量和厚度的变化。结果相同曝光剂量条件下,SNR随模体厚度的增加而下降,相同模体厚度SNR随曝光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实验范围内的相同厚度模体组合,在不同AGD条件下,显示钙化和肿块的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化全景乳腺X线摄影盲目提高AGD值会增加患者受辐射量,并不能提高显示钙化和肿块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