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乙状结肠自发性穿孔的病因、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15例经手术探查和病理检查证实乙状结肠自发性穿孔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行单纯修补术1例,病变肠段切除远端关闭加近段结肠造口术6例,行穿孔修补或肠管切除吻合加近段结肠双腔造口术8例.术后治愈13例,死亡2例,均死于脓毒血症继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多见于老年人,有长期便秘及腹内压增高的诱因,与患者本身乙状结肠所处的解剖位置有很大关系,术前诊断比较困难,预后凶险.及时合理的外科治疗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结直肠自发性穿孔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自发性结直肠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长期慢性便秘史16例;腹内压增高诱因15例;术前均摄立位腹平片,示膈下游离气体7例;腹穿阳性者15例.结果 均予以手术治疗.手术证实穿孔部位: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12例,乙状结肠3例,直肠2例,盲肠4例.盲肠穿孔行I期修补或切除吻合4例;乙状结肠直肠穿孔中,5例行肠段切除Hartmann手术,3例行穿孔处外置襻式造口术,2例行穿孔修补加近端结肠襻式造口术,病变段结肠切除加近段结肠襻式造口7例.治愈18例,死亡3例.结论 自发性结直肠穿孔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误诊率高,及时而合理的手术治疗是降低自发性结直肠穿孔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李贺  项和平  张长乐 《安徽医学》2012,33(12):1651-1653
目的探讨自发性结肠穿孔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自发性结肠穿孔病例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行急诊手术,术前明确诊断1例。行单纯穿孔修补术1例,穿孔肠段切除、远端封闭、近端造口9例,穿孔修补+近段结肠造口术2例。结果本组术前误诊率达91.7%。本组12例中有8例治愈,4例死亡,病死率为33.3%。其中术后出现肺部感染8例,呼吸衰竭4例,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3例;发生切口感染7例,切口裂开再手术3例。结论自发性结肠穿孔多见于老年人,便秘是老年人自发性结肠穿孔主要病因,确诊率低,预后差,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手术方式应以病变肠段切除远端关闭加近段结肠造瘘为首选。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自发性结肠穿孔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行结肠穿孔修补术加近端结肠袢式造瘘术3例,行Hartamann术1例,行单纯修补术1例。术后均予充分有效引流,加强抗感染治疗,营养支持疗法。全身情况好转再行结肠造瘘口回纳术3例,二期回纳时因远端肠管狭窄,行狭窄段切除后降结肠、乙状结肠端端缝合1例。结果:自发性结肠穿孔5例均痊愈出院,穿孔处肠壁或肠切除标本病检结果均示非特异性炎症改变,未见肿瘤组织细胞。结论:自发性结肠穿孔多见于老年患者,好发部位在直肠和乙状结肠;术前易误诊,应尽早剖腹探查;手术宜简单化,加强术后管理。  相似文献   

5.
自发性结肠穿孔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超  沙娜 《海南医学》2009,20(5):16-18
目的 探讨自发性结肠穿孔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0月至2008年10月12例自发性结肠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行急诊手术,术前明确诊断8例。行结肠穿孔修补术1例,穿孔段肠外置手术1例,穿孔修补+近段结肠造口术9例,穿孔肠段切除、远端封闭、近端造口(Hartmann术)1例。结果治愈10例,死亡2例;并发肺部感染2例;切口感染1例。结论自发性结肠穿孔多见于老年人,确诊率低,预后差,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乙状结肠自发性穿孔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乙状结肠自发性穿孔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5例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的乙状结肠自发性穿孔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均经手术探查证实为乙状结肠穿孔。其中11例术前有慢性习惯性便秘史。本组术前误诊率为67%。4例行单纯修补术,7例行穿孔修补加乙状结肠造口术,4例行肠切除吻合加横结肠造口术。治愈12例,治愈率为80%。结论:乙状结肠自发性穿孔临床较少见,该病多见于老年人,患者常有慢性习惯性便秘史,解剖学因素是穿孔的重要原因之一。该病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提高术前确诊率的关键在于对本病有充分的认识,治疗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7.
急性非外伤性结肠穿孔诊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非外伤性结肠穿孔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9年1月18例自发性结肠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行急诊手术,术前明确诊断11例。行结肠穿孔修补术3例,穿孔段肠外置手术1例,穿孔修补+近段结肠造口术1例,穿孔肠段切除、远端封闭、近端造口(Ha~mann术)13例。结果结肠直肠癌性穿孔8例,结肠憩室穿孔5例,结肠粪块性穿孔2例,医源性穿孔3例;17例治愈,1例感染性休克死亡。结论非外伤性结肠穿孔常见于老年患者,有较高的误诊率且预后不良,早期正确诊断和及时瀹当的外科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例老年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手术方式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平均年龄70.6岁,8例患者均经手术探查证实为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术前误诊6例(75%),行穿孔段结肠外置造瘘2例,穿孔修补+近端结肠造瘘4例,病变段结肠切除+近端结肠造瘘2例。治愈7例(87.5%),死亡1例(12.5%)。结论老年患者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术前误诊率高。早期正确诊断、及时合理的外科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大肠自发性破裂的发病机理和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7月至2009年12月所收治的11例大肠自发性破裂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病人均手术探查证实破裂部位在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5例,乙状结肠中段3例,乙状结肠起始部1例,升结肠1例,脾曲1例,既往有慢性便秘史8例,合并轻度直肠脱垂2例,余3例无特殊记载;8例术前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穿孔,上消化道穿孔,结肠癌穿孔,炎性穿孔或粪块性穿孔;3例单纯修补术后康复,8例术后3月行闭瘘术后恢复,3例术后死亡.结论 大肠自发性破裂与病人本身结肠所处的形态和位置有很大关系,腹内压和肠管内压增高是该病的诱因;该病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及体征,提高术前确诊率的关键在于对本病有充分的认识;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式根据病人的年龄、全身情况、腹腔污染程度、发病时间来定,以修补关闭穿孔或肠管切除吻合加乙状结肠造口术为最佳术式.  相似文献   

10.
36例自发性结肠穿孔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自发性结肠穿孔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6例自发性结肠穿孔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自发性结肠穿孔有慢性便秘史21例,有肠内压增高诱因19例,行泛影葡胺灌肠造影15例,行Ⅰ期修补8例,穿孔Ⅰ期修补加近段结肠造口9例,病变肠段切除加近段结肠造口10例,穿孔段结肠外置造口9例,29例行腹腔结肠灌洗.治愈21例(58.3%),死亡15例(41.7%).结论:自发性结肠穿孔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术前不易确诊,对本病有充分认识及术前泛影葡胺灌肠造影有利术前诊断,依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非外伤性大肠穿孔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原则。方法 结合献回顾性分析我院1990-01/2001-01收治的11例非外伤性大肠穿孔的临床资料:直肠乙状结肠癌穿孔6例,自发性大肠穿孔4例,蛔虫致肠穿孔1例。修补3例,修补 乙状结肠造口2例,病变肠段切除一期端端吻合 近端结肠造口4例,病变肠段切除、远端闭合 近端结肠造口2例。结果 11例中术后并发修补处漏死亡1例,余10例痊愈出院。结论 本病好发于中老年患,穿孔常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重视围手术期及合并症的处理,积极手术探查,选择恰当术式是降低本病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自发性大肠穿孔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大肠自发性穿孔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对7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大肠自发性穿孔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均经手术探查证实为大肠穿孔,其中5例术前有慢性便秘史,2例有直肠脱垂。3例行单纯修补术,4例行穿孔修补加近段结肠造口术,治愈5例,死亡2例,治愈率为71.5%,死亡率为28.5%。结论自发性大肠穿孔多见于老年患者,好发部位在乙状结肠。患者常有慢性习惯性便秘史,其腹内压和肠管内压增高是该病的重要诱因之一。该病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术前易误诊,预后凶险。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关键在于对本病有充分认识,治疗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乙状结肠自发性破裂进行临床总结和分析。方法 对我院1997年至2003年间收治的11例乙状结肠自发性破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行乙状结肠修补+乙状结肠双腔造瘘术2例,Hartmann术6例,乙状结肠切除一期吻合术2例,乙状结肠修补+横结肠造瘘术1例。术中见:乙状结肠下段全层缺血、发黑、坏死、穿孔伴相应系膜发黑坏死共7例,单纯乙状结肠中下段穿孔4例,其中1例合并有直肠癌。11例中有术后病理者9例,其中7例乙状结肠缺血性坏死穿孔并见小血栓,考虑为缺血性肠坏死,2例为乙状结肠憩室穿孔,其中1例合并直肠腺癌。11例中围术期死亡4例,死亡率36.36%。结论 乙状结肠自发性破裂临床少见,且以高年病人为主,术前误诊率高,围术期死亡率高。其病因以乙状结肠缺血性坏死和憩室穿孔破裂为主。  相似文献   

14.
老年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强  陈德强  陈卫华 《西部医学》2008,20(4):783-784
目的探讨老年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案。方法对14例老年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手术治疗方式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确诊1例(7.14%),误诊13例(92.86%)。8例行乙状结肠下段及直肠上段切除、Hartman造瘘术,4例行穿孔修补近端乙状结肠双腔造瘘术,2例行穿孔修补术;12例痊愈出院,2例死亡。结论对老年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患者,早期正确的诊断与手术,通畅的腹腔引流,可提高治愈率与获得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15.
杨卫军  吴忠寅  方胜 《安徽医学》2009,30(5):572-573
目的探讨老年人结肠粪性穿孔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对我院1990—2004年收治的7例老年人结肠粪性穿孔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病人均有习惯性便秘史,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X线显示膈下游离气体;所有病人均手术治疗,4例作左半结肠切除加近端结肠单腔造口术,2例穿孔修补加近端结肠袢式造口术,1例行单纯穿孔修补术;1例术后并发败血症伴感染性休克于术后第三天死亡,6例术后康复出院。结论老年结肠粪性穿孔临床少见,术前诊断较困难,便秘病史、腹部X线及腹穿对诊断有帮助。早期正确诊断、及时合理的外科治疗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王峰   《中国医学工程》2012,(4):65+67-65,67
目的探讨不同病因致结肠穿孔的手术方式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8例不同原因的结肠穿孔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8例中死亡6例(占21.4﹪)。4例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中3例行破裂肠管切除、远端关闭、近端结肠造口术,死亡1例。2例医源性结肠穿孔,行肠穿孔裂孔修补术。14例癌性结肠穿孔:5例采用Ⅰ期切除吻合,7例分期手术,其中死亡2例。1例肠扭转肠坏死穿孔,经分期手术而治愈;7例外伤性结肠破裂:4例采用Ⅰ期切除吻合,3例分期手术治愈,死亡1例。结论结肠穿孔的手术方式是决定预后的关键,治疗上应当个体化,需根据患者全身情况、腹腔污染程度、穿孔病因来决定手术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王永昆 《求医问药》2011,(9):253-254
目的:探讨乙状结肠穿孔的病因、诊断、治疗及其体会。方法:对16例经Ⅰ期手术治疗和病理检查证实的乙状结肠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16例均经Ⅰ期手术探查证实为乙状结肠穿孔。其中5例结肠癌穿孔的患者行肿瘤切除肠吻合术;1例乙状结肠扭转伴穿孔者行乙状结肠切除肠吻合术;10例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者行Ⅰ期肠修补术。15例患者治愈出院,治愈率高达80%。结论:对乙状结肠穿孔采用Ⅰ期手术治疗治疗效果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发性结肠穿孔的病因及诊疗策略。方法对我院2000—07-2012—07收治的13例自发性结肠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病以老年患者多见,常伴有习惯性便秘、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需急诊手术治疗。13例患者均经手术探查证实为自发性结肠穿孔,术前误诊10例,误诊率76.9%。行结肠穿孔修补术1例,穿孔段结肠外置造瘘2例,穿孔修补+近端结肠造瘘6例,病变段结肠切除+近端结肠造瘘4例。11例患者治愈,治愈率84.6%,2例死亡,死亡率15.4%。结论自发性结肠穿孔临床上缺乏特异性表现,确诊率低,预后差。早期正确的诊断和及时恰当的手术方式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大肠癌致肠梗阻42例分别采用右半结肠切除术,Hartmann结肠造口术和乙状结肠造口术。结果:42例行右半结肠切除Ⅰ期吻合8例;行横结肠癌切除Ⅰ期吻合2例;左半结肠或直肠上段癌行Hartmann手术26例;直肠癌无法切除行乙状结肠造口6例。术后并发症7例(16.67%),围手术期病死率2例(4.76%)。结论:左半结肠癌致梗阻行Ⅰ期手术切除,Hartmann肠造口术仍不失为一种安全可靠的术式,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总结1984年8月至2010年8月施行的23例左半结肠一期手术的经验。23例手术中,15例左半结肠癌合并梗阻,其中1例还伴有癌性穿孔,5例乙状结肠扭转,2例严重外伤性降结肠破裂,均行一期切除吻合术;1例乙状结肠自发性破裂。行一期修补术。术后切口感染4例,未发生吻合口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