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圆  李静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14):1675-1679
目的 采用简易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对社区精神病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进行评估,评价FRAX工具在特殊人群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评估中的适用性,并提出修正和优化建议。方法 选取2013年1-12月欧阳社区全年在册管理的精神病患者119例为观察组,以前期研究纳入的2992例一般人群为对照组。对观察组评价自我平衡感,测量体质指数、骨密度,采用FRAX、Berg平衡量表(BBS)和起立-步行计时测试(TUGT)评价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结果 观察组服药时间<3年与服药时间≥3年者发生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MO)概率≥20%、发生髋部骨折(HF)概率≥3%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1;χ2=0.284,P=0.594)。观察组知晓所服用药物种类和剂量者89例(74.7%),不知晓者30例(25.3%)。观察组服用单药与服用2种及以上药物者发生HF概率≥3%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4,P=0.668)。观察组步态稳定与步态不稳者发生MO概率≥20%、发生HF概率≥3%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7;χ2=1.504,P=0.220)。两组女性发生HF概率≥3%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5,P=0.033)。两组60~79岁年龄段发生HF概率≥3%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55,P=0.002)。两组骨量减少者发生HF概率≥3%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12,P<0.001)。采用FRAX评估观察组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预测结果与采用BBS、TUGT预测结果的一致性分析,未发现两者存在一致性(u=0.035、0.116、0.146、0.061,P>0.05)。结论 女性、60岁以上及骨量减少的精神病患者较一般人群具有更高的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FRAX工具与BBS、TUGT在预测精神病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中一致性不理想,评估结果不能兼容,联合应用有益于提高评估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预测简易工具(FRAX)对社区绝经后妇女骨量异常的筛查效果。方法 2011年8月-2012年7月,采用目的抽样方法,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天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双榆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募集志愿者的方式征集绝经后妇女。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绝经后妇女均应用FRAX计算10年内发生髋部骨折概率和10年内发生重要部位骨折概率,同时采用双能X线吸收仪(DXA)测量骨密度,根据骨密度T值分为骨量正常、骨量低下、骨质疏松症。分析FRAX阳性(10年内发生髋部骨折概率≥3.0%或10年内发生重要部位骨折概率≥20.0%)预测骨量异常(骨量低下和骨质疏松症)的价值。结果 共入组绝经后妇女759例,<60岁308例,60~69岁251例,≥70岁200例;骨量正常253例(33.3%),骨量低下368例(48.5%),骨质疏松症138例(18.2%)。不同年龄组绝经后妇女骨量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591,P<0.001)。不同年龄组绝经后妇女10年内发生髋部骨折概率和10年内发生重要部位骨折概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0.155,P<0.001;F=13.501,P<0.001)。骨量正常组、骨量低下组和骨质疏松症组绝经后妇女10年内发生髋部骨折概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259,P<0.001);3组10年内发生重要部位骨折概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89,P=0.250)。FRAX阳性27例(3.6%),FRAX阴性732例(96.4%)。FRAX阳性筛查骨量异常的灵敏度为4.3%、特异度为98.0%、Youden′s指数为2.3%、阳性预测值为81.5%、阴性预测值为33.9%,Kappa值=0.016(P=0.096)。10年内发生髋部骨折概率评估骨量异常的Youden′s指数在临界值为0.6%时最大,为38.6%,灵敏度为69.4%,特异度为69.2%。10年内发生重要部位骨折概率评估骨量异常的Youden′s指数在临界值为2.8%时最大,为12.8%,灵敏度为50.0%,特异度为62.8%。结论 采用FRAX筛查绝经后妇女骨量异常准确性较差,不适合社区筛查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贵阳市云岩区某社区老年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方法:对自愿参加免费体检的380位老年居民体检报告进行汇总分析,按性别、年龄段分组分别对BMI、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血常规等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80位老年居民体检异常检出率为92.37%,60~69岁、70~79岁、80岁及以上受检居民中肥胖的比例分别为12.58%、8.72%、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3,P=0.01);3个年龄段老年居民的血常规异常检出率分别为13.84%、25.58%、40.8 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13,P=0.00);男性居民中的肝、肾功能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7,P=0.02;χ2=5.57,P=0.02);老年女性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都高的比例为18.42%,高于男性的8.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6,P=0.04);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老年居民高血压、糖尿病、心电图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社区受检的老年居民体检指标异常检出率较高,应引起居民和社区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齐齐哈尔地区65岁以上老年人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特点及其对高血压、高血糖及高血脂等慢性病的影响,为高血压、高血糖及高血脂等慢性病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9月齐齐哈尔社区703例65岁以上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身高、体重、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胆固醇进行调查测定,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结果:该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超重率为22.90%,肥胖率为23.47%,其中,女性超重率为23.42%,男性超重率达为22.29%,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64,P>0.05);女性肥胖率为25.53%,男性肥胖率为21.0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50,P>0.05)。超重组和肥胖组的高血压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746、11.537,P<0.01)。超重组和肥胖组的高血糖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80、14.286,P<0.01)。超重组和肥胖组的高胆固醇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预测简易工具(fracture risk assessment tool,FRAX)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发生的预测诊断价值。方法:分析在本院接受诊疗的96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合并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将患者分为观察组(骨折,n=45)及对照组(未骨折,n=51)。每位患者均行FRAX及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eoporosis self-assessment tool for asians,OSTA)评估,并接受骨密度测量。结果:观察组患者FRAX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而OSTA指数及骨密度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各项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以3.92为截点值,FRAX指数预测诊断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敏感性为92.16%,特异性为84.44%,曲线下面积为0.94,优于OSTA指数。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FRAX指数与骨密度值呈现显著负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r=-0.538,P<0.01)。结论:FRAX在预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脊柱骨折发生中具有一定价值,该工具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尿蛋白等指标与骨量的变化关系。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72例作为糖尿病组、健康检查者80例作为对照组,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量腰椎(L1~4)正位的骨密度(BMD)。以T值低于同性别健康年轻人骨密度峰值2.5个标准差作为骨质疏松的判断标准,以低于同性别健康年轻人骨密度峰值1.1~2.5个标准差作为骨量减少的判断标准,两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与率的比较采用2χ检验。结果 2型糖尿病组和对照组除了L1无统计学差异外(t=1.321,P>0.05),L2、L3、L4及L1~L4均有统计学差异(t值分别为5.394、4.856、4.929、7.152,P<0.01)。糖尿病组骨质疏松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3.9%vs 7.5%)。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升高和正常者的骨量改变及骨质疏松发病率无统计学差异(2χ=0.156,P>0.05)。2型糖尿病尿蛋白阳性和阴性者的骨量改变有统计学差异(2χ=8.423,P<0.01),前者骨质疏松发病率比后者高。结论糖尿病患者骨量异常及骨质疏松发生率较同龄健康人群高,糖化血红蛋白升高对骨量改变影响不大,糖尿病肾病是发生骨质疏松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食管癌高发区人群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分布情况,为早诊早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在四川省阆中市食管癌高发区,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部分自然村作为筛查对象,对高危人群采取内镜下碘染色及指示性活检进行筛查,并经病理学诊断确诊。结果:食管炎症检出率为8.40%,食管轻度异型增生检出率为7.65%,食管中度增生检出率为2.45%,食管重度异型增生/原位癌检出率为1.75%,食管癌检出率为0.45%。按性别分布分析发现,食管炎症男、女检出率分别为11.07%(99/894)和6.24%(69/1 10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21,P<0.001);食管癌男、女检出率分别为0.89%(8/894)和0.09%(1/1 10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42,P=0.008)。按年龄组分析,食管炎症在55岁~组检出率最高为11.07%(56/506),轻度食管增生在60岁~组检出率最高为10.90%(46/422),中度食管增生在65岁~组检出率最高为3.39%(8/236)。各级食管病变在地理分布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食管癌高发区人群中存在着相当数量的癌前病变患者,对该部分高危人群进行食管癌内镜筛查并进行癌症综合知识宣传,是做好食管癌二级预防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岑瑞金  欧琼 《广东医学》2012,33(17):2654-2655
目的探讨老年性高血压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关系。方法采用多导睡眠图检查,对169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监测。记录患者年龄、呼吸紊乱指数(AHI)、氧减指数(ODI)、体质指数(BMI)。将研究对象按60~69岁、70~79岁8、0岁以上分为A、B、C 3组进行分析。结果 169例老年性高血压病患者中确诊OSAHS 155例(91.7%),正常14例(8.3%)(2=235.28,P<0.01)。OSAHS轻度患者与中度及重度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SAHS中度患者与重度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轻度和中度OSAHS患者中,各年龄组之间相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重度OSAHS患者中,60~69岁组与70~79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69岁组与80岁以上组比较以及70~79岁组与80岁以上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性高血压病与OSAHS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而且发生率较高;而年龄越大,发生重度OSAHS的机会就越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探讨3个月~2岁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儿童的超声骨密度检测结果,为临床预防儿童低骨密度提供依据。方法:对在本院儿保科门诊查体的儿童,随机抽取已排除骨代谢疾病的3个月~2岁儿童230例,采用超声骨密度仪测量胫骨中段骨密度,根据同性别、同年龄骨密度测得的Z值评分数分为正常,轻度骨强度不足,中度骨强度不足,重度骨强度不足。结果:济南地区3个月~2岁儿童骨强度Z值为(-0.0439±0.9324),骨强度不足检出率为16.08%。其中女童骨强度不足检出率(22.01%)高于男童(10.7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3998,P0.05)。不同年龄组骨强度不足检出率:1岁组31.76%,1岁组9.87%,2岁组3.12%。3个月~1岁儿童骨强度不足检出率高于1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1.9424,P0.01)。1岁组骨强度不足检出率和2岁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1.5955,P0.05)。结论:济南3个月~3岁儿童骨强度不足检出率不同,其中1岁组检出率最高,女童高于男童,超声骨密度检测对指导儿童补钙及预防小儿佝偻病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将某社区年龄超过65岁的老年人作为研究资料,统计这些研究对象的超重、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情况,为有效防治高血压和糖尿病及高血脂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9月份401位在本院参加健康体检的65岁以上老年人测量身高、体重、血压,测定空腹血糖、血脂,计算体质指数(BMI)。结果该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BMI≥24(超重+肥胖)的检出率为42.6%,其中女性组体重超标率42.3%,男性组42.6%,χ2检验提示老年人体重超标性别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24和BMI≥24组的糖尿病、高血脂检出率经χ2检验分析,提示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BMI24和BMI≥24组高血压检出率经χ2检验分析,提示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重及肥胖与老年人的高血糖和高血脂的发生关系密切,须加强超重、肥胖预防知识的宣传,加强体育锻炼,减少超重与肥胖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