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关于中药血清药理学中血清供体动物是否造模的思考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1 问题的提出 血清供体动物的选择中药血清药理学是近 10余年来兴起的一门实验方法学 ,它是指将中药或中药复方经口给动物灌服一定时间后采集动物血液 ,分离血清 ,用此含有药物成分的血清进行体外实验的一种方法。虽然目前中药血清药理学已成为中药药理研究的一个热点 ,也逐渐被认同 ,但作为一门新兴的实验方法学 ,在技术上尚需要不断进行探讨、规范和完善。有鉴于此 ,有人提出 ,目前最重要的是摸清中药血清药理研究的本底资料 ,如在动物给药方案、取样时间、血清处理、反应系统、含药血清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可能进入血清有效成分的生物膜…  相似文献   

3.
药理学是医药类院校的必修基础课程之一。对医药学专业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药理学内容比较繁杂,比如药名相似、相近的较多,还有些为音译名,读起来会很拗口,有些看似相近的药  相似文献   

4.
中药药理学教改思路:重视教学中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药药理学是中医院校中药专业的重要专业课 ,它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 ,运用现代科学的方法研究中药与肌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的科学。其学科体系是开放的 ,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中药药理是中医药与现代科学最富活力的结合点 ,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前沿阵地。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 ,还很不成熟 ,为探讨其教学思路 ,笔者从 1 997年便开始在教学中进行了改革尝试。1 明确教学目标 更新教育观念 ,明确面向 2 1世纪的中医药人才的要求 ,充分体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不仅要传授基本知识 ,更要把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使学…  相似文献   

5.
人参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前进 《光明中医》2011,26(2):368-369
人参是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人参的干燥根,是我国的名贵药材,也是常见的药物之一。人参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等功效。在临床上对多种疾病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尤其是对人体滋补强壮作用更为显著。同时它的化学成分复杂,生物活性广泛,药理作用独特,随着现代分离和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人参的化学成分得到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其药理活性更是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此对它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归纳论述,以利于我们今后更好的开展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中药血清药理学实验方法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71,自引:6,他引:165  
“中药血清药理学”是研究中药药效作用的一种实验方法,而不是一学科。如何界定“中药血清药理学”的内涵以及确定其应用领域和范围;如何使实验研究结果可重复,实验技术可推广应用,尚需要作大量探索性研究,包括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术。为此,本刊开辟“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栏目,欢迎读者来稿,共同探讨,以规范技术,完善方法,进一步推动中药药效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作者以自身工作经验和审评新药的体会,从免疫药效学的实验设计(包括实验指标的筛选和确立,动物模型的复制)、实验结果的评价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目前,中药新药免疫药效学的研究刚刚起步,需要广大医药工作者不断努力,总结经验。因此,刊登本文,供大家讨论研究和补充完善,以促进中药免疫药效学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药血清药理学实验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中药血清药理学是近10余年来才兴起的一种实验方法,它是将中药或中药复方经口给动物灌服一定时间后采集动物血液、分离血清,用此含有药物成分的血清进行体外实验的方法,最初是由日本学者在1984年提出的,并由田代真一命名为“中药血清药理学”[1]。由于它同用中药粗制剂直接进行的体外实验相比,既具有体外实验条件可控性强、药物效应易于检测、可深入揭示药物作用机理的优点,又能够防止中药粗制剂本身的理化性质对实验的干扰,还能反映中药在胃肠道消化吸收、再经生物转化、最后产生药理效应的真实过程,并代表了药物在体内产…  相似文献   

9.
网络药理学突破了"一药一靶"的限制,在系统生物学层面上探索药物对人体的作用机制,尤其在以中药为代表的复杂体系的药理研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近年来,网络药理学研究在中药新活性化合物、中药药理学、中药毒理学、中药配伍规律等研究领域中均得到了广泛应用,深化了中药的研究层次。对网络药理学的基本流程及研究流程中各环节常用的数据库进行梳理,包括中药化合物信息数据库、化合物靶点和疾病靶点预测数据库、基因富集分析数据库等,以期为网络药理学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概要的说明了中国民族药理学的意义和主要任务、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并作出了展望。中国民族药理学将促使民族医药由经验学科向实验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及其应用阴赤贞宏谭余庆霍海如崔晓兰贺玉琢姜廷良富杭育(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北京100700)几十年来,中药药理学进展迅速,促进了中药现代化的研究。近年来,一个适合中药特点的新的药理方法学——中药血清药理学的出现,引起了学术界...  相似文献   

12.
近年中药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薛岚 《中药药理与临床》2000,16(1):46-48,F003
中药药理研究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 ,运用现代科学方法探讨中药与机体 (包括病原体 )的相互作用及其作用机理 ,它是中医药现代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近年我国中药药理研究在如下几个方面有了新的进展。1 血清药理学方法学研究  在中药药理学研究中 ,有相当一部分药理活性实验和作用机理是在体外进行的 ,而利用中药粗提物直接进行体外实验 ,其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都受到很大影响。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是指给动物经口用药后一定的时间采血 ,取含药血清进行体外实验的一种研究方法 ,该方法由日本学者田代真一…  相似文献   

13.
含药血清的制备方法研究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研究不同给药方式不同采血时间含复方丹参血清中吵性粒细胞释放活性氧的影响。探讨含药血清的制备方法。结果发现给药15次后不同采血时间含复方丹参血清对中性粒细胞释放活性氧具有较高而且相似的抑制作用强度,与给药1次后各采血时间含药血清抑制作用强度有明显差异,提示重复多次给药使血药浓度达到稳态后,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采血进行血清药理学实验均可获得较高而且相似的药理作用强度。  相似文献   

14.
儿茶对氧自由基的消除作用与抗氧化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儿茶药材(煎膏粉)及其主要成分儿茶素、鞣质提取物有清除氧自由基和抑制HX和XO体系产生O2的作用,其清除率及抑制率随着浓度增加而增强,同时能不同程度地抵抗超氧(H2O2)化合物引起的红细胞溶血,对小鼠肝肾组织过氧化脂质的生成有明显的对抗作用。  相似文献   

15.
血清药理学在中药及复方研究中应用的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相似文献   

16.
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应用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在中药药理学研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体外进行的。由于中药(尤其是复方中药)成分复杂,采用其粗提物进行体外实验,在技术方法上存在诸多问题,从而影响了结果的正确性、真实性、可靠性。1984年,日本学者提出了给动物灌服中药一定时间后,取其血清进行实验的药理学新方法。1988年.田代真一正式提出了中药血清药理学这一新概念饲[1]。自此之后,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引起了广泛关注。我国已将其列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范围[2],现综述如下。1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应用现状1.1对细胞分裂、增殖影响的研究IwamaH等应用血清…  相似文献   

17.
补中益气汤的免疫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斌  吴敏毓 《中成药》1995,17(1):42-43
补中益气汤的免疫药理研究进展皖南医学院(芜湖241001)汤斌,吴敏毓补中益气汤为金元时期李东垣所创,首载于《脾胃论》,由李氏根据《内经》中,"损者益之","劳者温之"之旨而制定。该方由黄芪、党参、甘草、白术、当归、陈皮、升麻、柴胡、干姜、大枣组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讨论一氧化氮在人体中的生理作用及中药对其合成的影响。方法:通过收集一氧化氮对人体作用的研究资料,加以整理讨论,探讨其在人体中的广泛的生理学特性以及中药对其体内合成的过程和影响。结果:一氧化氮可舒张血管;杀伤靶细胞;参与内分泌的调节;神经递质;调节肾脏的球管平衡和血流量。结论:一氧化氮作为人体一类化学物质,对人体有着重要的生理作用,中药可以对其合成进行调节以发挥其相关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用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中药苦参,仙鹤草的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采用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进行离体试验,观察含苦参、仙鹤草的血清及其煎剂对肿瘤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革参、仙鹤草煎剂及含参血清均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而含仙草血清则无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