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 pannexin 1通道在缺血缺氧损伤中对神经元树突棘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 SD 大鼠海马神经元,实验分为3组:对照组、缺血缺氧组和 pannexin 1阻断剂 CBX 预处理组。在干预24 h 后对培养神经元进行 DiI 染色,图像分析树突棘长度和密度。结果:对照组:树突棘以蘑菇状或纤足形态出现;缺血缺氧组:树突棘主要类型是纤足,而缺少蘑菇状;CBX 预处理组树突棘以蘑菇状为主。与对照组相比,缺血缺氧组的树突棘密度与树突棘长度均有所降低(P〈0.001);与缺血缺氧组相比,CBX 预处理组的树突棘密度有所增加(P〈0.001),但树突棘长度更短(P〈0.001)。结论:pannexin 1通道增加树突棘缺血缺氧损伤,应用 pannexin 1通道阻断剂对树突棘起到保护作用,同时促进树突棘的再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μ阿片受体(MOR)和δ阿片受体(DOR)在海马神经元树突棘可塑性调节中的功能角色.方法 用磷酸钙共沉淀法将编码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质粒转染到5-9DIV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EGFP标记的神经元发育到2周时,随机挑选形态健康的神经元作为观察目标,使用倒置荧光显微镜对同一视野活细胞定时定位观察MOR受体促进剂吗啡和DOR受体促进剂DPDPE给药前及给药后3 h、24 h、72 h树突棘形态大小及密度变化.结果 1.吗啡组和吗啡+DPDPE组,从形态学观察,部分树突棘在给药后24~72h内逐渐变小,甚至消失;2.吗啡组加药后3h树突棘的密度无明显变化(P>0.05),24h后降低了28%,72h后降低了37%(P<0.01);吗啡+DPDPE组加药后3 h树突棘的密度无明显变化(P>0.05),24h后降低了27%(P<0.05),72h后降低了38%(P<0.01);DPDPE组和对照组在给药后3~72h树突棘的密度无明显变化(P>0.05);而DPDPE单独给药组和对照组神经元树突棘形态大小、密度在各时间点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本实验表明阿片MOR受体参与了神经元树突棘可塑性的调节,动摇了树突棘的稳定性,而DOR受体无显著作用,同时MOR和DOR受体在对神经元可塑性调节方面也无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们利用快速Golgi染色观察了胎儿脑Broca斜角带神经元的发育。3~4个月出现单极、双极和三极神经元,树突和轴突较短,树突分支和棘较少。5~6个月出现四极和五极神经元,树突增长,树突分支增多。7~8个月出现六极神经元,树突棘明显增多。9~10个月,轴突明显增长,树突分支和棘进一步增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滋补脾阴方药的神经保护作用与树突棘形态调节之间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荧光显微镜和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方法观察滋补脾阴方药含药血清预处理与谷氨酸处理前后大鼠树突棘的形态结构变化及树突棘内树突棘相关的Rap特异性GTPase活化蛋白(SPAR)、血清诱导激酶(SNK)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2%浓度的滋补脾阴方药含药血清预处理对于谷氨酸引起的原代海马神经元树突棘的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结论滋补脾阴方药的神经保护作用与维持树突棘正常的形态和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5.
应用改良的Golgi银浸法对大鼠巨细胞旁外侧核的细胞构筑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鼠巨细胞旁外侧核的神经元,根据其轴突是否伸至核外或进入邻近神经网丛分成长、短轴突两种。长轴突神经元根据树突有无棘,又分有棘长轴突、无棘长轴突神经元两种。短轴突神经元则分成:有棘短轴突;树突缺乏明显的棘但树突局部有明显膨大;树轴突区分不明显和树突或轴突末端形成网丛状分枝几种。  相似文献   

6.
μ-和δ-阿片受体对神经元树突棘可塑性调节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μ阿片(MOR)和δ阿片受体(DOR)在海马神经元树突棘可塑性调节中的功能角色。方法用磷酸钙共沉淀法将编码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质粒转染到5-9D IV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EGFP标记的神经元发育到2周时,随机挑选形态健康的神经元作为观察目标,使用倒置荧光显微镜对同一视野活细胞定时定位观察MOR受体促进剂吗啡和DOR受体促进剂DPDPE给药前及给药后3 h、24 h、72h树突棘形态大小及密度变化。结果1.吗啡组和吗啡+DPDPE组,从形态学观察,部分树突棘在给药后24-72h内逐渐变小,甚至消失;2.吗啡组加药后3 h树突棘的密度无明显变化(P〉0.05),24 h后降低了28%,72 h后降低了37%(P〈0.01);吗啡+DPDPE组加药后3 h树突棘的密度无明显变化(P〉0.05),24h后降低了27%(P〈0.05),72 h后降低了38%(P〈0.01);DPDPE组和对照组在给药后3-72 h树突棘的密度无明显变化(P〉0.05);而DPDPE单独给药组和对照组神经元树突棘形态大小、密度在各时间点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本实验表明阿片MOR受体参与了神经元树突棘可塑性的调节,动摇了树突棘的稳定性,而DOR受体无显著作用,同时MOR和DOR受体在对神经元可塑性调节方面也无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异丙酚对小鼠大脑皮质发育阶段神经元成熟和树突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用同窝的发育期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1%脂肪乳剂注射对照组,30 mg异丙酚注射组,60 mg异丙酚注射组.于出生后第7天(P7)经腹腔注射.采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异丙酚注射注射对P7小鼠大脑皮质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免疫反应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及NeuN免疫反应阳性的成熟神经元的变化,MAP2B免疫组化检测锥体细胞形态与数量的变化.运用高尔基染色观察异丙酚对P14小鼠大脑皮质内锥体细胞树突棘总数及亚型数量的变化.结果 不同剂量异丙酚对P7小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和成熟神经元细胞数量均无显著影响,MAP2B免疫组化显示60 mg异丙酚注射显著减低P7小鼠大脑皮质内锥体细胞的数量与树突总数,而30 mg异丙酚注射则无显著改变.高尔基染色结果进一步证实:与对照组比较,60 mg异丙酚注射显著减少P14小鼠大脑皮质锥体细胞树突棘总数(P<0.05)及蘑菇样树突棘数量(P <0.05);30 mg异丙酚注射亦显著减少蘑菇样树突棘数量(P<0.05),而对树突棘总数的影响未达到统计学差异.结论 异丙酚单次注射对发育期小鼠大脑皮质成熟神经元及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影响不明显,但高剂量注射对皮质锥体细胞树突的发育与树突棘的成熟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树突棘是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树突上的微小突起,是形成突触的部位,其接受外界刺激,将信号传入胞体,是突触可塑性的形态学基础.树突棘的形态和功能密切相关,其形态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老年人和小儿使用全身麻醉药后出现行为学和认知障碍的比例较高,因此很有必要了解全麻药的突触作用机制.文章就树突棘的基本结构和全麻药对其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代谢性谷氨酸受体5(mGluR5)拮抗剂2-甲基-6-苯基乙炔嘧啶(MPEP)对脆性X综合征树突棘发育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新生FMR1基因敲除(KO)小鼠腹腔注射MPEP 1次、1周,以同龄KO鼠和野生鼠(WT)注射生理盐水对照.免疫印迹法检测微管相关蛋白1B(MAP1B)含量改变,并以单片Golgi染色方法观察皮质感觉区第Ⅴ层锥体神经元树突棘长度和密度.结果:KO小鼠树突棘长度和密度都显著高于WT小鼠,MAP1B含量也明显增高. MPEP干预1周MAP1B表达显著减少,树突棘长度、密度明显降低. MPEP 1次干预明显减少MAP1B,对树突棘无影响.结论:脆性X综合征树突棘的发育异常与mGluR5信号的过度激活有关,MAP1B的过表达可能是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NMDAR or NR)亚基NR2A在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海马CA1区神经元树突棘丢失和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 制作三动脉阻断(3-VO)GFP转基因小鼠全脑缺血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I/R)组和NVP-AAM077(NVP)干预组;应用跳台试验测试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激光共聚焦和Neurolucida软件分析检测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及树突棘的变化.结果 学习记忆能力测试发现,I/R组明显差于sham组(P<0.05),NVP干预组差于sham组和I/R组(P<0.05);I/R组CA1区神经元树突棘的数量明显少于假手术组(P<0.01),NVP干预能进一步增加缺血/再灌注所致的CA1区神经元树突棘的丢失(P<0.05).结论 NMDA受体亚基NR2A在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所致树突棘丢失和脑认知功能损害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