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峥  蔡新  葛亮  刘兰民 《海南医学》2005,16(3):135-136
目的 观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CⅣ)、Ⅱ型前胶原(PCⅡ)检测值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30例健康成人。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按其空腹血糖水平和尿中自蛋白含量分成血糖控制不良组、血糖控制较好组,尿白蛋白正常组、尿白蛋白微量组、尿白蛋白大量组,检测其血清HA、CⅣ、PCⅡ含量。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A、CⅣ、PC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1,P<0.05),血糖控制不良组糖尿病患者血清三项指标分别显著高于血糖控制较好组(P<0.01,P<0.05,P<0.01);尿白蛋白大量组其三项指标高于尿白蛋白微量组,而尿白蛋白微量组三者水平高于尿白蛋白正常组(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A、CⅣ、PCⅡ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升高,并与血糖水平的控制密切相关,反映了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胃癌患者血清中层粘连蛋白和Ⅳ型胶原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中层粘连蛋白(LN)和Ⅳ型胶原(Ⅳ-C)含量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技术测定28例胃癌患者和30例健康者(对照组)血清LN及Ⅳ-C含量。结果:胃癌患者血清中LN和Ⅳ-C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淋巴结转移组血清LN和Ⅳ-C含量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血清中LN和Ⅳ-C含量与术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血清中LN和Ⅳ-C含量变化与胃癌细胞的浸润,转移等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动态观察对判断胃癌病情,预后及手术根治效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及Ⅳ型胶原(col Ⅳ)测定在糖尿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90例糖尿病患者及76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HA、LN及col Ⅳ的含量,并初步分析它们在糖尿病中的意义.结果:①糖尿病组血清HA高于对照组(P<0.05);②糖尿病组血清LN高于对照组(P<0.01);③血清cd Ⅳ在糖尿病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HA及LN的检测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胃癌患者胃液癌胚抗原测定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单克隆抗体双位点夹心一步法测定了胃癌、食管癌、胃溃疡和各种胃炎患者胃液癌胚抗原含量。结果显示,胃癌组胃液癌胚抗原显著高于食管癌(P<0.05)、溃疡组(P<0.001)和胃炎组(P<0.001);胃液癌胚抗原测定诊断胃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和总符合率即准确度分别为82.6%、88.5%和87.1%。提示胃液癌胚抗原检测诊断胃癌的价值远优于血清癌胚抗原的测定;本缓冲稀释法简便、快速,检测灵敏度达0.4ng/ml。1.5h可批量报告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ⅢNP)、Ⅳ型胶原(IV-C)、层粘连蛋白(LN)对肝病的诊断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50例健康者、50例脂肪肝、50例肝硬化患者的HA、IV-C、PⅢNP、LN.结果 脂肪肝组以及肝硬化组的HA、PⅢNP、IV-C和LN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或P<0.01),且肝硬化组明显高于脂肪肝组(P<0.05或P<0.01).结论 肝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水平升高,联合检测HA、PCⅢ、IV-C和LN含量可较好的反映肝纤维化及肝实质损害的程度,并能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90例肝硬化患者血清中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IVC)三项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含量进行检测,探讨其对肝硬化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RIA)联合检测已确定的肝硬化患者血清中HA、LN、IVC含量与肝纤维化严重程度(Child-Pugh积分分级)进行比较,作相关分析.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中HA、LN、IVC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及慢性肝炎组(P<0.01),且三项肝纤维化指标升高的程度与Child-Pugh积分分级呈正相关(P<0.01).结论联合检测肝硬化患者血清中HA、LN、IVC含量,可作为肝硬化诊断及病情程度判断较为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脂联素、瘦素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肝纤维化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为NAFLD组94例和健康对照组36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脂联素、瘦素、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PCⅣ)、层黏蛋白(LN)的浓度.结果 NAFLD组的瘦素PCⅢ、HA、PCⅣ、LN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AFLD组的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瘦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脂联素与肝纤维化指标PCⅢ、PCⅣ、HA和LN呈负相关(P<0.05),瘦素与肝纤维化指标PCⅢ、PCⅣ、HA和LN呈正相关(P<0.05).结论 脂联素、瘦素与NAFLD患者肝纤维化相关.  相似文献   

8.
HA、PC-Ⅲ、Ⅳ-C及LN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及层粘连蛋白(LN)对肝纤维化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108例肝病患者及90例健康者(对照组)血清HA、PC-Ⅲ、Ⅳ-C、LN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肝病组患者血清HA、PC-Ⅲ、Ⅳ-C、LN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中、重度慢性肝炎组和肝硬化组升高最为明显(P〈0.05)。结论血清HA、PC-Ⅲ、Ⅳ-C、LN可以作为反映肝纤维化程度的指标,联合检测对肝纤维化程度的判定、肝硬化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探讨葛根素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我科2010年3月2012年3月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6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每次2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4d。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活性氧(ROS)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同时检测血清Ⅲ型前胶原(PⅢP)、Ⅳ型前胶原(PⅣP)、透明质酸(HA)。结果给药14d后,治疗组血清SOD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而ROS水平、MD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PⅢP、PⅣP、H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葛根素可能有抑制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体内氧化应激、改善纤维化指标作用,有利于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肝病患者层粘蛋白、透明质酸、Ⅳ型胶原测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对120例肝病患者血清的层粘蛋白(Laminin,LN)、透明质酸(Hyaluronic,HA)和Ⅳ型胶原(Type Ⅳ collagen,Ⅳ·C)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肝病组的HA、LN、Ⅳ·C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01),肝硬化组、肝癌组高于慢性肝炎组(P<0.001),肝硬化组与肝癌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随着肝纤维化的形成,血清中HA、LN、Ⅳ·C的含量增多,并且与纤维化的程度成正相关。故认为HA、LN、Ⅳ·C是了解肝纤维化程度的良好指标,有利于慢性肝炎的分期,并可以观察抗纤维化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 A )、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 N )和Ⅳ型胶原(CⅣ)联合检测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81例肝病患者(肝炎组24例,肝硬化组39例,肝癌组18例)和4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同时测定血清HA、PCⅢ、LN和CⅣ等4项指标水平,比较各组肝病和对照组间4项指标的差异及各组肝病间HA水平的变化。结果各组肝病患者血清肝纤维化4项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 P<0.01),肝硬化组织、肝癌组 HA水平明显高于肝炎组(P<0.05,P<0.01),肝癌组HA水平高于肝硬化组(P<0.05)。结论血清HA 、PCⅢ、LN、CⅣ联合检测对肝纤维化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及N型胶原(colN)测定在糖尿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90例糖尿病患者及78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HA、LN及colN的含量,并初步分析它们在糖尿病中的意义。结果:①糖尿病组血清HA高于对照组(P<O.05);②糖尿病组血清LN高于对照组(P<O.01);⑨血清colN在糖尿病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血清HA及LN的检测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长期饮酒者肝纤维化四项检测结果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0年7月在该院进行体检的4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236例长期饮酒者(10年以上酒龄)作为观察组,220例不饮酒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Ⅲ型前肢原(PCⅢ)的含量.结果 观察组的HA、LN、CⅣ、PCⅢ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长期饮酒者肝纤维4项(HA、LN、CⅣ、PCⅢ)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正常值,能够反映人体的健康状态,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肝硬化(liver cirrhosis,LC)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探讨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 选择82例LC患者,依据Child - Pugh评分分为A级、B级和C级三组.检测血清脂联素、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血液中型前胶原(PC-Ⅲ)、层粘蛋白(LN)、Ⅳ型胶原(C-Ⅳ)及透明质酸(HA)水平,并以3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各研究组血清脂联素、TGF-β1、PC、LN、C-Ⅳ、H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并与Child- Pugh分级相关;血清脂联素与TGF-β1、PC-Ⅲ、LN、C-Ⅳ、HA、TBIL呈正相关(P<0.05),与ALb呈负相关(P<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血清脂联素浓度明显升高,可能参与了肝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并能反映肝脏功能储备功能.  相似文献   

15.
①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胶原前肽(PⅢP)、Ⅳ型胶原(Ⅳ-C)在慢性肝炎和肝硬化中的诊断价值.②方法应用放免法测定慢性肝炎、肝硬化病人血清HA,LN,PⅢP,Ⅳ-C的含量,同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③结果重度肝炎、肝硬化病人的血清HA,LN,PⅢP,Ⅳ-C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F=32.4~113.9,q=6.208~23.125,P<0.01).④结论血清HA,LN,PⅢP及Ⅳ-C的测定,对判断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倾向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血清Ⅳ型胶原和透明质酸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40例慢性肝炎、4D例肝硬化患者的血清透明质酸和Ⅳ型胶原的测定,探讨在肝病中联合柱测透明质酸和Ⅳ型胶原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了40例健康人,80例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的血清透明质酸(HA)及血清Ⅳ型胶原(Ⅳ·C)的水平。结果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两项指标增显著高于正常人(P<0.001),肝硬化组明显高于慢性肝炎组(P<0.001)。结论血清透明质酸和Ⅳ型胶原联合连续动态检测有助于确定肝纤维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血清Ⅳ型胶原(ColⅣ)含量变化及其与肿瘤浸润及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20例胃癌患者血清ColⅣ含量,并探讨其与胃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肿瘤组血清ColⅣ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TNM分期中,Ⅱ,Ⅳ期组血清ColⅣ含量显著高于Ⅰ期组(P<0.05);淋巴结转移组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结论:胃癌患者血清ColⅣ含量变化与肿瘤的浸润及转移等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观察血清ColⅣ含量及其变化,对胃癌患者的病情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尿毒症患者血清透明质酸 (HA)、Ⅳ型胶原 (CL -Ⅳ )、层粘蛋白 (LN)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 :测定了 2 1例尿毒症血液透析 (ESRD)组 ,2 1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GN)组患者及 2 4例健康献血员 (NC)组的血清HA ,CL -Ⅳ ,LN水平 ,并作相关分析。结果 :ESRD组与GN组患者血清HA ,CL -Ⅳ及LN均高于NC组 (P <0 .0 1) ,ESRD组血清HA ,CL -Ⅳ ,LN水平高于GN组 ,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ESRD组患者血清HA ,CL -Ⅳ及LN变化 ,除HA与LN之间是呈正相关关系 (γ =0 .5 92 ,P <0 .0 5 )外 ,HA与CL -Ⅳ以及CL-Ⅳ与LN之间未显示相关性变化 (γ =0 .312 ,0 .177,P >0 .0 5 )。结论 :血清HA ,CL -Ⅳ ,LN联合检测可以反映并监测肾小球疾病的进展 ;ESRD患者细胞外基质主要成份血清水平之间变化 ,并非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肺心病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水平的变化,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血气分析仪及肺功能仪,分别测定了25例肺心病缓解期患者和20例正常人血清PCⅢ和CⅣ含量及血气、肺功能参数.结果显示:肺心病患者血中PCⅢ和C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PCⅢ和CⅣ与动脉血氧分压(PaO2)、1秒钟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最大通气量及最大呼气中段流量呈负相关(P<0.05或<0.01).上述结果表明,肺心病患者血清PCⅢ和CⅣ含量明显增高,其增高与肺功能损害及低氧血症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液血清CA72-4、CA19-9和CEA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IRMA法测定32例各期胃癌和20例良性胃病患者胃液和血清中CA72-4、CA19-9和CEA的含量.结果:胃癌组胃液及血清CA72-4、CA19-9和CEA测定值平均水平和灵敏度显著高于良性胃病组(P<0.01);胃癌组胃液CA72-4、CA19-9和CEA测定值平均水平显著高于其血清水平(P<0.01);胃液CA19-9+血清CA19-9+血清CA72-4联合检测效果最高;晚期胃癌患者胃液和血清CA72-4、CA19-9水平和灵敏度高于早期病例(P<0.05).结论:选择适当的血清、胃液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不仅可能提高胃癌的早期诊断率,还能提示肿瘤的扩散和转移,以及预后判断,都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