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肺炎衣原体(Cpn)感染与白细胞介素-1β(IL-1β)、C反应蛋白(CRP)及纤维蛋白原(Fg)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数量免疫荧光法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心绞痛(AP)组及对照组患者各30例外周血Cpn IgG抗体,同时应用放免法检测血清IL-1β浓度,应用免疫浊度法测定血浆Fg及血清CRP水平。结果 AMI组、AP组血清抗Cpn IgG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且AMI组与AP组间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AMI组、AP组的血清IL-1β、CRP及血浆F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Cpn感染者特异性抗体IgG滴度与血中IL-1β、CRP及Fg水平明显相关。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Cpn感染率明显增高,Cpn可能通过介导炎症反应及诱生急性相蛋白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2.
商惠萍 《山东医药》2005,45(28):33-34
本文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UA组),35例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SA组),32例健康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三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可溶性细胞表面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水平.发现UA组入院时sCD40L及MMP-9水平均明显高于SA组及对照组(P<0.01).MMP-9和C反应蛋白(CRP)呈正相关关系(r=0.643,P<0.01).UA组病情稳定后,血清sCD40L、MMP-9水平较入院时明显降低(P<0.01).UA组有7例发生急性冠状动脉事件,SA组未发现.提示在UA发生、发展和病情恶化中,MMP-9和sCD40L起重要作用,sCD40L可能通过促使MMP-9的表达而促发急性冠脉综合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CHD) 患者血清脂联素、肺炎衣原体(Cpn)抗体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 (ICAM-1)等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临床确诊的老年CHD病人300例,以342例健康查体者为对照组,放免法测定其血清脂联素,ELISA法检测血清Cpn抗体及ICAM-1、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同时对其作血脂分析. 结果 老年CHD患者血清Cpn IgA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gM抗体则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急性心肌梗死(AMI)及不稳定型心绞痛(UAP)者Cpn IgG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HD病人血清脂联素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ICAM-1、CRP及IL-6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Cpn抗体高阳性率及脂联素的降低与老年冠心病之间存在联系,而患者血清ICAM-1、CRP及IL-6水平的升高也提示炎症反应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早发冠心病(PCHD)患者纤维蛋白原(Fg)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19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男〈55岁,女〈65岁),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5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67例,稳定型心绞痛(SA)73例,另选健康对照组57名,检测4组Fg、CRP含量。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MI组及UA组Fg及CRP水平均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g及CRP水平变化可能与PCHD的严重程度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的水平及其对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入选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112例,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其中UA组根据危险度分层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组;对照组78例.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采用Gensini积分方法对各支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评定,用ELISA方法测定各组Lp-PLA2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CS各组患者血清Lp-PLA2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MI组Lp-PLA2水平显著高于UA组(P<0.01);高危、中危组Lp-PLA2水平均高于低危组(P<0.01,P<0.05),且三组相对应的冠脉评分也随着危险度的升高而增加(P<0.01).结论 Lp-PLA2水平可作为预测ACS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重要生化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Li L  Zhang Y  Chen YG  Li GS  Wang Y  Ma X  Li JF  Zhong M  Zhang W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5,33(12):1106-1108
目的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体循环和冠状循环内中性粒细胞髓过氧化物酶(MPO)浓度梯度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5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组20例、稳定性心绞痛(SA)组10例和对照组10例,同时抽取股静脉、主动脉根部及冠状静脉窦血测定中性粒细胞MPO浓度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1)冠心病各亚组均较对照组的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升高(P均〈0.05).(2)UA组冠状静脉窦血MPO门内百分数显著低于主动脉根部(P〈0.01),MPO门内百分数在冠状循环显著低于体循环(P〈0.001);AMI组冠状静脉窦血MPO平均荧光强度显著低于主动脉根部(P〈0.05),MPO平均荧光强度在冠状循环显著低于体循环(P〈0.001);而对照组和SA组股静脉、主动脉根部和冠状静脉窦血中的MPO和hs-CRP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UA组MPO门内百分数与hs-CRP呈正相关(r=0.78,P〈0.01);与LDL呈正相关(r=0.52,P〈0.05);AMI组MPO平均荧光强度与hs-CRP呈负相关(r=-0.80,P〈0.05);与LDL无相关性(r=0.22,P〉0.05).结论 MPO是反映冠状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局部炎症的较好指标;通过MPO途径使LDL成为氧化型LDL,可能是斑块不稳定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栓前体蛋白(TPP)、纤维蛋白原(Fg)水平,以评估不同类型冠心病病人高凝、血栓形成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定量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冠心病病人112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31例,稳定型心绞痛(SA)35例,另设20名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TPP和Fg的阳性发生率及含量,UA组和AMI组明显高于SA组及对照组(P<0.01);SA组病人的Fg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SA组病人的TPP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Fg与TPP呈正相关(r=0.61,P<0.05).结论冠心病病人TPP及Fg含量越高,越易发生AMI;UA组TPP、Fg增高者可有血栓形成.TPP和Fg可作为预测冠心病病人发生新鲜血栓形成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Latex法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D-dimer)定性检测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bg)水平对评价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凝血-纤溶活性的临床意义。方法本文对58例UA患者用Latex法作D-dimer定性测定,其结果与患者的Fbg水平及各对照组的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D-dimer阳性率在UA组及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及稳定型心绞痛(SA )组,P<0.01。UA患者D-dimer阳性组的Fbg水平高于阴性组,P<0.01,有极其显著的差异。结论D-dimer阳性率在UA组及AMI组明显增高。UA患者D-dimer阳性,Fbg增高应考虑有高凝-继发纤溶活性增强的可能,是血栓形成的标记。D-dimer阴性,Fbg增高的UA患者不排除高凝-低纤溶的可能。D-dimer阴性,Fbg水平不高的UA患者应考虑非血栓的因素为其主要的病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血清可溶性CD105水平的关系。方法:将冠心病82例住院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4组:稳定型心绞痛(SA)组1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2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2例;对照组20例。测定所有研究对象血浆hs-CRP、血清可溶性CD105的水平。结果:1.对照组、SA组、UA组及AMI组血浆hs-CRP水平呈逐渐增高的趋势。AMI组血浆hs-CRP水平高于UA组(P〈0.05),UA组血浆hs-CRP水平高于SA组(P〈0.05),SA组血浆hs-CRP水平与对照组类似(P〉0.05)。2.对照组、SA组、UA组及AMI组血浆可溶性CD105水平逐渐增高。AMI组显著高于UA组(P〈0.05),UA组高于SA组(P〈0.05),SA组高于对照组(P〈0.05)。3.冠心病患者中可溶性CD105与hs-CRP水平成正相关。结论:冠心病hs-CRP水平与血清可溶性CD105呈正相关,提示炎症与斑块新生血管在动脉粥样硬化(As)过程中可能有相互促进作用,从而降低了斑块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在原发性高血压及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荧光吸附法(ELISE)测定25例单纯高血压患者、20例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25例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25名健康者的HGF血清浓度.结果 单纯高血压组、高血压合并UA组和高血压合并AMI组血清HGF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合并UA组、高血压合并AMI组血清HGF浓度较单纯高血压组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合并AMI组血清HGF浓度较高血压合并UA组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浓度的HGF与血管内皮损伤和修复以及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破裂有关.测定HGF浓度将成为早期诊断高血压及其分级的重要指标和早期筛查不稳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11.
覃小梅  谭晓明  曾显媛 《内科》2010,5(6):590-592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及血尿酸(SUA)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的169例ACS患者为实验组;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7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6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8例;同期健康体检者163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的TBIL、TBA及SUA指标。结果实验组的TBA与SUA由SA、UA到AMI依次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IL由SA、UA到AM I依次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内TB IL由SA、UA到AM I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BA与SUA由SA、UA到AMI依次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BIL、TBA及SUA与ACS的病情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患者D-Ⅱ聚体检测临床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D-Ⅱ聚体(D-dimer)含量评价冠心病(CHD)患者凝血、纤溶活性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定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不稳定型心绞痛(UA)3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1例、稳定型心绞痛(SA)28例和正常人组30例的D-dimer含量,其结果与患者和对照组的纤维蛋白原(Fg)水平对比分析.结果D-dimer阳性发生率和含量UA患者组和AMI患者组明显高于SA组和对照组,P均<0.01.Fg水平(包括D-dimer阳性和阴性组)AMI组和UA组均>SA组和对照组,P均<0.01;SA组患者的D-dimer和Fg水平无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P>0.05;UA组D-dimer阴性组Fg水平小于阳性组,P<0.05.而AMI这两组的Fg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HD患者D-dimer含量越高越易发生AMI,D-dimer含量和Fg均增高的UA患者,可能有血栓形成和溶解同时进行的活化血栓存在,D-dimer阴性,Fg又不高的UA患者,非血栓因素可能是主要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C—反应蛋白(CRP)及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sICAM—l、sVCAM—1)的影响。方法 EUSA法测定3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5例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和20名对照组的血清CRP、sICAM—l及sVCAM—l浓度,对UA患者予以阿托伐他汀10mg口服,1次/d,疗程8~10周,观察治疗前后CRP、sICAM—l及sVCAM—l的变化。结果 (1)UA组患者CRP、sICAM—l及sVCAM—l水平高于SA组(P<0.05)和对照组(P<0.01),而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治疗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CRP、sICAM—lt和sVCAM—l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体内存在着炎性反应,可能与其冠脉病变的不稳定性有关,阿托伐他汀具有抗炎、稳定斑块等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血清胱抑素C(Cys C)水平与冠心病病变稳定性、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经冠状动脉造影入选199例患者,其中冠心病组128例,对照组71例;冠心病组再根据病变血管支数、临床类型分为各亚组.比较各组患者临床和生化指标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Cys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对照组(P<0.01),AMI组明显低于SAP组及UA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ys C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417,P<0.01).结论 血清Cys C水平与冠脉病变的稳定性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其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中的血清可溶性CD4OL(sCD40L)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正常对照组25例,稳定型心绞痛(SA)2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50例[其中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2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1例]的血清sCD40L水平进行检测。结果①ACS组血清sCD40L水平明显比SA组和对照组高(P<0.01);②AMI组与UA组血清sCD40L水平比较两者无统计学差异;③SA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④SA发展为UA时sCD40L显著升高。结论sCD40L升高在ACS的发生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sCD40L升高可作为不稳定动脉粥样硬化班块的一个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本以59例老年冠心病(CHD)患为对象,按急性心肌梗塞(AMI),心绞痛和心律失常分为三组,对比多项细胞免疫及其它指标,结果显示AMI组患的NK细胞活性明显低于其它二组(P<0.001),而心绞痛和心律失常组间无明显差异;AMI及心绞痛组的吞噬率及杀菌率均明显低于心律失常组(P<0.001-0.002);AMI组CRP阳性率明显高于心律失常组(P<0.01);三组CHD患外周血中T、B淋巴细胞百分率及mIL-2R表达则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肺炎衣原体感染对冠心病发病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肺炎衣原体(Cpn)感染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冠心病组(120例)和对照组(111例)血清Cpn特异性抗体IgM、IgG及IgA,同时应用免疫浊度法测定冠心病组(97例)和对照组(95例)血清C-反应蛋白(CRP)含量.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Cpn抗体IgG和/或IgA阳性率及IgG和IgA滴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及慢性冠心病(CCHD)患者血清Cpn抗体IgG及IgA滴度均分别高于对照组(均P<0.05);冠心病组Cpn抗体IgM阳性率及滴度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IgG和/或IgA及CRP均为阳性组的冠心病发生率明显增高;多元回归分析显示Cpn慢性感染与冠心病发病呈正相关(P=0.045),Cpn慢性感染与冠心病其他危险因素间无相关性.结论Cpn慢性感染可作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炎症反应的发生可能是Cpn慢性感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活化血小板糖蛋白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2月-2010年6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冠心病患者按照病变程度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组3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1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8例,均检测膜糖蛋白(CD62P)、溶酶体膜糖蛋白(CD63)阳性表达.结果 SA组、UA组、AMI组的CD62P、CD63阳性表达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组、UA组、AMI组三组间CD62P、CD63阳性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0例冠心病患者的血小板活化程度较健康者显著升高,血小板糖蛋白的检测有助干预测病变的严重程度和进展情况,可作为冠心病患者病变程度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内皮素(ET)的释放与血小板的活化在急性心肌缺血中的作用,分别对19例急性心肌梗塞(AMI组)、2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15例稳定型心绞痛(SA组)患者及30例正常人进行观察。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AMI组与UA组ET与血小板颗粒膜蛋白(GMP-140)均升高,SA组ET与GMP-140升高不明显。其中,AMI组与UA组ET与GMP-140有相关性分别为r=0.62,P<0.025;r=0.41,P<0.025,SA组ET与GMP-140无相关性(r=0.31,P>0.10)。研究结果提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时,ET与活化的血小板相互作用,加速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与痉挛,导致急性心肌缺血的发作。  相似文献   

20.
潘秀贤  罗林玲  李兵 《内科》2010,5(3):233-235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总胆汁酸(TBA)及总胆红素(TBIL)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100例ACS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3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3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3例。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总胆固醇(TC)、总胆汁酸(TBA)及总胆红素(TBIL)的水平,并做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的TC及TB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TC及TBA水平由SA、UA到AMI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TBIL水平由SA、UA到AMI依次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TBA及TBIL联合检测对ACS的诊断及病情发展评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