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病人戒烟的影响。[方法]将60例长期吸烟的PCI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出院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随访干预。[结果]观察组完全戒断17例,吸烟每天〈5支11例;对照组3例完全戒断,吸烟每天〈5支5例,无明显改变22例;观察组30例病人在护理干预后知晓吸烟危害心血管系统,均想戒烟及在公共场合放弃吸烟。[结论]护理干预可协助PCI术后病人戒烟,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造口专科护士门诊干预对永久性肠造口病人早期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普外科出院的132例永久性肠造口病人按自愿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自愿由造口门诊专科护士复诊或随访的作为观察组,自愿由病区或门诊医生复诊或随访的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病人由门诊专科护士实施干预,了解病人对造口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观察造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病人的心理状况,分析以上因素对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为病人提供专业化护理;对照组病人由病区或门诊医生实施干预,从医疗角度为病人提供相关处置后,护士按常规执行相关护理措施。观察两组病人造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造口自我护理能力。[结果]观察组病人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造口自我护理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结论]门诊专科护士的干预可提高永久性肠造口病人早期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邢秋燕  魏清风  刘莹  黄勇攀 《护理研究》2013,(23):2495-2498
[目的]探讨分类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吸烟病人戒烟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吸烟病人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和干预组(61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采用自制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吸烟情况调查表对病人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吸烟指数和病人对药物的渴求程度将病人分为3类,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6个月后评估病人的戒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病人的戒烟率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类护理干预能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吸烟病人的戒烟率,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实施5A’S戒烟干预的现状,为促进其实施戒烟干预行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取样,在北京市城区6家三级医院对23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护士实施5A’s戒烟干预的频度及影响因素,护士对自身戒烟干预能力的评价,护士在校期间学习烟草相关知识的情况。结果护士实施5A’s戒烟干预方案中的“建议”和“评估患者的吸烟史及现状”比较频繁,实施其余干预内容的现状均不理想(如评估对尼古丁的依赖程度、提供尼古丁替代疗法的帮助、协助制定戒烟计划等)。“戒烟能改善患者的健康”的信念能促进护士实施戒烟干预,“患者没有戒烟的动机”、“繁重的工作量”、不认为“帮助患者戒烟是护理工作中优先考虑的”,会阻碍护士实施戒烟干预。临床护士对自身进行吸烟危害的健康教育、沟通能力等评价较为理想,但对给予尼古丁替代疗法(NRT)建议和使用一氧化碳检测仪等方面的能力认同较差。护士在校期间学习过的相关内容主要是烟草的危害,且学时有限(1~2h),很少涉及戒烟技巧、药物疗法等内容,毕业工作后参加过戒烟培训的护士比例也极低(12.8%)。结论临床护士对5A’s戒烟干预的实施、所接受的戒烟相关教育以及实际戒烟干预能力和临床戒烟干预需要之间存在差距。  相似文献   

5.
张艳  冯素萍 《全科护理》2016,(7):697-698
[目的]观察5A护理干预法对男性慢性支气管炎病人戒烟的效果。[方法]将住院吸烟的112例男性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采用常规干预法进行戒烟指导,观察组56例采用5A护理干预法行戒烟指导,3个月后进行效果评定。[结果]观察组病人近期戒烟率和远期戒烟率均高于对照组,复吸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5A护理干预法可提高男性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的戒烟效果,效果优于常规干预法进行戒烟指导。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对烟草危害的认识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提供专业的戒烟服务.但是,促进戒烟在我国起步晚,提供戒烟服务的医疗机构少,并且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如缺少开展戒烟服务工作规范、缺少专职医务人员等,为此,我院按照卫生部“有条件的三甲医院要成立戒烟门诊”的要求及参照磁性医院认证的标准,于6年前建立浙江省第一所戒烟联合门诊,设立戒烟专职护士帮助患者戒烟,并形成戒烟门诊的流程、标准,取得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邓晨晖  刘新莲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1):1021-1022
吸烟可以导致心血管疾病、呼吸道慢性炎症、癌症等多种疾病,其中危害最大的是吸烟所带来的肺癌发病率急骤上升。通过护理干预让更多的人群成功戒烟,是护士角色的一种延伸,戒烟护理是护士角色的发展。笔者根据赴港进修的亲身体验,介绍香港公立医院通过护理干预帮助有需要的人群戒烟的一些好的做法,作为借鉴及参考。  相似文献   

8.
万淑琴  魏清风  曹春凤 《护理研究》2014,(11):4040-4042
[目的]探讨造口专科护士门诊干预对永久性肠造口病人早期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普外科出院的132例永久性肠造口病人按自愿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自愿由造口门诊专科护士复诊或随访的作为观察组,自愿由病区或门诊医生复诊或随访的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病人由门诊专科护士实施干预,了解病人对造口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观察造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病人的心理状况,分析以上因素对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为病人提供专业化护理;对照组病人由病区或门诊医生实施干预,从医疗角度为病人提供相关处置后,护士按常规执行相关护理措施.观察两组病人造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造口自我护理能力.[结果]观察组病人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造口自我护理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结论]门诊专科护士的干预可提高永久性肠造口病人早期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美国吸烟仍是影响健康的首要因素,占肺癌诱因的87%,是所有的癌症死亡诱因的30%。吸烟的普及率在美国成年人仍居高不下,而且在青少年中吸烟者仍在增长。位于美国东南部的一所大型教学医院根据保健护理政策和戒烟研究指南创建了执业护士指导的戒烟诊所。该诊所提供有效的戒烟措施,由有丰富经验的护士反复指导,所有护士都有机会通过短暂的劝告或小小的干预协助患者戒烟。 戒烟治疗的第1阶段是准备成为一名不吸烟者,一般需2w时间。每一位参与者事先完成一份问卷调查,戒烟诊所和所有参与者进行自我介绍。护士鼓励烟民戒烟,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5步式叙事护理干预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病人戒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接受PCI治疗的120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5步式叙事护理法干预,对两组干预后各相关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吸烟有利决策评分和尼古丁依赖程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吸烟有弊评分和戒烟成功率(近期与中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5步式叙事护理干预对PCI术后病人实施戒烟护理,能促使其做出戒烟决策,降低尼古丁依赖程度,提高戒烟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岳阳市某高校吸烟大学生接受路径式健康教育1年后的戒烟效果,并探讨其戒烟行为的影响因素,为今后开展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参加路径式或常规健康教育的吸烟大学生于1年后进行电话和面对面随访。[结果]持续戒烟1年者占37.5%,影响学生持续戒烟1年的主要因素包括吸烟量、戒烟态度、戒烟措施,学生复吸的主要原因有周围人吸烟、缺乏支持、生活无聊等。[结论]按护理路径对吸烟大学生开展健康教育优于常规健康教育法。加大教育力度,营造无烟校园,充分发挥社区、家庭和社会等各方面力量,以减少烟草对大学生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糖尿病护理门诊的运作现状,为完善专科护理门诊管理制度,提高护理门诊的服务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病人的满意度、医-护-患对糖尿病护理门诊的看法进行调查。[结果]糖尿病护理门诊有坐诊专家1人和助手2人于周一到周五全天开诊,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一般健康评估、并发症风险评估、个性化健康指导、建立健康档案、跟踪随访等5项。病人满意度总分为(93.38±2.11)分。半结构式访谈医生认为糖尿病护理门诊有利于内分泌学科发展,但需增加人员并不断提高人员技能;护士认为糖尿病护理门诊增加了职业自豪感,但工作模式及病人对门诊的认知仍需改善;病人认为糖尿病护理门诊为诊疗疾病带来便捷,但是信息化随访的方式仍需优化。[结论]糖尿病护理门诊对内分泌科学科、护理学科发展均起了推动作用,需进一步完善专科护理门诊管理体系,提高护理门诊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3.
护理干预对肺癌吸烟患者戒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肺癌吸烟患者戒烟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5例肺癌吸烟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干预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制订有针对性的戒烟教育计划,并进行戒烟药物干预,出院后每周随访1次,通过电话随访进行为期6个月的戒烟干预。结果干预3个月、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的戒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持续的护理干预能提高肺癌吸烟患者的戒烟效果,降低复吸率。  相似文献   

14.
自从英政府的白皮书“吸烟对生命的威胁”发表以来 ,英国戒烟人数显著增加。在过去 10年中英国建立了多个国家戒烟中心。大量事实证明 ,这些中心有效并经济地降低了吸烟所致疾病的患病率及死亡率。护士在戒烟干预中的作用 护士的角色及其具有的多种能力 ,使之处于鼓励和帮助吸烟者戒烟 ,并提供有用信息的最佳岗位。帮助吸烟者戒烟的干预仅对吸烟者个人有益 ,对社会也有普遍的意义。吸烟绐医疗保健机构造成了巨大的负担。调查显示 ,各个年龄段吸烟者保健护理开支均高于非吸烟者。大半生都持续吸烟的人大多死于与吸烟相关的疾病 ,而且半数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腰椎手术患者吸烟强度和戒烟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1月~2011年6月行腰椎手术的住院患者、有吸烟史且住院前正在吸烟者共23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16例行健康教育,从而劝其戒烟。干预组122例在健康教育基础上,采用"5A"方法和"5 R"方法进行个体化戒烟护理干预。随访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6,9个月时的吸烟强度和戒烟成功率。结果:术后3,6,9个月随访时,干预组患者吸烟强度下降,按每日吸烟量计分别为(14.25±4.62)支/d,(17.36±4.81)支/d,(20.34±5.86)支/d,较对照组均下降(P<0.05);戒烟率分别为51.64%,47.54%及42.62%,与对照组比较戒烟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腰椎手术患者戒烟效果,降低吸烟强度,提高戒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5A干预法联合伐尼克兰对COPD稳定期病人戒烟的效果。[方法]将300例COPD病人随机分为5A戒烟组、伐尼克兰组和联合干预组,每组各100例。5A戒烟组应用5A干预法,伐尼克兰组给予口服伐尼克兰,联合干预组在口服伐尼克兰的基础上给予5A干预法对病人进行戒烟干预,观察3组病人在实施戒烟后1个月、4个月、6个月的戒烟率、肺功能、住院率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联合干预组在干预后1个月、4个月、6个月病人的戒烟率、肺功能、住院率及生活质量明显高于5A戒烟组和伐尼克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5A干预法联合伐尼克兰有利于提高COPD稳定期病人的戒烟率,改善肺功能,减少住院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自第1版“戒烟干预策略信息册”[1]于2001年问世以来,关于戒烟这一主题的证据不断增加.在此基础上,本信息册归纳分析了12篇新发表的或更新版的系统评价,这些系统评价为研究尼古丁替代疗法(NRT)和其他促进有效戒烟的措施提供了更加确切的证据[2-15].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岳阳市某高校吸烟大学生接受路径式健康教育1年后的戒烟效果,并探讨其戒烟行为的影响因素,为今后开展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参加路径式或常规健康教育的吸烟大学生于1年后进行电话和面对面随访.[结果]持续戒烟1年者占37.5%,影响学生持续戒烟1年的主要因素包括吸烟量、戒烟态度、戒烟措施,学生复吸的主要原因有周围人吸烟、缺乏支持、生活无聊等.[结论]按护理路径对吸烟大学生开展健康教育优于常规健康教育法.加大教育力度,营造无烟校园,充分发挥社区、家庭和社会等各方面力量,以减少烟草对大学生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陈丽星  王小庆 《护理研究》2011,25(21):1916-1917
[目的]观察冠心病病人个性、心理和行为特征对戒烟效果的影响。[方法]使用"5A"干预法对冠心病吸烟病人145例行戒烟治疗,1年后评价戒烟效果,并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A型行为问卷对其进行测评。[结果]戒烟成功者86例,占59.31%;戒烟失败者59例,占40.69%。前者EPQ问卷(除外内外向性维度)、A型行为问卷评分均显著优于后者(P<0.01或P<0.05);SCL-90除偏执、阴性项目外,其余项目评分均显著优于后者(P<0.01或P<0.05)。[结论]A型行为类型、负性情绪及神经质和精神病性人格特征是影响戒烟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院外延续护理对肺癌出院患者戒烟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在本科住院治疗预计生存6个月以上的107例肺癌出院患者,均有吸烟习惯。按单双数随机分组,单数为实验组,实验组按照实验方案在常规出院指导及健康宣教基础上实施院外延续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出院后由院外延续护理小组通过家庭访谈及面谈,电话随访形式对肺癌患者进行6个月戒烟干预;双数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及健康宣教,未接受院外延续护理。结果干预6个月后,实验组患者戒烟率、戒烟知识掌握情况及戒烟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外延续护理能提高肺癌出院患者戒烟效果、降低复吸率、增加戒烟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