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比较骨填充网袋经皮椎体成形术与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3—2018-03诊治的63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35例采用PKP术治疗(PKP组),28例采用骨填充网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网袋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渗漏情况,术前、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ODI指数、伤椎Cobb角。结果 2组均获得12个月以上的随访。骨网袋组手术时间较PKP组短,术中透视次数较PKP组少,骨水泥渗漏情况较PKP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ODI指数、伤椎Cobb角较术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填充网袋经皮椎体成形术与PKP均能有效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但骨填充网袋经皮椎体成形术手术时间更短,术中透视次数更少,可有效减少术中骨水泥的渗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皮弯角椎体成形术(PC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PCVP治疗45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记录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折愈合时间、伤椎Cobb角、伤椎高度百分比、疼痛VA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20~55(31.9±8.0)min,骨水泥注入量5~10(7.49±1.06)ml。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8个月。骨折均愈合,时间3~4个月。术后8例出现骨水泥渗漏,4例发生术后邻椎或隔椎骨折,未发生伤椎再骨折、神经损伤及肺栓塞等并发症。伤椎高度百分比、伤椎Cobb角术后2 d和术后3个月均较术前改善(P<0.05);术后3个月与术后2 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VAS评分术后2 d和术后3个月均较术前降低(P<0.05);术后3个月较术后2 d进一步降低(P<0.05)。结论 PC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维持椎体高度,但应注意骨水泥渗漏和椎体再骨折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双侧与单侧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多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1—2019-01诊治的48例老年多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25例采用单侧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单侧组),23例采用双侧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双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数以及术后1周、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疼痛VAS评分、ODI指数、椎体前缘高度。结果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1年以上随访,单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水泥注入量较双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骨水泥渗漏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组术后1周疼痛VAS评分较单侧组低,椎体前缘高度较单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疼痛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周、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多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虽然需要同时进行多节段椎体灌注,手术时间较长,操作技术难度较大,但骨水泥弥散更佳,早期可改善疼痛,使患者能够早期下地活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改良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与传统PVP治疗骨质疏松性上胸椎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1—2019-07诊治的20例骨质疏松性上胸椎椎体压缩骨折,10例采用改良PVP治疗(观察组),10例采用传统PVP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比较2组术后1 d、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疼痛VAS评分与ODI指数。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至少6个月的随访。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各出现1例骨水泥渗漏。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骨水泥注入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组患者术后疼痛VAS评分、ODI指数较术前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2组疼痛VAS评分、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上胸椎椎体压缩骨折采用改良PVP与传统PVP治疗均能有效缓解疼痛并提高生活质量,但是改良PVP手术时间及术中透视次数更少,并能有效减少创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 plasty,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1—2020-11诊治的8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41例采用PKP治疗(PKP组),41例采用PVP治疗(PVP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情况,比较2组术后3个月疼痛VAS评分、ODI指数、伤椎前缘高度、伤椎Cobb角。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至少3个月的随访。PKP组骨水泥注入量较PVP组多,骨水泥渗漏数较PVP组少,手术时间较PVP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2组疼痛VAS评分、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KP组伤椎前缘高度较PVP组大,伤椎Cobb角较PVP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采用PVP与PKP治疗均能显著减轻疼痛并促进术后快速康复,PKP在恢复伤椎高度、矫正椎体后凸畸形的效果优于PVP,且能减少骨水泥渗漏率。  相似文献   

6.
王永胜  孙明辉  李强  王家宝 《颈腰痛杂志》2021,42(4):484-486,489
目的 探讨机器人导航下单边弯角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0年12月在本院接受机器人导航下单边弯角椎体成形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36例,观察椎体后凸角度、手术时间、骨水泥用量、X线透视次数、术后并发症及手术前后VAS评分.结果 3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未出现血管和神经损伤.手术时间平均(39.1±7.2)min,术中透视次数为(10.3±3.9)次,骨水泥注入量平均(5.1±1.3)mL.术中出现3例骨水泥渗漏,发生率8.33%.骨水泥双侧分布为Ⅰ级21例,Ⅱ级12例,Ⅲ级3例.术后疼痛VAS评分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 机器人导航下单边弯角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可有效减少透视次数,同时具有满意的双侧骨水泥分布和降低骨水泥渗漏等优点,术后患者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骨科机器人辅助下穿刺与常规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 观察组纳入自2020-01—2022-10采用骨科机器人辅助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68例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对照组纳入自2018-01—2019-12采用常规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61例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穿刺针调整次数、并发症情况,以及术后疼痛VAS评分、ODI指数。结果 12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至少12个月。所有患者术中均无椎管内骨水泥渗漏,术后未发生感染。观察组术中穿刺针调整次数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7例(9.6%)骨水泥椎体外侧渗漏,对照组6例(9.5%)骨水泥椎体外侧渗漏,患者均无明显临床症状,组间骨水泥渗漏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即刻、术后第1天、出院时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出院时、术后1个月OD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机器人辅助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并...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经皮弯角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curved vertebroplasty,PCVP)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ve fractures,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19年3月60例OVCF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PCVP 30例,PVP 30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以及骨水泥在骨折椎体内的分布情况、渗漏率。结果PCVP组手术时间和术中透视次数均明显短于或少于PVP组[(29.4±2.1)min vs.(36.8±2.2)min,t=-13.333,P=0.000;(10.2±1.4)次vs.(15.1±1.5)次,t=-13.394,P=0.000]。PCVP组骨水泥分布优良率100.0%(30/30),明显高于PVP组53.3%(16/30)(Fisher精确检验,P=0.000);PCVP组骨水泥渗漏率6.7%(2/30),明显低于PVP组46.7%(14/30)(χ^2=12.273,P=0.000)。PCVP组与PVP组骨水泥注入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3.6±0.3)ml vs.(3.7±0.3)ml,t=-1.811,P=0.075;(1.8±0.8)d vs.(2.1±1.0)d,t=-1.105,P=0.274]。2组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F=0.313,P=0.578),不同时间点差异有显著性(F=472.703,P=0.000),分组和时间无交互作用(F=0.422,P=0.658)。2组均完成3~6个月随访,未出现脊髓神经损伤、伤椎再骨折及邻近椎体骨折等并发症。结论PCVP和PVP均可以明显改善OVCF患者的疼痛症状,但PCVP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透视次数少、骨水泥分布好、骨水泥渗漏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局部麻醉侧卧位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局部麻醉侧卧位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15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记录双侧椎弓根穿刺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情况,比较手术前后疼痛VAS评分、伤椎后凸角、伤椎前缘高度比,采用MacNab评定标准评估疗效。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术中血管神经损伤、术后谵妄及认知障碍等并发症发生。双侧椎弓根穿刺成功率13/15,手术时间35~65(45.7±8.8)min,术中透视20~38(28.9±5.3)次,骨水泥注入量3.0~6.0(4.0±0.8)ml/椎。骨水泥渗漏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术后6个月采用MacNab评定标准评价疗效:优10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14/15。疼痛VAS评分、伤椎后凸角、伤椎前缘高度比:术后2 d及末次随访时均较术前改善(P<0.05),末次随访与术后2 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麻醉侧卧位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能显著改善患者疼痛,疗效明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弯角椎体成形术治疗陈旧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02—2019-06采用弯角椎体成形术治疗的21例陈旧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比较术前与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及ODI指数。结果 2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并发症。手术时间平均27.5(20.0~38.0)min,术中透视次数为17次,骨水泥注入量平均5.3(4.5~5.8)mL。随访时间平均6(5~7)个月。术后出现2例骨水泥渗漏。骨水泥双侧分布:Ⅰ级5例,Ⅱ级12例,Ⅲ级3例,Ⅳ级1例。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ODI指数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弯角椎体成形术治疗陈旧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可获得满意的双侧骨水泥分布,术后缓解疼痛、改善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分析弯角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curved vertebroplasty,PCV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共128节病椎,将其分为弯角组(36例,43节)、单侧组(32例,42节)及双侧组(28例,43节),分别行PCVP及单侧、双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3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骨密度及病椎节段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统计3组手术时间、X线曝光次数、骨水泥注入量及术前、术后24h、术后3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术后复查CT评价骨水泥渗漏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弯角组与单侧组的手术时间、X线曝光次数均明显少于双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弯角组和单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弯角组、单侧组、双侧组的骨水泥注入量比较,双侧组最多(6.2±1.5ml),弯角组次之(4.5±1.3ml),单侧组最少(3.4±1.2ml),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弯角组、单侧组、双侧组的骨水泥渗漏率比较,单侧组(28.6%,12/42)最高,双侧组(18.6%,8/43)次之,弯角组(9.3%,4/43)最低,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疼痛均明显缓解,术后24h及术后3个月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24h及术后3个月VA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间点组间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CVP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X线透视次数少、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势,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高粘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自2012-02—2016-04诊治的10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PKP治疗者50例(PKP组),行高粘度骨水泥PVP治疗者50例(PVP组)。比较2组术后VAS评分、ODI指数、伤椎前缘高度压缩比值、伤椎前缘高度恢复比值,以及骨水泥渗漏率。结果 2组术后VAS评分、ODI指数、伤椎前缘高度压缩比值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OD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KP组术后3 d、12个月伤椎前缘高度压缩比值低于PVP组,伤椎前缘高度恢复比值高于PV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低于PK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P、高粘度骨水泥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功能障碍程度,PKP术后椎体高度恢复效果更优,而高粘度PVP骨水泥渗漏率较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vesselplasty)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的疗效差异.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5年1月 ~2017年12月收治的138例OVCFs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vesselplasty组(30例)和PKP组(108例).记录两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射量、骨水泥渗漏率、骨水泥弥散面积率.比较两组VAS评分、伤椎前缘高度、伤椎后凸Cobb角.结果 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21.4个月.vesselplasty组的手术时间、骨水泥弥散面积率小于PKP组(P<0.05),两组骨水泥注入量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vesselplasty组骨水泥渗漏率为6.67%,PKP组为16.67%.两组患者术后1 d VAS评分较术前降低(P<0.05),末次随访时较术后1 d进一步降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1 d伤椎前缘高度、伤椎后凸Cobb角较术前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较术后1 d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各时间点的VAS评分、伤椎前缘高度及伤椎后凸Cobb角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可取得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相似疗效,且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骨水泥渗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伴或不伴远隔部位疼痛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1—2018-09采用PVP治疗的79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28例术前伴远隔部位疼痛(观察组),51例术前无伴远隔部位疼痛(对照组)。比较2组骨折类型、骨折程度,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ODI指数,比较观察组手术前后远隔部位疼痛VAS评分。结果74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6.76(6~42)个月,5例失访。观察组出现5例骨水泥渗漏,对照组出现11例骨水泥渗漏。末次随访时观察组与对照组疼痛VAS评分、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远隔部位疼痛VAS评分较术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垂直压缩骨折率较对照组高,重度骨折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可有效缓解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引起的远隔部位疼痛,胸腰段椎体重度、垂直压缩形骨折应排除远隔部位疼痛的存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3—2018-10诊治的60例胸腰椎压缩骨折,29例术前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31例单纯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骨水泥渗漏情况以及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ODI指数、椎体前壁高度、伤椎Cobb角。结果 6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12个月。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术中透视次数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骨水泥渗漏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2组疼痛VAS评分、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椎体前壁高度比值较对照组大,伤椎Cobb角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技术辅助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及透视次数较少,术后椎体前壁高度及伤椎Cobb角恢复较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高黏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与低黏度骨水泥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收集本院骨科2011年1月~2014年1月使用高黏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和使用低黏度骨水泥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11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将患者化分为A组(高黏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组42例)和B组(低黏度骨水泥椎体后凸成形术组68例)。术前统计两组患者性别比、年龄、VAS评分及骨密度值(-T值)。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疼痛评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花费、透视时间、骨水泥用量、术后VAS评分、椎体复位高度、骨水泥静脉渗漏、椎旁渗透率、邻近椎体骨折、其他并发症等发生情况。[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3~36个月。术前患者的年龄、性别、术前VAS评分等基本临床资料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透视时间、骨水泥用量、住院花费均少于B组(P0.05);A组患者术后24h VAS评分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 d 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俯卧位并手法复位及术后椎体高度均有明显恢复,但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发生椎体周围骨水泥静脉丛渗漏3例(7.1%),椎旁骨水泥渗漏7例(16.7%),发生邻近椎体再骨折4例(9.5%),应激性胃溃疡1例(2.4%);急性脑梗塞1例;B组发生椎体周围骨水泥静脉丛渗漏6例(8.8%),椎旁骨水泥渗漏8例(11.7%),其中B组出现1例骨水泥肺栓塞,导致严重后果,应激性胃溃疡2例(2.9%),冠心病急性发作1例,脑脊液漏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 h VA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黏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与低黏度骨水泥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具有相似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但前者在治疗花费及透视时间方面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高粘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低粘度骨水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特征,评价高粘度骨水泥PVP治疗OVCFs的临床价值。方法:2015年6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15例,其中65例行高粘度骨水泥PVP(A组),50例行低粘度骨水泥PKP(B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骨密度(BMD)均无统计学差异。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用量、骨水泥渗漏、骨水泥弥散分布情况、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和椎体后凸角(Cobb角)、术前和术后VAS评分及ODI等资料,应用SPSS 20.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ODI、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性改善(P0.01);两组间骨水泥渗漏率无显著性差异;A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均显著性少于B组(P0.05)。A组骨水泥单侧弥散分布、双侧不对称分布、双侧对称分布分别为6例(9.2%)、12例(18.5%)、47例(72.3%),未弥散至终板、单侧终板弥散、双侧终板弥散分别为3例(4.6%)、16例(24.6%)、46例(70.8%);B组骨水泥单侧弥散分布、双侧不对称分布、双侧对称分布分别为33例(66.0%)、7例(14.0%)、10例(20.0%),未弥散至终板、单侧终板弥散、双侧终板弥散分别为17例(34.0%)、22例(44.0%)、11例(22.0%),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高粘度骨水泥PVP治疗OVCF可获得良好的短期临床疗效,骨水泥可对称地弥散至椎体前柱两侧以及椎体上下终板,使伤椎均衡强化,有利于减少手术椎体再骨折风险,骨水泥渗漏风险与低粘度骨水泥PKP相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粘度与高粘度骨水泥注入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对2012-10-2015-03采用PVP治疗且随访时间≥1年的11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使用骨水泥粘度不同分为2组:中粘度组71例,男21例,女50例,平均年龄为(68.6±8.6)岁,应用中粘度骨水泥进行治疗。高粘度骨水泥组47例,男15例,女32例;平均年龄为(69.1±8.9)岁,应用高粘度骨水泥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率、骨折椎体高度恢复程度、后凸Cobb角矫正度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粘度组患者手术时间[(40.6±9.2)min]较中粘度组[(49.2±10.3)min]短,高粘度组患者骨水泥渗漏率[27.7%(13/47)]较中粘度组[36.6%(26/71)]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注入量、术后椎体前缘压缩改善程度及后凸Cobb角矫正度数比较,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ODI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VAS评分低于术后24 h,术后12个月ODI评分低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之间术后VAS、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粘度与高粘度骨水泥应用于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均能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高粘度骨水泥操作简单,注射易操控,骨水泥渗漏率低,相对中粘度骨水泥手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两种疗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3例老年骨质疏松性单一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PKP和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VAS评分、椎体高度以及两种手术方式的骨水泥注入量、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和骨水泥渗漏发生率,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改善值、平均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组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少于PKP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3)PKP组术后椎体高度恢复优于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影像学资料比较,PKP组患者骨水泥分布集中,密度较高;高黏度骨水泥组患者骨水泥呈弥散状分布,密度相对较低。[结论]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与PKP治疗老年性椎体压缩骨折均能有效缓解疼痛且效果相当,两者渗漏率无明显差别;PKP在椎体高度恢复方面具有优势,而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手术时间较短,出血量较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正位透视法辅助一次性弯角椎体穿刺装置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 将采用一次性弯角椎体穿刺装置行PVP治疗的82例OVCF患者根据术中透视方式不同分为A组(采用正位透视辅助穿刺,41例)和B组(采用正、侧位透视辅助穿刺,41例)。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骨水泥渗漏率、骨水泥注入量、术后邻椎骨折发生率,采用疼痛VAS评分评价疼痛改善情况。结果 34例患者失访,48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年。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A组短(少)于B组(P<0.05)。术中骨水泥渗漏率、骨水泥注入量、术后邻椎骨折发生率及术后1 d疼痛VA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透视方式辅助一次性弯角椎体穿刺装置行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均能达到满意的穿刺效果,但正位透视法能减少透视次数,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医患的放射线曝露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