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常孕妇血清铁、叶酸、维生素B_(12)状况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孕妇孕期血液中铁、叶酸及维生素B12 的变化情况。方法 :将 2 0 8例孕妇按孕周分为孕早、中、晚期及足月妊娠 4组 ,分别测定其血清铁、叶酸及维生素B12 的水平 ,与对照组妇女的血清铁、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自中期妊娠开始 ,随着妊娠月份的增加 ,孕妇的血清铁、叶酸及维生素B12 水平明显下降 ,晚期妊娠为最低 ,足月妊娠时其水平略有回升。结论 :妊娠期孕妇体内铁、叶酸及维生素B12 的消耗增加 ,应适当地补充铁、叶酸及维生素B12 。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孕期孕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维生素B12水平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一直在该院按期进行产检的539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PIH 87例作为PIH组,其余452例产检正常作为正常妊娠组),分别于孕早期(孕8~10周、12~14周)、孕中期(孕18周、24周)、孕晚期(孕30周、36周)时空腹抽取孕妇血液测定血清HCY,并检测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同时对研究对象补充服用叶酸、维生素B12情况以及PIH发病情况、胎儿出生缺陷情况进行询问、登记、核实。结果 PIH组与正常妊娠组相比较,孕中期及孕晚期血清HCY水平明显升高(P<0.05),在孕早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孕中期和孕晚期,PIH组与正常妊娠组血清HCY水平与血清叶酸水平均呈明显的直线负相关关系(r<0,P<0.05),而与维生素B12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孕中期及孕晚期,孕妇血清HCY水平升高,其PIH风险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妇女血清叶酸、维生素B12、铁蛋白水平与妊娠期并发症的关系,以指导临床干预。方法选取来本院产检的孕妇552例,分成两组,在医生指导下干预性治疗270例为干预组,未经干预282例为未干预组。两组均在早、中、晚期监测叶酸、维生素B12、铁蛋白和血常规。结果两组妊娠早期贫血3项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妊娠中、晚期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贫血发生率和妊娠高血压发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孕早期与孕中期的叶酸、维生素B12、铁蛋白检测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干预组孕早期和孕中期贫血3项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孕妇在妊娠期间应监测叶酸、维生素B12、铁蛋白,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干预性治疗,对孕妇保健及优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检测孕妇血清转铁蛋白、铁蛋白、叶酸和维生素B12的含量,探讨转铁蛋白、铁蛋白、叶酸和维生素B12与优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50例妊娠期的妇女及30例健康非妊娠妇女的血清标本,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中转铁蛋白,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检测血清铁蛋白、叶酸和维生素B12的含量。结果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含量随孕期增长逐渐降低。早孕期孕妇血清中叶酸和维生素B12含量与对照组妇女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中孕期及晚孕期妇女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含量与对照组妇女相比较,显著低于对照组。新生儿体质量与母体叶酸和B12含量呈正相关;在早、中、晚期妊娠中,转铁蛋白铁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转铁蛋白含量在早、中、晚期妊娠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优生与孕妇转铁蛋白、铁蛋白、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有相关性。测定孕妇血清中转铁蛋白、铁蛋白、叶酸和维生素B12含量,可判断孕妇是否存在营养缺乏,并可了解胎儿营养、生长状况,为尽早干预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东莞地区孕妇缺铁性贫血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在东莞市谢岗医院妇产科产检的孕妇共1 280例,选择非妊娠期健康女性120例为非妊娠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叶酸和维生素B_(12)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孕妇缺铁性贫血检出率为17.7%,血清铁蛋白缺乏率为41.7%,叶酸缺乏率为6.1%,维生素B_(12)缺乏率为10.4%。随着孕周增加,孕妇的缺铁性贫血发生率,血清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_(12)缺乏率逐渐升高。结论孕妇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在该地区依然较高。有必要在孕早、中、晚期检测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叶酸和维生素B_(12)水平,并积极纠正妊娠期缺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_(12)检测不同妊娠期孕妇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2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孕期分为早孕组、中孕组和晚孕组,每组40例,选择同期40例非妊娠健康妇女为非孕组。比较各组妇女体内的血清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_(12)水平,分析各组妇女血清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_(12)缺乏情况。结果早孕组妇女叶酸值与非孕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早孕组妇女血清铁蛋白、维生素B_(12)低于非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孕组和晚孕组血清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_(12)水平低于非孕组,中孕组和晚孕组的血清铁蛋白、维生素B_(12)缺乏率高于非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孕组妇女叶酸缺乏高于非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同妊娠期孕妇进行血清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_(12)检测,可以快速准确分析孕妇贫血原因及状态,有效预防和治疗贫血症状,促进胎儿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中期妊娠妇女血清叶酸、维生素B12及铁蛋白的含量水平。方法将新疆察布查尔县800例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按孕期的不同分为2组:早孕组(220例)和中孕组(580例)。选择同期体检的非妊娠健康妇女800例为对照组。对各组研究对象空腹血清中的叶酸、维生素B12和铁蛋白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早孕组叶酸、维生素B12和铁蛋白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孕组叶酸、维生素B12和铁蛋白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7.9±30.2) ng·mL-1、(432.1±48.3) pg·mL-1和(58.5±39.6)ng·mL-1比(9.2±35.1)ng· mL-1、(598.5±60.9) pg·mL-1和(101.7±49.7)ng·mL-1,均P<0.05]。孕妇分娩前红细胞内叶酸、维生素B12和铁蛋白与新生儿体质量无显著的相关性(r=0.021、0.016、0.037,均P>0.05)。结论中期妊娠孕妇血清中的叶酸、维生素B12和铁蛋白的含量明显降低,及早采取补充或干预性治疗,对减少或杜绝缺陷新生儿的出生率、提高优生优育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18周内孕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对产后胎盘重量、胎儿体重、早产结局的影响。方法我院2006年6至2011年12月孕龄小于18周的孕妇806例,抽血检测血清标志物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及维生素B12的含量,生产后记录妊娠结局,并使用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析孕早期血清标志物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高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8.3μmol/L)孕妇的胎盘重量比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8.3μmol/L)孕妇平均轻30 g(P<0.001),新生儿体重轻110 g(P<0.001);而低叶酸水平(<9.2 nmol/L)孕妇的胎盘重量比高叶酸水平(>9.2 nmol/L)孕妇平均轻26 g(P<0.001),新生儿体重轻125 g(P<0.001),早产风险升高(OR 2.2,P=0.002),子痫前期风险上升(OR 2.1,P=0.04)。维生素B12的血清含量对妊娠结局无显著影响。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升高,血清叶酸的含量降低,胎盘重量和新生儿体重会降低,早产和前期子痫的发生风险增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育龄期妇女妊娠中、晚期血清叶酸、VitB12、铁蛋白、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浓度的变化,探讨血清叶酸、VitB12、铁蛋白浓度与妊娠期并发症及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9月—2010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孕产妇571例,选择同期健康育龄非孕妇女200例为对照组,检测2组血清叶酸、VitB12、铁蛋白、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浓度变化,观察妊娠并发症发生及结局的情况。结果:(1)妊娠中、晚期血清叶酸、VitB12及铁蛋白低浓度发生的比例随孕周增长而增多,VitB12及铁蛋白平均浓度随孕周增长而降低(P〈0.05),妊娠期随孕周增长发生贫血的比例显著增高,血红蛋白平均浓度显著下降,有显著差异(P〈0.05),血小板浓度无显著变化(P〉0.05);(2)孕中、晚期血清叶酸低浓度与发生贫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孕中期血清叶酸高浓度与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相关(P〈0.05),孕晚期血清VitB12低浓度与发生羊水过多相关(P〈0.05),孕晚期血清铁蛋白低浓度与发生贫血相关(P〈0.05)。结论:妊娠中、晚期血清叶酸、VitB12及铁蛋白变化与妊娠期多种并发症相关,因此定期检测可评估孕妇及胎儿营养代谢状况,对指导孕妇合理膳食及诊疗妊娠期相关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优生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深圳宝安地区健康早中期妊娠妇女血清中叶酸、维生素B12和铁蛋白的含量水平,了解孕妇是否存在营养缺乏及缺乏严重程度,为尽早采取干预性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减少缺陷新生儿出生率,提高优生优育.方法 随机抽取2011~2012年来院体检的健康非妊娠妇女280例和来该院产科进行产检的1 560例正常的早、中期孕妇,同时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其空腹血清中的叶酸、维生素B12和铁蛋白的含量,并对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非妊娠健康妇女血清中叶酸、维生素B12和铁蛋白含量分别为(9.1±33.7)ng/mL、(619.2±37.6) pg/mL和(88.7±45.2)ng/mL,早期健康孕妇分别为(8.2±36.2)ng/mL、(563.4±53.2)pg/mL和(77.4±81.2)ng/mL,中期健康孕妇分别为(7.5±38.9) ng/mL、(372.7±56.3)pg/mL和(56.5±87.2)ng/mL,孕妇早期血清中叶酸、维生素B12和铁蛋白含量同中期孕妇比较差异有性统计学意义(t=32.92,P<0.05),孕妇中期血清中叶酸、维生素B12和铁蛋白含量明显低于早期孕妇;而早期孕妇同健康非妊娠妇女血清中叶酸、维生素B12和铁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32,P>0.05).结论 中期孕妇血清中的叶酸、维生素B12和铁蛋白的含量明显降低,孕妇应在12周之后要及时多次地进行普查,及早发现,及早采取补充或干预性治疗,对减少或杜绝缺陷新生儿的出生率,提高优生优育有极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重庆地区妊娠妇女早中孕期叶酸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妊娠妇女早中孕期血清叶酸水平。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对3312例孕妇血清叶酸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早孕组血清叶酸水平高于中孕组,叶酸缺乏率低于中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孕龄增加,血清叶酸水平增加,叶酸缺乏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妇女做好叶酸补充,监测孕妇体内叶酸水平对于优生优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叶酸、维生素B12含量与母体内皮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8年3月子痫前期患者91例设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检查的91例孕妇设为对照组。入院后第2 d晨起时抽取两组血液样本,经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统计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不同病情程度患者、不同内皮损伤程度患者血清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并统计分析血清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与内皮损伤程度间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清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低于轻度患者(P<0.05);重度内皮损伤患者血清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低于轻度患者(P<0.05);经Pearson检验可知,血清叶酸(r=-0.828)及维生素B12(r=-0.817)水平与内皮损伤程度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叶酸、维生素B12含量异常增高,且在不同病情程度及内皮损伤程度患者间存在显著差异,与母体内皮损伤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护理方法。方法:测定266例子痫前期患者(A组)和266例正常妊娠孕妇(B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tHey)水平和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并对子痫前期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应用叶酸联合甲钴胺进行治疗,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浆tHey水平和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结果:血浆tHey水平A组高于B组,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A组低于B组,两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A组中70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经叶酸联合甲钴胺进行治疗4周后,血浆tHey水平下降(P〈0.01),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上升(P〈0.01)。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血浆tHey水平上升,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下降,叶酸联合甲钴胺进行治疗能使子痫前期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血浆tHey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在不同孕期对妊娠妇女的血清叶酸、维生素B12和血清铁蛋白进行联合检测,为临床上治疗妊娠贫血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对2013年4月~2013年11月期间,在我院待产的1067例妊娠妇女定为观察组,选取107例非妊娠妇女为对照组进行对比试验,分别进行血清叶酸、维生素B12和血清铁蛋白的含量分析,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对比两者间含量的差别。结果:随着孕期的增加,血清叶酸、维生素B。和血清铁蛋白的含量呈降低趋势,早孕期妇女的维生素B12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血清叶酸和血清铁蛋白较对照组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孕期妇女血清叶酸、维生素B12和血清铁蛋白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同妊娠期的妇女进行血清叶酸、维生素B12和血清铁蛋白的含量检测,可对妊娠妇女的贫血原因进行准确分析,达到对妊娠妇女的贫血症状进行有效预防和治疗的目的,对胎儿的正常发育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测定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孕妇和正常晚孕孕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维生素B12的浓度,旨在探讨Hcy浓度与妊高征发病的关系,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血清叶酸、维生素B12和维生素B6的关系并进行干预试验研究。方法:测定50例正常对照者及134例冠心病患者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水平血清叶酸、维生素B12和维生素B6水平,测定134例冠心病患者和55例对照者给予口服复合叶酸制剂10-20周年的血浆tHcy水平和血清叶酸、维生素B12和维生素B6水平。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血浆tHcy水平患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血清叶酸、维生素B12和维生素B6水平患者线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给予口服复合叶酸制剂能显著降低血浆tHcy水平(P<0.001)。结论:冠心病患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与血清叶酸,维生素B12和维生素B6水平降低有关,给予口服复合叶酸制剂能显著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孕中期孕妇血清25羟维生素D [25-(OH)D]、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的年龄、季节变化,以及其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12月于上海市嘉定区妇幼保健院产检的4 83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年龄段分为≤25岁827例,>25~30岁2 069例,>30~35岁1 550例,>35岁387例;按照孕中期检测维生素水平时所处的季节划分,春季1 137例,夏季1 422例,秋季1 149例,冬季1 125例;根据孕中期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将孕妇分为对照组(健康妊娠,n=4 015)和GDM组(n=815)。于孕中期检测血清25-(OH)D、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比较不同年龄段、不同季节这3种维生素水平,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及这3种维生素水平对GDM发病的影响。结果 与其他年龄段相比,≤25岁孕妇血清中25-(OH)D、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均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季中25-(OH)D、叶酸、维生素B1...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发性早产孕妇的高危因素及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血小板激活因子(PAF)、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FN)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对早产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妊娠结局为自发性早产的孕妇52例(早产组A),以正常分娩的孕妇52例作为对照组A,收集所有对象的病史资料。52例自发性早产孕妇中有24例同时在孕12周和孕32周采血,将这24例孕妇作为早产组B,以对应孕周且同时在孕12周和孕32周采血的正常足月分娩孕妇28例作为对照组B,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早产组B和对照组B孕12周、孕32周的血清IL-6、PAF、fFN及CRH水平。结果早产组A血红蛋白水平、宫颈长度、体质量指数(BMI)及妊娠糖尿病比例、胎膜早破比例与对照组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项目2个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组B与对照组B孕12周及孕32周血清IL-6、PAF、fFN及CRH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红蛋白水平降低、宫颈长度较短、BMI降低、合并妊娠糖尿病、胎膜早破是导致早产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R)分别为0.966、0.461、0.802、12.143、2.0594,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0.936~0.997、0.214~0.995、0.652~0.986、1.493~98.745、5.682~74.648]。结论血红蛋白含量、宫颈长度、BMI、妊娠糖尿病、胎膜早破为自发性早产发生的高危因素。孕妇孕12周及孕32周血清IL-6、PAF、fFN及CRH水平与早产的发生无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护理方法.方法:测定266例子痫前期患者(A组)和266例正常妊娠孕妇(B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tHey)水平和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并对子痫前期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应用叶酸联合甲钴胺进行治疗,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浆tHey水平和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结果:血浆tHey水平A组高于B组,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A组低于B组,两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A组中70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经叶酸联合甲钴胺进行治疗4周后,血浆tHey水平下降(P<0.01),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上升(P<0.01).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血浆tHey水平上升,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下降,叶酸联合甲钴胺进行治疗能使子痫前期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血浆tHey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检测妊娠期妇女不同孕期的血清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_(12)的水平,为临床治疗妊娠贫血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待产的妊娠妇女129例进行研究,将所有孕妇分成早、中、晚孕期组,每组43例;另外选择同期43例非妊娠期健康妇女为对照组。测定各组血清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_(12)的水平,统计各组妇女的血清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_(12)的缺乏情况以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与叶酸、维生素B_(12)水平的相关性。结果随着孕期的增加,血清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_(12)的水平呈减低趋势,早孕期妇女叶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B_(12)、铁蛋白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孕期妇女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_(12)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B_(12)和铁蛋白在中、晚孕期的缺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叶酸在晚期缺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出生时体质量与母血中叶酸以及维生素B_(12)水平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不同孕期的妇女进行血清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_(12)的检测,可对妊娠期妇女的贫血原因、贫血状况进行及时、准确的分析,以期达到对孕期妇女的贫血症状有效预防、干预治疗的目的,对胎儿的正常发育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