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门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家庭环境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家庭环境因素在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DSM-Ⅳ标准对门诊因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表现或学习成绩下降而就诊的2 296名儿童进行诊断,同时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儿童的家庭环境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可能导致ADHD发病的因素.结果 2 296名儿童中,720名诊断为ADHD.ADHD儿童与非ADHD儿童的家庭环境因素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可能导致ADHD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父母婚姻不融洽、父母有吸烟史以及母亲孕期及产后常有情绪低落现象;儿童年龄大、女性、父亲文化程度高为ADHD发病的保护因素.结论 不良家庭环境对ADHD发病可能产生影响,在对ADHD进行防治时应充分考虑家庭环境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ADHD儿童及父母个性和家庭环境特征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家庭环境特征、病儿和父母的个性特征,以及三者与ADHD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家庭环境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版和成人版分别对60例ADHD病儿和60例正常儿童及其父母进行测试。结果 ADHD病儿家庭亲密度、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和组织性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z=2.31~3.68,P<0.05);ADHD病儿家庭矛盾性、神经质和精神质及母亲的神经质和精神质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z=2.77~4.24,P<0.05)。回归分析显示,ADHD病儿家庭亲密度、矛盾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儿童神经质和母亲神经质得分与ADHD的发病有关(OR=0.630~1.376,P<0.05)。结论 ADHD病儿家庭环境特征、病儿和母亲个性特征与对照组不同,且与ADHD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辽阳市城区在校小学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患病率以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调查方法,对辽阳市5 500名在校儿童的家长进行基本情况问卷调查及DSM-ⅣADHD量表诊断,计算ADHD的患病率,并对影响因素进行x2、t值检验及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辽阳市城区小学生ADHD患病率为11.50%。男生患病率为15.28%,女生患病率为7.72%,两者差异有显著性(x2=34.933,P<0.001)。Logistic回归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父母关系、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态度、家庭环境和周围环境、儿童脾气性格及低出生体质量等因素对ADHD患病率有明显影响。结论:辽阳市儿童ADHD患病率较高,男生明显高于女生,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家庭因素对ADHD的发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准东地区3所小学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准东地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与正常儿童在家庭环境、社会适应能力及行为心理方面的异同。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80例多动患儿和100例正常儿童进行调查,内容包括3方面15项。结果ADHD患儿神经精神疾病阳性家族史与正常儿童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ADHD组家长以打骂,训斥为主的教育方式与正常儿童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在伴随攻击行为、精神紧张方面,ADHD组儿童与正常儿童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家族阳性神经精神病史,父母教养不当、社会适应能力欠佳、行为心理问题较多等与多动障碍相关,并在该症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ADHD儿童的个性、行为及家庭环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照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个性、行为及家庭环境的特征,为ADHD病因探索及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版)(EPQ-J)、Rutter儿童行为问卷(父母版)及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对40例ADHD儿童进行调查,并与40名相匹配的健康中小学生比较。结论:ADHD的发生、发展与患儿个性、行为特征及其特定的家庭环境密切相关,应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并及早采取有效的针对性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镇江城区小学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镇江城区在校小学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患病率以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调查方法,对镇江市3 698名在校儿童的父母进行基本情况问卷调查及DSM-ⅣADHD量表诊断,计算ADHD的患病率,并对影响因素进行χ2检验及多元回归分析.结果:镇江市城区小学生ADHD患病率为6.54%.男生患病率为9.14%,女生患病率为4.01%,两者差别有显著性(χ2=34.933,P<0.001);4个城区患病率之间差别无显著性;各年级患病率差异无显著性.Logistic回归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父母关系、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态度、家庭环境和周围环境、儿童脾气性格及低出生体质量等因素对ADHD患病率有明显影响.结论:镇江市儿童ADHD患病率较高,男生明显高于女生,不存在城区和年级差异,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家庭因素对ADHD的发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多动-冲动行为的发生率及其与家庭环境因素的关系。方法对深圳市龙华新区幼儿园进行整群抽样,以抽取儿童为对象,采用Conners父母问卷( PSQ)、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 FES-CV)和一般情况问卷分别调查儿童多动-冲动行为和家庭环境因素。结果被筛儿童中有18.5%存在多动-冲动问题,且多动-冲动组儿童家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组织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和控制性要明显低于正常儿童家庭(P<0.05);而矛盾性和成功性显著高于正常儿童(P<0.05);独立性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情感表达、矛盾性、成功性、文化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对儿童的多动-冲动行为有影响。结论多动-冲动儿童的家庭环境存在不良因素,可能是造成其多动-冲动行为高发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ADHD)人格特征与对照组儿童人格的差异;探讨ADHD儿童人格特征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对50名ADHD儿童和50名对照组儿童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儿童版)进行人格测验;并对50名ADHD儿童的父母依据DSM-IV诊断标准做定式访谈,将ADHD的临床症状分为两个核心症状,即注意力缺陷症状为主型,冲动-多动症状为主型。结果 (1)ADHD组儿童在EPQ四个维度的分量表中,内外向量表总分高于对照组,神经质量表总分高于对照组(t=-7.127,P〈0.01),掩饰性量表总分低于对照组(t=-6.531,P〈0.01),三个分量表均有统计学差异,而精神质量表与对照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t=-1.841,P〉0.05)。(2)ADHD组注意缺陷的临床症状与内外倾具有负相关性(r=0.639,P〈0.01)。冲动-多动症状组与内外倾具有正相关性(r=0.639,P〈0.01),差别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其余三个分量表分与临床症状不具有相关性。结论 ADHD儿童在人格特征方面存在差异,同时在临床症状的行为表现形式上也有差异,内倾的ADHD儿童在注意力缺陷的表现上以唤醒不足为主要特征,外倾的ADHD儿童在注意力缺陷的表现上以冲动-多动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中文版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筛查量表(SNAP-Ⅳ)父母版与视听整合持续性操作测验(IVA-CPT)在诊断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中的一致性。 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来自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发育行为科就诊的64例ADHD儿童,分别使用IVA-CPT和中文版SNAP-Ⅳ量表父母版进行症状评价,采用Cohen Kappa系数来描述两种测量手段的一致性。 结果 在多动/冲动维度,两种测量手段的Kappa指数为0.562(P<0.001);在注意缺陷维度,两者之间的Kappa指数为0.409(P<0.001)。 结论 中文版SNAP-Ⅳ量表父母版和IVA-CPT测试在儿童ADHD的诊断上有一致性,且一致性为中等程度。为提高ADHD的诊断准确率,建议两种测试工具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10.
王亚  李婷  朱若平  徐琪  梁希  周妍 《安徽医学》2023,44(5):515-518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伴孤独症特征(ATs)患儿社交行为和家庭环境特点。方法 收集2019年3月至2021年12月安徽省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就诊的106例ADHD患儿临床资料,根据社交反应量表(SRS)评分分为ADHD-ATs组(SRS评分≥60分)和对照组(SRS评分<60分),各53例。比较两组SRS、中文版ADHD评定量表-父母版(SNAP-IV)、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评估结果。结果 ADHD-ATs组SRS总分、社交知觉、认知、沟通、动机和孤独症行为方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ADHD-ATs组SNAP-IV总分、注意缺陷、对立违抗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ADHD-ATs组FES-CV亲密度和独立性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ADHD-ATs患儿较一般ADHD患儿存在显著的社交困难,并且注意缺陷和对立违抗症状更突出,家庭环境中的亲密度和独立性较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癫痫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HD)儿童的生态学执行功能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对79例癫痫儿童应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 ( DSM-IV)标准编制的儿童ADHD临床诊断性会谈量表进行评估. 癫痫儿童与52例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与之匹配的正常儿童均完成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BRIEF)父母版问卷评定. 结果 ① 79 例癫痫儿童中30例共患ADHD,共患率为37. 97%. 癫痫共患ADHD组与非ADHD癫痫组在性别、年龄、起病年龄、受教育程度、病程、控制与否、家族史、脑外伤史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癫痫的发作类型、是否药物治疗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② 癫痫共患ADHD组在行为管理指数、元认知两个维度得分均高于非ADHD癫痫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③ 癫痫共患ADHD组的发作类型、病程、癫痫发作控制与否、服药与否等临床特征与BRIEF显著相关( P<0. 05 ). 结论 癫痫共患ADHD组生态学执行功能全面受损,受损程度比非ADHD癫痫组更严重. 癫痫共患ADHD儿童生态学执行功能受发作类型、癫痫发作控制与否、服药与否等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王亚  张功  刘亦芳  朱若平 《安徽医学》2017,38(6):728-730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与正常儿童在母孕期外源物暴露情况的差异,分析孕期外源物暴露与ADHD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安徽省儿童医院就诊102例ADHD患儿为病例组,以同期在儿童保健门诊正常体检的105名非ADHD患儿为对照组,采用自编调查问卷收集两组儿童母亲在其孕期的外源物暴露情况.结果 两组儿童的母亲孕期经常接触二手烟、重金属、噪音、孕期患病情况和药物使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孕期接触噪音、重金属和患病情况是ADHD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母孕期特定外源物的暴露是ADHD的危险因素,应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有害物对母孕期的伤害,降低ADHD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共患对立违抗性障碍(ODD)的危险因素.方法:以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并按照性别、年龄及ADHD亚型匹配的单纯ADHD及ADHD共患ODD儿童各43例为研究对象,由家长填写健康史、生活环境及家族史等.比较两组间在各变量上的差异,以ADHD+ODD诊断为因变量,以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用向后删除法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 ADHD+ODD组与ADHD组患儿相比,精神病阳性家族史(16% vs 2%,P=0.058,OR=8.167)、父母长期冲突(23% vs 7%,P=0.035,OR=4.040)、有持久而严厉的父母训导(51% vs 28%,P=0.027,OR=2.706)的比例高;ADHD+ODD组患儿出生时缺氧/青紫的比例低于ADHD组(0 vs 12%,P=0.055,OR=0.469).(2)经两步筛选,保留在模型中的自变量有1个,即持久而严厉的父母训导(P=0.054,OR=2.879).回归方程的灵敏度为53.5%,特异度为83.7%,总正确率为68.6%.结论:教育方式不当是ADHD共患ODD的危险因素.父母长期冲突和精神病阳性家族史也可能对ADHD共患ODD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学龄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韦氏智力测验特征。 方法 2018年1—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心理行为门诊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诊断标准的学龄前ADHD儿童73例,采用韦氏幼儿智力量表(WPPSI-Ⅳ)进行测验,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学龄前ADHD儿童各子量表得分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70,P=0.001),其中视觉空间得分高于其他子量表得分,而加工速度得分低于语言理解、视觉空间及工作记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学龄前ADHD儿童非言语指数较言语接收指数得分低(t=2.342,P=0.021),认知效率指数较一般能力指数低(t=2.339,P=0.021),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ADHD各不同类型间全量表得分存在显著差异,注意缺陷型儿童全量表标准分低于多动冲动型及混合型(P<0.05)。 结论 学龄前ADHD儿童存在一定的视觉认知优势及认知效率低下的内部特征。通过分析韦氏幼儿智力量表,了解儿童认知发展状况并为学龄前ADHD儿童开展针对性的认知行为干预训练,进行行为治疗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常见亚型的家庭环境与冲突处理能力进行比较,寻求ADHD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探讨不同亚型认知损伤的差异.方法 选择ADHD注意缺陷型(ADHD-Ⅰ型)和混合型(ADHD-C型)各39例、正常儿童38名,进行Conners父母问卷(PSQ)、家庭环境量表(FES-CV)的评定和空间整合Simon-Stroop任务的完成.结果 1.量表:①PSQ:ADHD-Ⅰ型和ADHD-C型的品行问题[(0.65±0.32)分,(1.05±0.44)分]、学习问题[(1.58±0.58)分,(1.97±0.52)分]、冲动-多动[(1.06±0.46)分,(1.56±0.60)分]及多动指数[(1.01±0.31)分,(1.45±0.40)分]与正常组[(0.42±0.24)分,(0.77±0.49)分,(0.58±0.40)分,(0.55±0.3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亚型间上述4个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FES-CV:ADHD-Ⅰ型和ADHD-C型的亲密度[(6.75±2.27)分,(6.61±2.03)分]、情感表达[(5.03±1.54)分,(5.06±1.91)分]、矛盾性[(3.28±1.70)分,(4.61±2.56)分]、知识性[(3.83±2.30)分,(3.61±1.81)分]、娱乐性[(3.70±2.12)分,(3.47±2.32)分]、控制性[(4.78±2.23)分,(4.81±2.07)分]与正常组[(8.06±1.71)分,(6.03±1.54)分,(2.36±1.44)分,(4.86±1.91)分,(4.83±2.29)分,(3.67±1.90)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亚型间矛盾性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行为学:Simon不一致(Siin)和Stroop不一致(Stin)条件,ADHD-Ⅰ型和ADHD-C型的反应正确率(Siin:0.76±0.13,0.69±0.13;Stin:0.82±0.10,0.78±0.08)和反应时[Siin( 876.4±97.34) ms,( 893.8±130.1) ms;Stin(864.4±91.82) ms,(860.2±125.0) ms]与正常组[Siin(0.81 ±0.11)ms,(810.4±136.1) ms;Stin(0.87±0.08) ms,(797.4±136.1 )m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亚型间Siin及Stin的正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Pearson相关分析:FES-CV某些环境因素与ADHD儿童的行为特点存在不同程度相关性.结论 不良的家庭环境是ADHD儿童发生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且ADHD-C型的家庭、行为问题较ADHD-Ⅰ型突出.ADHD两亚型均存在冲突信息的处理能力不足,损害程度有所不同,ADHD-C型较ADHD-Ⅰ型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的脑电活动特征以及与视觉注意功能的关联性.方法 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6~14岁37例ADHD儿童和37例正常儿童分别进行脑电特征以及视觉注意功能测查,分析脑电频率、振幅、脑电功率、以及脑电功率与视觉注意的关系.结果 ADHD组θ波振幅变化[(20.48±14.99)μV]显著高于对照组[(12.37±8.06)μN,P<0.05],β波频率[(16.63±1.72)Hz]显著低于对照组[(17.65±0.25)Hz,P<0.05];ADHD组β波相对脑电功率值(5.24±1.24)显著低于对照组(6.30±1.19),(P<0.05);ADHD组θ/β比值(4.22±1.26)显著高于对照组(3.41±0.52),(P<0.05);左右眼数空缺成绩ADHD组分别为(56.76±19.16)分、(49.73±23.3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成绩(72.43±17.23)分、(71.35±16.69)分;ADHD组θ波的相对功率与左眼、右眼的数空缺成绩都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448和-0.361),(P<0.05),相对功率比值θ/β与右眼数空缺成绩呈显著负相关(r为-0.352),(P<0.05).结论 ADHD组儿童的脑电特征存在异常,视觉注意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关联性分析显示ADHD组儿童脑电功率变化对大脑注意资源的分配有明显影响.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EG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EEG characteristics and visual attention function in 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Methods 1:1 case-control study wag applied(37 ADHD children were compared with 37 healthy control groups).Participants aged from 6 to 14 years were involved in this study.All children were tested EEG characteristics and visual function,including the frequency,amplitude,relative power and counting missing features test.And the correlation was analyzed between relative power and visual function.Results The θ amplitude((20.48±14.99μV)in ADHD wag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12.37±8.06)μV),(P<0.05);the β frequency((16.63±1.72)Hz) in ADHD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16.63±1.72)Hz,P<0.05);the relative power of β in ADHD(5.24±1.24)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6.30±1.19),(P<0.05);the θ/β ratio in ADHD(4.22±1.26)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3.41±0.52)(P<0.05);the double eyes'counting missing features mark(56.76±19.16),(49.73±23.39) in ADHD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72.43 ±17.23),(71.35±16.69).There wag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θ relative power and double eyes'counting missing features(r=-0.448 and-0.361);the θ/β ratio had significantly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fight eye's counting missing features(r=-0.352).Conclusion Compare to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the ADHD group show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EEG characteristics and visual attention function.The change of EEG power characteristics hag a significant affect on the allocation of attention.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宁夏部分地区小学生ADHD的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Conners教师量表得分作阳性筛检进行现况调查研究.结果 宁夏部分地区小学生ADHD总患病率为12.7%;男生患病率(16.3%)高于女生(9.6%)(P<0.01);6岁~为ADHD高发年龄;吴忠地区患病率(17.3%)较高;汉族患病率(10.5%)较低,不是双亲抚养、出生时损伤是儿童ADHD患病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宁夏部分地区小学生ADHD流行现状不容乐观,抚养关系及出生损伤与ADHD发生有一定关系,应在不同地区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可减少儿童ADH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NJ22儿童注意力测试分析仪应用在诊断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ADHD)患儿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方法 应用NJ22儿童注意力测试分析仪对来诊儿童进行测试,与Conners父母量表、DSM-IV、ADHD评估表结果对比分析,并进行注意力4个维度的测试. 结果 ADHD儿童与正常儿童相比其注意力的稳定性、广度性、分配性、转移性均有显著差异,诊断的灵敏度为95%,特异度为90%. 结论 NJ22注意力测试分析仪在诊断ADHD方面敏感性、特异性较高,作为一种辅助诊断和筛查儿童是否患有ADHD的相对客观的检查手段,为ADHD患儿的个体化康复训练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