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7 毫秒
1.
急性胰腺炎时大鼠肝脏能量低谢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急性胰腺炎时大鼠肝脏能量代谢变化规律。方法 将大鼠分成2组,对照组及急性胰腺炎组,比较各组肝组织内能荷及ATP的含量。结果 术后1-12hATP及能荷变化不大,24h后ATP及能荷水平均地显著下降,结论急性胰腺炎时肝脏功能明显受损,揭示临床治疗胰腺炎时应加强对肝脏功能的维护  相似文献   

2.
β-七叶皂甙钠治疗急性胰腺炎2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 β -七叶皂甙钠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 1 998年 1月~ 2 0 0 2年 1 0月应用β -七叶皂甙钠治疗急性胰腺炎症 2 6例的治疗效果。结果 应用 β -七叶皂甙钠治疗组腹痛、腹部压痛、肠功能、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β-七叶皂甙钠对急性胰腺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尽早应用能在较短时间内稳定、控制急性胰腺炎的病情发展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1,6——二磷酸果糖抗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德春  马兴久 《苏州医学院学报》1997,17(6):1022-1023,1159
采用大鼠部分肝脏缺血再灌注(I/R)模型观察1,6-二磷酸果糖(FBP)对肝脏I/R损伤的保护作用。于肝脏缺血前,再灌注1h,8h分别测定血清AST,ALT,丙二醛(MDA)活性及肝组织ATP含量变化,并观察再灌注8h肝组织结构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FBP处理组动物显著降低(P〈0.01),肝组织ATP含量显著降升高(P〈0.01),肝组织病理改变显著减轻,提示FBP对肝脏I/R损伤有明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康宁”胶囊(丹芪活肝胶囊)对D-氨基半乳糖(D—GalN)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中脂质过氧化的影响及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建立大鼠肝损伤模型,用“康宁”胶囊预保护,8d后采血检测血清和肝脏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血清的谷胱甘肽(GSH)含量,肝脏的丙二醛(MDA)含量,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康宁”胶囊能增强D—GalN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中血清和肝脏的SOD活性,增加血清GSH的含量,降低肝脏MDA的含量,使肝组织损伤明显减轻。结论:“康宁”胶囊对D—Gain诱导的大鼠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炎性细胞因子对肝脏的进一步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5.
潘永峰 《中原医刊》2009,(24):71-72
目的探讨七叶皂甙钠和乌司他汀联合应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对72例SAP,按数字随机法分为七叶皂甙钠和乌司他汀联合应用治疗组(n=36)以及对照组(n=36),观察两组治疗后,第1、3、6天APACHEⅡ评分、血清淀粉酶、血尿素氮(BUN)、血钙、血糖的变化、腹痛、腹胀等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七叶皂甙钠和乌司他汀联合应用治疗组患者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明显缩短,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缩短,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下降,APACHE Ⅱ评分在第3天及第6天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淀粉酶、血BUN、血糖和白细胞计数明显降低,但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七叶皂甙钠和乌司他汀联合应用治疗SAP临床疗效显著,对改善损伤器官功能及预防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有肯定作用,是临床治疗SAP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β-七叶皂甙钠与甘露醇合用对急性重型脑外伤后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急性重型脑外伤病人随机分为β-七叶皂甙钠、甘露醇治疗组和甘露醇对照组,每组29例,观察治疗早期病人脑水肿评分。结果:治疗组脑水肿程度较对照组显著减轻(P〈0.05)。结论:β-七叶皂甙钠与甘露醇合用可减轻急性重型脑外伤病人脑水肿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主要死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onssyndrome,SIRS)导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h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其中肝损害是SAP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实验通过测定大鼠SAP模型血清中TNF-α、AST、ALT含量,以及观察胰腺、肝脏组织病理图片,研究异甘草酸镁在SAP中对肝损害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胰腺炎组及治疗组。假手术组开腹后仅扰动胰腺组织,胰腺炎组通过胰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溶液的方法建成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治疗组于腹腔内注射异甘草酸镁(天晴甘美)。酶标仪及分光光度计检测血清TNF-α、ALT、AST的水平。结果胰腺炎组大鼠血清中TNF-α、ALT和AST浓度均较假手术组大鼠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大鼠的TNF-α、ALT和AST浓度均较胰腺炎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在SAP肝损害具有治疗作用。SAP时应用异甘草酸镁可减轻肝脏、胰腺病变的程度,提高该病治愈率,降低病死率,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合并肝脏损害对胰腺炎的病因、发展及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82例急性胰腺炎患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两组,检查肝功能。结果:MAP组合并肝损害17.7%(25/41),SAP组为100%(41/41)。谷丙转氨酶升高及白蛋白下降,两组有显性差异(P<0.05)。合并肝损害患的同时合并消化道出血,SAP43.9%(18/41),MAP为16%(4/25)。(P<0.05)。病因按有胆系疾病史和有饮酒及暴饮暴食分为两组,两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无显性(P>0.05)。>55岁合并肝损害54.2%(39/72);≤55岁24.5%(27/110)。(P<0.01)。结论:肝脏损害程度与急性胰腺炎程度呈正相关。MAP合并肝脏损害预后不良。肝功能损害与急性胰腺炎病因无直接相关性。年龄对急性胰腺炎的发展及预后有较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对79例肝疾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放射免疫分析(RiA)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急性肝炎、肝癌等肝脏疾病血清HA值明显增高,是因为HA产生过多,而肝脏对其清除能力降低所致。所以血清HA含量水平可反映肝内皮细胞的功能及受损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CCl4所致大鼠肝损伤作为观察对象。HGF治疗组分别与损伤组、正常对照组作比较。结果:治疗组血清ALT、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肝组织匀浆MDA、肝组织钙含量和血清及肝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均有明显改善。结论:肝细胞生长因子对肝脏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AP)肝损害与血清IL-6水平的关系。方法:96例AP患者分轻、重症(MAP、SAP)两组,设正常对照组34例。采集AP患者入院24 h内及出院前1 d空腹静脉血,对照组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肝功能指标(ALT、AST、TB、ALB、LDH、AKP、γ、GT)及IL-6水平。结果:96例AP患者合并肝功能损害58例(60.42%)。AP患者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SAP组与MAP组比较,血清各肝功能指标水平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SAP患者的血清ALB较治疗前升高(P<0.05),SAP组和MAP组肝功能其他指标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血清IL-6水平AP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AP合并肝损害患者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无肝损害患者组(P<0.01)。AP肝损害患者的血清IL-6水平与血清ALT、AST正相关(r=0.64,P<0.01;r=0.58,P<0.01),与其他肝功能指标无相关性。对AP严重程度预测ΔALT=-20.50U/L、ΔAST=-8.50 U/L、ΔIL-6=-36.23 ng/L时灵敏度、特异度较高。结论:AP肝损害发生率高,SAP肝损害严重程度明显高于MAP,AP肝损害患者血清IL-6水平明显升高,且升高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对AP严重程度预测,ΔALT及ΔAST指标灵敏度、特异度较显著,ΔIL-6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马增翼  许刚  于文光  田克立 《重庆医学》2016,(11):1473-1476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急性胰腺炎小鼠肝损伤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72只健康雄性昆明小鼠分为3组,急性胰腺炎组(AP组)、罗格列酮预处理组(AP‐ROS组)和生理盐水组(N S组),每组24只。分别于建模后6 h、12 h和24 h处死小鼠,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淀粉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 L T )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水平。运用RT‐PCR方法检测肝脏组织NF‐κB和PPARγmRNA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肝脏组织PPARγ和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小鼠血清淀粉酶、ALT 和AST水平在相对应的各时间点AP组比NS组明显升高(P<0.01),AP‐ROS组较AP组明显降低(P<0.01)。AP组肝脏组织PPARγmRNA和蛋白表达在造模后6 h和12 h均低于NS组(P<0.05);AP‐ROS组PPARγmRNA和蛋白表达在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AP组和NS组(P<0.01)。AP组肝脏组织NF‐κB mRNA和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在各时间点与AP‐ROS组和NS组相比较均升高(P<0.01)。结论 NF‐κB与小鼠急性胰腺炎肝损伤有明显关系,PPARγ在肝损伤中的表达受到抑制;罗格列酮在AP早期能增强PPARγ表达,抑制NF‐κB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大蒜素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大蒜素对肝缺血再灌注后肝脏细胞凋亡和p53、bcl-2蛋白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I/R加大蒜素处理组。肝脏缺血再灌注后,分别观察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肝细胞的病理形态学变化;TUNEL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的情况;免疫组化观察肝组织bcl-2、p53蛋白含量变化。结果:经大蒜素处理后,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较,血清中ALT、AST、LDH、MDA含量均降低,而SOD活性增高(P<0.05);肝细胞形态学异常改变明显减轻;肝凋亡细胞减少,p53蛋白降低,bcl-2蛋白表达增加。结论:大蒜素可能通过拮抗脂质过氧化反应,清除自由基的生成,调节bcl-2、p53蛋白发挥抗凋亡作用,从而减轻缺血再灌注所造成的肝脏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葛根及虫草菌粉对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及肝脏指数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葛根组、虫草组及联合组,采用40%四氯化碳(CCl4)每周2次皮下注射6周制作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各治疗组经灌胃给药6周后在麻醉状态下采血并检测血清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分离肝脏,称湿重并计算肝脏指数.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葛根能非常显著改善肝纤四项指标、白蛋白(ALB)和谷草转氨酶(AST)(P<0.01或0.05),但谷丙转氨酶(ALT)降低及肝脏指数增加不明显(P>0.05);虫草组肝纤四项亦有非常显著的降低(P<0.01),肝功能有改善的趋势,肝脏指数明显增加(P<0.05).结论:葛根及虫草菌粉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田旭兰 《四川医学》2010,31(6):796-798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并发肝损害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AP并发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发病率、年龄特点、酶学改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7例AP中并发肝损害65例(68%),年龄(56.1±4.4)岁,未并发肝损害组年龄(46.3±2.9)岁,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源性AP组并发肝损害67.6%,非胆源性AP组并发肝损害6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源性AP并发肝损害组ALT、ALP、γ-GT较非胆源性组高(P〈0.05),AS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P并发肝损害组发病率更高,酶学改变较MAP并发肝损害组更严重,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更长。结论 AP易并发肝损害,尤其是年龄大患者和SAP患者,对AP并发肝损害患者应加强监测,及时进行护肝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双环醇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给予双环醇治疗;观察组35例,给予双环醇加复方丹参滴丸口服,2组均连续用药16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及肝纤维化指标。结果2组治疗后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gt;0.05);治疗组总胆红素及肝纤维化指标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双环醇治疗酒精性肝病效果更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AP)大鼠肝功能的变化及阿司匹林(ASP)等药物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SD大鼠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AP对照组,AP ASP组,AP 汉防己甲素组(AP Tet组).采用牛磺脱氧胆酸钠复制AP模型,模型制成后10min,AP Tet组腹腔注入Tet(80mg/kg);AP ASP组经食管灌入ASP混悬液(125mg/kg).在各组动物被相应处理后1h、5h,分别取动物血浆测定其中淀粉酶(AMY)、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取5h大鼠胰腺、肝脏等组织作病理检查.结果与AP对照组比较,ASP等药物组胰腺出血坏死和肝脏变性坏死程度减轻,血浆AMY、ALT和AST活性降低,P<0.05或P<0.01,各用药组之间差异不大.结论ASP、Tet可明显改善AP时胰腺、肝脏的组织及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8.
芹菜素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肝脏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芹菜素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肝脏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I/R加芹菜素处理组。肝脏缺血再灌注后,分别观察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的变化,同时分析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肝组织病理学的改变。结果肝脏缺血再灌注后,与假手术组比较,血清中AST、ALT、LDH及肝组织中MDA含量均显著增加,而SOD活性显著的降低(P<0.01),同时肝脏门静脉周围瘀血明显,可见不同程度的肝细胞肿胀、脂肪空泡变;经芹菜素处理后,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较,血清中AST、ALT、LDH及肝组织中MDA均降低,而SOD活性增高(P<0.05),同时肝脏的瘀血明显较缺血再灌注组轻,微血管未见明显损伤,窦间隙稍宽,细胞变性坏死不明显。结论芹菜素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Ⅱ型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亲和肽在CCl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模型中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方法:根据展示肽氨基酸序列合成亲和肽C1;应用CCl4制作小鼠肝纤维化模型;给予亲和肽C1施行干预治疗,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造模5周后采血并处死小鼠,检测血清中ALT、ALB、TP含量,取肝组织测定羟脯氨酸含量,制作病理组织切片,作HE染色和Masson染色,对肝脏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进行分析。结果:人工合成的Ⅱ型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亲和肽C1用于抗肝纤维化治疗能减轻炎症、减少胶原纤维形成,ALT、羟脯氨酸与肝纤维化小鼠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亲和肽C1可以改善实验性肝纤维化小鼠的肝脏组织结构和肝功能,具有较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大蒜素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I/R加大蒜素处理组。肝脏缺血再灌注后,分别观察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的变化,同时分析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肝脏缺血再灌注后,与假手术组比较,血清中ALT、AST、LDH及肝组织中MDA含量均显著增加,而SOD活性显著的降低(P<0.01);经大蒜素处理后,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较,血清中ALT、AST、LDH及肝组织中MDA含量均降低,而SOD活性增高(P<0.05)。结论大蒜素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