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扑热息痛解热作用已十分肯定。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它为最佳解热镇痛药,我国卫生部也将其定为国家基本药物。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以扑热息痛为主的解热镇痛药有口服滴剂、片剂、栓剂。该药口服有胃肠道刺激和肝首过效应,栓剂由于基质的限制影响了该药的生物利用度。而滴鼻剂克服了以上缺陷。本文就滴鼻剂对发热兔体温的退热作用予以研究并与片剂进行比较和评析。1材料与方法1.1药品:扑热息痛滴鼻剂(由本室开发自制);扑热息痛片(930216,上海黄海制药厂);蛋白胨(920621,意大利);生理盐水(960606,石家庄四药股份有限公司);液体石…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腰息痛胶囊的解热作用进行实验研究。方法:采用伤寒、副伤寒菌苗致家兔发热、啤酒酵母致大鼠发热的动作模型和实验方法,取受试药物分离、低两个剂量组,并设生理盐水对照组和阿司匹林对照组,以观察、比较受试药物的解热作用。结果:腰息痛胶囊可使伤寒、副伤寒菌苗致家兔发热与啤酒酵母致大鼠发热的体温恢复正常。结论:腰息痛胶囊有明显的解热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活犀角与犀角的解热作用有无明显差异,判断活犀角是否可以作为犀角的代用品。方法采用细菌内毒素家兔致热模型,研究活犀牛角对家兔发热的预防作用;采用干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研究活犀牛角对发热大鼠的解热作用。结果活犀角50、100、200 mg·kg-1能明显预防细菌内毒素致热家兔的发热体温,活犀角220、440 mg·kg-1能明显降低干酵母引起的大鼠体温升高,相同剂量的犀角和活犀角比较,降温作用无明显差异。结论活犀角的解热作用与犀角相同,在解热作用方面可以作为犀角的代用品使用。  相似文献   

4.
解热毒注射液解热,镇静,抗惊作用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解热注射液进行了解热、抗惊厥作用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解热毒注射液对准备 寒菌苗所致家兔发热和大肠杆菌内毒素所致大鼠发热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并且随剂量增加其解热作用增强且持久。该药又可使小鼠足跖部汗腺的分泌;解热注射液具有降低小鼠自主活动的镇静作用,并且能抗尼可刹米所致小鼠的惊厥。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清咽喷雾剂的解热作用。方法采用内毒素致家兔发热模型和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的体温变化,并比较组间差值。结果在内毒素致家兔发热模型试验中,清咽喷雾剂高、中剂量组在不同时段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解热作用;在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解热实验中,清咽喷雾剂具有明显的解热作用。结论清咽喷雾剂对内毒素和酵母引起的两种发热动物模型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解热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小儿热感宁口服液(XRK)的解热作用,并探讨其处方的合理性。方法:2 ,4 二硝基苯酚所致热的大鼠发热试验。结果:大鼠灌胃XRK 2 5ml/kg后0 .5 ,1和1 .5h时可显著抑制大鼠的体温升高;其组份牛磺酸和葛根提取物均有抑制大鼠体温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说明该两组份有解热协同作用。结论:XRK对大鼠具有解热作用,且组方的配伍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7.
发热是儿科临床常见症状。而感染是发热的最常见原因,其中以上呼吸道感染四季常见。发热机理临床分为非致热原性和致热原性,前者较少而后者较为多见。其中前列腺素E(PGE)是一种极强的致热物质。当PGE刺激体温中枢的体温调节细胞时,就会使体温调节点升高到37度以上,导致产热增加散热减少,而使体温升高。解热镇痛药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起到降温作用。临床上常用的解热镇痛药有阿斯匹林、安基比林、安乃近。这三种药在儿科领域应用广,解热镇痛确实有效。  相似文献   

8.
麻黄汤配伍解热药效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观察麻黄汤不同配伍解热药效,研究其配伍规律。方法:使用灭活细菌悬液造成大鼠发热模型,比较各配伍6h体温反应指数(TRI6)。结果:降低发热大鼠的TRI6值,主要作用药物为麻黄和桂枝,甘草能增强麻黄和桂枝的作用。结论:在麻黄汤解热药效中,其最佳组合为麻黄、桂枝、甘草。  相似文献   

9.
肠炎冲剂解热镇痛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肠炎冲剂的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方法:用蛋白胨所致发热模型研究肠炎冲剂的解热作用;用热板法及扭体法观察其镇痛作用;用足跖肿胀法及耳肿胀法研究其抗炎作用。结果:肠炎冲剂能显著抑制蛋白胨所致体温升高;肠炎冲剂能明显延长动物对热刺激的反应潜伏期,并明显减少其扭体次数;该药也能显著减轻动物足跖及耳片肿胀反应。结论:肠炎冲剂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的小鼠发热模型,使之应用于解热药物药效初筛。方法:①2,4-二硝基酚14mg/kg、28mg/kg和35mg/kg皮下给药后,分别于0.5、1.0和1.5小时三个时间点测定小鼠体温。②在造模前0.5小时,口服乙酰水杨酸0.8g/kg和腹腔给予安痛定(按所含氨基比林20mg/kg给药),并于造模后0.5、1.0和1.5小时测定小鼠体温。结果:2,4-二硝基酚可引起小鼠发热,升温1℃左右。乙酰水杨酸作为阳性对照药应用于此模型引起大量动物死亡。安痛定的解热作用肯定。结论:小鼠应用2,4-二硝基酚可建立化学性发热模型,但升温持续时间短暂,对作用快速且强大的解热药物经效初筛具有应用价值,乙酰水杨酸不能作为阳性对照药应用于此模型。  相似文献   

11.
发热是儿科最常见的症状,常是发热性疾病的重要病理过程和临床表现,而不是独立的疾病.有些门诊医生凡遇发热(不包括高热)常给予各种解热药物(也称退烧药)强行解热,由于反复多次不合理应用解热药物常产生诸多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新癀片对不同动物模型的解热作用。方法制备酵母致大鼠发热、牛奶致家兔发热、内毒素致家兔发热模型测量给药后各组的体温,计算各组大鼠体温与基础体温差值以及各给药组降温率。结果新癀片95.0 mg/kg剂量组在药后1~4.5 h,47.5 mg/kg剂量组药后4、4.5 h对酵母所致大鼠体温升高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药后1 h,新癀片47.5 mg/kg剂量组牛奶致发热家兔体温开始下降;药后2 h,47.5、23.8 mg/kg剂量组家兔体温均下降显著,一直持续到药后5 h,仍有显著的降温作用。新癀片47.5 mg/kg剂量能够显著降低内毒素致发热家兔各时间点体温的升高,在药后4、5 h时对体温的降温率达50.3%、85.2%。结论新癀片对酵母致大鼠发热、牛奶致家兔发热和内毒素致家兔发热均有很好的解热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仲华  李秀  张颖  王杰林 《辽宁医药》2006,21(3):28-29
本实验依据新雪颗粒的功能主治考察了该药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对伤寒杆菌内毒素引起的大鼠体温升高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新雪颗粒能显著抑制小鼠耳廓肿胀,明显加快小鼠的炭粒廓清率能力,能明显抑制感染大鼠体温升高。说明新雪颗粒具有消炎解热作用,用于感冒、肺炎、急性扁桃体炎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发热。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双金颗粒的抗炎、解热作用,为临床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模型观察药物的抗炎作用,通过药物对细菌内毒素所致家兔发热反应和酵母菌悬液所致大鼠发热反应的影响,研究药物的解热作用。结果:双金颗粒可降低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度,抑制细菌内毒素所致家兔发热反应和酵母菌悬液所致大鼠发热反应。结论:本品具有抗炎、解热作用。  相似文献   

15.
北柴胡及春柴胡挥发油的解热作用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解热作用比较北柴胡及春柴胡挥发油的差异。方法:采用干酵母所致大鼠发热模型及内毒素所致家兔发热模型,观察北柴胡及春柴胡的解热作用。结果:北柴胡及春柴胡均可降低干酵母所致大鼠体温升高和降低内毒素所致家兔体温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北柴胡及春柴胡均具有良好的解热作用,提示春柴胡在临床上可以替换北柴胡。  相似文献   

16.
马利维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5):2322-2324
发热是儿科最常见的一种症状,常为感染性疾病的重要病理生理过程和临床表现。发热是下丘脑视前区的发热调节中枢体温调定点[约为(37±1)℃],被提高到一个较高水平。发热一般指体温在38~41℃(称调节性体温),常常是机体被感染性微生物、免疫复合物或其他炎症因子等作用的结果。发热时体温一般不超过41℃,这种调节性体温应用抗炎免疫药有效。身体衰弱或患有重症肺炎或心衰的患儿,发热可增加氧耗量和心输出量,并可加重病情,5岁以下小儿有引起高热惊厥的危险,体温高于42℃能导致神经系统永久性损害。在儿科,解热镇痛药是一种临床常用药,如对乙酰…  相似文献   

17.
解热复方YL2000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方法。方法 以本研究室研制的解热新药YL2 0 0 0为研究对象 ,使用高效液相技术检测了该药中黄芩苷和小檗碱在发热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同时以解热为指标 ,研究该药的效应动力学。然后 ,采用医学统计学原理对黄芩苷和小檗碱的时量曲线及解热作用的时效曲线作相关分析。结果 YL2 0 0 0解热作用的时效曲线和黄芩苷在发热大鼠体内的时量曲线之间呈负相关 (r =- 0 8312 ,P <0 0 5 ) ,而与小檗碱无关 (r =0 0 136 8,P >0 5 )。结论 黄芩苷可以作为YL2 0 0 0解热作用的指示性成分 ;如果将YL2 0 0 0用于解热 ,可以选择黄芩苷的药动学表示YL2 0 0 0的药动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鱼腥草注射液新制剂(NYI)抗炎、解热作用及其机制,并与原制剂(OYI)的作用进行比较。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和乙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模型来观察新制剂抗炎作用;采用酵母致大鼠发热、大肠杆菌内毒素(LPS)家兔发热模型,研究NYI的解热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结果:OYI和NYI的高、中剂量对二甲苯诱发小鼠耳肿胀和醋酸导致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均有抑制作用,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OYI和NYI的高、中剂量可降低干酵母导致大鼠体温升高(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OYI和NYI的高剂量可抑制LPS引起的家兔体温升高,并能够明显降低血清中TNF-α,IL-1β,IL-8,PGE2,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NYI具有明显的抗炎、解热作用,与OYI比较,无显著性差异。鱼腥草注射液可以抑制血清中TNF-α,IL-1β,IL-8和PGE2的含量,可能是其抗炎解热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杜旭  刘璐  薛欣 《黑龙江医药》2001,14(2):103-104
目的:研究白桦提取物对酵母致大鼠发热的影响及对下丘脑组织中5-HT含量的影响。为其解热降温机理作用提供依据。方法: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在480nm/365nm处测定5-HT含量。单位以每mg鲜脑组织含5-HT的ng数表示。结果:酵母模型组大鼠体温及正丘脑组织中5-HT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给药组大鼠给予白桦提取物后1h体温显著下降,正丘脑组织中5-HT含量亦明显降低。讨论:本实验结果显示:白桦提取物对酵母致发热大鼠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其解热作用与影响体温调节中枢介质5-HT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20.
解热镇痛药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热镇痛药是一类具有退热和减轻慢性钝痛作用的药物。正常人体的温度为37℃左右,发热是指人体的病理性体温升高,当口腔温度超过37.3℃或直肠温度超过37.6℃,昼夜间波动超过1℃时即为发热。发热是人体对致病因子的一种全身性防御反应,是患病时的一种临床症状,其原因可以是感染的结果,也可以是组织损伤、炎症、移植排斥反应和细菌、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