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目的:探讨一种合成苯佐卡因的新方法。方法:以固体超强酸SO42-/ZrO2为催化剂,催化对氨基苯甲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合成苯佐卡因。结果:在固体超强酸SO42-/ZrO2催化作用下,对氨基苯甲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苯佐卡因。当酯化反应反应时间为40min,催化剂质量为对氨基苯甲酸质量的6%时,酸质量和醇体积比值为2∶25时,苯佐卡因产率达91.2%。而且催化剂重复使用效果好。结论:该合成方法比传统方法具有产率高,反应平稳快速,催化剂容易分离,环境污染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氯吡格雷的中间体(S)-(+)-(2-噻吩乙胺基)(2-氯苯基)乙酸甲酯的合成。方法以(S)-邻氯苯甘氨酸甲酯的酒石酸盐、噻吩乙醇对甲苯磺酸酯等为原料,经中和、亲核取代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考察溶剂、缚酸剂、原料比对产率的影响。结果目标化合物经。H—NMR,^13C—NMR确证化学结构,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为原料比(氨基酸酯:磺酸酯)为2:1、溶剂为乙腈、缚酸剂为磷酸氢二钾,产率达到80%,纯度高达99%。结论本研究为(S)-(+)-2-噻吩乙胺基-2-氯苯基乙酸甲酯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较为合理的工艺路线,也为氯吡格雷生产提供了合格的原料。  相似文献   

3.
连翘挥发油的成分分析及抗病毒活性的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连翘挥发油及其主要成分α-蒎烯及β-蒎烯对甲、乙型流感病毒与乙肝病毒的活性。方法:①通过GC—MS分析翘挥发油的化学成分;②以2.2.15细胞为乙型肝炎病毒载体,分别测定它们抑制乙型肝炎病毒进行DNA复制和产生HBsAg、HBeAg的能力;③以MDCK(狗肾)细胞为病毒宿主,分别测定它们抑制病毒引起细胞病变的程度(CPE)。结果:①在最大无毒剂量时,即在连翘挥发油258.69μg/ml、α-蒎烯258.69μg/ml、β-蒎烯192.45μg/ml时,均无抗乙肝病毒活性;②连翘挥发油α-蒎烯、β-蒎烯的浓度分别是192.5μg/ml时,均无抗甲、乙型流感病毒活性;③连翘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α-蒎烯及β-蒎烯,总相对含量为71.48%。结论:连翘挥发油、α-蒎烯及β-蒎烯均无抗甲、乙型流感病毒与乙肝病毒的活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光学纯α,α-二苯基-2-吡咯甲醇的合成工艺。方法:本文以L-或D-脯氨酸为原料,经苄基保护、格氏反应和脱苄基三步反应合成光学纯α,α-二苯基-2-吡咯甲醇。以无水乙醇为重结晶溶剂,纯化格氏反应的生成物N-苄基-α,α-二苯基-2-吡咯甲醇,使其纯度在98%以上。结果:本法总收率为70%。结论:本路线避免硫酸成盐和游离释放两步操作,简便易行,适合放大合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使用氨基磺酸(H2NSO3H,SA)为催化剂,在水相中绿色合成一系列新的Biginelli反应产物——3,4-二氢嘧啶-2-酮类化合物。方法以醛、酮酯和尿素为原料,SA为催化剂,微波辐射,水相中合成目标化合物。结果反应8~17min完成,产率81%-92%,所有产物均通过熔点、红外光谱和氢核磁共振谱等表征检测确认结构。结论提供了一种氨基磺酸催化,水相中清洁合成二氢嘧啶酮的方法。催化剂使用方便、经济,环境友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改进奥美拉唑中间体2-硝基-4-甲氧基-氨基苯的合成方法。方法:以扑热息痛为原料,经甲基化、硝化、还原等反应路线合成。结果:合成得到2-硝基-4-甲氧基-氨基苯,收率在70%左右。结论:该合成路线具有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并优化了原反应条件,提高了产率,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7.
本文初步建立了松节油中(?)-蒎烯以及合成冰片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在5%DNP柱上,采用内标法(平均CV=1.24%,回收率99.18%,CV=0.7%)和外标法(平均CV<1%);在5%DEGS柱上,采用面积归一化法(平均CV<1%)测定(?)-蒎烯。在5%DEGS柱上,采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合成冰片。其中的两种组分(龙脑和异龙脑)测定结果变异系数(CV)均小于1%。色谱条件为:固定液涂布量5%,载体Chromosorb W AW—DMCS 0/100,检测器FID或TCD,载气氮气~20ml/分,柱温分别为115°或140℃。  相似文献   

8.
房敏  李伟 《中国医药导报》2012,9(7):109+114-109,114
目的优化2,5-二乙酰氧甲基-3,6-二甲基吡嗪的合成工艺。方法以川芎嗪为原料,在冰乙酸条件下经过30%H2O2氧化后,采用液态加料法与醋酐酯化反应得到目标产物;以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目标产物与对照品吸收峰峰面积的对比来计算产率,并考察反应温度和时间对酯化反应产率的影响。结果改进了合成工艺,简化了操作,总产率提高到69.12%。结论改进后的工艺切实可行,可操作性好,更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9.
目的:合成1-甲基-3-甲酰基吲哚-2-甲酸甲酯。方法以吲哚-2-甲酸和甲醇为原料经过酯化反应,甲基化和Vilsmeier-haack反应得到标题化合物,总收率为90.3%。结果本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易于纯化的特点,为目标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新途径。经过核磁共振氢谱和液相-质谱联用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结论该工艺具有收率高、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的特点并且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2,3,6-三甲基-7-氨基吡唑并[1,5-a]嘧啶的合成方法。方法:d-甲基乙酰乙腈在乙醇和乙酸存在的条件下与水合肼反应约60rain,经减压蒸馏后,所得产物再与2-甲基-3,3-二甲氧基丙睛反应8h,经20%的NaOH溶液、乙醇处理后,得目标产物。结果:两步反应总产率为42.2%,并对目标物质进行了分析鉴定和结构表征。结论:该合成路线简便,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适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紫背天葵中有机酸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紫背天葵的稀醇提取液中分离、提纯得到结晶E、A、W,对这三种结晶进行了阴、阳离子反应,熔点测定,薄层层析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结晶E为草酸,结晶A和W为草酸铵和氯化钾的混合物。实验结果提示,未经处理的紫背天葵不宜长期或大量泡水饮用,以防中毒;生产此类饮料时应用既能除去草酸及其盐,又能保持原有特色的工艺。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海南地区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结石化学成分、百分比及性别、年龄与地区分布特点。方法收集海口市人民医院2010年10月至2015年11月经结石治疗的住院患者结石标本557例,应用红外光谱法进行结石成分测定,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57例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95:1;40~60岁为泌尿系结石高发年龄段,占58.7%;398例混合型结石(71.45%)高于159例单一成分结石(28.55%);单一成分结石和混合型结石成分中草酸钙检出率最高;草酸钙与碳酸磷灰石混合型结石最多,占61.94%,草酸钙结石第二,占19.21%,无水尿酸结石占12.2%,碳酸磷灰石占1.97%,仅发现2例胱氨酸结石。含六水磷酸铵镁成分的泌尿结石患者组年龄[(41.0±9.3)岁]与草酸钙组[(51.0±12.3)岁]、无水尿酸组[(57.9±9.8)岁]、草酸钙和尿酸混合结石组[(54.3±11.0)岁]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草酸钙和碳酸磷灰石混合结石组[(49.1±11.9)岁]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南地区患者泌尿系结石成分发病以混合型为主,胱氨酸结石较为少见;含六水磷酸铵镁结石成分的患者发病年龄较小,而无水尿酸结石患者发病年龄最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大鼠尿液中草酸含量。方法 将SPF级雄性健康Wistar大鼠2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n=12)和乙二醇组(n=12)。空白对照组给予去离子水喂养,每天以1 ml生理盐水灌胃;乙二醇组给予1%乙二醇自由饮水喂养,每天2%氯化铵2 ml灌胃。造模28 d后收集两组大鼠24 h尿液,采用HPLC法测定尿中草酸含量,并与铬酸钾氧化甲基红催化光度法的结果进行比较。HPLC法采用色谱柱Aglient 5TC-C18(250×4.6 mm,5 μm),以甲醇(0.1 mol/L)、醋酸铵水溶液(15∶85)为流动相,流速为1.2 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314 nm,柱温20 ℃。结果 大鼠尿液中高、低浓度草酸标准曲线分别为y=5909.1x+378730,R2=0.9984和y=7810.5x-16635,R2=0.9967;最低检测浓度为5 μg/ml,大鼠尿液中草酸高浓度线性范围为62.50~2000.00 μg/ml,低浓度线性范围为6.25~100.00 μg/ml。平均回收率为95.1%,日内及日间精密度分别为3.4%~10.8%和3.8%~9.4%。HPLC法和铬酸钾氧化甲基红催化光度法均显示乙二醇组大鼠尿草酸浓度和24 h尿草酸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尿草酸浓度:(736.35±254.52)μg/ml比(51.56±36.34)μg/ml,(687.35±234.53)μg/ml比(50.24±42.34)μg/ml;24 h尿草酸含量:(11.23±4.12)mg比(0.87±0.45)mg,(9.89±3.55)mg比(0.77±0.65)mg;P均<0.01];两种方法检测出的尿草酸浓度和24 h尿草酸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HPLC法简单快速、回收率高、精密度好,与铬酸钾氧化甲基红催化光度法检测结果一致,适用于大鼠尿中草酸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六味化石通对大鼠草酸钙结石形成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观察六味化石通过实验性大鼠草酸钙结石形成的影响。方法:在乙二醇法诱导的大鼠肾结石模型上,口服给予六味化石通,以大鼠肾组织草酸和钙含量以及肾结石发生率、肾组织学检查作为观察指标。结果:六味化石通高剂量组肾组织草酸含量非常明显的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低、中、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肾结石发生率分别为:75%、45.5%,50%,18.2%和81.8%。结论:六味化石通能明显降低实验性大鼠草酸钙结石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为了消除离子色谱法测定尿液草酸浓度时部分尿样中存在的杂质峰对草酸测定的干扰,先在尿液中加入氯化钙而发生草酸钙沉淀,再用盐酸溶解该沉淀即可达到清除杂质峰的目的。结果显示草酸钙沉淀尿样预处理法能消除杂质峰对草酸峰的干扰,预处理过程中草酸丢失极少,草酸回收率达96%~98%。结果提示该预处理法可用于存在杂质峰尿样的尿草酸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尿液中草酸和枸橼酸含量,并应用于临床。【方法】采用LC—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LC—C18(4.6mm×12.5mm,5μm)为预柱;流动相为0.25%磷酸二氢钾(含2.5mmol/L四丁基硫酸氢铵和2.65×10^-5mol/L乙胺四乙酸二钠,pH2.0);检测波长210nm,流速1.0ml/min;柱温25℃;进样量20μl。72例草酸钙结石患者及40例健康志愿者,分为一水草酸钙组(40例)、二水草酸钙组(32例)和对照组(40例),收集上述112例24h尿液处理后取上清液进行HPLC分析,测得尿中草酸和枸橼酸含量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草酸与枸橼酸的标准曲线分别为:Aoxa=12528.4Coxa-641.9(r=0.9990,n=5)和Acit=1607.5Ccit-13.8(r=0.9990,n=5);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4μg/ml和0.8μg/ml;线性范围分别为1.563~100μg/ml和3.125—200μg/ml;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6%和95.7%;日内及日间精密度RSD分别小于13.5%和8.3%。二水草酸钙组结石患者的尿草酸高于一水草酸钙组和对照组(P〈0.05),一水草酸钙组患者的尿枸橼酸低于二水草酸钙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检测人24h尿液中的草酸和枸橼酸,方法简单,灵敏。对临床草酸钙结石患者尿液中草酸和枸橼酸测定结果统计发现一水草酸钙结石的形成与结石抑制物枸橼酸的缺乏有关,二水草酸钙结石的形成与高尿草酸有关。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化学角度应用微溶电解质的动力学理论,研究了尿路草酸钙结石形成的原因:①明确了形成草酸钙结石的成石反应是H_2C_2O_4与Ca~(2 )的作用;②发现了尿中存在物质对成石反应的相互影响。尿素、氨基酸能降低草酸过饱和比;氯化钠,氯化铵则能升高草酸过饱和比,高过饱和比草酸和钙离子共存是使草酸钙结石长大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姜黄素对乙二醇诱导的大鼠肾草酸钙结石形成的影响.方法 32只Wistar大鼠分为单纯诱石组(1%乙二醇自由饮用诱导肾草酸钙结石形成)、诱石+姜黄素干预组(1%乙二醇自由饮用+20 mg·kg-1·d-1姜黄素灌胃)、单纯姜黄素组(去离子水自由饮用+ 20 mg· kg-1·d-1姜黄素灌胃)和空白对照组(去离子水自由饮用),每组8只.于实验前和实验结束时(分组处理后4周末),分别检测大鼠血、尿离子钙和镁浓度、尿草酸、尿枸橼酸及血清肌酐浓度;处死大鼠后取肾脏组织,检测肾脏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草酸钙结晶形成情况;TUNEL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单纯姜黄素组大鼠尿草酸、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肾脏组织MDA含量和血清肌酐水平轻度升高,尿镁离子浓度、尿枸橼酸盐含量和肾脏组织T-SOD活性轻度降低.与单纯诱石组比较,诱石+姜黄素干预组大鼠尿草酸、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肾脏组织MDA含量明显下降,尿镁离子浓度、尿枸橼酸盐含量、肾脏组织T-SOD活性显著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姜黄素对正常饮食大鼠具有轻微的诱发肾草酸钙结石的作用,但可明显抑制乙二醇诱导的大鼠肾结石生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冰片酯的合成工艺。【方法】采用FT-IR、13CNMR、1HNMR证实冰片酯的结构,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投料比、反应温度与反应时间对合成工艺的影响。【结果】正交实验结果显示,冰片酯的优化工艺条件为:冰片与酸投料比为1∶1.2,反应温度为110℃,反应时间为6 h。【结论】该工艺对于更多冰片酯类衍生物的开发,扩大冰片的应用范围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泌尿系上尿路结石的成分及其在不同性别和年龄段的分布情况与变化趋势,为泌尿系结石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1 832例泌尿系上尿路结石患者的结石标本,采用红外光谱自动分析系统进行检测,分析结石成分,然后对结石成分比例、性别差异以及主要结石类型伴随的相关危险因素、伴发疾病进行分析。结果 在1 832例结石中,单一成分结石共478例,占26.1%,其中一水草酸钙结石占比最高(193例,占10.6%),无水尿酸结石次之(144例,占7.9%);混合性结石共1 349例,占73.6%,其中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结石占比最高(725例,占39.6%)。分析结石主要成分,草酸钙为主的结石共1 545例(占84.3%),碳酸磷灰石为主的结石1 048例(占57.2%),无水尿酸为主的结石208例(占11.4%),六水磷酸铵镁为主的结石111例(占6.1%),胱氨酸为主的结石29例(占1.6%);其他结石5例。男性患者的结石总体发病率高于女性[70.1%(1 285/1 832) vs 29.9%(547/1 832),P<0.01]。结石的总体高发年龄段在31~60岁,男性好发于41~50岁,女性好发于51~60岁。无水尿酸结石患者的体质量指数、糖尿病比例及痛风比例均明显高于其他结石类型的患者。结论 上尿路结石成分的这种变化趋势,对泌尿系结石的预防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