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肺叶坠落征.是外伤性主支气管断裂的特征性X线表现。它是由于主支气管断裂后,肺组织失去部分支持结构,在同时形成大量气胸无胸膜粘连的情况下,被压缩的肺组织,由于重力的关系,下垂于肺野的内下部。此征只能显示于立位胸片上。  相似文献   

2.
CT、MR动态增强在评价孤立性肺结节血流模式中的作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SPN)是肺部常见病。由于新生血管可引起血容积、灌注值及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变化,从而引起血流模式的改变。所以通过CT、MR动态增强研究孤立性肺结节的血流模式(blood flow patterns),可发现良恶性肺结节血供在量和质上的差别,有助于良、恶性鉴别及肺癌血管生成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作者报道1例56岁的男性病人因在静息状态下出现呼吸困难行X线检查,胸片显示两肺弥漫性不均匀阴影,考虑为特发性肺纤维性病变,用皮质类甾醇治疗6周疗效不佳,一年后高分辨CT(GE9800,Milwaukee,WI)显示双肺异常的网状阴影,小叶间隔增厚,直径2~4mm边界清楚的小结节,于两肺中下野可见部分阴影融合,在一些小结节和一些融合的阴影中含有点状钙化。这些钙化在胸片则观察不到。肺活组织检查显示肺实质内有弥漫性的淀粉样蛋白沉积,位于静脉、动脉壁内和气道与血管周围小间隙内,一部分沉积物形成结节。肺小叶间隔也因胶原纤维沉淀而增厚。可见沉积物广泛分布于脏层胸膜下,活组织检查亦发现广泛分布的  相似文献   

4.
应用血管铸型、扫描电镜观察方法,观察了24周人胚胎胆囊壁的微循环血管立体构筑。发现,与胆囊粘膜具有许多高而分支的皱壁形成粘膜的山峰样突起及粘膜窦的山沟样凹陷相对应,胆囊粘膜微循环血管网也呈现峰顶血管网与窦底血管网;峰顶毛细血管网(纟致)密并呈血管丛样突起;粘膜窦内毛细血管网眼稀疏,透过稀疏的粘膜血管网眼可观察到血管网形成层次特点。铸型标本上可见Aschoff孔洞周围血管网。胆囊粘膜层毛细血管吻合形成栱型血管桥、弓状血管连合、毛细血管袢及毛细血管环。  相似文献   

5.
作者报告用IV DSA 检A 两例胸部平片表现纡曲状密实阴影的肺血管畸形病例。一例为43岁男性,因胸痛入院。胸片发现左肺中部有一长4cm直径1.2cm 不规则迂曲密实阴影、高度怀疑血管畸形而作DSA 检查。照片显示为源于舌叶区的肺静脉瘤,正常引流入右心房。另一例为77岁男性,30年前已确诊为家族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常因鼻(鼻血)来院复查,从未见肺部症状,胸片见右肺下叶纡曲密实阴影。肺静脉DSA 显示右肺下叶动-静脉瘤。两例均经肘静脉插管,插入到上腔静脉。以每秒18ml 速度注入造影剂25ml,1秒钟后即作每秒2张正、斜位系列摄片。作者指出,肺静脉瘤较常见于右肺下叶和左肺上叶与舌叶,60%与家族  相似文献   

6.
"蜂窝样肺癌"CT诊断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 1 男 ,5 5岁。咳嗽 ,咳白色粘痰 3个月。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 12× 10 9/L ,中性 0 .91,血沉 14mm/h。X线胸片示左肺大片状模糊影 ,密度不均匀 ,诊断为肺炎。抗炎治疗 2 0天后 ,病情无好转。CT平扫示左肺上、下叶均呈大片蜂窝样改变 ,蜂窝呈大小不等、分布疏密不均的小气腔影 ,其形状不规则 ,腔壁厚薄不均。病变内可见大片状液性低密度区 ;CT增强扫描可见“肺血管造影征” ,即不增强的低密度区内 ,可见明显强化的树枝状血管影 ,形似肺血管造影表现。蜂窝影的肺门侧可见支气管充气征象 ,其分支减少 ,走行僵直 ,管腔狭窄 ,形似枯…  相似文献   

7.
肺血管阻力正常时,肺血管表现为边缘平滑、逐渐变尖的形态,即使对轻度肺血流量增加作出反应时也是如此。此时肺的血流分布状态仍决定于重力作用。正常肺血流分布的X线形态有二型,即下部型(Caudalization)与均等型(equalization)(译者注:所谓均等型,作者认为是下部型对肺血流增加的生理调节状态,血流从高压的肺基底部流向低压的肺尖,没有引起肺高压。肺静脉根据动脉系统血流量增加的情况而按比例地被动扩张。但肺尖与肺基底部的血流量的比例不会达到1:1的程度。一般来说,在肺血管阻力正常的情况下,肺血流容积与肺动脉的大小成正比例)。立位时,肺的正常血流分布是下部型。肺血中等量增多,肺血管的形态就变成下部型者居少,而均等型者居多。  相似文献   

8.
下肺门窗     
在侧位胸片上,肺动脉和上肺静脉组成肺门上后部的绝大部份。而在下肺门,两侧下叶支气管前方无大血管。故侧位胸片上,肺门的前下方是一个透x光区。此区间近似三角形,作者称之为“下肺门窗。作者回顾性研究了50例正常人和25例异常者的下肺门窗平片和相应平面的CT 所见。扫描和平片间隔时间不到一个月,如发现中叶和舌叶支气管起始端以下1cm 层面内肺门区有>1cm 的非血管软组织影即视为异常;用有一切口的黑片罩住胸片,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一直把胸部非穿通伤时的肺挫裂伤当作原发性肺损伤,其含义是肺泡和间质出血、水肿,是因肺泡毛细血管膜受损所致,而没有明显肺撕裂。胸片是常规检查手段,表现为(1)不规则、边缘毛糙的结节状影,可散在分布或相互融合。(2)均匀性实变。(3)前二者的混合。(4)弥漫的斑片状阴影,数日内逐渐消散并完全消失。CT的应用对肺挫伤的认识有了深刻的变化。作者分析了85例CT及平片表现,CT显示423处异常(包括肺撕裂、血胸、气胸、实变等),胸平片仅发现151处。75例115处肺撕裂中,CT发现99处,胸片仅见5处。作者认为不论大或小的肺泡或间隔破  相似文献   

10.
博莱霉素损伤肺TGF β1与VEGF表达特征与血管新生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研究肺纤维化大鼠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和转化生长因子 (TGF -β1)的合成和分布规律与血管新生的关系及其在肺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的原位杂交方法观察博莱霉素 (BLM )组和对照组在 3d、7d、14d、2 1d、2 8d时肺组织内VEGF和TGF -β1的合成和分布情况 ,并结合透射电镜及光学显微镜观察肺毛细血管的病理变化。 结果 博莱霉素大鼠VEGF与TGF -β1表达早期明显增强并且持续存在 ,两者呈平行增长 ,在肺内间质细胞的表达以 2 8d分布最广 ,其表达区域与血管新生及纤维组织增生区域相吻合。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早期见坏死、脱落、通透性增高 ,此后大量毛细血管新生 ,新生血管扭曲 ,通透性高 ,且可见血管内血栓形成。这种变化在 2 8d组仍然存在。结论 VEGF与TGF -β1的表达与血管新生密切相关 ,这两种因子的持续的高表达可能与新生血管损伤或功能障碍有关 ,进而在肺纤维化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33例门脉高压症患者门肺分流术后的胸片进行了观察,重点分析了肺血管的改变。门肺分流术后,由于脾肺回流的建立,使肺血回流量增加,胸部X 线片可显示不同程度的左下肺纹理增多,这一现象经过网膜插管造影得到了证实,从而为临床远期效果的观察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作者报道1例18岁女性用枪击脑部自杀,法医为她摄一死后胸片,显示双肺无肺纹理,尸检发现双肺极度膨胀,肺血管中有广泛蔓延的气体。作者认为,通常所称的“肺纹理”是指人体肺内充满循环血的管道,但此死后胸平片肺纹理的消失,是由于死者肺循环被空气代替所致,说明普通健康人胸  相似文献   

13.
作者连续观察了45例有呼吸障碍的新生儿的连续胸片。19例为透明膜病、16例为其它病原的肺浸润、3例新生儿有短暂的呼吸急促,7例胸片上无病变。19例透明膜病中的10例和16例肺浸润中的1例,从临床和X 线上有动脉导管未闭的证据。3例经手术证实,2例尸检证实.在10例肺透明膜病婴儿的动脉导管未闭中8例由于肺衰竭而证实肺多血,发生在3—5天。另2例在提示肺多血前的3—5天,透明膜病已完全清晰。除肺多血外其它动脉导管未闭的征象包括:心  相似文献   

14.
肺韧带     
肺韧带与肺门一起将下肺叶连接于纵隔,其功能尚不完全清楚,但两肺下叶及其邻近的胸膜腔和纵隔的许多疾病之X线表现,确实受到它的影响。早在1966年Rabinowitz和Wolf就描述了肺韧带的X线意义,但因肺纫带在正常胸片上几乎不能显示,在异常胸片上亦仅偶然见到,故放射科医师对它往往不甚熟悉,以致由肺韧带所产生的许多表现常被误认为发生在肺内或纵隔  相似文献   

15.
外伤性肺囊肿为临床上少见的一种疾病,兹将笔者遇到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17岁,从4楼坠落,致左侧胸痛、咯血3 d,无发烧、咳嗽等急性炎症表现,门诊以胸部外伤嘱患者行X线胸片检查,胸片发现病灶后建议CT检查。CT检查发现:右肺下叶外基底段见一含气空腔,壁薄光滑,内含液体,可见液平,周围见高密度边缘模糊影,CT诊断:右肺下叶外伤性肺囊肿(图1,2)。患者3周后复查胸部平片病灶消失。讨论:外伤性肺囊肿临床上少见,其成因较为复杂,一般认为由胸部钝伤及震荡伤引起,胸壁上冲击力使肺外周胸膜下肺组织发生撕裂,形成囊肿,小支气管及小血管破裂出血,漏…  相似文献   

16.
肺动静脉畸形的综合影像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评价各种影像学检查手段诊断肺动静脉畸形的作用。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肺动静脉畸形患者的各种影像学检查的表现、胸片、肺动静脉造影11例,CT平扫7例(增强4例),MR扫描2例(PA、MRA),并计算各种检查方法的敏感性。结果 肺动静脉造影发现病灶29个,病灶呈瘤样扩张的血管,有1条供血动脉和数条引流静脉,引流静脉和左房早期显影。胸片表现为肺内局限结节样影且有异常血管与肺门相连,其敏感性为79.3%(23/29)。CT表现为病灶密度均实,边界光整,并有典型的“血管蒂”征,增强扫描示病灶与肺动脉同步强化,多平面重建(MPR)有助于认识其相关血管,检查敏感性为94.4%(17/18)。MR扫描敏感性的80.8%(4/5),对比增强肺动脉MR成像(CE MRA)可弥补常规序列的不足,有助于显示病变全貌,图像堪与肺动脉造影相比。结论 胸片可作为筛选方法,而肺动脉造影是诊断的“金标准”;CT可以提供与肺动脉造影相同的诊断信息,在某种程度上可取代肺动脉造影;MR特别是动态增强MRA不仅可以在形态上确认病灶,还可用以评价血流动力学改变和评估预后。胸片与CT是最佳的治疗后随访手段。  相似文献   

17.
作者报告1例55岁男性,因阵发性心绞痛入院,胸片上两肺呈密集的弥漫性小结节状阴影,以两上肺野为著。没有呼吸症状,肺功能检查正常。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突然死亡。尸检发现,由于炭末沉积在胸膜上可见无数白色纤维。在肺的剖面可见肺实质内有肉芽肿。光镜标本显示脂类结晶分布在小叶间隔壁,胸膜下和支气管周围组织的巨噬细胞及典型多核巨细胞中。这种结晶在肺以外的腹部淋巴结还有很多,另外,也可见于肝、脾、肾上腺、气管支气管淋巴结之中。据组织化学检查,这种脂类是来自植物中的脂类碳化氢,主要由C_(29)H_(60)所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叶内型肺隔离症的影像学特征及其解剖病理学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DSA造影确诊的叶内型肺隔离症22例,所有病例均行X线胸片及CT检查,9例行DSA检查,将影像学资料与介入、手术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2例肺隔离症中,病变位于左下肺18例,右下肺4例.在X线胸片及CT表现中,单发或多发囊性肿块型12例,实变肿块型5例,肺多血征型5例.4例病灶周围伴有局限性肺气肿.CT显示异常主动脉血供15例.9例DSA表现为主动脉发出异常血管供应隔离肺段,均引流至同侧下肺静脉.15例术后病理大体切面多表现为单囊或多囊腔形成,其内为黏液或脓液;镜下显示隔离肺段结构不良,见不同程度纤维组织增生及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叶内型肺隔离症的影像学表现较具特征性,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后处理技术是叶内型肺隔离症最主要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诊断肺隔离症的价值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目的:评估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3D DCE MRA)对显示肺隔离症异常血管的价值。方法:5例肺隔离症患者作了胸部正侧芯片,CT和MRI检查后,均行胸部和上腹部3D DCE MRA检查,并进行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和多平面重建(MPR)。结果:5例肺隔离症均为肺叶内型,位于左肺下叶。胸片表现隔离的肺组织均位于左下叶,呈圆形或椭圆形,密度较均匀的团块影。CT示降主动脉后方软组织密度肿块,2例肿块周围伴有肺气肿。增强CT显示2例供血动脉。平扫MRI示隔离肺组织在T1WI和T2WI较正常肺组织信号高的软组织块影,并显示3例供血动脉,但未能显示其作貌,行程,分支及引流静脉。另2例异常供血动脉未能显示,而3D工DCE MRA均显示了其异常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并清楚显示了其分支和行程,与术中所见完全一致。结论:3D DCE MRA较能较好地显示肺隔离症的异常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有利于确诊此病和制订手术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肺灌注显像评价全腔肺动脉吻合术后肺血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灌注显像评价全腔肺动脉吻合术后肺血分布的价值。方法:19例全腔肺动脉吻合术后的患者,根据上下腔静脉与肺动脉连接的方式分为3组。第1组(6例);上下腔静脉对称地与右肺动脉端侧吻合;第2组(10例):下腔静脉通过心外管道或心内隧道与主肺动脉端端吻合;第3组(3例);下腔静脉与主肺动脉端端吻合,左右上腔静脉与左右肺动脉侧吻合。患者术后均接受肺灌注显像,根据显像结果,定性和定量分析上,下腔静脉血及全部肺血在左右肺内的分布特征.结果:第1组:上下腔静脉血均匀地回流至左右肺,全部静脉血均匀地分布到左右肺,第2组:大多数或全部上腔静脉血流到全肺,极少数回流到左肺;大多数或全部下腔静脉血回流到左肺;全部肺血主要分布到左肺;第3组:右上腔静脉血全部回流至右;左上腔静脉血全部回流至左肺;下腔静脉血液多数分布至左肺,少数分布至右肺。结论:不同方式的全腔动脉吻合术可导致不同的肺血分布;肺灌注显像是一种简单,准确,无创的肺血分布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