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丙泊酚对新生小鼠下丘脑区域神经元激活及小胶质细胞活化水平的影响,并探讨与丙泊酚神经毒性的相关性.方法 15只同窝7d龄(postnatal day 7,P7) C57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5):对照组、丙泊酚低剂量组、丙泊酚高剂量组.P7时,丙泊酚低、高剂量组小鼠分别接受丙泊酚30、60 mg/kg腹腔注射,对照组注射同等体积的脂肪乳溶剂.24 h后(P8)处死小鼠收取脑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下丘脑C-Fos、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及小胶质细胞标志物离子钙接头分子蛋白1(ionized calcium binding adapter molecule 1,Iba1)的表达,Western blot测定AVP及GR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9.95±1.51)相比,丙泊酚低剂量组(14.75±1.39)、丙泊酚高剂量组(24.00 ±5.25)室旁核C-Fos阳性细胞数量均明显增多(P <0.05,P<0.01),且高剂量组相对低剂量组增多(P<0.01);对照组(14.94 ±3.39)与低剂量组(19.63 ±3.70)室旁核表达AVP阳性细胞数量无明显差异,而高剂量组(23.38 ±2.29)中AVP阳性细胞数量对比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且蛋白表达上调;高剂量组(37.38 ±3.17)下丘脑室旁核GR表达相对对照组(27.38 ±2.17)及低剂量组(31.38 ±2.39)均明显上调(P <0.01,P<0.05),对照组和低剂量组间无差异;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下丘脑背内侧区、腹内侧区、外侧区Iba1标记的小胶质细胞数量均明显减少.结论 丙泊酚激活新生小鼠下丘脑室旁核神经元,致下丘脑精氨酸加压素和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上调,并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水平,影响程度与剂量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在预防对比剂肾病(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y,CIN)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病人11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他汀组(n=40)、水化组(n=34)以及对照组(n=41)。他汀组于冠状动脉造影术前3d开始每晚顿服阿托伐他汀20mg,水化组予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速度为1ml/(kg.h),一般于术前4h开始至术后12h结束,对照组未服用阿托伐他汀及其他调脂类药物亦未应用水化处理。观察患者术前1d、术后36~48h血清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改变情况。结果他汀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血hsCRP、Scr,UACR较术前均升高(均P<0.05),而血Ccr较术前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血hsCRP、UACR较他汀组术后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对比剂肾病发生率(9.76%)高于他汀组(5.00%)。水化组术后血hsCRP、Scr、UACR及血Ccr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比剂肾病发生率明显小于他汀组及对照组。结论造影剂可造成轻微的肾功能损害;术前3d使用他汀药物,可能具有减轻炎症反应、预防造影剂肾病发生的作用,但相比之下水化处理更能明显减少对比剂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治疗脾胃病经验浅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脾胃病范围广泛,病理变化极为复杂,但脾胃病往往以升降失常、虚实寒热互见为主证,治疗重在于“调”,即调升降、调寒热、调虚实。笔者根据20余年的临床经验,归纳总结7个主要方面的经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缝隙连接蛋白pannexin1(PX1)在坐骨神经分支选择结扎模型大鼠脊髓背角上的表达变化.方法 健康SD雄性大鼠50只 ,分为对照组(WT组 ,n=10)、假手术组(sham组 ,n=10)和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组(SNI组 ,n=30).SNI组20只大鼠于术后3、5、7、14 d(n=5) ,WT、sham组于术后14 d(n=5)取脊髓腰段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X1表达变化 ,另20只大鼠于术后7 d取脊髓腰段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检测脊髓背角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水平.SNI组中10只于建模前进行鞘内置管 ,术后7 d分别向鞘内注射生理盐水20 μL(SNI+NS组)或甘珀酸(CBX)20 μL(SNI+CBX组) ,再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SNI组脊髓背角内PX1表达增多 ,并随时间增强 ,明显高于WT、sham组(P<0 .05);7 d后SNI组脊髓背角内GFAP表达较WT、sham组明显增强(P<0 .05);SNI+CBX组GFAP表达较SNI+ NS组明显下调(P<0 .05).WT、sham组脊髓背角的PX1蛋白和GFAP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缝隙连接蛋白PX1可能参与了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 ,提示其在因外周神经损伤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痛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情况下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患者心功能变化的差异,分析LBBB对左心室功能产生不利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4月-2009年3月42例住院LBBB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心功能分为心功能代偿组(A组,n=28)和心功能失代偿组(B组,n=14),对比分析病因、常规心脏超声、心肌组织多普勒成像(TDI)及心电图的相关数据.结果 两组LBBB患者基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BBB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BBB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BBB患者TDI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BBB患者心电图指标QR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QRS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BBB患者心功能改变主要取决于原发病和心肌受累程度,心电图QRS离散度及TDI的相关指标对评价LBBB患者左心室及室间不协调运动情况有更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小儿癫痫手术的麻醉管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95例小儿癫痫患者行手术切除术的麻醉方法,包括术前评估和准备、麻醉诱导及术中管理.结果 所有患儿均安全度过手术麻醉期,术后患儿各项生命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恢复自主呼吸,带气管导管送回监护室.结论 认真的术前评估、合理的小儿麻醉方案、完善的术中监测及处理,是小儿安全度过手术麻醉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景胜  李义辉  黄河  杨天德 《重庆医学》2011,40(32):3255-3257
目的探讨局部浸润麻醉(局麻)加保留自主呼吸的静吸复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对母婴安全的影响。方法对18例有椎管内麻醉禁忌证的患者行局麻加保留自主呼吸的静吸复合麻醉。记录麻醉前(T1)、诱导麻醉后3min(T2)、手术开始时(T3)、胎儿娩出时(T4)及术毕时(T5)产妇血流动力学指标;观察并记录胎儿娩出1、5、10min Apgar评分。结果产妇术中生命体征平稳,T2、T3、T4及T5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与T1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娩出后5、10min Ap-gar评分均高于娩出后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麻加保留自主呼吸的静吸复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胸痛是心血管门诊病人主述最多的症状之一。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提高,胸痛病人中心绞痛的筛查显的尤为重要。冠状动脉造影显然不宜在所有胸痛病人中应用,也不易在广大基层医院普及。B型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因其简便、实用,仍广泛的用于冠心病的筛查。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冠心病的相关性已有很多研究^[1],  相似文献   
9.
由卫生部、总后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单位联合组织的“全国百名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评选活动近日揭晓,中医药系统有二十一名同志当选。他们是:中国中医研究院的赵中振、朱兵、吴锦;北京中医学院的梁嵘;天津中医学院的李平、王化良、张伯礼;上海中医学院的陶建生、刘平;湖北中医学院的何长青;浙江省中药研究所的孙冒高;四川省中药研究所的曾伟;安徽省药材公司的程新霞;天津中药机械厂的王金良;  相似文献   
10.
81例糖尿病足病患者13年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了解糖尿病足(DF)患者临床特点与终点事件发生率. 方法对81例DF患者进行13年随访,按TEXAS足病4级分类法将他们分为A、B、C、D 4组,比较其代谢状况、血管病变计分、累积截肢率、病死率及其原因. 结果 4组足病患者血糖均控制不良,糖化血红蛋白(HbA1c)>8.3%.虽然4组的血压(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及吸烟人数无显著差异,但4组中血压、血脂不达标者均在50%以上,其中高密度脂蛋白(HDL)不达标者最多(72%).在感染、缺血最重的D组,13年累积病死率达58.8 %,显著高于无感染无缺血的A组(7.1%),且95%的患者死于心脑血管终点事件.C、D两组累积截肢率分别为22.2%与47.1%. 结论纠正代谢紊乱是预防DF的根本措施,预防足的创伤与感染可有效地避免DF发生,减少临床终点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