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0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腹水Ⅲ型前胶原肽(PⅢP)联合检测在肝脏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同步测定50例对照组,25例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血、腹水中Ⅲ型前胶原肽含量变化。结果:肝硬化患者血、腹水中PⅢP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腹水中PHIP含量明显高于血清PⅢP含量.P〈0.001;以120μg/L为临界值,计算其95%可信区间内其PⅢP敏感性、特异性、真实性均为腹水〉血。结论: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无论血、腹水中PⅢP检测均可获得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PⅢP含量测定对诊断肝纤维化有一定的价值,其血清含量变化在反映肝硬化、肝细胞坏死及肝功能损害程度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巨细胞病毒(CMV)感染致婴儿肝炎综合征(IHS)患儿血氨水平与肝功能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探讨血氨水平对评估CMV感染致IHS病情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130例IHS患儿作为研究组,同期选取健康体检的130例婴儿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两组婴儿血清CMV-IgM水平,采用荧光定量PCR测定尿HCMV-DNA;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52例CMV感染致IHS患儿的血氨及肝功能指标,并分析血氨与肝功能水平的相关性。随访12月,观察CMV感染与治疗后复发率的关系。 结果 研究组的血清CMV-IgM阳性率为36.15%,尿HCMV-DNA阳性率为4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CMV感染致IHS患儿中不同血氨水平亚组各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关分析显示,CMV感染致IHS患儿血氨水平与各肝功能指标均无相关性(P均>0.05),而与血清白蛋白(ALB)呈负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594,P<0.001)。CMV感染阴性的IHS复发率为3.85%,明显低于CMV感染阳性患儿的11.54%(χ2=5.686, P=0.017)。 结论 血氨水平联合血清ALB可以反映CMV感染致IHS患儿的病情变化,有助于CMV感染致IHS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检测肝硬化患者血清钙磷及钙调节激素包括甲状旁腺激素(PTH)、降钙素(CT)及25-羟维生素D3[25-(OH)D3]的临床意义。方法  釆集83例肝硬化患者及66例正常人的血清,血清钙测定用偶氮砷Ⅲ比色法,血清磷测定用磷钼酸盐法;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及2-羟维生素D3的测定采用电化学发光法。结果  Child-pugh C级肝功能患者与对照组、A级及B级比较血清钙降低(P <0.05),血磷的变化在4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级肝功能患者与对照组、A级及B级比较CT(P <0.05)及25-(OH)D3(P < 0.01)降低,PTH升高(P <0.01)。结论  肝硬化患者存在血清钙及其调节激素的代谢紊乱,并随病情发展而加重。监测肝硬化血清钙及相关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有助于判断肝功能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脐血输注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液学、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了解脐血输注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取我院住院乙型肝炎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经B超、胃镜及实验室检查证实患者系乙型肝炎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门脉高压症,随机分组,采用对此类患者输注异体同血型脐血30例为脐血治疗组,同类患者30例输注成人全血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小板(BPC)、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透明质酸酶(HA)、血清Ⅲ型前胶原C末端肽(hPCⅢ)水平的变化,用t检验检验脐血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差异显著性,了解输注脐血治疗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疗效。结果:①脐血治疗后患者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水平升高明显,且维持时间长,与对照组比较比较差异有明显显著性;②脐血治疗后患者血清总胆红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值降低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比较差异有明显显著性;③脐血治疗后患者血清透明质酸酶、血清Ⅲ型前胶原C末端肽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比较差异有明显显著性。结论:脐血治疗可显著提高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值、降低血总胆红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水平,减轻肝纤维化程度,是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高危因素,为临床早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3年4月住院治疗14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住院期间并发SBP80例为研究组,未发生SBP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SBP史、肝炎后肝硬化、上呼吸道感染、电解质紊乱、顽固性腹水、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C-反应蛋白、肝功能分级(Child-pugh)。并对这些因素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上呼吸道感染、电解质紊乱、顽固性腹水、肝性脑病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既往SBP史、肝炎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C-反应蛋白、凝血酶原时间及肝功能分级(Child-pugh)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既往SBP史、肝炎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C-反应蛋白、凝血酶原时间、肝功能分级(Child-pugh)是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SBP的独立高危因素,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肝硬化腹水程度、肝功能分级和肝功能主要生化指标水平与低钠血症发生的关系。方法:收集142例老年肝硬化腹水病人的临床资料。超声探查将发现腹水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腹水。收集所有病人的主要肝功能生化指标,包括总胆红素、白蛋白和谷丙转氨酶,并计算平均水平。结果:所收集的142例老年肝硬化腹水中,低钠血症68例。轻度、中度和重度腹水中低钠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2.7%、40.5%和46.2%(P〈0.05).Child—PughA级、B级和C级中低钠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4%、19.2%和37.3%(P〈0.01)。血钠浓度与血清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和白蛋白水平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007(P〉0.05)、0.1601(P〉0.05)和0.9722(P<0.01)。结论:腹水量越多,或肝功能级别越高,或血清白蛋白水平越低,越易发生低钠血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治疗肝炎肝硬化腹水疗效。方法比较丹参注射液组与对照组在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白蛋白、腹水减少方面的差异。结果丹参注射液治疗组可以使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明显下降、白蛋白升高、腹水减少且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治疗肝炎肝硬化腹水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 RIA 法对57例肝炎后肝硬变患者血清内源性洋地黄物质(EDLS)含量测定。结果显示:肝硬变腹水组 EDLS 水平明显高于肝硬变无腹水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和P<0.001)。而24h 尿钠排出量显著低于后两组(P<0.05和 P<0.01)。Child 肝功能分级,肝功能越差,血清 EDLS 含量越高。腹水组血清EDLS 与白蛋白及24h 尿钠水平呈显著性负相关,而与血清总胆红素、肌酐及 ALT 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结果表明:检测血清 EDLS 含量对判断肝硬变程度、肝脏储备能力及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细胞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growthfactor,TGF-β)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发病机制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活性TGF-β的含量。结果单纯糖尿病组患者血清中的TGF-β含量(12.7±5.0)pg/ml与健康对照组(12.6±4.4)pg/ml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DN组微量白蛋白尿组血清TGF-β含量(65.3±13.0)pg/ml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1。DN组临床蛋白尿期患者血清TGF-β含量(136.4±21.4)pg/ml明显高于微量白蛋白尿期患者血清中的含量(65.3±13.0)pg/ml,P<0.01。而且DN患者血清TGF-β含量与尿白蛋白排泄率成正相关(r=0.64,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血中TGF-β含量就已开始增多,而且随着糖尿病肾病的进展,患者血中TGF-β含量明显增加,同时血清TGF-β含量的变化与尿白蛋白排泄率成正相关。本实验说明TGF-β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及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可把血中TGF-β含量变化做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HE)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乙肝后肝硬化合并HE患者,同时选取同期住院的53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未合并HE患者作为对照。对患者进行HE分期和肝功能分级,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及生化指标的情况。结果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HE患者中,感染位居HE诱因首位;两组肝功能分级、腹水、血氨、血钠、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尿素氮及凝血酶原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Ⅳ期患者与其他各期血氨水平、Ⅰ期与其他各期血钠水平及Ⅳ期与Ⅰ期、Ⅱ期血尿素氮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积极去除诱因是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HE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TNF-α、IL-6和IL-8在重型肝炎(SH)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发病机理中的作用及意义。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了45例SH并发腹水患者血清及腹水中TNF-α、IL-6和IL-8含量,其中腹水感染组30例,腹水非感染组15例。发现SH并发SBP组血清和腹水TNF-α、IL-6和IL-8水平均显著高于腹水非感染组(均为P<0.05),其升高水平与血清胆红素(SB)、凝血酶原时间(PT)呈正相关,与血清胆固醇(T-ch)呈负相关(P<0.01)。感染控制后血清和腹水TNF-α、IL-6和IL-8水平明显下降,但仅能降至非感染组水平(P>0.05),经治疗无效死亡组血清和腹水中TNF-α、IL-6和IL-8的初始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均为P<0.05)。结果表明TNF-α、IL-6和IL-8水平与肝细胞坏死程度和内毒素血症密切相关。检测血清和腹水中TNF-α、IL-6和IL-8含量变化对SH并发SBP的早期诊断、判断疗效和预后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几种肝疾病患者血清中铁蛋白(Ft)水平,旨在将Ft作为判断疾病的一项检测指标.方法使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Ft,酶动力法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并将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Ft在血清中的水平,乙肝病毒携带组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癌组与肝硬化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慢性乙肝、急性乙肝、重症肝炎组两两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与肝硬化和正常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Ft水平与ALT呈正相关,r=0.81.结论Ft可作为判断肝脏受损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血清检测指标及肝功能指标在慢性肝脏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162例各种类型肝病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蛋白(LN)、Ⅳ型胶原(IV-C)和透明质酸(HA)进行检测,同时检测了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及甲胎蛋白的水平(AFP),并与30例健康人做比较,分析各指标在慢性肝脏疾病中的变化特点、相关性及诊断价值.结果慢性肝炎患者血清中PCⅢ、Ⅳ-C、HA及肝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1),而LN的改变不明显;肝硬化及肝癌患者中肝纤维化各项指标及AF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肝纤维化指标的改变与肝功能的改变呈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HA、IV-C、PCⅢ三项指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而LN诊断肝纤维化价值有限.联合检测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及肝功能指标可提高临床对肝纤维化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利于慢性肝病演变的监测和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非感染的终末期肝病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影响因素。 方法 收集终末期肝病(失代偿期肝硬化或肝衰竭)且未合并感染的患者207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以非感染的代偿期肝硬化患者43例作为对照组,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患者的PCT基线水平,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判断PCT水平与各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 代偿期肝硬化组、失代偿期肝硬化组及肝衰竭组患者的血清PCT水平分别为(0.08±0.013),(0.20±0.019)及(0.76±0.051)ng/mL,3组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83.646,P<0.001)。相关分析显示,PCT水平与代偿期肝硬化、终末期肝病非感染患者的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r分别为0.741,0.669,0.725及0.691,P<0.001)均呈正相关关系:失代偿期肝硬化组中,血清PCT水平与TBIL,ALT,AST及MELD评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92,0.468,0.569及0.202(P<0.05); 肝衰竭组中,血清PCT水平与ALT,AST,MELD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65,0.329,0.262(P<0.05); 代偿期肝硬化组中,PCT水平与ALT及AST的关系差别并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不伴随感染的终末期肝病患者中,血清PCT表达水平升高,并与肝功能指标呈正相关。当PCT用于这类人群进行感染的诊断时,要考虑肝功能状态对PCT基线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苦参注射液治疗肝硬化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腹水中纤维化指标和白介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8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则加载苦参注射液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间Child pugh分级、肝功能差异及血清、腹水中纤维化指标和白介素的水平差异.结果:2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组Child pugh分级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3、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浆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PT)则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治疗3、6个月后,观察组血清和腹水中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酶(HA)、Ⅲ型前胶原肽(PCⅢ)、Ⅳ型胶原(Ⅳ-C)水平以及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苦参注射液能通过抑制肝纤维化和调节机体的免疫应激反应,发挥治疗肝硬化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消臌汤治疗难治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益气活血消臌汤结合西药常规治疗)和对照组(西药常规治疗)各30例,治疗1个月后,观察症状和体征、肝功能指标、血钠、尿钠与尿钾、尿素氮、血肌酐、腹水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能明显的退黄、降酶和升高白蛋白(P〈0.05,P(0.01),能明显的升高血钠、尿钠,尿钾(P〈0.05),降低尿素氮、血肌酐(P〈0.05);治疗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消臌汤治疗难治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肝硬化患者血清和腹水中酸性α-醋酸萘酯酶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腹水酸性α 醋酸萘酯酶 (ANAE)的含量与肝硬化肝功能Child pugh分级的关系。方法 :比色法测定肝硬化患者血清、腹水ANAE含量。结果 :肝硬化患者血清、腹水ANAE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其中肝硬化肝功能ChildB级以后血清、腹水ANAE含量下降明显。血清、腹水ANAE含量相关性显著。结论 :肝硬化患者血清、腹水ANAE含量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肝脏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8.
邓政伟  杨柯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9):1125-1126,1143
目的:测定肝硬化合并低钠血症患者血清中血管加压素(VP)水平,分析肝硬化合并低钠血症患者Child-pugh分级关系、血、尿渗透压的关系、VP关系,了解对肝硬化合并低钠血症患者诊断意义并探讨肝硬化患者低钠血症发病机制。方法:检测包括8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的100例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血钠、血尿渗透压、VP水平,并将低钠血症与Child-pugh分级、血、尿渗透压、VP等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本研究中,70例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患者体内VP含量显著高于普通肝硬化患者,并且VP含量随着病情分级加重而增高。结论:肝硬化容易并发低钠血症,并发症患者血清中血管加压素(VP)水平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血、尿渗透压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9.
王青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104-105
目的 探讨HBeAg阳性或阴性的慢性乙肝(CHB)和肝硬化患者血清HBV-DNA的载量及肝功能某些指标水平.分析HBeAg阴性及HBeAg阳性与HBV-DNA载量及肝功能指标变化的特点.方法 调查我院2007年1月~2008年6月住院的150例慢性乙肝患者和48例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HBeAg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的HBV-DNA阳性占97.2%,HBeAg阳性的肝硬化患者的HBV-DNA阳性的占37.5%,且HBV-DNA拷贝数平均含量为2.8×107.肝硬化患者的白蛋白、前白蛋白显著下降,而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水平明显上升.结论 慢性乙肝和肝硬化患者血清HBV-DNA水平变化与HBeAg有很好的一致性;肝硬化患者中HBeAg阴性比例高于HBeAg阳性者,而HBV-DNA的载量低于HBeAg阳性者;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伤严重,并发感染率高.  相似文献   

20.
失代偿期肝炎肝硬化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净  曾仕平 《中国热带医学》2005,5(8):1650-1651
目的探讨影响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指导. 方法对资料完整的肝炎肝硬化患者112例(存活组65例,死亡组47例),统计年龄、肝硬化并发症、肝脏生化、腹水检查结果21项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分析发现年龄、消化道出血、原发性肝癌、肝性脑病、感染、肝肾综合征、腹水、脾功能亢进、自发性腹膜炎、腹水白细胞、外周白细胞、凝血酶原活动度、白蛋白、血清胆红素、血尿素氮、低钠血症、肝炎病毒复制与肝炎肝硬化预后显著相关(P<0.05~0.001).预后相关强度分析(OR值)发现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凝血酶原活动度、胆红素、低钠血症是影响肝炎肝硬化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肝硬化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死亡主要原因为肝功能衰竭、肝细胞癌、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