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本科医学毕业生基层就业创业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毕业生就业难是当前我国社会就业难的具体反映。随着我国高等医学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和卫生机构的改革,医学毕业生就业的重心将下移,今后医学类毕业生重点充实城市的社区、农村的乡镇。引导和鼓励医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是解决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而探讨影响医学毕业生下基层的因素,是积极引导和鼓励医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医学专科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一个特殊层次.要解决医学专科毕业生“下得去”的问题,必须依靠社会、学校、行业三方面的通力配合.学校方面不应当被动地依靠社会和行业,而应当主动采取措施,创新机制方法,积极适应社会、行业和农村基层卫生岗位需求,多途径、立体化开展就业工作,更好地促进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岗位就业.  相似文献   

3.
医学类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巨大,自主创业是毕业生走向社会的现实选择。在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开展《转化医学》教育,有助于开阔医学生创业眼界,启迪医学生创业思维,开拓创业思路,最终将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创业的瓶颈,有助于创业的成功。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医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不断完善,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体制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化。特别是竞争机制引入到毕业生就业领域,“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模式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度开始增加。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如何正确分析医学毕业生就业的现状,采取何种应对之策使医学毕业生合理、及时而充分地就业,既是学生和医学高校密切关注的热点,也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5.
医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度逐年增加,医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但也存在许多有利因素。只要政府、社会、高校和医学毕业生一起努力,能促使医学毕业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医学专业学生的农村基层就业意向及影响因素。方法通过调查问卷获取相关信息,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相关指标的统计描述和推断。结果 (1)6.2%的医学毕业生愿意去农村基层就业;19.3%的医学生对去农村基层就业表示无所谓;表示不愿意和非常不愿意去农村基层就业的学生比例为74.5%。医学生对去农村基层就业表示较强的否定倾向。(2)促使医学生愿意到农村基层就业的主要因素为就业困难,占82.8%。(3)阻碍医学生去农村基层就业的因素主要为生活不方便(88.3%)、发展空间较小(79.9%)、待遇较差(78.1%)、心理上倾向城市生活(45.6%)。(4)潜在吸引医学生愿意去农村基层就业的政策主要为农村综合水平的进一步发展(98.9%);提高待遇(96.0%);短期服务,回城市有保障政策(50.4%);在职业发展上给予政策倾斜(32.5%)。结论改革全日制医学教育,建立与农村卫生服务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各级政府制定并落实一系列激励政策,保证医学毕业生真正能"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  相似文献   

7.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就业问题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作为具有较先进知识储备的群体,其就业状况将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社会安全和稳定。高校开展创业意识教育有利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提高其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8.
对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人才培养模式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就业渠道呈现多元化,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或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就业,或自主创业,或复习考研。其中的一部分毕业生党员,由于单位基层党组织的缺位、不健全,或者是暂时的未就业,以致毕业后不能及时转出党组织关系,只能暂时挂靠在学校,成为了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毕业生数量不断的增加,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也在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9.
从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看高校创业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高校毕业生人数剧增,毕业生就业难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重点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作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在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基础上,探讨了高校如何以创业教育推动就业,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事关人才培养、人力资源使用、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社会稳定的一件大事。近几年来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高校扩招 ,使医学专科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越来越突出。在新的形势下 ,认真探析毕业生就业问题 ,是搞好医学专科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1 医学专科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1.1 毕业生总量增加而就业总需求则相对减少 近几年来 ,我国医学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很快 ,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规模不断扩大 ,医学毕业生的数量和质量也不断提高。但就业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 ,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究其主要原因 ,首先是医…  相似文献   

11.
医学院校毕业生去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医学院校毕业生去基层就业难,这其中既有学生的主观原因也有外在的客观原因。医学生去基层就业是社会的需要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必须建立相应的政策、制度进行引导和规范。因此,要促进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需要政府政策先行,学校教育鼓励,个人转变传统就业观念。  相似文献   

12.
公管(医保)专业毕业生灵活就业趋升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郧阳医学院医保专业2000-2008年九届毕业生签约并到岗情况的追踪调查资料的分析研究,发现医保专业毕业生灵活就业呈逐年上升趋势。导致其上升的主要因素有:政府对医疗保险的专业化管理重视不够、专业人才对口就业的制度安排缺位以及学校专业宣传不力和大学生自身价值观偏离等。政府对社会医疗保障管理人才实行资格认证和"带编招聘"等干预措施,商业医疗保险调整人才策略和学校有效的专业宣传,是促进医保专业毕业生学有所用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3.
加强农村社区卫生队伍建设是提高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关键,尽快培养更多的能适应农村社区需要的医学人才,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从湖州师范学院受湖州市政府委托培养农村社区医学方向的临床医学专科生培养任务,毕业后定向于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工作。对本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培养基本思路、培养特点等进行了积极的探讨与实践,采用“校地共育”的教育管理模式,构建临床医学专业(社区医学)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调查长春市城乡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社区老年人疾病预防和社区卫生服务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本次调查方法利用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位于长春市朝阳区的桂林路社区、城乡结合处的净月开发区及德惠县三胜乡姜家村社区的600名老人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所有调查人员由经过严格培训的公共卫生学院研究生、护理学院的教师及学生组成。根据老年护理学日常生活能力表(ADL)和美国波士顿研究所的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自行设计老年健康状况调查表。调查表由人口统计学资料、身体健康状况、经济状况及社区卫生服务4部分组成。研究采取频数分布、率、构成比等描述性方法,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比较长春市桂林路社区、城乡结合处净月社区及德惠三胜乡姜家村社区老人的健康状况。结果:本次调查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77.14%,城市、城乡结合部及农村慢性病患病率分别为87.36%、83.61%和71.22%;各种慢性病患病率依次为:心脏病51.43%,高血压36.96%,关节炎34.11%,脑血管病28.04%,呼吸系统疾病23.04%,白内障8.04%,恶性肿瘤3.92%,帕金森病1.42%,残疾0.53%。老年人患2种或2种以上慢性病的总患病率为67.30%。位于前4位的疾病为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病和关节炎,其患病率城市明显高于农村和城乡结合处(P<0.001)。结论:长春市城乡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应大力加强社区医务工作者对老年人的预防保健指导,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An improvement in methods of training graduates for general practice has been recommended as a result of several investigations into the problems faced by rural medical practitioners. This paper describes a rural vocational training programme conducted by the Family Medicine Programme in North Queensland. The programme combines educational support, professional support and mentorship with a medical educator experienced in rural practice. The educational support is partly chosen by members of the rural group, and is designed to meet needs of group members and the communities they serve. The cost of such a programme is high, due to travel and communication over long distances, but is justifiable if it improves recruitment and retention of rural practitioners.  相似文献   

16.
医学院校农村生源毕业生就业焦虑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医学院校农村生源毕业生就业焦虑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和干预医学院校农村生源毕业生就业焦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以及自制的学生基本情况调查表,对河南省医学院校287名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学院校农村生源大学毕业生就业焦虑情绪的检出率为33.1%;男生的就业焦虑检出率高于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专业和不同学校类别的医学院校农村生源毕业生就业焦虑差异明显,临床和护理专业学生就业焦虑检出率高于医技和其他专业学生,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焦虑检出率显著高于本科院校毕业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专业和学校类别对医学院校农村生源毕业生就业焦虑影响差异性显著,应当有针对性地对毕业生开展就业前心理卫生健康和就业指导教育等工作。  相似文献   

17.
医学毕业生就业农村医疗机构意向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校医学毕业生就业意向及选择农村医疗机构就业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订和完善就业政策提供依据.方法:运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我校医学毕业生的就业准备、就业前景、求职去向及认识和选择去农村医疗机构就业意向进行调查分析.结果:87.7%的毕业生准备就业,92.19%的毕业生认为就业形势严峻,毕业生求职去向前二位地区分别为中小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比例分别为36.5%和30.6%,53%毕业生认识到去农村医疗机构就业的必要性,只有32.7%的毕业生选择会去农村医疗机构就业.结论:政策的倾斜和就业指导是引导医学毕业生服务农村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首批定向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社区合格全科医生的严重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卫生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多途径、多形式为农村社区培养高素质的全科医学人才成为地方高等医学院校医学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湖州师范学院受市政府委托,在浙江省率先开展了定向免费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农村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系统设计了定向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方案,探索构建了"校地共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改革创新了定向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机制,为定向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也为全省开展定向免费培养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探索了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三年制医学教育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定位,构建了为城乡社区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的课程体系。通过进一步明确短学制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引导学生转变思想观念、重构新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等措施,保证了培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Which medical schools produce rural physician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OBJECTIVE--To examine the hypothesis that medical schools vary systematically and predictably in the proportion of their graduates who enter rural practice. DESIGN--The December 1991 version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Physician Masterfile was used to examine the rural and urban practice locations of physicians who graduated from American medical schools between 1976 and 1985. Selecte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dical schools--including location, ownership, and funding--were linked to the Physician Masterfile. MAIN OUTCOME MEASURES--The percentage of the graduates from each medical school who were practicing in rural areas in December 1991, disaggregated by physician specialty. RESULTS--Of the practicing graduates from our study, 12.6% were located in rural counties; family physicians were much more likely than members of other specialties to select rural practice, particularly in the smallest and most isolated rural counties. Women were much less likely than men to enter rural practice. Medical schools varied greatly in the percentage of their graduates who entered rural practice, ranging from 41.2% to 2.3% of the graduating classes studied. Twelve medical schools accounted for over one quarter of the physicians entering rural practice in this time period. Four variables were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a tendency to produce rural graduates: location in a rural state, public ownership, production of family physicians, and smaller amounts of funding from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DISCUSSION--The organization, location, and mission of medical school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ropensity of their graduates to select rural practice. Increasing policy coordination among medical schools and state and federal governmental entities would most effectively address residual problems of rural physician shortag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