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19):1812-1815
[目的]探讨仰卧位关节镜治疗继发性腘窝囊肿的技术及临床效果。[方法]自2011年3月2014年3月对21例合并膝关节内病变的继发腘窝囊肿患者,采用仰卧位关节镜囊内切除腘窝囊肿。术中首先处理关节内病变,而后于膝后内侧室扩大腘窝囊肿与关节腔的连通口,由内而外切除囊壁。采用Rauschning和Lindgren腘窝囊肿分级、Lysholm膝关节评分、疼痛VAS评分及磁共振进行手术前及随访时的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手术并发症。21例患者均得到随访,时间42014年3月对21例合并膝关节内病变的继发腘窝囊肿患者,采用仰卧位关节镜囊内切除腘窝囊肿。术中首先处理关节内病变,而后于膝后内侧室扩大腘窝囊肿与关节腔的连通口,由内而外切除囊壁。采用Rauschning和Lindgren腘窝囊肿分级、Lysholm膝关节评分、疼痛VAS评分及磁共振进行手术前及随访时的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手术并发症。21例患者均得到随访,时间436个月,平均25个月。Rauschning和Lindgren腘窝囊肿分级除1例外均有明显改善,疼痛VAS评分术前7.95分减低至随访时1.95分,而Lysholm膝关节评分术前34.5分增加至随访时82.6分。术后磁共振发现1例巨大腘窝囊肿复发。[结论]单一体位全内镜技术微创治疗腘窝囊肿操作简单、微创,临床效果肯定,恢复快,复发率低;并且术中不用二次翻身,手术时间短,刀口感染风险小。  相似文献   

2.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11):1048-1050
[目的]探讨关节镜技术治疗腘窝囊肿的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关节镜技术对62例腘窝囊肿患者进行治疗,获随访病例34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23例。在处理关节内疾患的同时,在后内侧间室扩大腘窝囊肿与关节腔之间的通道口。根据Rauschning和Lindgren分级方法评定手术效果。[结果]本组病例中均合并关节内疾患,28例合并内侧半月板后角损伤,12例合并滑膜皱襞,32例合并骨性关节炎及关节软骨变性。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平均3 d出院。随访1~15个月,平均12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复发。7例术后1个月腘窝处仍肿胀,通过加压包扎、热敷等对症治疗,最短6 d,最长2个月后,症状消失。根据Rauschning和Lindgren分级法,患者术后0级32例,Ⅰ级2例。[结论]关节镜下治疗腘窝囊肿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关节镜前后路联合手术囊外切除腘窝囊肿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应用关节镜技术前后路联合手术囊外切除腘窝囊肿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腘窝囊肿20例,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龄45~65岁,平均49.5岁;左膝12例,右膝8例.发现腘窝肿块4~18个月,平均12个月,囊肿大小体表纵径3~7 cm,平均4.5 cm.主要临床表现为腘窝部肿块,膝关节肿痛,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由MRI确诊为腘窝囊肿,并均与关节腔相通.先后路行关节镜下囊肿囊壁剥除术,后前路关节镜下处理关节内疾患.术前Rauschning和Lindgren腘窝囊肿分级:Ⅰ级2例,Ⅱ级6例,Ⅲ级12例.通过比较手术前后Rauschning和Lindgren腘窝囊肿分级情况对术后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20例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切口均Ⅰ期愈合.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8 ~24个月,平均16个月,膝关节疼痛症状明显好转,囊肿无复发.术后8个月按Rauschning和Lindgren腘窝囊肿分级法分级:0级14例,Ⅰ级6例,术后腘窝囊肿分级情况明显改善.结论:应用关节镜技术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腘窝囊肿临床疗效满意,囊肿囊壁剥除,同时处理关节腔内疾患,可降低囊肿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关节镜治疗腘窝囊肿20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胜  陈平泉  朱振康  常辉 《中国骨伤》2012,25(6):447-45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腘窝囊肿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采用关节镜下内引流术治疗腘窝囊肿患者20例,其中男9例,女11例;年龄46~70岁,平均(55.7±7.7)岁。发现包块1~22个月,平均(6.2±2.4)个月,伴有不同程度的膝关节疼痛。均由B超或MRI确诊,明确囊肿与关节腔相通,采用关节镜下内引流术治疗同时处理关节内病变。术前Rauschning和Lindgren腘窝囊肿分级:Ⅱ级8例,Ⅲ级12例。通过比较手术前后分级变化情况进行疗效评估。结果:20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或手术切口感染等并发症。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6个月按Rauschning和Lindgren腘窝囊肿分级:0级13例,Ⅰ级6例,Ⅱ级1例,腘窝囊肿分级术后改善明显(P<0.01)。结论:采用关节镜下内引流术治疗腘窝囊肿的同时处理关节内病变,避免了二次手术,大大减少了传统手术的弊端,术后功能恢复较好,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用腘窝囊肿切除并腓肠肌内侧头腱瓣加强修补关节囊疝口联合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腘窝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8月-2014年6月,收治140例有临床症状的腘窝囊肿患者。其中男44例,女96例;年龄14~80岁,平均54.68岁。病程20 d~30年,中位病程31个月。术前按Rauschning和Lindgren腘窝囊肿分级法:Ⅰ级4例,Ⅱ级44例,Ⅲ级92例。膝关节Lysholm评分为(68.99±8.23)分。术中先行腘窝囊肿切除,然后采用腓肠肌内侧头腱瓣加强缝合修补腘窝囊肿切除后关节囊疝口,最后在膝关节镜下进行关节内疾病的诊断和相应治疗。结果术后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以及感染、坏死等并发症。14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64个月,平均26个月。随访期间仅1例腘窝囊肿复发,复发率0.71%。术后6个月,按照Rauschning和Lindgren腘窝囊肿分级法:0级37例,Ⅰ级92例,Ⅱ级10例,Ⅲ级1例,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4.303,P=0.000);患者膝关节Lysholm评分为(85.51±9.23)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798,P=0.000)。结论腘窝囊肿切除联合腓肠肌内侧头腱瓣加强缝合修补关节囊疝口以及关节镜下对症治疗可有效治疗腘窝囊肿。  相似文献   

6.
关节镜辅助治疗腘窝囊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治疗腘窝囊肿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6月~2006年1月对14例膝关节有症状的腘窝囊肿,先行腘窝囊肿切除并翻腓肠肌内侧头肌腱(关节面)腱瓣加强缝合修复囊肿疝口,然后在膝关节镜下进行诊断和相应的治疗。根据Rauschning和Lindgren分级法对手术效果进行评定。结果关节镜检查发现14例存在关节内病变,其中内侧半月板后角撕裂6例,髌骨软骨软化症1例,髌股对合异常2例,骨关节炎4例,外侧盘状半月板撕裂1例。14例术后随访5~18个月,平均11个月,14例腘窝囊肿无一例复发。根据Rauschning和Lindgren腘窝囊肿分级法,术前Ⅱ级8例,Ⅲ级6例;术后0级9例,Ⅰ级4例,Ⅱ级1例,术前后有统计学差异(Z=-4.498,P=0.000)。结论腘窝囊肿多继发于关节内病变,单纯切除囊肿并不一定能根除,关节镜辅助治疗腘窝囊肿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局部麻醉关节镜下腘窝囊肿摘除并膝关节腔清理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2月至2014年8月共52例腘窝囊肿的患者在局部麻醉关节镜下行腘窝囊肿摘除并膝关节腔清理手术,其中男34例,女18例;年龄14~62岁,平均43.6岁;右膝29例,左膝23例。术前根据MRI表现进行诊断并判断是否合并其他膝关节疾病,52例均在术前诊断为腘窝囊肿,其中23例合并单纯半月板损伤或软骨损伤,18例合并骨性关节炎,7例合并交叉韧带损伤,2例痛风性关节炎,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色素沉着绒毛性结节性关节炎。术前患者临床表现:膝关节肿胀21例,膝关节疼痛16例,关节绞锁8例,腿无力4例,膝关节弹响4例。囊肿大小:4.0 cm×3.3 cm~6.2 cm×5.3 cm。根据Rauschning和Lindgren标准分级如下:Ⅰ级1例,Ⅱ级9例,Ⅲ级42例。术后康复计划要根据患者具体的损伤情况及术中处理情况来制定。术后定期复查,使用Rauschning和Lindgren腘窝囊肿分级标准评定术后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切口Ⅰ期愈合,无相关并发症。52例均获随访,时间39.6个月(25~64个月)。末次随访时根据Rauschning和Lindgren分级标准:0级43例,Ⅰ级8例,Ⅱ级1例,较术前改善(Z=-7.38,P=0.000)。结论:局部麻醉关节镜下腘窝囊肿摘除并膝关节腔清理术的效果确切,创伤小,恢复快,短期随访效果良好。由于可以同时处理膝关节原发疾病,因此复发率也很低。术后应根据术中处理情况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并积极训练以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清理术结合囊肿-关节腔交通口扩大术治疗腘窝囊肿的效果。方法对12例腘窝囊肿患者行关节镜下清理术结合囊肿-关节腔交通口扩大术。手术前后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价、Rauschning和Lindgren分级方法和膝关节MRI进行评估。结果12例均获随访,时间12-23(16±4)个月,Lysholm评分术前为(55.8±3.7)分,术后6个月为(82.1±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uschning和Lindgren分级术前为1级1例,2级1例,3级10例,术后6个月为1级11例,2级1例。所有患膝运动能力均较术前有所改善。结论关节镜下清理术结合囊肿-关节腔交通口扩大术治疗腘窝囊肿具有创伤小、康复快、复发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局部麻醉全关节镜下腘窝囊肿摘除联合膝关节清理术治疗腘窝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4例腘窝囊肿患者采用局部麻醉全关节镜下腘窝囊肿摘除联合膝关节清理术治疗,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的54例腘窝囊肿患者作为对照。观察两组麻醉时间、镇痛效果、麻醉满意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麻醉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随访期间囊肿复发情况。结果局麻组麻醉时间缩短、VAS评分增高、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6例发生麻醉并发症,其中头痛及腰痛2例,恶心呕吐2例,尿潴留2例;局麻组无麻醉并发症发生。随访期间局麻组7例复发,对照组4例复发。末次随访时,根据Rauschning和Lindgren分级标准:对照组0级21例、Ⅰ级17例、Ⅱ级16例;局麻组0级33例、Ⅰ级11例、Ⅱ级10例。术后两组分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麻醉全关节镜下腘窝囊肿摘除联合膝关节清理术治疗腘窝囊肿安全、有效、创伤小,囊肿复发率低,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清理结合后路微创切除术治疗腘窝囊肿的疗效。方法对37例腘窝囊肿患者行关节镜下清理结合后路微创切除术。根据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Rauschning和Lindgren分级法对手术效果进行评定。结果 37例术后随访12~23个月,平均(17±2.3)个月,无1例复发。Lysholm评分术前为(53.7±3.6)分,术后6个月为(81.2±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uschning和Lindgren分级术前为Ⅱ级22例,Ⅲ级15例;术后6个月为0级21例,Ⅰ级13例,Ⅱ级3例。结论关节镜下清理结合后路微创切除术治疗腘窝囊肿具有术式简单安全、创伤较小、可针对关节内病损进行治疗、术后功能恢复良好、复发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关节镜下内引流治疗成人腘窝囊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内引流治疗成人腘窝囊肿的疗效。方法自2013-06—2014-06采用关节镜下内引流术治疗成人腘窝囊肿19例,术前常规MRI检查明确诊断。结果术中证实合并骨性关节炎9例,风湿性关节炎5例,半月板损伤11例,痛风2例。19例均获得平均16(12~24)个月随访,术后无感染,无神经血管损伤,症状明显缓解,关节功能改善,疗效满意。2例复发,症状轻微,根据Rauschning和Lindgren分级1级2例,0级17例。结论关节镜下内引流治疗成人腘窝囊肿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等优势,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囊肿切除后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治疗成人腘窝囊肿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4月-2008年10月,对12例腘窝囊肿伴膝部症状患者采用囊肿切除后于膝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治疗。男5例,女7例;年龄46~65岁,平均53岁。腘窝囊肿均为单侧,其中左膝5例,右膝7例。骨性关节炎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例,痛风性关节炎2例。病程3~18个月,平均9个月。根据Rauschning等评价方法分级,Ⅰ级1例,Ⅱ级6例,Ⅲ级5例。囊肿大小为6.5cm×4.5cm~7.2cm×5.0cm。结果患者住院时间7~12d,平均9d。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血管、神经损伤。1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期间未见囊肿复发。术后6个月根据Rauschning等评价方法分级:0级8例,Ⅰ级3例,Ⅱ级1例;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10,P=0.023)。结论成人腘窝囊肿多继发于关节内病变,切除腘窝囊肿的同时应处理关节内病变;关节镜辅助治疗腘窝囊肿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治疗痛风性膝关节炎合并巨大腘窝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15例痛风性膝关节炎合并巨大腘窝囊肿患者,镜下刨刀行关节腔清理,切除增生滑膜组织;刮除关节软骨面、半月板和交叉韧带表面附着的白色尿酸盐结晶,同时行镜下腘窝囊肿内引流联合囊壁切除术。术后配合服用内科药物等。[结果] 15例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切口感染,无痛风性膝关节炎合并巨大腘窝囊肿复发。只有1例腘窝囊肿于术后5个月复发。随访10~30个月,平均(18.23±2.34)个月。膝关节Lysholm评分由术前(43.62±2.14)分提高到术后6个月的(90.54±3.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行关节清理合并腘窝囊肿切除术,可以有效阻止痛风性膝关节炎患者关节内结构进一步侵蚀破坏,具有微创、康复快、不易复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关节镜下治疗合并关节内病变腘窝囊肿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采用关节镜对22例合并关节内病变的腘窝囊肿患者进行治疗,其中女性14例,男性8例;年龄39~75岁,平均50.3岁。左膝15例,右膝7例。先处理关节内病变,然后找到内侧间室与关节腔之间的通道口,将其处理成新鲜创面并稍扩大引流出囊液。根据Rauschning和Lindgren分级方法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判定疗效。结果 22例腘窝囊肿患者均伴有关节内疾患,其中骨关节炎11例,内侧半月板撕裂6例,外侧半月板撕裂3例,关节软骨损伤2例。术后3~5d出院。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5个月,所有病例囊肿均未复发。Rauschning和Lindgren分级结果:术前Ⅰ级2例,Ⅱ级13例,Ⅲ级7例;术后0级17例,Ⅰ级3例,Ⅱ级2例;与术前相比术后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ysholm膝关节评分结果:术前为(64.3±11.5)分,术后为(83.9±12.5)分,与术前相比术后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关节镜下治疗合并关节内病变的腘窝囊肿具有微创、恢复快、复发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双后内侧入路切除腘窝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关节镜下双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腘窝囊肿18例。结果本组手术35~60 min,平均43 min。术后均未出现血管神经并发症。本组均获随访5~17个月,平均12.2个月,末次随访均未出现复发。据Rauschning和Lindgren的分级方法 :0级16例,I级2例。结论关节镜下双后内侧入路治疗腘窝囊肿创伤小,恢复快,关节影响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后内入路治疗腘窝囊肿的疗效分析,并将其与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方式作比较。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68例腘窝囊肿患者,男30例,女38例;年龄33-61岁,平均(43.01±5.39)岁。其中关节镜下后内入路手术治疗组32例,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组36例。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复发情况,并采用Rauschning和Lindgren腘窝囊肿分级评分标准、Lysholm膝关节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判定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5-12个月随访,平均(8.46±2.40)个月。术后关节症状明显缓解,关节功能明显改善。关节镜手术组无囊肿复发,开放手术组有2例在手术后3-6个月复发,经关节镜下手术后症状消失。关节镜治疗组患者在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复发情况、膝关节VAS、Lysholm膝关节评分、Rauschning和Lindgren腘窝囊肿分级评分标准均明显优于开放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后内入路治疗腘窝囊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半膜肌与腓肠肌内侧头滑液囊(gastrocnemius-semimembranosus bursa,GSB)通道扩大内引流囊壁剥除术治疗腘窝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5年12月关节镜下治疗41例腘窝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8例,女23例;年龄34~67岁,平均42.6岁,术前均通过MRI明确囊肿与关节相通,均存在GSB。腘窝囊肿均为单侧,右膝26例,左膝15例。其中5例为复发病例,初次手术术式均采用开放囊肿切除术,初次手术至再次复发时间为6~17个月,平均11个月。均采用关节镜下GSB通道扩大内引流加囊壁剥除术,术前Rauschning和Lindgren分级:Ⅰ级5例,Ⅱ级30例,Ⅲ级6例。术前Lysholm评分83.19±6.12(73~95分)。结果 :41例腘窝囊肿患者在术中均发现存在GSB结构,其中软骨退变损伤33例、内侧半月板损伤27例、外侧半月板损伤7例、游离体8例、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2例、滑膜软骨瘤病3例,术后未出现血管、神经或手术切口并发症。41例均获得随访,时间8~27个月,平均18个月,未出现囊肿复发病例。术后Rauschning和Lindgren分级:0级9例,Ⅰ级27例,Ⅱ级4例,Ⅲ级1例。术后Lysholm评分91.32±4.26(82~98分)。结论:关节镜下GSB通道扩大内引流囊壁剥除术治腘窝囊肿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的优点,近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治疗胴窝囊肿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本组32例有膝关节症状、B超提示囊肿与后关节囊相通的胭窝囊肿患者,采用关节镜技术同期行膝关节清理与后内侧间室扩大胭窝囊肿与关节腔之间的通道口,其中6例巨大囊肿(直径〉5cm)同时行后路关节镜下囊壁切除术。根据Rauschning和Lindgren分级方法评定手术疗效。结果32例患者关节镜检查均可发现伴有关节内病变,28例患者术后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29个月,平均11个月。其中有2例复发,为严重的骨关节炎患者,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痊愈。Rauschning和Lindgren分级结果:术前Ⅱ级24例,Ⅲ级8例;术后0级26例,Ⅰ级4例,Ⅱ级2例。结论关节镜下治疗窝囊肿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治疗腘窝囊肿的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1月至2010年1月,在关节镜下治疗42例腘窝囊肿患者资料,男13例,女29例;年龄11~68岁,平均43.2岁,其中6例为儿童病例;腘窝囊肿均为单侧,右膝14例,左膝28例.其中11例为复发病例,初次手术时均采用开放囊肿摘除,初次手术至再次复发时间为6~35个月,平均18个月.根据Rauschning和Lindgren分级:Ⅰ级3例,Ⅱ级18例,Ⅲ级21例.术前MRI测量囊肿大小为4.2~7.9 cm(长径)×2.1~2.5cm(横径)×1.6~2.2 cm(前后径),平均5.4 cm×2.3 cm×2.0 cm,均位于膝关节后内部位,其中11例囊肿与关节腔相通.术前囊肿内注入美蓝1~2 ml,术中根据美蓝流出位置确定通道部位;经后内侧室扩大腘窝囊肿与关节腔之间的通道口清理囊肿内壁的同时,彻底处理关节内疾患.结果 42例腘窝囊肿患者在术中均可发现伴有关节内疾患,其中内侧半月板撕裂28例,外侧半月板撕裂9例,外侧盘状半月板4例.术后未出现血管、神经或手术切口并发症.术后2~3 d出院.4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30个月,平均18个月;无一例患者囊肿复发.术后Rauschning和Lindgren分级:0级38例;Ⅰ级4例.结论 关节镜下治疗腘窝囊肿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切除彻底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后内侧入路关节镜手术治疗腘窝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12月采用后内侧入路关节镜手术治疗腘窝囊肿49例,前外侧探查通道,后内侧的工作通道打开后关节囊行腘窝囊肿囊壁切除术。术后功能恢复采用Rauschning和Lindgren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结果 45例随访8~36个月(平均17.8月)。术后Rauschning和Lindgren评分0级25例,Ⅰ级16例,Ⅱ级4例。术后MRI显示33例囊肿彻底消失,12例囊肿缩小[(7.1±0.3)cm缩小到(0.8±0.2)cm],无复发。结论后内侧入路关节镜手术治疗腘窝囊肿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