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的诱因、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病例资料。结果:儿童年龄6-15岁,平均8.6岁,多发于冬春季节,56例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46例患者发病前食用不洁净的食物(如麻辣串),临床症状为皮肤紫癜的80例(100%),腹痛的35例(43.75%),肾脏受损的15例(18.75%),中西结合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单纯西医治疗(P≤0.05)。结论:儿童过敏性紫癜多发于冬春季节,诱因主要为病毒感染和食用不洁净的食物,临床表现主要以皮肤紫癜和腹痛为主,配合中药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过敏性紫癜是由于血管炎引起的血液外渗至皮下、黏膜下,表现为瘀点、瘀斑,并可有腹部消化道症状,肾脏损伤等全身症状。本病门诊常见,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尤以青少年多见,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但半数以上患者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此外,食物、药物、病毒都可能是诱因。本组统计44例过敏性紫癜,用中医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 过敏性紫癜是青少年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我院近几年以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法为主,治疗35例过敏性紫癜,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病例分析一般资料本组35例均为住院患者。男23例,女12例。年龄最小的3岁,最大的51岁,以学龄儿童为多。发病季节,春季25例,秋季5例,冬季5例。发病距就诊时间1~10天者14例,10~30天者14例,1~3个月者7例。于发病前1~2周有发烧、咽喉疼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者10例。有28例在接受丹参治疗  相似文献   

4.
益气活血化瘀法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胃肠型)2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敏性紫癜是以毛细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以皮肤紫癜、腹痛、关节肿痛及肾炎为主要表现,其中约2/3病人可出现消化道症状,腹部绞痛伴有呕吐、腹泻、吐血或便血,也可因肠功能紊乱而并发肠套叠。对于本病胃肠型的治疗,现代医学多采用激素疗法,但多只能控制症状,容易反复。中医一般多从湿热论治,我科于1990-1995年予益气活血化瘀法治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一、一般资料22例均为住院患儿,男15例,女7例。春季发病4例,冬季发病12例,秋季发病6例;有明显诱因者14例,无明显诱因者8例。临床表现:紫癜先于腹…  相似文献   

5.
<正>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以广泛的毛细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综合征,一般认为是一种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上以皮肤紫癜,或有关节症状、消化道症状、肾脏病变为主要特征。我院自1972~1985年2月共收治过敏性紫癜(以下称紫癜)60例,其中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以下称紫肾)24例。现就中西医结合治疗紫癜和紫肾以及预后作一临床分析。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60例中男38例,女22例;2岁1例,5~7岁19例,8~14岁40例,发病年龄多见于学龄期。能找到诱因的23例,占38.3%,其中以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多见,其次为食物、药物过敏引起,肠蛔虫症引起的2例。未找到诱因的37例,占61.7%。春季发病29例,夏季8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过敏性紫癜临床特点以及现代医学分型与中医证型的关系,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85例过敏性紫癜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及中医辨证分型,研究中医证型与现代医学分型的关系。结果:过敏性紫癜以单纯型较为多见(45.8%),同时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为其主要诱因,皮肤型以外感风热证型为主,腹型以胃肠湿热证为主,关节型以湿热入络型为主,混合型以风湿热困、与血热妄型证多见,肾型以虚证多见。85例过敏性紫癜患者中实证73例、虚证6例,虚实夹杂6例。58例初发患者中实证56例,虚证及虚实夹杂证各1例,而在27例复发患者中,实证17例,虚证和虚实夹杂证患者各5例,初发与复发患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外感和热毒是过敏性紫癜重要发病因素,初发者以外感、湿热、热毒等实证为主-复发者病机较为复杂,以虚证及虚实夹杂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过敏性紫癜患儿治疗前后IL-8水平的变化,以探讨其在过敏性紫癜患儿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对6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和45例对照组血清IL-8进行测定。结果过敏性紫癜患者IL-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IL-8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IL-8与过敏性紫癜患者病情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8.
1998~ 1999年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皮肤型过敏性紫癜 32例 ,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2例中 ,男 2 1例 ,女 11例 ;年龄 6~ 17岁 ;发病天数 3~2 5 d;发病诱因 :因上呼吸道感染诱发的 14例 ,药物诱发者 6例 ,原因不明者 12例。以上患者均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 ,排除其他类型的紫癜。2 治疗方法2 .1 西医治疗泼尼松 5~ 15 m g/次 ,3次 /d;氨苯砜 2 5~ 5 0 m g/次 ,2次 /d;赛庚啶片 1~ 2 mg/次 ,3次 /d;维生素 C 0 .1g/次 ,3次/d。其中泼尼松用量随皮疹消退情况依次减量 ,白细胞总数偏高者酌加抗生素。2 .2 …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和分析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34例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4例患儿中男女比例为1.44∶1;第1、4季度为多发季节;发病年龄以学龄儿童为主;上呼吸道感染占有明确诱因的70.41%;症状中100%有皮肤紫癜,58.12%有消化道症状,59.83%有关节症状,83.76%有肾脏损害;中医证型中风热夹瘀占33.76%,血热夹以瘀占46.58%.结论 该病发病男孩多于女孩,以冬春季、学龄儿童发病较多,上呼吸道感染是其主要发病诱因,中医证型以风热、血热夹瘀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对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病因认识。方法通过整理历代文献和现代医学研究进展,分析其发病的病因,以推动研究的发展和进步。结果现代医学认为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病因多与感染、饮食、药物等因素相关,其中又以感染为最主要因素;中医则将本病多归于邪毒侵袭,而体内脏腑、营血或经络功能失常所致。结论通过对过敏性紫癜病因的研究,为针对性治疗本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对过敏性紫癜的治疗,目前比较统一的意见为均需病因、对症、支持治疗,使用血小板抑制剂及血管扩张剂,针对可能的发病机制应用免疫调节剂。有争议的主要是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病因治疗:明确为感染诱发者均需积极抗感染以清除体内感染灶,但未有研究表明需常规使用抗生素治疗。尽可能查找原因,消除诱因,避免可疑食物及药物,必要时作过敏原试验。  相似文献   

12.
小儿过敏性紫癜7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加强小儿过敏性紫癜的预防与治疗。方法:对我院76例HSP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年龄在3~13岁为76例;男孩占比例较大为61.84%,女孩占38.15%;发病高峰期为9月到次年3月。有呼吸道感染诱因50例(65.78%);均有皮肤症状,消化道症状62例(81.57%),关节症状39例(51.31%),肾脏症状22例(28.94%),急性肾炎型6例,其次臀部紫癜为47例(61.84%)。结论:过敏性紫癜发病以学龄儿童、冬春季发病较多,是以侵犯皮肤、关节、消化道和肾脏为主的血管炎,其病因尚需进一步讨论,及时准确治疗后患儿预后好。  相似文献   

13.
采集全国多个省市共19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第一诊断"为过敏性紫癜患者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数据,使用频数分析及关联规则进行数据分析患者合并疾病及用药信息。在HIS数据的2 11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中,合并疾病前5位分别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上呼吸道感染、肾功能不全、病毒感染、肾小球肾炎(慢性)。在临床治疗中,西药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泼尼松、抗感染药物如静脉输入头孢类药物常见,中药使用较常见的为活血化瘀类药物,其次为清热解毒类药物。联合用药方案中以活血化瘀类药物联合糖皮质激素为主,其次为活血化瘀类药物联合抗过敏药物,清热解毒类药物联合抗过敏药物。提示在真实世界中,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用药以中西医结合为主要治疗方案,活血化瘀是中药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裴学义老中医治疗过敏性紫癜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敏性紫癜足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血管炎之一,以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关节炎、关节痛、腹痛、胃肠出血及肾炎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多发生于学龄期儿童,常见发病年龄为7~14岁,其年发病率为14/10万人口.男女之比为2:1.发病季节以冬春为多.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感染、食物、药物、花粉、虫咬及预防接种等都可以作为致敏凶素,使具有敏感素质的机体产生变态反应,多数患儿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为全身性小血管炎,除毛细血管外,也可累及微动脉和微静脉.  相似文献   

15.
袁菲 《光明中医》2012,(9):1888-1889
过敏性紫癜是常见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病理基础为广泛的毛细血管炎,以皮肤紫癜、消化道粘膜出血、关节肿胀疼痛和肾炎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少数患者还伴有血管神经性水肿。以儿童及青少年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起病前1~3周往往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四季均可发病,而以春秋季发病居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发病及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HSP患者的临床资料,对HSP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及肾损害等方面资料.结果:60例患者中有46例经治愈出院 (占76.7%),症状、体征恢复正常,尿常规仍有异常者44例(占23.3%).结论:HSP发病诱因以感染占首位,合并肾损害常见,皮肤紫癜反复或合并消化道症状明显者肾脏更易受累.  相似文献   

17.
过敏性紫癜为临床常见病,是一种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本院自2002年9月—2004年12月收治过敏性紫癜35例,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主要根据瘀点及出血性斑丘疹,损害为多形性,以小腿伸侧为主,多对称。血液学检查正常,可伴有关节、胃肠道和肾炎的症状,即可确诊。1.2一般资料本组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5~48岁;病程1天~3个月;初次发病者27例,反复发作者8例;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22例,服药和食物过敏者6例,原因不明者7例。临床分型:单纯皮肤型23例,关节型6例,腹型4例,肾型2例。2治疗方法2.1中医…  相似文献   

18.
分析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与中医症型及发病季节之间的关系。抽取日照市莒县中医医院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12例,对病例资料作历史性回顾。不同证型儿童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和临床症状存在差异,发病季节以春、冬季居多。通过中医证型观察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了解患者体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发病及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HSP患者的临床资料,对HSP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及肾损害等方面资料。结果:60例患者中有46例经治愈出院(占76.7%),症状、体征恢复正常,尿常规仍有异常者44例(占23.3%)。结论:HSP发病诱因以感染占首位,合并肾损害常见,皮肤紫癜反复或合并消化道症状明显者肾脏更易受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蒙药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方法:65例过敏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西药治疗为主,治疗组以蒙药治疗为主。对比两组疗效并加以分析。结果:经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蒙药是治疗过敏性紫癜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