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2013年、2015年、2018年CHARLS数据库,采用描述性统计和双重差分法(DID)识别策略,估计长期护理保险对13个试点城市中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医疗负担及健康的实际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长期护理保险会显著减少试点城市中老年人住院次数,增加其门诊人次及费用,对其住院费用、自评健康、精神抑郁程度的影响不显著(P>0.05)。探索长期护理保险与医养结合模式有效衔接对减轻参保中老年人群医疗负担、减少“社会性住院”和改善健康状况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医疗照顾(Medicare)是美国联邦政府的健康保险计划,覆盖4100万美国人,包括3500万老人和600万残疾人,覆盖人群占美国总人口1/7。医疗照顾制度包括四个组成部分:A部分:住院医疗保险,2004年将占总保险支出46%,覆盖住院医疗、护理、临终关怀和家庭卫生服务,筹资来自人头税1.45%。B部分:门诊医疗保险,2004年将占总保险支出1/3,覆盖家庭医生服务、门诊医疗、实验室检查、医疗器材等。  相似文献   

3.
该文介绍韩国私人健康保险的历史和政策背景,并分析了增加私人健康保险在抵消政府融资、增加社会保障缴款、减少个人支出并帮助稳定医疗费用总支出方面的作用.该研究采用了固定效应模型评估的方法,允许误差项随时间呈序列相关,以获取私人健康保险融资与医疗卫生融资及医疗费用总支出的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韩国的社会保障缴款相对有限,这意味着通过提高国民健康保险保障范围以及增加社会保障缴款,高额个人支出可能得到缓解.评估结果证实,私人健康保险的融资是不可能减少政府在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缴款方面的开支的.在一定程度上个人支出可以通过私人健康保险的融资而减少.但私人健康保险融资与医疗费用总支出在统计上呈显著的正相关.研究发现,几乎没有证据表明增加私人保险的举措在应对韩国国民健康保险计划的财政挑战时具有优势.进一步研究公共和私人保险公司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供应商与患者的行为反应,对即定的私人-政府财政结构而言是必要的,以便使私人健康保险和政府资助的全民健康保险之间达到足够的平衡.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心脑血管疾病(CVD)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与医疗服务利用之间的关系。方法:以2019—2020年宿迁市人群慢性病防控社会因素专项调查中冠心病与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EQ-5D-3L量表评价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近1年门诊和住院服务利用率衡量卫生服务利用情况。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VD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对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结果:在调查期内,CVD患者的门诊服务利用率为49.38%;住院服务利用率为30.90%。调查对象总体健康效用值为(0.912±0.133),EQ-VAS得分为(68.93±13.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健康效用值每增加1个单位,患者接受门诊服务利用的可能性下降74.40%;接受住院服务利用的可能性下降61.40%。EQ-VAS每增加1个单位,患者接受门诊服务利用的可能性下降3.10%;接受住院服务利用的可能性下降2.80%。此外,结果显示,患有高血压的CVD农民患者更有可能利用门诊服务(P<0.05);男性、农民、文化程度较低、无任何医疗保险、不饮酒、同时患有糖尿病,且共患冠心病和脑卒中的患者更有可能利用住院服务(P<...  相似文献   

5.
关于健康保险费用分担(分费)是否适宜的争论已进行了几十年,且有激化之势。其部分原因为分费对病人的医疗服务需求和健康状况的影响缺乏足够的证据。为此,联邦政府委托兰德公司进行了一项对照试验,以获取免费及分费对保险者利用门诊和住院医疗服务有何影响的更多数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中国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的公平性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CHARLS 2013年全国调查数据,选取60岁及以上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集中指数和集中曲线分析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是否存在不公平问题;通过集中指数分解法分析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不公平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老年人门诊和住院服务利用的集中指数分别为0.0619和0.1050,集中曲线均位于绝对公平线的下方。通过集中指数分解法发现,对门诊服务利用集中指数贡献为正向且贡献率较大的因素为:家庭年人均消费性支出、退休金金额;贡献为负向且贡献率较大的因素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躯体性日常生活能力PADL。对住院服务集中指数贡献为正向且贡献率较大的因素为:家庭年人均消费性支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贡献为负向且贡献率较大的因素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躯体性日常生活能力PADL。门诊和住院服务利用水平的不公平指数(HI)分别为0.0739和0.1339,说明老年人门诊和住院服务利用存在不公平。结论: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存在不公平问题,经济水平是不公平的第一位贡献因素,需要类因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可缩小不公平差距。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间接医疗费用对增加家庭医疗费用负担以及引起家庭重大医疗支出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2003年全国卫生服务调查资料,定量测算门诊及住院间接医疗费用及其造成的家庭重大医疗支出发生率,并利用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间接医疗费用在门诊和住院中都非常普遍,间接医疗费用可以直接导致1%-2%的家庭重大医疗支出发生,特别是在农村地区作用更为明显。影响间接医疗费用的主要因素包括收入状况、保险类型,及家庭与卫生机构的距离。结论间接医疗费用不但可以增加家庭的医疗支出,而且可以直接造成家庭重大医疗支出的发生,特别是对于农村地区和弱势人群的作用更加突出。为了更好的解决“看病难”问题,要对间接医疗费用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通过提高卫生服务利用的物理可及性和经济可及性、扩大医疗保障覆盖范围和覆盖力度来加以解决,同时还要特别关注弱势群体和农村地区。  相似文献   

8.
文章根据山东省合作医疗发展对策研究调查资料,对省内合作医疗地区与自费医疗地区群众的医疗需求、服务利用及自我承担费用等基础上进行比较性分析。结果显示:两组人群的医疗需要无显著性差异。合作医疗对门诊利用没有影响,对住院利用在经济中、低两层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合作医疗医疗组的住院利用率高于自费医疗组(P〈0.01),且合作医疗组人群到乡镇卫生院住院次数高于自费医疗组(P〈0.01)。两组在门诊费用上未见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商业健康保险对儿童健康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方法:采用Probit模型研究商业健康保险对儿童健康的影响,分析儿童、家庭特征异质性,并进一步检验儿童医疗支出、医疗服务利用的中介效应。结果:商业健康保险能显著促进儿童健康,对农业户口、高收入家庭、城镇、中西部地区的儿童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商业健康保险通过医疗支出、医疗服务,改善儿童健康的结果不显著。结论:商业健康保险能改善儿童健康水平,但是其覆盖率较低。对此,我国应加快在国家层面上建设儿童医疗保障制度,推动儿童基本医疗保险与商业健康保险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 ,CHARLS)的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和 Logistic 回归分析,分析不同特征老年人门诊和住院利用程度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老年人中,自评健康差、患有慢性病、遭受急性健康冲击将提高老年人门诊和住院利用率,而家庭年消费支出低、无医疗保险将限制医疗服务的利用。结论需要变量中的健康水平和控制变量中的经济水平、是否参保是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应加强慢性病控制与管理,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同时提高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的经济可及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45岁以上人群门诊服务利用、费用和风险。方法:基于CHARLS2018年数据,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t回归。结果:门诊服务利用率明显低于自行购药,门诊费用和自行购药费用月均1 000元以上组占比最高,门诊和购药费用获得医保报销的比例明显低于住院,报销比例亦是如此。门诊保障水平对门诊费用利用影响有统计学意义;门诊服务利用和自行购药都是引致灾难性卫生支出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慢病患者患病种数的增加,未住院患者发生灾难性卫生支出的风险增加。建议:完善基本医保门诊报销政策,引导患者合理利用医疗服务,提高基金支出效率;重新认识门诊费用,重构医保待遇保障组合;提高慢病患者的门诊保障水平,减轻慢病患者门诊费用风险。  相似文献   

12.
互助医疗改善卫生服务公平性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对镇安县铁厂镇农村互助医疗项目试点情况的基线调查和随访调查数据,采用差异中的差异、医疗服务利用的标准化和集中指数等方法分析了农村互助医疗项目对参保农民门诊和住院服务利用率及其公平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农村互助医疗项目的实施提高了门诊服务利用率,降低了住院服务利用率.显著提高了门诊和住院服务利用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大病保险对宁夏农村居民医疗费用负担及其公平性影响,为完善大病保险提供合理的政策建议。方法:利用宁夏农村地区入户调查数据,模拟比较大病保险报销前后居民自付费用水平、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风险及其在人群中分布的变化。结果:大病保险有效降低了住院自付费用及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发生风险,有助于医疗费用负担的减轻;但从分布来看,大病保险报销虽然改善了人群中自付费用的分布,但也出现了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发生更向贫困家庭集中的趋势。结论:针对目标人群,大病保险政策效果较为显著,但需要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做好大病保险政策与其他医疗保障政策的衔接,全面发挥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作用,并加大消除贫困政策力度,以此减少人群中特别是贫困家庭的医疗费用负担及其发生灾难性卫生支出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健康保险的基本情况美国健康保险分为政府的健康保险项目和私人健康保险两类。政府提供支付的健康保险项目包括老年医疗保险和贫困医疗保险。此外,联邦政府还提供一些医疗服务项目:军人及供养者的医疗服务;联邦贫民雇员的医疗服务;美国印第安人的医疗服务项目:退伍军人医疗服务项目。这四个项目中的第一个服务项目由国防财政预算经费中支付并由国防部自设机构管理。第四项服务由联邦从卫生经费中拨款由退伍军人健康服  相似文献   

15.
1983年底,有19,200万人——美国非慈善人群的82%参加了一种或多种形式的私人健康保险。17,600万65岁以下的人(相当于该年龄组的86%),近1,600万老年人——65岁及以上人群中每5名中有3名可以享受私人健康保险提供的保险救助金(Benifit)。若干保险组织可以提供多种形式的私人健康保险服务,这些组织包括:保险公司,  相似文献   

16.
医疗消费的致贫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医疗消费(特别是大额医疗支出)给居民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对低收入人群来说更是如此,一方面需要支付大额医疗费,另一方面疾病使劳动能力降低或丧失,这就导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经济原因也是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率较低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卫生筹资和医疗消费的公平性是影响卫生支出导致贫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文章根据山东省合作医疗发展对策研究调查资料,对省内合作医疗地区与自费医疗地区群众的医疗需求、服务利用及自我承担费用等项目进行了比较性分析。结果显示:两组人群的医疗需要无显著性差异。合作医疗对门诊利用没有影响,对住院利用在经济中、低两层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合作医疗医疗组的住院利用率高于自费医疗组(p<0.01),且合作医疗组人群到乡镇卫生院住院次数也高于自费医疗组(p<0.01)。两组在门诊费用上未见显著性差异,但在住院费用上经济水平低的地区,合作医疗组的次均住院费用为756.95元,而自费医疗组为1875元,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文章提出加大筹资金额、提高保障水平等相应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由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印发的《健康保险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新增了"健康管理与医保合作"一章,要求"保险公司经营医疗保险,应当加强与医疗服务机构和健康管理服务机构的合作,积极介入医疗服务行为,监督医疗行为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并可对医疗费用支出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提出建议"。这一规定是我国保险业结合健康保险市场发展现状而做出的法律规章调整。健康保险与医院的深度融合,将是我国健康保险市场发展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照料模式对老年人临终期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为完善老年人临终照护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2014—2018年追踪数据筛选出2 226名临终期老年人,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分析照料模式对老年人临终期医疗服务可获得性和医疗费用的影响。结果 正式照料(OR=6.931,P <0.1)和非正式照料(OR=3.479,P <0.1)能够显著提高老年人临终期医疗服务的可获得性,然而高额照料花费对医疗服务可获得性起抑制作用(OR=0.392,P <0.05)。同时,接受正式照料老年人的临终医疗费用低于无人照料(β?=-0.973,P <0.05)和接受非正式照料(β?=-0.633,P <0.05)的老年人。结论 临终照料显著影响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正式照料能够提高老年人临终期医疗服务可获得性并降低医疗费用支出。建议进一步规范和促进照护行业发展,充分发挥正式照料与医疗服务的协同作用,并建立以长期护理保险为主的正式照料筹资机制,以完善老年人临终健康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0.
苏畅  李伟    林书智 《现代预防医学》2021,(17):3101-3104
目的 分析我国职工医疗互助保险的发展现状及问题,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职工医疗互助保险的完善提供借鉴。方法 采取24个省级行政区(除港澳台和7个未检索到省级层面相关文件的省份)发布的省级职工医疗互助保险政策为研究样本,从统筹层次、经办形式、缴费标准、保障人群以及补偿待遇五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省级职工医疗互助保险均由省级总工会主管,经办形式以工会自主经办为主,部分地区(37.5%)委托第三方经办。年缴费标准主要集中在51~100元/年,占到样本总量的31.8%。部分地区(54.2%)的职工医疗互助保险中,对女职工、退休职工及职工家人设计了针对性保障政策。绝大多数地区(70.8%)在职工医疗互助保险的补偿范围上与基本医疗保险保持一致,近一半的地区(54.2%)采取按医疗费用分段或按住院次数浮动比例报销政策。结论 建议职工医疗互助保险在“省级主管”的基础上,尝试“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专业经办。在“现收现付”向“部分累积”转变的背景下,探索考虑参保人员类型、疾病风险等因素的筹资标准精算模型,探索建立不同人群的“梯度化”的保险计划,在保障范围上适当增加基本医保目录外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