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灯盏花滴丸治疗胸痹心痛心血瘀阻证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灯盏花滴丸治疗胸痹心痛心血瘀阻证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将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口服灯盏花滴丸,对照组30例给予灯盏花颗粒.结果:治疗组症状疗效及心电图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灯盏花滴丸是治疗胸痹心痛心血瘀阻证的有效中成药.  相似文献   

2.
胸痹首见于《金匮要略》,症状表现为胸痛彻背,背痛彻心,时而心悸不宁,甚或心痛持续不解,相当于目前西医疾病中的灌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机为人体阳气、阴血亏虚,而致痰浊、瘀血、寒积留聚,引起心脉气血阻闭不通。杨关林教授致力于胸痹心痛痰浊血瘀证证候特征的研究与治疗,依托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对胸痹心痛的辨证论治从脾胃着手,有独到见解,运用益气、补血、温中、祛痰、养阴等治法之汤药,同时注重因人因地制宜以及调护,其疗效显著闻名于杏林。  相似文献   

3.
胸痹心痛证冠状动脉造影1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应用冠状动脉造影(冠造)诊断胸痹心痛证,探求中医证候规律,指导临床治疗,方法:用数字减影心血管造影系统,以Judkins法对100例患者行冠脉造影,按冠状动脉(冠脉)狭窄性质分为轻、中、重和闭塞性病变,根据冠脉受累分为左主干、单支和多支病变,按中医辨证分型观察。结果:发现胸痹心痛以虚实夹杂多见,占57%,冠造正常的胸痹心痛患者,以气虚气滞多见,其次是气虚痰浊;冠造异常冠脉多支病变及重度狭窄的以气虚痰浊、气虚血瘀多见。结论:通过冠造可以将胸痹心痛证候量化及客观化,并按胸痹的缓急,轻重将本病分为气滞心脉、寒凝心脉、心络瘀阻、血瘀心脉及心脉闭阻等中医证型,根据冠脉病变程度区分“本虚标实”及“本实标虚”的不同病理机制及判断预后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4.
胸痹心痛的主要病理因素是痰浊、血瘀、气滞。这也衍生出胸痹心痛有痰浊阻络、瘀血阻络、气滞血瘀型。然痰浊、血瘀、气滞三者互化,故痰浊、血瘀、气滞贯穿胸痹心痛的始终。目前临床上胸痹心痛的病机论述较多,归纳起来主要有心阳虚、心阴虚。辨证治疗多以益气、养阴、化瘀、活血为主。然在临床有许多病例往往表现为郁热征象,具有相当大的比例,被临床医生忽视。本人从师于于凯成教授学习,同时查阅古医籍后,明了郁热心痛古籍就有记载。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心绞痛是现代内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属中医的胸痹、心痛范畴。祖国医学认为,冠心病心绞痛即胸痹心痛系由心脏阴阳气血偏虚以及寒凝、痰阻、气滞、血瘀等因素而引起。多种因素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血液瘀阻、血脉阻滞而成胸痹。仲景在《金匮要略》中以胸痹心痛短气单独成篇详加论述,脉证合参,分而治之,某些内容还散见于他篇和《伤寒论》之中,对胸痹心痛的症状、病因病机、诊断及治疗原则作了较系统而全面的阐述。笔者以仲景医学思想对冠心病心绞痛辨证论治的指导意义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心绞痛是现代内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属中医的胸痹、心痛范畴.祖国医学认为,冠心病心绞痛即胸痹心痛系由心脏阴阳气血偏虚以及寒凝、痰阻、气滞、血瘀等因素而引起.多种因素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血液瘀阻、血脉阻滞而成胸痹.仲景在《金匮要略》中以胸痹心痛短气单独成篇详加论述,脉证合参,分而治之,某些内容还散见于他篇和《伤寒论》之中,对胸痹心痛的症状、病因病机、诊断及治疗原则作了较系统而全面的阐述.笔者以仲景医学思想对冠心病心绞痛辨证论治的指导意义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胸痹心痛证辨治举隅长春中医学院脊髓病医院(130011)阎德凤阎德英【关键词】胸痹心痛证冠心病阳虚痰阻型胸痹心痛证,系指以胸闷、胸痛和心窝部疼痛症状为主要病证而言的。它包括现代医学的冠心病、肺心症、胸膜炎等多种胸部疾病,但其中主要是指冠心病。古人把胸...  相似文献   

8.
365例胸痹心痛患者证型与血脂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了解胸痹心痛患者的血脂和中医证型间的关系。[方法]对365例胸痹心痛患者进行辨证,并检查血脂,对 比研究证型与血脂间的关系。[结果]365例胸痹心痛患者有278例至少有一项血脂异常,87例血脂正常;血脂异常组和正 常组各证型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瘀证患者的平均高密度脂蛋白(HDL)低于非血瘀证,痰浊证患者的HDL低 于非痰浊证,血清甘油三酯(TG)高于非痰浊讧;随着证型的复杂化,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 升高;证型虚实与血脂无关。[结论]胸痹心痛不一定与血脂增高有关,虚实证均可发生,但以血瘀证和疾浊证的血脂异常 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血瘀证与微循环、血液流变学的现代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类心血管疾病,在中医属胸痹、真心痛范畴,主要是由于寒凝、情志、体虚因素引起的血行不畅,心血痹阻,脉络不通,中医证型中以血瘀居多。因此冠心病血瘀证的病机本质就在于血液循环障碍。中  相似文献   

10.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2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之胸痹、真心痛.西医称冠心病、心绞痛。我们自2003年1月以来应用刺五加注射液治疗胸痹证的心血瘀阴证候即冠心病、心绞痛以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冠心痛中医证侯的分布特征.完善其常见证候的诊断标准.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对长沙地区冠心痛中医证型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并应用聚类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资料分析研究.结果 ①在冠心痛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研究症状的组合规律;②运用多元logisitic 回归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筛选出冠心痛证侯的主次症状,寻找出冠心病常见证候共性的和特异性的症状指标;③初步拟定出冠心痛心血瘀阻证、痰阻心脉证、寒凝心脉证、气滞心脉证、心气亏虚证、心阳亏虚证、心阴亏虚证7种基本证型的辨证标准.结论 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和现代数理统计分析基础上所建立的冠心病基本证型的辨证标准,战少了"选择性偏倚"和"测量性偏倚",较为符合临床实际.  相似文献   

12.
心肌缺血的预防及治疗是心血管领域临床研究及动物实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既存在西医的疾病特征,又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通过实验手段在模型动物身上复制中医"证"以出现中医的症候特点,是中医药研究的有效工具.本文就冠心病心肌缺血已构建的寒凝血瘀证、痰瘀互结证、气虚血瘀证、肾虚血瘀证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以及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胸痹心痛患者舌象及变化规律,分析其在胸痹心痛中的临床应用.方法观察120例临床确诊为胸痹心痛(冠心病)患者的舌象,对不同证型之间的舌象特征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不同证型之间的舌象具有典型的特征,血瘀证是胸痹心痛的主要证型(占全部观察病例的70%).据舌可以判断胸痹心痛的病位深浅及轻重.结论 舌诊在胸痹心痛中的应用有利于判断病变严重程度,为疾病辨证分型提供参考,指导临床早期治疗,从而提高疗效,发挥传统医学在现代疾病诊治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胸痹心痛病因病机及其各证型与临床检测指标相关性.方法:收集整理并归纳、总结古今中外关于胸痹心痛病因病机理论研究、冠心痛的病理机制及危险因素研究以及胸痹心痛各证型与临床检测指标相关性的研究资料.结果:胸痹心痛相当于西医的冠心病,系因胸阳不振,阴寒痰浊留踞胸廓,或心气不足,鼓动乏力,使气血痹阻,心失血养所致,以胸闷及发作性心胸疼痛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痹病类疾病.病机上焦阳虚,阴邪上乘,邪正相搏.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冠心痛的发生与炎症反应、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胱抑素-C、热休克蛋白60、冠心痛易感基因、脂联素等密切相关.关于胸痹心痛各证型与临床检测指标相关性研究方面,学者们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并取得可喜进展,但观点并不统一.结论:胸痹心痛各证型与临床检测指标相关性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胸痹为急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治疗胸痹具有较好疗效。笔者认为胸痹心痛辨证应提纲鸽领。以中医舌脉为金指标定类,根据临证实际分为两虚一实三类,然后据证立法,依法遣药。胸痹心悸治标抓痰瘀,治本重阴阳;胸痹心哀治以温阳利水为主;胸痹心厥急者以痰瘀阻络为主,  相似文献   

16.
胸痹心痛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主要临床症状,胸痹心痛常常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及生活,导师翁锦龙认为通过阳微阴弦理论进行辨治,胸痹心痛临床常分为以下几种证型:阳气亏虚证、瘀血内阻证、痰浊闭阻证、寒凝心脉证,临床采用补气温阳、养血活血、化痰理气、宣痹温通等治法常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总结林慧娟教授运用心痛宁方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经验。冠心病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林教授认为胸痹、心痛为本虚标实之证,气虚、血瘀、痰浊、阴虚是其重要的发病因素,根据其本虚标实,气虚血瘀的基本病因病机特点,制定了益气养阴、活血止痛的心痛宁方。并附有验案结合病症说明选方用药上的审机论治及组方配伍规律,以期为临床治疗胸痹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讨论中医内科胸痹心痛的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 胸痹心痛虽然外感内伤均可致病,但以内伤情志为主;其病兼五脏,但以心为主;其虚虽有阴阳气血之不同,但以气阴两虚为最多;而邪实则以血瘀为主.临证应据其虚实之多少,结合病人体质,灵活辨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国医大师段富津治疗胸痹心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用药规律。方法采集段教授治疗胸痹心痛气虚血瘀证处方160份,采用SQL SERVER数据库和WEKA开源数据挖掘软件来发现药物的相关性,进而分析药物组方规律。结果炙甘草、人参、黄芪、当归、川芎、郁金、柏子仁、茯苓为高频使用药物;人参、黄芪、炙甘草与当归、丹参分别为补气、活血最常用药组合。结论段富津教授治疗胸痹心痛气虚血瘀证药物关联分析结果,与其临床经验方三参丹(人参、黄芪、川芎、丹参、三七、血竭、当归)基本吻合,揭示了益气活血、养心行气的用药规律与思路。  相似文献   

20.
根据《金匮要略》对胸痹心痛的症状描述,参考古代文献,其所论胸痹为阳虚阴盛、胸阳痹阻之病证,涉及肺、心、脾胃等脏病变;心痛病机亦为阳虚阴盛,包括心痛、胃痛等。《金匮》胸痹、心痛合篇的意义主要在于强调脾胃与心生理关系密切,病变易互相影响,调理脾胃对心病治疗具重要意义,《金匮》胸痹心痛篇方药体现了和胃降逆、祛痰健脾、温胃散寒、补脾温中等治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