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通过探讨针刺对维吾尔族单纯性肥胖症体重、BMI、WHR、血清瘦素水平等指标的影响,研究针刺减肥的机理.方法: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的方法,10天为1疗程,休息2天后行第2疗程,每次留针30min.两疗程后统计疗效.治疗前后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清瘦素水平等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针刺前治疗组血清瘦素水平较高,针刺治疗后血清瘦素水平下降.结论:针刺对维吾尔族单纯性肥胖症的疗效显著,其减肥机理之一可能是通过调节血清瘦素的水平,从而减少瘦素抵抗的程度而起到减轻体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穴位埋线疗法治疗肥胖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疗法治疗肥胖症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以穴位埋线疗法治疗30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并以普通针刺治疗21例作对照,对治疗前后体重、体重指数(BMI)、身体三围(胸、腰、臀围)、血清瘦素、血脂的变化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穴位埋线能减轻体重,缩小身体腰、臀围,降低瘦素水平,改善血脂紊乱,其疗效与对照组相同,在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埋线疗法对肥胖症有肯定疗效,对肥胖机体血清瘦素水平的良性调节以及改善血脂代谢可能是穴位埋线减肥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合募配穴法针刺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体质量指数(BMI)及腰臀比(WHR)的影响。方法:67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采用合募配穴法针刺治疗;对照组33例,采用常规取穴法针刺治疗,观察各组治疗后BMI、WHR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BMI、WHR均有显著变化,肥胖程度减轻,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其中合募配穴法疗效优于常规取穴法。结论:合募配穴法针刺可降低单纯性肥胖症患者BMI及WHR,减轻肥胖程度。  相似文献   

4.
赵俐黎  张丽 《中医研究》2011,24(11):72-73
目的:观察针灸对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18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实施针灸疗法后,测定针灸治疗前后身体质量指数(BMI)及腰臀围比(WHR)的变化。结果:18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针刺前后BMI和WHR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采用针刺体穴配合耳穴按压治疗单纯性肥胖,可以达到调节人体物质代谢功能、降脂减肥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减肥方治疗单纯性肥胖症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减肥方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主要观察单纯性肥胖患者治疗前后体重、临床症状、体重指数(BMI)、腰围、臀围、腰臀比(WHR)及血脂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为76.7%,且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BMI、腰围、臀围、WHR、血脂指标中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等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减肥方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症及其对患者血清瘦素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针刺减肥的疗效及探讨针刺减肥的作用原理.方法:将50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和药物对照组,每组各25例.针刺治疗组采用体针、电针配合耳穴贴压的方法(体穴取天枢、关元等,耳穴取神门、内分泌等);药物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西布曲明的方法.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清瘦素的含量,并评价减肥疗效.结果:针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0%,药物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的治疗结果相近(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瘦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针刺治疗组下降水平优于药物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减肥的疗效确切,针刺能有效地改善单纯性肥胖症患者的高瘦素血症,这可能是针刺减肥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7.
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ong J  Chen JX  Zhang ZQ  Liu CS  Pan Y  Zheng J  Yao H 《中国针灸》2011,31(8):697-701
目的:评价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试验方:法,将118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76例)和安慰针对照组(42例),另纳入健康对照组30例.针刺组及安慰针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控制饮食,取腹部(中脘、中极等)及四肢(梁丘、足三里等)相应穴位进行治疗,并观察治疗后体质量指数(BMI)、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葡萄糖、肌酐、尿素氮、尿酸及不良反应症状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针刺组BMI低于安慰针对照组(P<0.01).代谢指标中针刺组血清总胆固醇、葡萄糖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两组患者余代谢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良反应评分治疗后针刺组饥饿感分值较安慰针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可降低单纯性肥胖症患者BMI,并相应降低其血清总胆固醇及葡萄糖,患者针刺治疗后未出现乏力、厌食及腹泻等不良反应,针刺是治疗单纯性肥胖症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针刺为主治疗中心型肥胖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海音 《中国针灸》2006,26(9):629-631
目的:观察评价针刺对中心型肥胖患者的客观疗效。方法:采用体针结合电针、耳穴贴压、TDP照射等方法,治疗中心型肥胖患者32例。观察治疗前后腰围(WC)、腰臀比(WHR)及体质指数(BMI)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临床总有效率84·4%,WC、WHR、BMI均降低(P<0·001)。结论:针刺结合电针、耳穴贴压、TDP照射对中心型肥胖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评价治疗对腹型肥胖和单纯性肥胖患者的客观疗效.方法:采用体针结合耳穴贴压的治疗方法,治疗腹型肥胖患者37例、单纯性肥胖患者31例.观察治疗前后腰围(WC)、腰臀比(WHR)及体质指数(BMI)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BMI、WC和WHR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体针针刺结合耳穴贴压对腹型肥胖和单纯性肥胖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赵桂英  邢海娇  李梅  袁军  王少锦 《河北中医》2011,33(10):1520-1522
目的 观察电针结合饮食、有氧运动疗法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腰臀比值(WHR)及血清瘦素(Lep)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61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饮食、有氧运动疗法,治疗组3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电针治疗.2组饮食、有氧运动疗法连续51 d,电针疗法15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3d,连续3个疗程.3...  相似文献   

11.
针刺对肥胖大鼠瘦素水平和瘦素受体基因表达的作用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30  
目的:探讨针刺减肥的细胞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采用RT-PCR技术测定瘦素受体(OB-R)基因表达水平,放射免疫分析测定血清和下丘脑中瘦素(Leptin)扣胰岛素(INS)的含量,观察针刺治疗前后肥胖大鼠体重、李氏(Lee's)指数、体脂、血清和下丘脑中瘦素和INS的含量以及下丘脑OBR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肥胖的大鼠体重、Lee's指数、体脂及血清瘦素和INS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大鼠,而下丘脑瘦素和INS水平及OBR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大鼠。针刺治疗取得良好减肥疗效的同时,肥胖大鼠血清瘦素和INS均明显回降,而下丘脑瘦素和INS水平以及OBR基因表达水平却明显升高。结论:针刺对肥胖机体中枢和外周瘦素和INS水平的良性调整作用以及促进下丘脑OBR基因表达可能是针刺减肥的细胞分子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2.
汪春  程志清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0):1327-1328
目的:观察针灸对高血压肥胖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共59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针灸组(在对照组方法上加用针灸),治疗8周。观察血压、体重、腰围、腰臀比、代谢参数及胰岛素、瘦素的变化,进行治疗前后和组间比较。结果:针灸组治疗后DBP、SBP、BM、BM I、WC、WHR、TC、FINS、Leptin、IS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部分指标和对照组治疗后相比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高血压肥胖患者时,在适度运动、合理膳食及口服降压药的基础上加用针灸疗法,可以更有效地改善血压、体重和体质指数等,对代谢参数也有调整作用,其机理可能与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和降低瘦素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同留针时间对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取穴相同,均采用电针治疗,治疗组留针1 h,对照组留针30 min。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臀围及腰臀围比值,并评价减肥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为80.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体重及BMI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腰围、臀围及腰臀围比值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腰围、臀围及腰臀围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是一种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有效方法,留针较长时间能有效地改善单纯性肥胖患者的腰围、臀围及腰臀围比值。  相似文献   

14.
针刺对女性不同类型肥胖腰围及体质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包飞  王凤琴 《中国针灸》2006,26(8):551-553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肥胖女性针刺减肥效应,探寻针刺减肥的最佳适应症。方法:将83例女性患者按肥胖类型分为2组:腹型肥胖组31例为腰围超标但体质指数(BMI)〈25的腹型肥胖者,肥胖组52例为BMI≥25的单纯性肥胖患者。采用同样的针刺方法治疗1月。结果:两组治疗后BMI、腰围(WC)和腰臀比(WHR)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或显著性意义(P〈0.01,P〈0.05)。腹型肥胖组治疗前后WC、WHR的变化与BMI的变化呈非常显著或显著正相关(P〈0.01,P〈0.05),相关系数比较|rWC/BMI|〉|rWHR/BMI|;肥胖组WC变化与BMI变化呈非常显著正相关(P〈0.01),而WHR变化与BMI变化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针刺对女性体重超重或者正常但腰围超标的腹型肥胖者和体重超标的单纯性肥胖患者都具有很好的减重、减腰围作用,适合于各型肥胖患者。  相似文献   

15.
Clinical Study on Simple Obesity Treated with Abdomen Acupunctur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腹针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将6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分为腹针组30例和体针组30例。治疗1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以人体质量指数和体重下降情况来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第1个疗程后两组人体质量指数变化和疗效无统计学差异,两个疗程结束时两组人体质量指数和疗效有显着差异。结论:腹针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效果较好,疗效持久稳定。  相似文献   

16.
针刺配耳穴贴压治疗肥胖症30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针灸对肥胖症的临床效应。方法电针加耳穴压籽法,经过1—3个疗程治疗后,测定治疗前后患者体重、体重指数(BMI),以及腰臀比值(WHR)的变化,观察针灸减肥的效果。结果经t检验分析,证实针灸疗法具有较好的减肥作用。结论针灸减肥结合相应的饮食结构的调整,适量的运动,能够影响机体的脂肪合成、分解代谢功能,从而达到治疗肥胖症的效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疗效。方法对8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进行针刺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体重、BMI、体围(腰围、臀围、上臂围、大腿围)的变化和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后体重、BMI及腰围、臀围、上臂围、大腿围均有显著下降(P<0.05),总有效率为76.3%,其中肥胖前期患者有效率为58.3%,Ⅰ度肥胖患者有效率为83.3%,Ⅱ度肥胖患者有效率为85.7%。结论针刺对单纯性肥胖患者具有明显的减重塑形的效果,且对Ⅰ度、Ⅱ度肥胖患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